(8篇)疫情先进典型文章汇编(三)
VIP专免
2024-01-14
999+
28.19KB
2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疫情先进典型文章汇编
(三)
2020 年 2 月
目 录
1. 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铁娘子”....................................1
2. 入户排查,村书记朱桂保的秘密瞒不住了............................3
3.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5
4. 抗疫一线的医生“夫妻档”........................................8
5. 某一位村支书:“我也怕病毒,但我不带头谁还敢冲?”.............10
6. 白衣侠侣战“疫”线,一对红心永向党.............................11
7. 他永远“定格”在了防疫一线.....................................13
8. GC 党员要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15
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铁娘子”
“妈妈不要我了吗?”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向窗台的时候,程娇的
女儿就睡眼朦胧地问爸爸。突如其来的问题,把年轻的爸爸问得不知
所措。“妈妈是医生,忙完了这阵就来陪你。”
程娇是中洲卫生院的一名普通医生,90 后的她,有着很多标签—
—“女汉子”、“拼命三郎”、“女侠”,面对这些同事给起的“绰号”,她却看
得很淡。
“疫情就是责任!”程娇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时,
她是第一个站出来领命的人。“在疫情面前,我没想那么多,当父母的
都疼爱孩子, 他们迟早会明白的。”程娇在提起这段往事时,眼神仍然
坚定。她老公给她的支持让她更加坚定信念。“你就放心去干,女儿交
给我,我会照顾好的。”就是这么朴实的话让她感慨万千。
没有了后顾之忧,她的干劲更足了。记得 1月30 日经过自家门口,
她给女儿打了个电话,望着阳台上探出头的女儿,听着她带哭腔不停
地喊着妈妈,她哽咽着应不出声来。打那以后,每每经过家门口,她
只默默看上几眼家门不再打一个电话。
早出晚归的她,让女儿觉得好久不曾回家。程娇负责中洲镇区域
内重点病人的测体温和宣教工作,一天下来跑几十个村庄,总里程数
近百公里。此外, 每天晚上,她还前往中洲霞山卡点值班,半夜下班
成了常态。
对于程娇来讲,忘记吃饭总是常有的事,囫囵的早餐,不定时的
中餐,半夜的晚餐成了标配。“晚上 11 点回家就能吃到热腾腾的饭菜,
这是我最满足的时刻。”这是一种爱,一种让她不停歇的力量。
“上门测体温、宣教刚开始做的时候并不顺利。”程娇说她怕被百姓
误解。有次来到中洲镇茶山,农户甚至把她们拒之门外,还把上门的医
务人员当成病毒携带者看待。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意外,程娇知道她接下
来该做什么。反复的宣讲政策、说明来意,仍然没有叩开老乡的门。她
就对女主人说:“我们加个微信吧,我们先去别的地方,等你想通了我
再过来。”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可以猜到。程娇在接下来访视的途中,
只要有空就和女主人聊天。在解除她们
的后顾之忧后,程娇再次上门完成了随访。此后,她们还成了无话
不说的朋友, 咨询问题、带药,甚至帮买东西,都让程娇代劳。
日常工作、卡点值班,应急待命,这是程娇的日常,也是她连续
工作 26 天的缩影。当被问到有什么新年愿望时,她说她想入党,用党
组织更高的要求来提高自己。这就是程娇,疫情防控中的“铁娘子”。
入户排查,村书记朱桂保的秘密瞒不住了……
前两天,要不是镇上包村干部在疫情防控入户排摸,无意间从村
民口中得知,朱桂保的秘密会继续瞒下去。
朱桂保是银川市金凤区丰登镇新丰村党支部书记,2019 年5月补
选为支部书记。半年多来,在他的带领下,新丰村一举甩掉了“软弱涣散”
党组织的帽子。他是大家眼中的“拼命三郎”。疫情防控工作开始以来,
他冲在一线,入户摸排、站岗登记、发动宣传、消毒隔离等工作每一项
都做过。“只有都做过,才知道防控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点在哪里,安排
工作才能有的放矢。”朱桂保说。
工作每天都很忙,大家很少看他歇下来,谁也不知道他身上背负
了多少压力。直到那一天,包村干部入户摸排才得知他家的真实情况
朱桂保 73 岁的老母亲3年前因患黑色素瘤身体状况一直不好,近 1
个月来加速恶化,身上皮肤开始发黑,不同地方出现小囊肿,从开始
的几处到现在的满身都是囊肿。
大年初一,防控疫情打响的时候,老人下半身也开始不能动弹,每
天几乎不能进食,到了生命垂危的地步。但在这场疫情的关键时刻,作
为独子的朱桂保却只能含泪选择坚守岗位。“关键时刻,忠孝难两全,母
亲重病我心如刀绞, 全村人的生命安全我也必须守护,职责所在,只
能顾大家舍小家。”朱桂保红了眼眶。
他的爱人杨丽积极响应号召,加入了志愿者队伍,同样奋战在疫
情防控的一线,6岁的女儿一人锁在家里。卧病的母亲和84 岁的老父
亲交给了几个姐姐轮流照顾。朱桂保最大的姐姐今年近 60 岁,长期体
弱,为支持弟弟的工作,几个姐姐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任务,让他
能安心工作。
.....
亲并不了解当前疫情防控的严峻性,也不理解为什么儿子在自己
生命倒计时不能陪在床边,她常常拉着女儿的手问道:“小保子成天在
忙啥呢,咋老不见着面?”姐姐们只能安慰老人家,给她解释疫情发展
的态势,弟弟工作岗位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并用手机拍视频给老妈看
有时老人看着视频就眼泪不断,念叨着心疼儿子工作辛苦,有时老人
疼痛难忍,也发脾气骂几句“儿子不管我了,媳妇也不理我.....”姐姐们
要劝慰安抚好久。
朱桂保和妻子只能每天夜里在工作稍有空闲的时候,去看看病危
的母亲和年迈的父亲,有时母亲正好刚睡着,不忍心叫醒,看着母亲
日渐消瘦的脸颊, 听着姐姐讲述母亲的疼痛和思念,朱桂保很内疚,
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转头走
出父母家,又投入到紧张的防控疫情工作中。
村里知悉情况的妇联主席王海梅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她把朱桂保悄
悄拉在一旁劝他:“村里有我们几个在守着呢,分工也明确,你快回家
陪陪老妈去, 少给自己留点遗憾。”朱桂保说:“没事,家里有几个姐姐
呢,不能因为家里的事耽误村上的工作,尤其在非常时期,全村老百姓
的健康都交给咱们,容不得半点马虎。我们村的情况特殊你是知道的,
离开岗位,万一出现纰漏,对不起乡亲们。”他还不忘叮嘱王海梅,不要
将家里的困难告诉大家,他已安排好, 不能给组织出难题。
“想念母亲的时候,我就在想,守好了全村人,也是为父母尽孝的
另一种形式,如果能陪她说说话,我想告诉她,父老乡亲们平安,一
个个小家平安, 大家才都平安,我的母亲也会平安。”朱桂保说。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 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前言
2020 年的庚子鼠年春节,因为抗击来势汹汹的新型冠状病毒感
染的肺炎疫情,注定被铭刻在历史的记忆当中。生命重于泰山,疫情
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连日来,重庆旅游集团党委坚决贯彻落实
中央、市委、市政府、市国资委党委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和要求,带领
所属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闻令而动,逆行而上,将疫情防控
工作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主战场。期间,广大党员积极响应党组织的
号召,冲锋在前、全力以赴,在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中争当排头兵,用
实际行动让党徽在基层一线时时闪光。即日起,重庆旅游集团党委将
刊载“战疫情,党徽在一线闪光”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致敬基层战疫人员“我作为一名 GC 党员,必须要到一线和他们在一
起。”
--游轮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甘校光
疫情导致各种防护物资紧缺,为保障公司数百名员工、尤其是一
线员工的安全,大年三十,游轮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甘校光接到紧急
任务--带领运营管理部对物资进行调配,尽最大力量做好防控物资的
保障工作。
热腾腾的饭菜还没动一口,甘校光立即收拾东西,准备出发前往一
线。“爸爸,你不要走”,年幼的儿子哭着拽着甘校光的衣角。他说:
“船员都还在船上等着我们,等着我们给他们送去防护用具、物资,我
作为一名 GC 党员,必须要到一线和他们在一起”。
安顿好儿子,嘱咐好妻子照顾家里,甘校光连夜驱车从老家赶回重
庆,召集同事商量物资保障工作,确保邮轮一线使用。春节期间很多供
应商不在本地, 再加上工人放假人手短缺,省外交通封闭,工厂停工
……一系列因素导致防护用品物资紧缺,眼下筹备物资正是难上加难。
翻遍通讯录所有的供货商,拨打了无数个电话,一个个药店、一个
个批发市场都留下了他的脚印。为减少人员接触,降低传染风险,甘校
光把自己的车当货车,将物资运送到各游轮发放,终于为游轮公司解决
了船上物资紧缺的难题。截至大年初八,甘校光带领部门累计为邮轮一
摘要:
展开>>
收起<<
疫情先进典型文章汇编(三)2020年2月目录1.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的“铁娘子”....................................12.入户排查,村书记朱桂保的秘密瞒不住了............................33.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54.抗疫一线的医生“夫妻档”........................................85.某一位村支书:“我也怕病毒,但我不带头谁还敢冲?”.............106.白衣侠侣战“疫”线,一对红心永向党......................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