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县区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材料和工作总结汇报汇编
VIP专免
2024-01-14
999+
35.35KB
2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目 录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材料 1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典型经验材料 2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材料 3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典型交流材料 4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1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2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材料 1
近年来, **县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内
核驱动"和“最强引擎",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以高质
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高水平发展。
一、强化组织保障
**县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
凝聚党心民心、巩固执政根基的重大基础工程来抓。成立了
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全县所有县直机关、
乡镇为成员单位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分析全县乡
村振兴开展情况,并在县农业农村局设立办公室,抽调专人
专抓,负责对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指导、督促、检查、考核。
出台《**县关于贯彻落实抓党建促乡村振兴重点任务的实施
方案》《**县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五年行动计划
(2022-2026 年)》,科学谋划、高标准定位目标任务,通过
贯彻落实铸魂赋能、队伍提质、兴业共富、强基善治、引智
聚才、连心到户六项行动,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领
导作用,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后劲和“造血”功能。
二、 建强战斗堡垒
坚持把基层党组织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线指挥
部",各村基层党组织书记为“主攻队长",持续提升基层党
组织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能力。采取“三会一课”、主题党
日、乡村振兴政策宣讲团和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组织书记、
党代表、先进典型讲党课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
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
农"工作、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树牢“四
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三、 强化人才支撑
实施“基层干部乡村振兴主题培训计划”,依托县委党
校和各乡镇党校,分级分类培训村干部、村集体经济组织负
责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 39 期*
* 人次。持续开展“党建+乡村振兴高素质农民培育”,开办
“乡 村学堂"和“田间课堂",定期邀请各类专家教授和
技术人 员到田间地头和现场教学示范点进行示范讲解,变
“授人以 鱼"为“授人以渔”。深入实施基层人才定向培
养三年行动 计划,与两所高校合作成立“****县人才开发
与管理合作研 究中心”,定向培养农村亟需的师范、医学、
农技等人才。 大力实施"招才引智"人才引进计划,截至
目前已引进现代 农林水技术、教育、卫生与预防医学、工
程建设与规划等领 域急需紧缺专业人才**人,新招录乡镇
机关工作人员*人。 全面落实"组团联村五抓五促"工作,
**名乡镇干部参与组 团联村,全县所有行政村及农村社区
实现全覆盖。建立基层
干部帮带导师"师资库",实行动态管理,按需调配使用,
全县共选聘帮带导师**名,帮带学员**名。实施“党建+乡
村振兴"示范工程,采取“县级领导挂点、后盾单位帮扶、
两新组织结对、组工干部联村 "的模式,创建**个党建引领
乡村振兴示范点,选派**名优秀干部挂任乡镇党政领导班子
成员,选派市、县驻村工作队**支**人,派最强力量“联村”,
聚最大合力“扶村”。
四 、推动产业发展
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产业必须强。发展现代农业。加
快高标农田和生态循环智慧农业产业园建设,做大做强**个
"万字号"农业基地,全力打造粤港澳"菜篮子"供应基地,
不断提升“湘江源”蔬菜公用品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实施
“ 一产接二连三”工程,推动种养业向产加销一体化拓展,
积极培育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电子商务等农业新业态。
助 推产业升级。大力培育产业化联合体,探索飞地经济,
采取 “1+1+20”的模式,引进广东澳益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建设 一个桂花鱼工厂化养殖基地。延伸产业链条。积极推
进农业 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深度融合,大力发展农
村电商、 直播带货、休闲采摘,聚焦“ 一主一特”,以
“产业链”布 局 "人 才 链" , 加 快 建 设 皮 具 箱 包 特 色 小 镇 、
生 态 循 环 智慧 农业产业园、舜水田园综合体等产业项目,
加大对乡村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古遗址、古民居的保护力
度,挖掘打造星级
农家乐、乡村酒店、精品民宿,乡土美食、地方民俗等特色
资源,着力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强镇、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
推动形成以云冰山为龙头,湘江源、百叠岭、毛俊水库、湘
江大峡谷等为延伸的生态文化旅游集群。
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典型经验材料 2
去年以来,我区为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积极贯彻党
中央和省市区委各项部署决策,围绕农村基层党建“一抓双
促"工程,通过“五大行动"等实招硬招,不断推进农村基
层人才和组织振兴。
一、实施“书记领航”行动,建设过硬领头雁队伍。 一
是出台《中共**区委印发《关于开展“书记领航”强基工程
的实施意见》等四个文件的通知》,细化任务分解,使出“真
招实措",拿出 “真金白银",加快把“书记领航"强基工程
从"规划图"变成 " 施 工 图" 。 建 立 健全 各 级 党 组 织 书 记 抓
基层党建整改清单,把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实体化”,让各
级党组织书记切实履行好"抓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责任。
进一步加强村"两委"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
规定了村书记工作职责、工作机制,突出健全激励保障机制,
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二是组织开展农村基层干
部乡村振兴主题系列培训,举办 2 期村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
专题培训班、1 期选派干部专题培训班。分批次组织重点村
书记、在村任职选调生、选派干部赴烟台、湖州等先发地区
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举办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专题培训班
2 期,共计 330 人次参加,为各镇村答疑解惑,研究适合
的
项目发展路径。通过“补钙""充电”,进一步补齐农村基层
党建短板。三是选拔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到镇街挂职。
经过组织推荐,实地考察、集体研究、征求意见等程序,截
至目前共选拔优秀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到镇街挂任党(工)
委委员 4名,进一步夯实镇街力量。
二、 实施“争星夺旗”行动,提振基础干部精气神。印
发《关于开展“**比拼 ·争星夺旗”工作的实施方案(试行)》,
进一步加强全区村(社区)党组织建设, 激 励激 发干 事创 业
动能, 按照"符合实际、问题 导向、重点突出 、分类实施 "
的原 则 ,为 每类村(社区) 设 定 了 “ 季度评星” 任 务 标准 ,
重点围绕“项目发展""环境整治”“平安建设”"乡风文明"
“‘两长’建设”五大项目聚力推进乡村振兴。每季度,区
直 有 关 单 位 按照标 准 对 村 ( 社 区) 进 行 评星,每年度村 ( 社
区)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拼、现场答辩,集中接受测评打分。
坚持“奖励先进、鞭策后进”,将所获星旗数量与村(社区)
干部政治、经济待遇相挂钩。截至目前共有 39 个村获得三
颗以上红星。让实干作为、实绩突出者获得实实在在的物质
奖励和精神激励。
三、 实 施“** 共富”行动,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以 扶持壮大集体经济、建立村级增收长效机制为抓手,加
大扶 持力度,拓宽增收途径,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造血
功能和 服务能力。推动集体经济组织参股区国有公司合作
建设高标
准厂房。鼓励引导集体经济参与** 区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
推动集体经济收入稳步增长,拓宽集体经济投资渠道,释放
集体经济发展动能。大力推行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试点
打造、集中突破,探索新形势下集体增收和村民共同富裕互
利共赢的发展路径。进一步为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承接公益性
项目打通堵点。**区出台“ 一方案三标库三办法”(**区村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承接农村公益性项目实施方案;项目库、
物资采购库、中介服务库;采购实施办法、激励及容错纠错
办法、监督及防控办法)。积极为各镇村承接公益性项目抢
占先机挖掘第一桶金,打通政策性障碍。2022 年村均收入
57.6 万元,同比增长 122.7%,年经营性收入50 万元以上
强村 34个,强 村比例 60 .71%,同比 增长 126.6%。
四、实施"两长建设"行动,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
扎实开展“两长”队伍建设。鼓励具备条件的党小组长兼任
村民小组长,通过建立“两长”选拔、任用、考核、评优立
体化机制,充分发挥“两长”在乡村治理中的“毛细血管”
作用。共选配“两长”1595人,其中党小组长 551人,村民
小组长 1546 人,交叉任职502 人,交叉比例达 91. 1%。
明 确"两长"反映民情民意、协管公共事务、调解矛盾纠
纷、 参与重点工作、监督村级工作、参与事务决策、严格
财务管 理7项职责。赋予"两长"列席村“两委”会议、
村级主要 工作向"两长"通报和“两长"例会制度 3 项权
限。设置“2
+X" 两长议事点,"两长"定期与乡贤、致富能手等开展议
摘要:
展开>>
收起<<
目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材料1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典型经验材料2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材料3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典型交流材料4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汇报1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汇报2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经验交流材料1近年来,**县坚持把党建引领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内核驱动"和“最强引擎",打好乡村振兴"组合拳",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高水平发展。一、强化组织保障**县始终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推动乡村振兴、凝聚党心民心、巩固执政根基的重大基础工程来抓。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常务副组长,全县所有县直机关、乡镇为成员单位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分析全县乡村振兴开展情况,并在县农业农村局设立...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