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VIP专免
2024-01-14
999+
1.56MB
1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庆祝建党 100 周年——新时代党建引领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暨
“淄博实践”现场会上的致辞
(2021 年7月24 日)
淄博市委书记 江敦涛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千秋伟业,百年风华!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
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之际,今天,我们举办新时代党建引领
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暨“淄博实践”现场会,交流经验做法,碰撞
思想火花,探索改革路径,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务实之举,也
是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担当之为。在此,我代表淄博市委、市
政府,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
给予淄博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乡村振兴,改革先行。淄博素
以工业而闻名,同时也以改革而著称。淄博的改革特别是
农业农村改革,始终革故鼎新、勇立潮头,引领着我们这
座城市,从容稳健于历史走来,意气风发向未来迈进。
——跨越千年,淄博骨子里镌刻着农耕时代的改革烙
印。
作为齐文化的发祥地,三千年泱泱齐风,八百载海内
名都。姜太公建立齐国之初,就把农业作为国家经济“三宝”
之首,提出大农、大工、大商并举。齐桓公时期,齐相管
仲提出了“国富多粟生于农”的观点,最早实施了“无夺民
时,则百姓富;牺牲不劳,则牛马育”的惠农政策,推行了当
时最完善的土地赋税改革——“相地而衰征”,推出了中国最
早的“农业发展基金”——“环乘之币”,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的
发展,这为齐国的兴盛繁荣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时至今
日,齐文化“变革、创新、开放、务实、包容”的精神内核,
仍然在为淄博发展提供着深厚的文化滋养。
——还看今朝,淄博血脉中传承着“三农”发展的改革基
因。
新中国成立以后,淄博在农业农村领域持续改革创
新,1973 年,临淄区开始探索建造蔬菜温室大棚,这为后
来农业产业化的萌发作了铺垫。1978 年,淄川区前香峪大
队开展“包产到组”“包产到户”,拉开了淄博农村改革的序
幕。此后,淄博在全国最早进行以产权制度为中心的股份
合作制改革探索,1984 年周村区长行村公布的集体企业改
制《股份条例》,这是中国农村有史以来第一个比较完整
的股份合作制经济形式的章程。1988 年,国务院批准周村
区为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1990 年,桓台县整建制创建为
我国“江北第一个吨粮县”。1992 年,成立乡镇企业投资基
金,这是我国第一支经人民银行总行批准并上市交易的公
司型、封闭式投资基金。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极大地解
放和发展了农业生产力,2020 年和 1978 年相比,淄博全市
农业增加值由 16.8 亿元增加到 157.2 亿元,增长 8.4 倍;农
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38 元提高到 20891 元,增长 150.4
倍。这些勇立潮头的改革之举,为淄博农业农村现代化探
索了路径、打开了空间。
——面向未来,淄博大地上书写着乡村振兴的改革篇
章。走进新时代,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乡村振
兴齐鲁样板的重要指示要求,抢抓农业 3.0 时代的“风口”,
聚力打造数字农业农村中心城市,以数字化赋能农业生产
全链条、农村治理各领域、农民生活各方面,积极探索以
改革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淄博路径。全国首个“盒马市”、
阿里山东产地仓落户淄博,获批以数字农业农村改革为主
要内容的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数字+农业农村”做法荣膺
中国改革特别案例奖。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还要持续
做好数字化赋能这篇大文章,探索积累更多经验,为乡村
振兴提供淄博方案。
标签: #乡村振兴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庆祝建党100周年——新时代党建引领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暨“淄博实践”现场会上的致辞(2021年7月24日)淄博市委书记江敦涛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千秋伟业,百年风华!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之际,今天,我们举办新时代党建引领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暨“淄博实践”现场会,交流经验做法,碰撞思想火花,探索改革路径,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务实之举,也是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担当之为。在此,我代表淄博市委、市政府,向莅临会议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大家给予淄博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乡村振兴,改革先行。淄博素以工业而闻名,同时也...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