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 党史学习教育革命榜样事迹汇编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1-14
999+
47.71KB
6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史学习教育革命榜样事迹汇编(10 篇)
目录
1
、“百岁回望换天地”.............................................2
2、“虎将”李天佑
3、陈养山:被称为隐蔽战线的“福将”
4、陈毅《梅岭三章》
5、康菊英:命运不曾厚待,她却厚待人民
6、六面碰壁 一诗明志
7、陆秀轩:紧跟拔哥闹革命
8、罗帅回乡:不听汇报,只问实情
9、全国首位村委会主任韦焕能
10、覃学礼:一身正气的指导员
“百岁回望换天地”
王明峰
2021 年04 月01 日
(根据采访整理)
我写过一幅字概括自己的一生:“七十风云见高低,八十晨
跑六公里,九十电脑写文章,百岁回望换天地。”今年,我 101
岁了,仍时常想起当年在战场上的情景,想到那些艰苦奋斗的
岁月,心中无限感慨:因为有了中国 GC 党,有了中国 GC 党领
导下全中国人民的接续奋斗,才能有今天的“换了人间”!
1937 年,我 17
岁,被日寇强征去当脚夫。我亲眼所见,日寇惨无人道地
烧杀抢掠、肆意践踏我的家乡,跟我一起的一位男青年因为脚
力差了些,死在日寇刺刀下……这一幕幕对我的触动太大了。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哪年,哪月,才能
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可以说,我是唱着这首《松花江
上》,义无反顾地加入了革命队伍。
1938 年5月,在哥哥魏麟甫的带领下,我加入了向往已久
的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那时,哥哥已经是GC 党员。同年
6月,我也光荣加入了中国 GC 党。
在泰安,我看到年轻人聚在一起,高唱《松花江上》《大
刀进行曲》《五月的鲜花》《游击队之歌》,对于当时国家的
积贫积弱,对于民族的危在旦夕,他们无比愤慨,很多人流下
了泪水。那个场景、那些歌声至今深深印刻在我脑海中。几十
年过去了,我依然能一字不落地唱出来。
当时,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青年工作团有30 多个年轻
人。大家一起学习马克思主义,学唱抗战歌曲,接受革命精神
的洗礼。如歌中所唱的:“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盖着
志士的鲜血,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正顽强地抗战不歇
……”
1938 年11 月,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整编为八路军山东
纵队第六支队。我们的青年工作更加活跃。部队休整时,集合
到泰(安)肥(城)山区。兄弟部队遇到一起,我们做青年工
作的就领着大家唱歌。看哪支部队歌声整齐、声音嘹亮,哪支
部队朝气蓬勃、斗志昂扬。
彼时国将不保,家又焉能存在?我的父亲、哥哥、姐姐、
嫂子等多位亲人都投身抗战。那个年代,大家心中只有一个念
头,誓死不做亡国奴。国临危难时,竭我一滴力。这样的选择,
终生无悔!
我抱着这样坚定的信念,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没想到,时隔70 多年,我又穿上了八路军军装。
2015 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
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阅兵前两周,我
接到通知,邀请我以八路军老战士的身份参加阅兵盛典。
那天北京晴空万里,我们8点开始登车,我坐在“抗战老兵
方队”第一辆车的第四排。鸣礼炮70 响之后是升国旗,军乐伴奏
下,阅兵典礼开始。向着主席台、观礼台敬礼时,我百感交集。
我们当年的大刀长矛、土枪土炮,换成了如今的飞机、坦克、
导弹,曾经想都不敢想的梦成真了。没有党的领导,就没有祖
国的今天。时代在变,部队装备在变,但中国军人为国为民的
气节,从来没变。作为老战士,我打心眼里感到自豪。
2019 年10 月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的阅兵典礼上,
我坐在“致敬”方阵的第三辆礼宾车。我穿着为此次阅兵专门定制
的八路军军装,胸前别着“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在这两
枚勋章下方,还戴着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纪念章和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0 周年纪念章。礼宾车驶过天安门,我
再次认认真真地行了一个军礼,手久久没有放下。
那次参加阅兵典礼,所有人都在为国家的强盛欢呼喝彩。
在当天的日记中,我这样记录:“从城市到乡村,从平原到山地、
海洋,到处是五星红旗飘扬。”我又想起那些牺牲和离世的家人、
战友们,他们若能看到今日的中国,看到他们曾舍命守护的国
家已如此强大,该多高兴啊!
每逢重大节庆,我都会写幅字来抒发感情。今年是建党100
周年,我也写了幅字。祝福党,祝福祖国!
“虎将”李天佑
蒋立文
2021 年06 月10 日
李天佑是从百色起义中走出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将领
1955 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现百色起义纪念馆功臣厅的展柜里存
放有李天佑被授衔后的上将军帽一顶,它默默见证着参观者对
将军一生光辉业绩的敬仰。而这位红七军“小老虎连长”当年一手
执钢刀,一手举驳壳枪,带头冲锋陷阵,专打硬仗恶仗的勃勃
英姿始终为人们津津乐道。
1928 年夏,14 岁的李天佑到桂系名将李明瑞部当兵,后被
送到由GC 党员张云逸领导创办的广西南宁教导总队学习,并加
入中国 GC 党。1929 年12 月11 日,他参加了百色起义,担任军
部特务连排长,既担负保卫军部首长的重任,又在关键时刻担
当“敢死队员”,哪里敌情重大,就带队冲向哪里。由于他打仗勇
猛,立下了许多战功,很快被提升为副连长。在 1930 年2月上
旬的隆安战斗中,李天佑打得异常勇猛,表现突出,邓小平政
委赞道:将来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智勇双全的红军指挥员!
不久,红军为扩大影响,决定攻打贵州军阀王家烈的后方
基地——榕江。当时城内储备有很多军用物资,守敌两个团凭
借坚固的工事负隅顽抗。4月30 日上午,开始攻城了,
红七军虽然士气旺盛,作战勇猛,却没有攻城器械,弹药
缺乏,结果从上午十时打到下午四时多,足足打了六个小时都
没有攻进城去。下午五时,总指挥李明瑞下令发动最后一次进
攻,可部队又一次被拦在城墙前。李明瑞气得火冒三丈,把烟
斗往衣袋里一放,转身操起一挺机枪就要亲自带头冲锋。
“总指挥,不用你来,我上!”时已担任特务连连长的李天佑
主动请缨。原来,看到部队久攻不下,李天佑早已从特务连抽
调了十二名有战斗经验的老战士,组成了突击队,自己担任队
长,并且还准备好了攻城所需的竹梯和大竹钉。李明瑞果断下
令:“好!你带突击队上,不入城内就不要回来。”李天佑虽然在
教导队学过攻城战术,但从未进行过实战。他迎难而上,带领
突击队员冒着枪林弹雨,一鼓作气冲到南门城墙下,选择有利
地形,指挥战士们架好云梯后,只见他腰上别着几颗手榴弹,
一手紧握快机驳壳枪,一手抓竹梯往上攀登。
敌人的机枪向他疯狂扫射,他趁敌人换弹夹的瞬间,以一
个漂亮的鲤鱼打挺跃上城墙,干掉了机枪手,打开了一个突破
口。李明瑞用望远镜看见,不禁高呼道:“好个小连长,像只小老
虎!”与此同时,其他战士也一个个敏捷地攀上城头,与敌争夺
城墙。突然,敌人的又一挺机枪开火了,李天佑不幸腿部受伤,
血流不止。他忍痛带伤作战,一连甩出几枚手榴弹,炸毁了敌
人的机枪,并率队与敌人展开肉搏战,守敌无法招架,纷纷后
退。城门被打开了,红军主力部队迅速攻入城内。
经过一小时激战,守敌五百多人被歼,六百多人被俘虏,
缴获山炮两门、步枪六百多支、子弹十万多发、无线电台一部,
骡马五百多匹,并筹得军饷银元数万元,不仅解决了红七军的
供给问题,而且使红七军名扬八桂。李天佑却晕倒在了城头上,
幸好被卫生员及时发现,把他从死尸堆中抢救出来。此役,李
天佑和突击组的同志们成了全军的英雄,张云逸军长和李明瑞
总指挥亦亲眼目睹了李天佑的勇猛,连连叹曰:“虎崽,虎崽”。
“小老虎连长”由此得名。
在随后保卫右江根据地的一系列战斗中,李天佑总能担当
重任,张云逸不禁喜上眉梢:“这个小鬼头,还不到十六岁就这
样凶!到 二十六 岁、 三十 六岁,那 还得了, 广西军阀没得
混!”1930 年11 月,红七军奉命北上,年仅十七岁的李天佑带领
特务连,跟随军首长转战桂、黔、粤、湘、赣五省边境,不仅
保卫了军部首长和领导机关的安全,还多次在危急关头带领全
连冲锋在前,撤退在后,掩护部队脱离险境,赢得了全军的钦
佩,正如武冈战斗后李明瑞所评价的那样:“李天佑,李天佑,
老天保佑,救了军部,救了七军。”
此后,“小老虎连长”不断进步,终于成长为后来的中国人民
解放军副总参谋长。
陈养山:被称为隐蔽战线的“福将”
2021 年04 月01 日
陈养山是中国 GC 党隐蔽战线的开拓者之一,新中国政法战
线的杰出领导人,在漫长的情报生涯中默默奉献,未出现过任
何闪失,被在隐蔽战线上战斗过的老同志称为“福将”。
在恽代英影响下参加革命
陈养山,原名程仰山,1906 年出生于浙江省上虞县。其父
程步青,晚清秀才,兼事中医。陈养山在小学读书期间,因家
境贫寒,未毕业即被迫退学。1919 年,他到汉口市一家钱庄做
学徒。
1919 年前后,中国社会急剧变革,各种思潮风起云涌。陈
养山怀抱“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理想,认真学习钱庄业务,
并积极利用零碎时间阅读了大量书籍。1923 年京汉铁路工人大
罢工的爆发,使陈养山认识到反 抗旧秩序的可能性和意义
1924 年初,陈养山接触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刊物
《中国青年》,被革命理论吸引,遂与志同道合的店员同事组
成学习小组。在学习革命理论的过程中,陈养山尤其喜欢恽代
英的文章,就写信给恽代英,谈自己读书学习的体会与困惑。
恽代英很快给陈养山寄了明信片,并约其到家中会面。对此,
陈养山曾回忆说,“那天天气很热,我们从上午10 时许,一直到
下午4点钟,会谈持续了六七个小时”“当时我提出一大堆问题,
请教代英同志,他都作了耐心的解释”“我记忆最深的是,他说中
国革命必须推翻帝国主义和军阀统治,要建立苏联式的政府,
人民才能得到解放”。这次会谈深深地影响了陈养山,在他心中
埋下了革命的种子,奠定了其终身革命的思想基础。此后,陈
养山一直视恽代英为良师益友和自己走向革命道路的引路人。
同年10 月,陈养山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于1925 年1月
加入中国 GC 党。1925 年4月底,青年团武汉地方委员会书记林
育南派陈养山送密信到上海团中央。从此,陈养山开始迈入革
命生涯。
掩护贺龙
1925 年5月,陈养山抵达上海,恽代英安排其担任团中央
交通员,和团中央书记任弼时一起,参加了五卅运动。随后,
团中央派陈养山赴湖北武汉工作,因熟人太多,秘密工作不易
开展,团中央又将其调回上海,在国民 D中Y
宣传部上海交通局工作,担任发行科科长。其时,广州的
进步书刊多由海员工会会员秘密携带至上海,再从上海邮寄至
全国各地。陈养山在同海员工会会员密切接触中,积累了社会
关系,为此后开展情报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26 年春,组
织上交代陈养山运送几枚炸弹到武汉中央军委。陈养山通过认
识的海员,搭乘英国货轮,完成了任务。这给周恩来留下了深
刻印象。
1926 年冬,陈养山被调到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做统战工作。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陈养山在浙江杭州难以立足,赴上海寻
找党组织,几经周折接上关系后,他被任命为上海法南区委宣
传部部长。1927 年11 月,贺龙秘密来到上海。为了确保贺龙的
安全,周恩来提议由陈养山承担掩护贺龙的任务。陈养山将贺
龙、周逸群安排在一个秘密住所里,1928 年1月,陈养山又秘
密安排贺龙等人奔赴湘西。多年以后,贺龙对陈养山的工作依
然赞赏有加。1945 年党的七大召开时,贺龙谈到情报工作重要
性时说:南昌起义以后,我到了上海,就是通过特科,具体说
是通过陈养山同志安排,把我隐蔽在上海后又秘密运送到洪湖
的。我亲身体会到,你们的工作,再花多少钱都是值得的。
在中央特科的特殊工作
1927 年,中共中央在上海建立中央特科,由周恩来直接领
导,从事情报和保卫工作。1928 年,国民 D中Y在组织部内设
立党务调查科,即后来的“中统”。当时,上海党组织全部转入地
下,陈养山完成掩护贺龙的任务后无法找到关系,只好回到浙
江上虞。1928 年春节后,因组织农民暴动失败,陈养山潜回上
海,住在鲍君甫家,并在一家报馆谋生。
鲍君甫,又名杨登瀛,18 岁赴日本留学,回国后在日本人
办的基督青年会做事。1925 年底,陈养山经人介绍与鲍君甫认
识,且向鲍君甫学习日语。陈养山作为国民 D中Y宣传部上海
交通局发行科科长,经常将书报送给鲍君甫。鲍君甫将其译成
日文,所获颇丰,两人遂成好友。
国民 D中Y组织部党务调查科成立后,时任调查科总干事
的杨剑虹和鲍君甫是老乡,他邀请鲍君甫加入。鲍君甫心里很
矛盾,既想为国民党做事,又不愿得罪GC 党,他便将这种矛盾
心理坦诚地告诉陈养山。据陈养山回忆:“1928 年三四月间,鲍
君甫告诉我说,国民 D中Y组织部党务调查科(即‘中统’)的总
干事杨剑虹,要他当侦探,做破坏GC 党的工作。鲍君甫想去国
民党做官,又想靠拢 GC 党,问我怎样才能两全其美?我考虑他
是国民党左派,对我党有一定的同情,可以争取利用。”于是,
陈养山连夜将情况写成材料,经过中共闸北区委向 D中Y报告,
建议同鲍君甫建立工作关系。
周恩来仔细研究了陈养山的报告,认为鲍君甫虽在政治上
不可靠,但在隐蔽斗争中非常重要,有利于中央特科工作的开
展。周恩来指示陈赓了解相关情况。陈赓先约陈养山谈话,详
细了解鲍君甫的情况;接着又同陈养山与鲍君甫面谈。陈赓认
为鲍君甫同情革命,在白色恐怖中能和GC 党朋友融洽相处,可
以作为内线。经过中共中央谨慎考虑,同意鲍君甫为党工作。
为了方便陈赓工作,周恩来将陈养山调入中央特科,由陈赓单
线联系,并派中共党员连德生作为鲍君甫的保镖。
在中央特科的协助下,鲍君甫颇得杨剑虹、陈立夫等人的
信任。1928 年8月,杨剑虹涉及贪污案自杀。10 月,鲍君甫被
任命为国民 D中Y组织部党务调查科上海特派员。鲍君甫与中
央特科密切合作,在铲除叛徒、保卫党的机关和营救被捕同志
中起到很大作用。1931 年4月,顾顺章叛变。中共中央立即派
陈养山对鲍君甫作了气节教育,并称:不管形势怎么变化,GC
党是不会忘记你这个朋友的。鲍君甫入狱后,三缄其口,没有
暴露 GC 党的秘密。
中央特科对鲍君甫的工作是成功的。从根本上讲,这归功
于中央的领导、组织和协调。但陈养山凭借高度的政治敏感和
对党组织的责任感,向 D中Y提供材料和建议,也功不可没。
辗转于天津、重庆等地开展秘密工作
1931 年初,中央特科准备在北方开展工作,秘密情报关系
是北洋军阀时期的国会议员胡鄂公。胡请求杨献珍为其助手,
得到中央特科的同意。4月,顺直省委遭到破坏,安子文、周仲
英、刘亚雄、陈原道等被捕。6
月,中共中央命陈赓、陈养山赴天津营救被捕同志,并调
查叛徒的情况。陈赓和陈养山化装成商人,住在交通旅社,半
个月后两个人和杨献珍接上关系。陈赓和陈养山在交通旅社住
了个把月,恐久住惹人生疑,陈赓住进一所新出租的民房;陈
养山搬到大同公寓,与杨献珍同住,协力进行营救工作。一天
清早,杨献珍在报纸上看到河北省委互济会被破坏的消息,赶
紧告诉陈养山。陈养山果断撤离,并通知陈赓,避免了危险。
杨献珍到北平找刘少白商议营救同志的事情,不幸被捕,营救
工作被迫停止。随后,陈赓、陈养山将工作重点转向清查叛徒。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陈赓和陈养山掌握了一批叛徒的姓名、
特征、住处、来往关系、活动规律,决定立即回上海向D中Y
汇报,建议派“打狗队”镇压叛徒。半个月后,陈养山同中央派遣
的“王老头”再赴天津。8月,天津最大的叛徒张克云被击毙。
8 月下旬,天津党组织有个姓鞠的党员和陈赓取得联系,陈
养山与其住在一起。9月初,陈养山让老鞠去买报纸,本来只需
十分钟,但天黑也没回来。陈赓到后,两人判断肯定出了问题,
于是陈养山马上撤离。第二天,在天津同志处得知老鞠已经被
捕。鉴于这种情况,陈赓和陈养山在天津已经很危险,决定返
回上海向D中Y汇报。
这时,受“左”倾错误的影响,我党在白区工作遭到破坏。
1935 年8月,上海临时中央局停止工作。中央特科的干部也作
了疏散,陈养山拟派往苏联学习。临行前,由于四川情报工作
标签: #学习教育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史学习教育革命榜样事迹汇编(10篇)目录1、“百岁回望换天地”.............................................22、“虎将”李天佑3、陈养山:被称为隐蔽战线的“福将”4、陈毅《梅岭三章》5、康菊英:命运不曾厚待,她却厚待人民6、六面碰壁一诗明志7、陆秀轩:紧跟拔哥闹革命8、罗帅回乡:不听汇报,只问实情9、全国首位村委会主任韦焕能10、覃学礼:一身正气的指导员“百岁回望换天地”王明峰2021年04月01日(根据采访整理)我写过一幅字概括自己的一生:“七十风云见高低,八十晨跑六公里,九十电脑写文章,百岁回望换天地。”今年,我101岁了,仍时常想起当年...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