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篇) 党史学习教育革命英烈事迹汇编
VIP专免
2024-01-14
999+
46.98KB
6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史学习教育革命英烈事迹汇编(12 篇)
目录
1
、葆有初心,便不惧在最绚烂的年纪死去................2
2、党史故事:巾帼英雄——解文卿
3、黄德胜:甘当革命“一块砖”
4、将军手枪忆忠魂
5、李实行:待到革命胜利日,便是我归来时
6、毛泽建:纵湘水呜咽,我心誓死为党
7、女红军狮子桥托儿含泪踏征程
8、索南达杰与可可西里保卫战
9、文立正:日寇未灭,何以家为
10、沿着先驱的足迹
11、以身许国 求福利民
12、殷殷致子书 拳拳爱国心
葆有初心,便不惧在最绚烂的年纪死去
罗方禄
常德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所在地,秦汉故地的先民文明
开化、民风淳朴、与世无争。
自陶渊明后,常德便成了我国一个独特的文化地标。然而
众人只知古常德的文化和现代常德的经济发展,而近代以来,
常德悲壮的革命史鲜为人知。
行走在常德市的街头,漫步在沅水边,观其风貌,听零星
数语,现代化的市民气息迎面袭来。常德保卫战留下的悲壮的
城市记忆已不多见;英雄烈士可歌可泣的故事,不特意去找寻
和挖掘,也不会走进你的记忆里。
然而,这些故事真实、永久的存在于常德的浩瀚历史之中
静待着后人地翻阅、共鸣。
一、她们:无理论、无作品、无光辉事迹
“敬日事变”后的 1928 年7月,一支国民党反动派队伍,押
着一位年轻女 GC 党员走向刑场。
在临刑前,她在人群中看到了母亲抱着年幼的孩子,便向
刽子手请求,再为孩子喂最后一次奶。这最后一口奶,是生命
的源泉,更是革命的延续。见此景,刑场下的老百姓泣不成声,
而女 GC 党员视死如归,为了革命初心,毅然践行着凛然大义。
这位年轻的女 GC 党员名叫王悦贞,毕业于女校。在革命战
争年代,在湖南这片热土上,创建了多所女校,培养了一大批
女革命烈士,如杨开慧、蔡畅,她们都在革命历史上留下了浓
墨重彩的一笔。在她们身后,还有众多无名的女烈士,她们胸
怀革命浪漫主义,为的是天下苍生。但,她们牺牲太早了,甚
至还来不及创设自己的革命理论、发表充满革命色彩的作品,
还来不及用余生开创辉煌的事业。
可以说,她们都是“三无”女革命烈士,是中国革命历史里特
殊的进步、革命群像。她们看似“无”,实则有,共有的是 GC 党
人的初心。
二、他们:无名字、无故居、无后人
在“湘南起义”爆发所在地的湘南临武,从大山里走出一位早
期的GC 党
人。每年清明节前后,周边的中小学都会组织学生前往祭
奠。但,多年来,墓主人是谁,很多人都不知道,他有什么革
命斗争故事,也鲜有人能讲述。例行的三鞠躬后,众人便返程,
无故居可供凭吊。
后来,听长辈说,墓主人名叫袁痴。
了解“湘南起义”的历史,略得知袁痴与邓中夏都是早期参加
革命的 GC 党人,没多久便牺牲了,连可供后人讲述的故事都没
有。
同样在临武,在汾市镇的一个山脚下,长眠着十几位年轻
的烈士,他们长眠的公墓名为“十八岿”,一个“岿”字概括出了烈
士们的革命气概,可他们却永远不能归了。他们为了解放临武
而牺牲,同样因为太年轻了,没有留下名字。
在老苏区临武,供人们缅怀的革命历史,被记入县志的革
命烈士不多,他们是另一类“三无”烈士:无名字、无故居、无后
人,但共有的是初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致敬“三无”烈士,致敬革命先驱
从湘南到湘北,从“三无”到“三无”,在革命的历史长河中,
散落了许多无名之辈,但他们共同的身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
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先驱。
常德较早在全国建立 GC 党党的组织;较早拥有独立武装力
量;较早建立革命政权;较早开展群众运动,是一个十足的革
命老区,属于“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在 GC 党领导的
革命运动早期,常德革命根据地做了许多建设和发展党、推动
革命走向成功的试验,一批又一批常德革命烈士献出了宝贵的
生命。
翻阅常德市老区建设促进会组编的《常德老区·读本》,里
面记载的常德革命组织之多,常德人们开展的革命斗争之多,
牺牲的革命烈士之多,让初识常德的人叹为观止,不得不感佩
落泪。众多革命烈士们都太年轻了,太勇敢了,都有着“敢教日
月换新天”的气势。看了这些,对常德人的精神便可窥见一斑,
那源自革命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已经融入了血液里,成为自然
而然的力量。
党史故事:巾帼英雄——解文卿
2021 年05 月21 日
今年是中国 GC 党成立 100 周年,从星火到燎原,党的发展
历程是一幅恢弘篇章。忆当年,在青岛这片滚烫的热土上、在
救亡图存的伟大斗争中、在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无数中国 GC
党人以自己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
望。诸多的历史点滴,亦是初心不改的见证。
在青岛,说起革命先烈,对于“解文卿”这个名字,许多人都
很陌生。在 2014 年我国首个烈士纪念日时,我读到一篇关于描
写解文卿烈士的文章,深受震撼,镌刻心头。今天,我将带领
大家一起探寻英事迹,传承革命精神。
解文卿,生于1929 年,莱西市义潭店村人。1945 年任青年
妇女队长,1947 年2月加入中国 GC 党。因支前工作出色,被评
为二等功臣,胶东军区授予"支前模范"锦旗一面。1947 年秋,
被地主还乡团逮捕,惨遭毒刑,坚贞不屈,9月28 日被敌人活
活烧死。被誉为刘胡兰式的英雄,年仅18 岁。
解文卿出生于一个贫农家庭里,1940 年春,父亲被逼在水
沟头(今水集镇)给日本侵略军修碉堡,惨遭毒打,含恨死去;
后母亲又在贫病交加中去逝,两个哥哥均已分居。文卿挑
起了家庭重担,同年幼的弟弟和年迈的奶奶相依为命。
1945 年8月22 日,莱西解放。1946 年12 月,县、区干部
驻义谭店村,文卿以同他们接触。其中县妇救会长战彬,经常
组织妇女上识字班,讲GC 党的革命斗争故事,教唱革命歌曲,
促使文卿心中萌发了革命思想。她第一个报名为工作队走访当
向导、传递通知。第次村里来了解放军,她都为战士号房子、
打铺、借炊具、拆洗缝补,样样工作都积极带头。在解放战争
中,他不分昼夜地为解放军推磨压碾,筹集粮秣,向前方运送。
上级分配赶做军鞋,要求5天完成任务,她4天就完成。在解放
高密城战役中,她带领青妇队员,组织女子担架队,连夜转运
伤员。在解放平度、掖县城的战役中,她冒着倾盆大雨,往返
数十里,连续三次接运伤员,肩被压破,鞋被粘掉,脚划出了
血,她全然不顾。她怕雨水感染伤员的伤口,就脱下外衣盖在
伤员身上。解放军在水集构筑工事,她亲自往阵地送木板。由
于她在支前工作中成绩突出,受到胶东军区的表彰,并获"支前
模范"称号。在马仁区评功会上被评为二等功。
1947 年2月17 日,文卿光荣的加入了中国 GC 党,并担任
妇救会长。在发动土改复查运动时,文卿坚定地站在斗争前列,
和其他干部一起宣传党的土改政策,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培
养骨干分子。在斗争会上,她被选为主席团成员,主持斗争大
会,带头控拆地主恶霸的罪行。在分配斗争果实时,她廉洁奉
公,土地、钱财不多要一分一厘。一个地主婆子拿着一大包衣
料贿赂她,被她严辞斥退。1947 年7月23
日夜,混进村政权中的坏分子煽动不明真象的群众,抢走
了农会的现金和帐簿,又把村指导员解洪善捆起来,胁迫他交
出农会大印和枪支,阴谋将解洪善装进麻袋扔进潴河。在这紧
急关头,文卿冒雨跑到驻村南小楼的胶东军区某部汽车二队报
告,中队负责人陈忠带领几个战士赶去,平息了叛乱,救出了
解洪善。
1947 年秋,国民党军进攻胶东解放区时,土改中逃往青岛
等地的地主恶霸分子组成还乡团尾随国民党回乡。其他村干部
带领群众转移,文卿仍在村里坚持工作。敌人离村只有 10 多公
里了,她才到展格庄未婚夫家隐蔽。9月17 日,还乡团解家晋、
解振汉、解保国窜回义谭店村,进行反攻倒算,屠杀革命干群。
几天中,村长李焕忠、职工会长栾洪顺及其女儿、自卫团长李
昌恒、贫农李焕瑞之妻等6人被杀。9月27 日,解保国威逼文
卿的大嫂:找不回解文卿就满门抄斩。文卿的大嫂无奈,只好到
展格庄找文卿。文卿听大嫂说明来意后,说:我一人做事一人当,
决不连累你们。她毅然随大嫂回了村。
第二天一早,解保国就派人传文卿,二嫂给她舀了一碗高
梁面稀饭,她没喝完,就被拖出了门。路上,还乡团用浸过水
的麻绳子将文卿绑了起来,押到解家璞的东四间空屋里,讯问
土改复查和党的组织情况。文卿闭口不言,又被吊在梁上。解
保国问:“谁是GC 党员?你都和谁斗过我们?”文卿仍然不语。
解保国指示走卒拿着刺槐棍子,对文卿劈头盖脑地打,边打边
问,文卿还是一字不吐,于是解气急败坏使劲打,一些家属也
动手打。不久,文卿皮开肉绽,昏死过去。被从梁上放下来,
稍微苏醒,解保国气急败坏,用绳子绑解
文卿的头发,将她吊到梁上,三番五次地严刑拷问,文卿
始终未吐一个字。最后,穷凶极恶的还乡团在文卿脚下点燃了
一堆麦秧。就这样,文卿从早上 8点一直被折磨到下午5点,致
使她全身青紫,惨不忍睹,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青
春。
解放后,人民政府在其就义处建立了解文卿烈士纪念馆。
1999 年,纪念馆被青岛市政府列为青岛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今天在建党 100 周年之时,我们一起回顾解文卿烈士为实践共产
主义理想英勇奋斗的短暂一生,她的不朽精神将浸润着新一代
共党人的灵魂,激励着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奋进,用
英烈的遗志,续写新时代壮丽的青春之歌。
正所谓:碧海蓝天写真情,红瓦绿树唱英雄,GC 党人解文
卿,永恒丰碑立岛城!
黄德胜:甘当革命“一块砖”
蒋立文
2021 年05 月28 日
黄德胜(1895-1938),壮族。广西恩隆县(今田东县)林逢
乡平淇江洪屯人。1926 年参加农民协会,翌年当局拉去当兵,
因不堪忍受国民党军队腐败,1929 年夏从军营逃回家,在家乡
积极投入恢复发展农会、建立农民自卫军活动,任林逢乡洪梅
村农民协会主席和农民自卫军队长。
百色起义后,任洪梅村苏维埃政府主席兼村赤卫军小队队
长。领导群众开展打土豪、分田地运动。在打击土豪劣绅的一
系列战斗中,率本村赤卫军奋勇杀敌。同年春,加入中国 GC 党。
1930 年11
月,红七军北上后,各县赤卫军改编为红七军二一师(后
改为独立第三师),黄德胜在红六十二团先后任排长、连长。
他常带兵袭击敌人的小股武装,使国民党恩隆县当局坐卧不安。
县当局便采用高压手段,勒令其家属变卖家产来悬赏缉拿他,
其妻逃到深山躲藏,两个男孩也被敌兵折磨致死。这些,更加
激起他对国民党的仇恨,更坚定了革命决心。
1932 年4月,黄德胜为右江下游军事小组成员。此后,在
中共右江下游临委、党委领导下,黄德胜协助整顿红军,带领
部队在右江下游打游击,拖住敌部分兵力,减轻东凤根据地压
力。后被派到中越边、滇桂边开辟新区。
1934 年5月,黄德胜奉命从富州带信到右江下游,汇报开
辟新区工作情况。同年7月,又从右江下游到达云南富宁的七村
九弄,开展各种革命活动,宣传发动群众,组建边区革命游击
武装。12 月初,黄德胜领导劳农游击队和赤卫军,在七村九弄
一带举行暴动,镇压当地反动乡村长和土豪劣绅,创建滇黔桂
边区革命根据地。此后,滇、桂当局多次派兵“围剿”,黄德胜等
率领劳农游击队反击,粉碎敌人进攻,巩固和扩大根据地。
1935 年5月,广南县黑支果区牛滚塘苗族首领王开洪因受
不了官府和恶霸的重欺压,揭竿反抗,组织了一支千余人的队
伍。黄德胜便派人去与苗王协商,将其部队收编为劳农游击队
牛滚塘独立大队。接着,他率游击队600 多人进攻富宁县城,同
时派支部队攻打剥隘,歼敌百余名。后来敌援军抵达,集中力
量对革命根据地进行烧杀抢掠,根据地遭到残酷的破坏。面对
这一严峻的局势,黄德胜沉着果断,指挥部队避敌锋芒,击其
薄弱,粉碎了滇军的“围剿”。后率队到靖西县中越边界地区进行
休整。
1936 年7
月的一天,为了扫除从者桑到九弄之间的障碍,扩大游击
区,黄德胜率领200 多名游击队员,从驻地急行军,深夜到达皈
朝。在夜幕掩护下包围驻皈朝之敌,他瞄准战机发出战斗号令,
战士们向敌各据点发起猛烈冲杀。敌人从梦中被枪声惊醒,惊
慌失措,来不及反抗,纷纷举手缴械投降。这一仗俘敌100 多名,
缴获步枪 100 多支及一批弹药。
农历八月十五日夜,由于放松警惕,游击队驻那达司令部
被敌偷袭。在总结经验教训会上,黄德胜主动作了诚恳的自我
批评。
1937 年2月,国民党当局不甘心在剥隘等地区的失败,实
施了“滇黔桂三省会”计划,企图消灭边区游击队,桂军马玉堂部
和民团气势汹汹地向剥隘北部的那泼进发,一路上见群众就杀,
见民房就烧。
黄德胜等领导人研究后,决定利用那泼的地形设伏。某天,
敌人进入埋伏圈,长枪队一齐开火,先将骑在马上的马玉堂击
翻落地,敌兵也随之被击毙200 多人。游击队即发起冲锋,很多
敌兵被赶入驮娘江中淹死。尔后,游击队四面出击,伺机打击
各路“围剿”之敌。至10 月,国民党当局的“三省会剿”计划,在游
击队的沉重打击之下,以失败而告终。
同年12 月下旬,由于桂西区特委书记黄桂南的错误指挥,
黄德胜和李修学等人,将集中起来的 400 多名游击队员开赴田阳
县接受国民党改编,任抗日义勇军第八独立团党代表(政委)。
后来,国民党当局诱骗游击队的阴谋进一步暴露,黄德胜才知
道上当,表示坚决反对国民党的改编。1938 年2月13
日,黄德胜在田州镇右江河旁与第八独立团团长韦高振谈
心,劝其不要把游击队编入国民党军队,但韦叛变决心已定,
非但不听劝说,反而乘机开枪将黄德胜杀害,黄德胜牺牲时,
年仅43 岁。
将军手枪忆忠魂
邹大鹏
2021 年4月7日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做亡国的奴隶,还是用生
命去抗争?
东北烈士纪念馆里,静静陈列的一把手枪,就是当时最有
力的回答。
此枪为国家一级文物,美国造,马牌,长20.5 厘米,重1.2
千克,枪号80292。这把手枪的主人是赵尚志,东北抗联创建者
和领导者之一,与杨靖宇并称“南杨北赵”。
1908 年,赵尚志出生于辽宁省朝阳县,1925 年进入哈尔滨
许公中学读书,同年加入中国 GC 党。
白山黑水,朔风割面。在中国 GC 党领导下,中国历史上抵
御外侮至为悲壮的一支部队——东北抗联,开展了长达14 年艰
苦卓绝的斗争。
他们不仅要以死相搏、突破日伪军层层围剿,还要直面挑
战人类极限的恶劣生存条件,在极寒冰冻、缺衣少粮、弹药断
绝中赓续民族烽火。
标签: #学习教育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史学习教育革命英烈事迹汇编(12篇)目录1、葆有初心,便不惧在最绚烂的年纪死去................22、党史故事:巾帼英雄——解文卿3、黄德胜:甘当革命“一块砖”4、将军手枪忆忠魂5、李实行:待到革命胜利日,便是我归来时6、毛泽建:纵湘水呜咽,我心誓死为党7、女红军狮子桥托儿含泪踏征程8、索南达杰与可可西里保卫战9、文立正:日寇未灭,何以家为10、沿着先驱的足迹11、以身许国求福利民12、殷殷致子书拳拳爱国心葆有初心,便不惧在最绚烂的年纪死去罗方禄常德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所在地,秦汉故地的先民文明开化、民风淳朴、与世无争。自陶渊明后,常德便成了我国一个独特的文化地标。然而众...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