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VIP专免
2024-01-14
999+
15.46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的十九大以来,**县积极探索创新“党建+金融”制度,通过以党建
引领发展,以金融助力党建的“协作共赢”模式,走出了组织“牵线”、金
融“搭台”、党群“唱戏”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让金融“活水”更加精
准地注入到乡村振兴领域。G
一、背景起因
2017 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此后,中央先后出
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 一 2022 年)》等文件,将“乡村振兴”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地
处四川盆地南缘,长江、赤水河交汇处的**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一直以
来都面临着急需金融活水、金融服务供给薄弱,农民“贷款难”和银行“难
贷款”等问题,通过积极探索创新“党建+金融”制度,加大了金融支农力
度,充实了经济发展血液,使金融“活水”精准注入到乡村振兴领域,切实
加快了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二、主要做法
(一)组织“牵线”,打造党建引领体系。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建强金
融服务阵地。针对金融服务乡村主动性不高、信息不对称、农村群众获得感
低等现实问题,推进**农商银行、建行**支行业务党支部与产业联合党委
(或村党支部)深度合作,成立产业联合党委金融服务党支部。按照党支部
阵地建设相关规范,共建服务阵地,确保产业发展资金需求与金融资源高效
精准对接,实现 “1+1>2” 的效果。二是鲜明政策导向,把准重点投资方
向。围绕现代农业园区和“9+3”现代农业体
系建设,建立乡村振兴重点项目库,出台《关于深化产业党建助推农业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县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担保贷款管理办
法》《**县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等文件,引导金融资
本精准流向。财政设立 2 亿元产业发展基金,建立财政、金融联席会议制度,
定期通报财政在“三农”领域的重点投资方向、奖补政策,有效发挥财政资
金的引领撬动作用。三是突出制度导向,完善工作保障体系。建立**农商银
行党支部与产业联合党委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总结
成效、发掘问题、共商举措。与建行**支行签订《“第一书记振兴贷”合作
备忘录》《“党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合作协议》等,强化工作协作。
(二)金融“搭台”,拓展金融发力渠道。一是“书记坐班”优化信息
服务。加强信息渠道建设,在共建村、产业联合党委设信贷工作室,利用村、
产业联合党委信息公示栏对农商银行、建行**支行的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农
户评级授信结果等服务信息进行公示。金融第一书记定期在信贷服务室开展
现场办公,接受群众关于金融问题的咨询答疑,加强贷款政策和信用知识宣
传,培养农户诚信意识,为金融贷款贷得出、用得好、收得回打牢基础。二
是“点位代办”简化业务流程。优化金融业务服务,依托每个行政村的金融
联络员,大力完善线下服务设施,设置助农金融服务代理点 196 个。通过简
化贷款手续、实行利率优惠、共同防范风险等措施,让产业农户、种植大户、
合作社、村集体公司等足不出村就可办理账户查询、转账、支取涉农补贴、
小额存取款、贷款等基础金融业务,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三
是“掌上金融”打破时空限制。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的十九大以来,**县积极探索创新“党建+金融”制度,通过以党建引领发展,以金融助力党建的“协作共赢”模式,走出了组织“牵线”、金融“搭台”、党群“唱戏”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让金融“活水”更加精准地注入到乡村振兴领域。 一、背景起因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此后,中央先后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一2022年)》等文件,将“乡村振兴”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地处四川盆地南缘,长江、赤水河交汇处的**县,作为传统农业大县,一直以来都面临着急需金融活水、金融服务供给薄弱,农民“贷款难”和银行“难贷款”等问题,通过积极探索创新...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