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锡文:从农村改革四十年看乡村振兴战略

VIP专免
2024-01-14 999+ 166.5KB 1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陈锡文:从农村改革四十年看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是农村改革四十周年,也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对农村改革进行回顾、总结和展望,对于
更深入理解我国现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将会有很
大帮助。
一、农村改革的历程、经验和贡献
(一)改革的突破
邓小平同志讲: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习近平总书记
讲:农村改革是从调整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开启的。具体讲,农村
改革是从打破集体土地只能由集体统一经营的僵化认识和体制后
才取得突破的。之后,农村集体土地开始实行由农民家庭承包经
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形成,最初是农民的自主自发行为,但
党对农民的创造始终高度关注、不断对其进行总结、提炼和完善
并把其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提升为政策进行推广。
农村最初出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时,中央并不赞成。
197812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原则通过的《关于加快农
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明确提出:可以按定额计工分
可以按时计工分加评议,也可以在生产队统一核算的前提下,包
工到作业组联系产量计算劳动报酬,实行超产奖励。不许包产到
户,不许分田单干。
但这个《决定(草案)》在19799月四中全会正式通过时,
就删除了不许包产到户这句话。这既体现了农民勇于创造的精
神和敢于坚持的韧性,也反映出党在制定政策过程中尊重群众创
造、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态度。因此,198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
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
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
但农村改革中迅的并不是包产到户包干到
。这个转变极为重包产到户仍然保留着集体统一核算、
统一分的制度。包干到户实行的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
的、下是自,这就使农民家庭成了独立的经营主体,
必再实行集体统一核算和统一分。这也就为撤销人公社
制创造了件,为普遍实行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统分结合的
双层经营体制定了基
)改革的贡献
农村改革所做出的贡献,既有物质方面的,更有思想观念
理论和制度方面的。
物质方面看,增收、解决吃饭问题和贫困
等方面效果极为明1978年,我国粮食总产量6095亿斤
19848146亿34.3%;人均粮食占有量,从
1978年的633加到了1984年的781,加了23.4%。农民
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34元增长到了1984355价格
后实际增长1.5,年均增长16.2%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
标准100/、年)为2.5亿人贫困发生30.7%
1985年农村贫困人口1.25亿人标准206/、年),
发生率降14.8%
观念、理论和制度方面看,家庭承包经营使农户成为
独立的经营主体,这就引起了一系更深化。一,在
国家、留足集体的后,农民不可以支配下是自那部
分产可以按照市场需自主决定自家承包地种植
,于是就在农业资源配置上开始市场机制。第二,由于
下是自那部重不断提高,农民就具有了积累身资产的
可能性,于是就开创了以有制经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的新局三,农业的家庭承包经营,土地是集体
的,但作的生产工具和其他投,是农民家庭的,这就
形成了改革初有制经。农村改革在思、理论、制
度创新贡献大。
2008年,在农村改革30周年时,党的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村改革
发展的伟大实践,大调动了亿万农民积极性,大解和发展
了农村会生产大改善了广大农民物质文化生。更为重
的是,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为建立和完善我国会主义
阶段基本经制度和会主义市场体制进行了创造性
,为实现民生温饱到总体小的历跨越、推进
会主义现化作出了大贡献,为战胜各种困难风险
会大局定了坚实基,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积累宝贵经验。
农村改革之以能够率先突破、告捷得总结的经验
。其中有四条尤为重:一是党恢复了从实出发、实事求
是的思想路线;二是在总结历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
国家与农民关系的则,保障农民经济利益,尊重农民民主
三是尊重客观规律,农业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按市场需
农业资源、以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就是
尊重农业规律、经济规律的结果;四是这场涉及8亿农民切身
利益的深刻变革,会的不和动,最本的是坚持
了农村土地集体有制、农村集体经织等农村基性制度。
(三)改革的深化和
但农村改革毕竟是在微观层面推进的改革,虽然农民在重
农业微观经营主体的过程中,创造了大量对全局改革具有重要借
参考意义的宝贵经验,但把改革引向宏观层面,则必须
党的决断和规划设计。实际上,在农村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之后,
党中央就一在思考如何将改革进一步引向深化和展。
198312日发出的第二个指导农村改革的中央一号文件
中,明确提出:公社的体制,两方面进行改革。这就是
实行生产责任制,特别是联产承包制实行政
1984元旦发出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三大重政策:一
是土地承包期延长至15年以上;二向种田能集中
三是地开展试点工、经办服务业的农民自理
口粮到集镇落户。这个文件调:随着农村分工分业的发展,将
越来越多人脱离耕地经营,从事林牧渔生产,并将有
入小工业和小集镇服务业。这是一个必然的历性进
可为农业生产深度广度进,为改变人口和工业的局创造
件。不改八亿农民搞饭吃的局,农民富裕起来,国家
起来,四个现化也就从实现。可,从,党中央
就把深化和展农村改革,定在实现农民富裕、国家富强和四
个现化这一个关系党和国家前命运目标上
此后的改革进展,大体是循着路径不断深化和展的
改革商品流通体制改革资源要素配置机改革二元
的体制建立城乡统发展的体制制。

标签: #乡村振兴

摘要:

陈锡文:从农村改革四十年看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是农村改革四十周年,也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对农村改革进行回顾、总结和展望,对于更深入理解我国现阶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将会有很大帮助。一、农村改革的历程、经验和贡献(一)改革的突破邓小平同志讲: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习近平总书记讲:农村改革是从调整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开启的。具体讲,农村改革是从打破集体土地只能由集体统一经营的僵化认识和体制后才取得突破的。之后,农村集体土地开始实行由农民家庭承包经营。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形成,最初是农民的自主自发行为,但党对农民的创造始终高度关注、不断对其进行总结、提炼和完善并把其中...

展开>> 收起<<
陈锡文:从农村改革四十年看乡村振兴战略.doc

共16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 16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