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10篇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1-14
999+
28.1KB
3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1
杨光菊,女,44 岁,中共 GC 党党员,白云乡红云村妇联
主任。她出生在武隆县白云乡一个偏僻的小村,家庭出身非常
贫困。
多年来,他始终怀着对党、对人民无比热爱的赤诚之心,
热心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尽心竭力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
事,通过自身捐款、社会筹款等多种途径融资,为贫困家庭和
社会公益事业提供资金援助,为党分忧、为困难群体解难,在
百姓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2003 年在水泥厂被评为优秀工作者。1999 年 , 2007 年 ,
2011 年被白云乡评为优秀党员。
他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倾
其所有奉献自己的爱心,想方设法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十
几年如一日。他不光积极奉献自己的爱心,还多方呼吁和社会
各界人士加入到慈善事业中来,共同回报社会,为那些需要帮
助的人提供援助之手。
杨光菊不仅仅助学,关心公益事业,还长期的照顾身边的
老人。他全身心地投入到敬老爱幼的公益事业中,身体力行,
为敬老公益事业捐款、捐物。此外,他还积极组织社会各界人
士,通过多种渠道募集善款,救助贫困老人。
他无私奉献、不图名不图利的大爱情怀、十几年如一日坚
持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的先进事迹感染了很多人,她常说大爱
无边。让我用自己的一丝微薄之力,为社会做出力所能及的贡
献。
她不光是一个助人为乐的模范,也是一个孝敬的人。不光
对自己的母亲还是对自己身边的人,都能尽到自己的一份孝心。
她是党员的表率,社会的雷锋,是妇女中的佼佼者。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2
李淑霞,朝阳县北沟门子乡黄台子村村民,她积极加入共
青团志愿者队伍,积极参加团的活动,无私奉献。在村里她家
是一个普通的独生子女家庭。家里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但是
全家人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积极进取,乐于助人,为人科善,
家庭和睦温馨,深受邻里好评。
她与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赡养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美德,也是儿子、儿媳应尽的义务和责任。在她的家庭中很少
出现矛盾冲突,大家互相体谅,尊老爱幼,宽容谦让,形成了
相互理解、尊重、关爱的文明家风。平时李淑霞忙完农活尽量
多做家务,减轻老人的负担。婆婆年老多病,一发现老人身体
不舒服,及时请医拿药,问寒问暖,使老人在精神上得到了安
慰,身心上得到了健康;在对待邻里的关系上,李淑霞总是能
够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左邻右舍相处和睦,邻里之间能做
到相互照应,互相团结。邻里谁家有事主动去帮忙,李淑霞都
是尽自己最大的力量为邻里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虽然这些
都是平凡的小事,不足以挂齿,这却使他们的这个家庭更加和
睦,更加美满幸福
她积极支持并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村里开展的每一项受捐
助活动,他都能够积极参与并慷慨解囊。
她那和蔼可亲的脸上总是透露着灿烂的笑容,她那热心助
人的事迹,总是让人念念不忘,一颗关心他人、温暖别人、金
子般的心肠,构成了她外表与内在的统一美。
她对女儿疼爱有加,可她婆婆爱重男轻女思想的影响,觉
得自家条件不错,儿媳妇不生个男娃在邻里面前抬不起头来,
希望自己家也能如愿抱个孙子。但是,多次做儿子、儿媳工作,
李淑霞夫妻就是不同意,还劝导婆婆说生男生女都一样,女儿
也是传后人。
今年3月的一天,村民王小英发现自己不足一岁的女儿不
知为何不吃饭,老是哭,还发高烧。丈夫又外出打工了,王小
英一人在家,急得直掉眼泪。李淑霞知道后,立即赶到王小英
家,抱起孩子说:“走,快送医院,给孩子看病要紧”。经检查,
孩子患了肠套叠,来晚了就会有生命危险,由于治疗及时,一
周后,孩子康复了。
正是这点点的爱心滋润着人们的心田,犹如一盏明灯,指
引着人们的航向。
李淑霞是北沟门子乡一名优秀的共青团青年志愿者。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3
xx,一个年轻组工干部,用行动诠释了一名优秀组工的深
刻内涵。组织部门工作压力大、强度高,为了较好地完成任务,
他经常主动加班加点,从未抱怨。
接任研究室主任后,面对任务量大、人手少的实际,起早
贪黑、通宵达旦成了常事,但他始终默默地坚守在岗位上,没
有一件事在他手上拖拉。
从事信息后,他就把宣传当爱好。短短三年从门外汉,变
为了“业务通”、“多面手”。累计撰写信息 200 多篇,在市级以上
刊物发表64 篇,起草的文字材料达60 多万字,工作汇报多次
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
在村官联谊会筹备、村官刊物《青春印迹》创办等工作中
起到了骨干作用。干部考察考核中,他认真执行《干部任用条
例》、《考核工作细则》的各项规定,不跑风漏气、不弄虚作
假,用言行维护了组工干部的良好形象。
工作中,他始终牢记和模范践行公道正派的要求,以坚强
的党性,践行了为组织工作负责、奉献、争光的要求!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4
近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石光供电所张春海同
志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着安全是基础、效益为核心、
服务为宗旨指导思想,按照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工作作
风,坚持一手抓营销管理、一手抓优质服务的工作思路,有力
地促进了石光供电所各项工作开展,双文明建设同步发展,在
各个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现总结汇报如下:
一、实行电费储蓄切实减轻农民用电负担
农村用电三电三乱,过去一直是群众反映的热点、焦点问
题,也是多年来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密切关注的一项工作。多
年来,传统的电费收缴方式,使电力职工陷于繁琐复杂的结算
业务之中,既容易造成三电三乱和电费流失现象,又不利于电
力职工为群众服务。为了从根 本上遏制三电三乱现象回头
2009 年4月,根据公司关于改革电费收费方式的要求,本着便
利于民的指导思想,张春海同志带领供电所全体员工完成了电
费邮政储蓄工作。通过一年多的工作,全镇15 个行政村全部实
行电费储蓄,参加银行代付电费客户达9636 户,户储蓄率达到
90%以上,代扣成功率达到94%,位居全公司供电所前列。实
行电费储蓄一方面能够保证电费的及时、足额收缴,杜绝电费
流失,另一方面能够严格执行电价政策,杜绝乱收费、乱加价、
乱摊派现象,从根本上减轻了农民的用电负担。
二、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全面提高人员整体素质
为了全面提高供电所人员的整体素质,张春海同志经常对
员工进行岗位知识和技能培训,并在供电所内部定期举行技术
大比武、岗位知识竞赛活动,进一步激发全体员工学习业务知
识、钻研业务的积极性。2009 年在公司组织第二届农村电工知
识竞赛活动中,石光所代表队由于成绩显著,公司推荐李万功
等三位同志代表供电公司参加市组织的竞赛活动,由于刻苦努
力、出色发挥,最终荣获市团体第一名,为供电公司争得了荣
誉。
三、改变观念深化农电体制改革体改结束后,由于打破了
原有的属地界限,大部分职工出村管理。
如何对没有电工的行政村进行管理、如何搞好优质服务,
以及怎样让员工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是摆在全所员工面前最
现实的问题。对于上述这些问题,由于没有现成经验可以借鉴,
只有从实际出发,立足现实,全所职工知难而上、不等不靠,
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所内先后组织全体职工出谋献策,
提出了许多好的建议和办法,比如:给没有电工的村发放便民
服务卡,写明服务人的姓名、电话号码,以及举报电话等让客
户一目了然。从而缓解了供用电矛盾,密切了电群关系,真正
使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得到充分体现,使问题一一得到
解决。如今的石光供电所各项工作已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全
所员工,上下一心、扑下身子干工作、爱岗敬业讲奉献,形成
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进一步增强了全所员工的责任心、
凝聚力和向心力。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 5
20 多年始终奋战在农业第一线,扎根大地、辛勤耕耘,在
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己的情怀和梦想,为
了大地丰收,甘愿用汗水热洒沃土。
一、为了农业丰收辛勤耕耘
19xx 年,xx,毕业于 xx 农业学校,被分配到自然条件较
艰苦偏僻的日光农技站工作,作为一名基层农技员,看到生产
技术落后、粮食产量偏低,自己暗下决心,要把自己所学的农
业新知识技术传授给农民,引导乡亲们学科技、用科技、依靠
科技致富。
日光乡是个半山区乡镇,人少田多,大多数数属于山高水
冷的冷浆田,深泥田,单产不高,
1990 年在县局业务部门指导下,在粮专资金带动下,改造中低
产深泥田、推广垄畦栽培技术,在中低产田改造中,坚持和农
民同吃、同注同劳动,白天抓示范,晚上搞培训,在技术操作
上,从严把好整畦、播种、栽插和施肥关,通过推广优良品种,
使昔日中低产田亩产不足400 斤提高到平均亩产600 斤,技术
推广项目实施取得较好效益;19xx 年,为了推广水稻“两秧”,
作为一项新技术,在全乡推广我主动请缨,在乡培训班上,怕
群众不成功、受损失,我向乡领导和村干部、群众郑重承诺,
如果技术不成功,我愿拿出两个月工资来赔偿群众种子损失,
并下到村组搞培训,观看“两秧”音响资料,对技术要点、难点进
行咨询解答,全乡当年推广早稻两秧 XX 亩,占早稻80%,技
术推广提高了粮食单产,政府认可,群众满意,97 年被评为乡
优秀 GC 党员。
二、发展特色农业增加群众收入
日光育种区,有的农户为了眼前利益,私自育种现象严重,
我作为一名农技人员,为了育种产业发展,及时和农民们进行
沟通,与县种子部门一起,签订育种收购合同;全面禁止了私
自育种现象,及时做好了政府的参谋。育种面积由原来XX 亩扩
大到 4000 亩,当年育种大丰收,种子价格也卖得很适中,让农
民们得到了实惠。育种、油菜的栽培配套模式,过去多属于白
菜型油菜品种,单产不高,1998 年,全面推广“甘蓝型”双低油
菜新品种,提高了产量和油质。油菜生产获得了拾金花奖”。
标签: #先进事迹
摘要:
展开>>
收起<<
劳动模范先进事迹材料1 杨光菊,女,44岁,中共GC党党员,白云乡红云村妇联主任。她出生在武隆县白云乡一个偏僻的小村,家庭出身非常贫困。 多年来,他始终怀着对党、对人民无比热爱的赤诚之心,热心于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尽心竭力地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通过自身捐款、社会筹款等多种途径融资,为贫困家庭和社会公益事业提供资金援助,为党分忧、为困难群体解难,在百姓心中树立了崇高的形象。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2003年在水泥厂被评为优秀工作者。1999年,2007年,2011年被白云乡评为优秀党员。 他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倾其所有奉献自己的爱心,想方设法帮助那些需要帮...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