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7篇
VIP专免
2024-01-14
999+
55.15KB
3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第 1 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工 作 总 结
2021 年是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胜利接续推进乡村振兴
的起步之年,首要任务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
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两不愁三保障"
成果,切实做好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现就今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
明确镇党委书记是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
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镇村全体党员干部具体
抓落实。通过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工作责任,锚紧责任链。压
实村两委的主体责任,结合工作实际,谋划工作思路,制定工
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确保工作具体到点、落实到人;压实
驻村工作队驻村帮扶工作责任,协助村两委做好产业项目谋
划、实施,引导已脱贫人口发展符合市场需求和自身资源条件
的产业;动员和组织已脱贫人口参与村道、农田水利、生活用
水、用电、村容村貌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压实帮
扶干部责任,贫困户脱贫后坚持每季度走访帮扶对象户不少于
1 次,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加强与帮扶对象的沟通联络,
及
时掌握帮扶对象的最新动态,帮助解决帮扶对象的合理诉求。
二、 巩固拓展成果,有序推进工作
1、 扎实推进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工作。不定期对所有
已脱贫户和一般农户开展全面摸排,了解掌握"两不愁、三保
障"及饮水安全情况。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基层主动发现
机制,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充分发挥村民组长、
村两委干部、驻村帮扶工作队等力量,对低收入人口通过开发
公益性岗位等措施,对农村常住居民进行排查、识别。对农村
低收入人口风险点做到早发现、早预警和早帮扶。重点关注对
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易返贫致贫人口,以及因病因残因
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
出现严重困难等农村低收入人口开展动态监测,建立了镇村排
查、县级审核的农村低收入人口定期核查和动态调整机制,实
行有进有出、动态管理。经排查截至 5 月底全镇农村低保对
象 1793 户 2375 人、特困人口 662户674 人、边缘易致贫
户 27
户83 人、脱贫户 567 户 1753 人。
2、 资金项目和扶贫资产管理有序。完成了 2021 年项目
库 建设任务,首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 150万元的双
丰村 蔬菜大棚项目已经开工建设,预计 8 月上旬建成发挥效
益。3 月底前,完成了 2020 年度形成的扶贫资产核查清算
和确权工 作;及时公告公示扶贫资产运营、收益分配、处置
等情况,落
实了管护责任,确保扶贫资产持续发挥效益。
3、完成总结和档案整理工作。完成了镇 2016年以来脱
贫
攻坚系统性工作总结和三个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总结,并审核
后上报了县脱贫攻坚《篇》编辑部。委托档案整理第三方公司,
扎实推进镇村脱贫攻坚档案规范整理,目前镇级档案已经基
本
完成,村级档案分村推进。
三、 突出衔接重点,接续落实政策
1、金融扶贫。全镇现有存量贷款 408.7 万元,使用合规,
无逾期现象。同时加大对已贷出的扶贫小额贷款的监管和到
期
预警,确保了资金安全,到期能够及时收回。
2、光伏扶贫。加大对全镇 10 个光伏扶贫电站的现场管护,
定期登录全国光伏扶贫信息监测系统,实时排查解决村级光伏
扶贫电站运行告警、低效运行、故障损毁等问题,保障光伏扶
贫电站正常运行,稳定发挥效益。
3、 劳务输出。充分发挥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帮扶
联系人、扶贫专干等人员力量,通过微信、电话、上门走访等
形式,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摸清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返
乡回流”、稳岗留工、务工就业状态、务工就业地点、务工就
业意愿、联系方式等数据信息,有针对性地做好就业指导、技
能培训等服务,促进稳岗就业。持续做好外出务工脱贫人口的
跟踪监测工作,实行台账管理,及时录入国办系统。截至 5
月 底全镇脱贫人口外出务工 882 人、边缘易致贫人口外出
18人。 外出务工和本地就业总人数高于去年水平,确保应就
业尽就
业。
4、 公益岗开发。为了促进脱贫人口就近就地就业,全
镇 利用光伏、人社、林业等资金,开发保洁、宣传、巡逻等
公益 岗 233 个,其中光伏公益岗 199 个、人社公益岗 7个、
林业公
益岗 17个、乡村综合财力公益岗 10 个。
四、 下一步工作重点
1、 加强全面排查。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核
心指标,进村入户开展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死角、不留
隐患的拉网式大排查。
2、 持续跟踪监测。动员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和镇村
干部,以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残因灾因意
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户为重点,持续开展跟
踪监测,重点监测家庭收入状况、 “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
全情况,并与相关部门站所加强对接联系和数据比对,对因自
然灾害、意外变故等出现返贫致贫风险的,及时采取有针对性
的措施予以救助帮扶。对农村低收入人口风险点做到早发现、
早预警和早帮扶。
3、 强化精准帮扶。 一是对于因病或因意外事故导致收入
骤减或支出骤增影响家庭正常生活的,及时纳入低收入人口监
测和帮扶范围。二是针对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的家庭现
状、发展能力、实际需求和真实意愿,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
认真制定完善“一户一方案、 一人一措施”帮扶计划,及时安
排项目资金,切实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全面落实“五防”机
制,坚持提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坚决防止出现返贫致贫
现象。
第 2 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工作总结
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要求,xx 县深入贯彻落实总书
记 关于 " 脱 贫 摘 帽不 是 终点 , 而是新生活、新奋 斗的起
点"重要 指示精神,号召全县党员干部群众紧紧团结在党中
央周围,进 一步坚定信心、乘势而上,纵深推进乡村振兴战
略,加快推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奋力开启新阶段
现代化“三美 xx”建设新征程。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紧扣工作重点,两手抓、两手硬
(一)突出接续核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四
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帮扶政策、资金支持、帮扶力量总体
稳定。 一是构建政策体系。先后出台《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实现巩固拓展脱
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着力构建“1+N”
政策体系。二是加大帮扶力度。选优配强第八批选派干部,目
前已稳步开展驻村工作。计划投入整合资金 xx 亿元,较去年
增加xxx 万元;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项目计
划项目 xxx 个,其中产业项目达 xx 个。截至目前,已开工项
目 xxx 个,开工率 xx.xx%; 已完工项目 x 个,完工率 x.xx%。
三是筑牢返贫防线。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帮扶,排查新“三
类户”xxxx 户 xxxx 人,四大班子负责同志带头示范,每人联
系 x 户以上,保持"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突出问题动态清零。
四是精准落实政策。资助贫困学生xxxxx 人次,累计发放资助
金 xxxx 万元;进一步健全控辍保学责任制,实现贫困学生零辍
学。为困难人口代缴基本医保参保费用 xxx.xx 万元,认真落
实健康扶贫政策,综合医疗补偿 xx.x 万人次、 xxxx.xx 万元。
困难人口享受 “xxx" 兜底保障 xxxx 人 次 xx.xx 万元,
“xxx” 补充医疗保障 xxxxx 人次 xxx.xx 万元。深入实施
“四带一 自” 特色种养业发展模式,支持xxxx 户脱贫户发展
特色种养项目;
帮助销售帮扶产品 xxxx 万元。
(二)突出示范引领,精准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一是突
出规划先行。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
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部署“七大行动"—— 即两个发
展 (融合发展、共享发展)、五个振兴(产业振兴、生态振兴、
文 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二是强化政策推动。先
后制 定出台支持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教育振兴、金融支持
等系列 配套政策,打好“组合拳”,做到政策支持上下衔接、
配套融 合。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加强与群众的沟通协调,
积极采
纳村民、党员代表的合理意见。三是加强示范带动。将发展条
件好、班子建设强、群众居住集中的xx 镇 xx 村、 xx 镇 xx
村
定为乡村振兴示范村,先期开展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三)突出稳产保供,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坚决扛稳粮
食安全生产责任,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xxx 万亩、总产量
稳定在 x 亿斤以上,建成绿色小麦生产基地 xx 万亩,今年小
麦平均产量 xxx 公斤/亩,较去年增加 xx 公斤/亩,总产量达
到 xx.xx 万吨。 一是提高畜禽蔬菜产品生产水平。力争2021
年末生猪存栏达到xx.x 万头。截至 x 月底,生猪存栏由年初
的 x.xx 万头增加到 xx 万头,生猪产能迅速恢复;肉类总产量
xxxxx 吨,同比增长x.xx%; 上半年全县蔬菜播种面积x.x 万亩,
总产量 xx 万吨,日均蔬菜产量 xxx 吨以上。二是培育农业
优 势特色主导产业。确定家禽(肉鸡)养殖为农业优势特色主
导产 业,力争到 2021 年底,全县家禽业总产值达 xx 亿元,
产品主 要销往长三角等地区,肉禽出栏达 xxxx 万只,禽蛋产
量达 x.x 万吨,规模养殖比重达 xx.x% 以上,良种覆盖率达
xxx%。 三是 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 xxxx 年, xx 县农
业产业化重点项 目 x 个,总投资x.xx 亿元, xxxx 年拟投资
x.xx 亿元,已投资 x.xx 亿元,各项目进展顺利。四是加快
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 加工供应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农业标准
化生产和规模农业项目 建设,积极引导全县农业企业产品销
售到长三角。建设长三角 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省级 x
家、市级 x 家;xxxx 年,
计划创建x 个市级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示范基地。
五是实施产业振兴工程。抢抓政策机遇,利用长三角、中原经
济区"双桥头堡"区位优势,充分发挥“百亿江淮粮仓”种养
循环的农业优势,大力实施“1232+N”(即“ 一区、两业、
三 品、两中心”+“N 个基地”)产业振兴工程,积极探索乡
村振
兴路径,筑牢乡村振兴基础。
(四)突出补齐短板,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行动。编制“多规
合一 "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强村庄风貌引导,保护传统村落,
因地制宜,保留乡村特色风貌。 一是加快宜居乡村建设。累计
投入建设资金 xx 亿元,复垦土地 x.xx 万亩,整治美丽集镇
x 个、建设美丽中心村xx 个。2020 年度 x 个省级中心村、
x 个 县级中心村加快建设,2021 年度 x 个省级中心村、 x
个县级中 心村启动实施。二是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全域实行
秸秆垃圾禁 烧,重点区域烟花爆竹和大盘香实现“零燃放”。
x 条城市黑 臭水体治理初见成效, xx 个绿化工程加快实施,
xxx 公园成为 xx 靓丽名片。大力开展农村环境“三大革
命”"三大行动”, 保洁市场化运作实现镇村全覆盖;改厕粪
污资源化利用长效管 护惠及xx 户群众。三是快速推进农业
基础设施建设。2021 年 投资 x.xx 亿元,建设高标准农田
x.x 万亩,目前已完成招标, x 月上旬开始实施建设。投资
xxxx 万元建设农产品冷链物流项
目,投资xxx 万元建设折资入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五)突出城乡一体,加快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建设。
一是城乡基础设施逐步加强。农村人饮改革工程持续推进,农
村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达到xx% 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
到 xx%。 成功获评全国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城乡
公交 一体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x 条城乡公交线正式运营,率
先实现 城乡公交一体化。 x 个乡镇建成“三个一 ”(即一个
xxxx 平方 米的体育中心、 一个 xxxx 平方米多功能球场、
一个 xxxx 平方 米健身广场),“半小时健身圈”基本形成。
二是城乡民生一体
保障。继续实施 xx 项民生工程,上半年民生类支出 x.xx 亿元。
新增城镇实名制就业完成xxxx 人,超额完成全年任务的
xxx.x%;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 x.x% 以内。加快推进“健康
xx” 建设, xx 医院等项目完工。三是城乡医保实现统一。全县
完成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 xx.xx 万人,发放养老金 x.x 万人次
xxxx.xx 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实现统一,受
益 金额 xxxxx 万元。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 xxxx 元/年,
上半
年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 xxxxxx 人次 xxxx 万元。
(六)突出激发动能,深化新一轮农村改革。 一是深化土地
经营制度改革。建成确权数据库,完善电子档案,建立土地承
包经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土地承包经营权调查数据管理、承
包合同管理、确权登记管理、土地流转管理、承包纠纷仲裁管
理等信息化动态管理。不断完善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
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健全面向小农户的农业社会化
服务体系,将小农户纳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二是巩固农村集
体产权制度改革。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治理机制,稳步
推进集体经济组织运转运营。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加
快“三变”改革项目建设。三是发展集体经济。充分发挥农村
集体经济组织(村级股份合作联社)的经营功能,结合扶持壮大
集体经济,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推深做实扶持壮大集体经济“百
千万"工程,消灭集体收入 x 万元以下的集体经济薄弱村,
培
育一批集体经济收入 xx 万元以上的经济强村。
(七)突出机制建设,推动乡村振兴责任落实。依据《中国
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健全五项机制。 一是健全完善年度报告制度,推动乡镇党委向
县委县政府报告乡村振兴推进情况制度落实。二是健全完善考
核评价制度,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纳入乡村振兴实绩考核
范围,实行分类考核,加强考核结果应用。三是健全完善监督
检查制度,会同相关部门,对“四个优先”特别是农业农村投
入优先保障机制落实情况等开展监督检查。四是健全完善责任
落实机制,制定推进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督促指导乡镇
围绕"五大振兴"目标任务,设立由乡镇党委和政府负责同志
领导的专项小组或工作专班。五是健全完善调度通报机制,每
季度对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行调度通报。
二、 直面困难问题,不回避、不遮掩
(一)农业招商引资较弱。 xx 县在融入长三角、中部崛起
等 战略对接过程中存在资源不对等的问题,同时县内项目结
构不
优,龙头企业偏少,产业带动能力较弱,整体投资乏力。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目前 xx 农产品加工产业有一
定基础,但龙头企业不多,精深加工不够。
(三)扶贫项目后续管护还需加强。扶贫项目涉及基础设施
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产业就业等多个方面。目前主要存
在重建设轻管护,后续管护机构、人员和经费缺失等问题,造
成部分扶贫项目产生效益低,有的甚至损毁, 一定程度上形成
项目资产资源流失、损失、浪费现象,需加快建立后续管护机
制。
三、 聚焦目标任务,再启程、再出发
下一步,xx 县将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
指示精神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
精神,持续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一)强化政府引导,筑牢防范返贫致贫防线。解决相对贫
困问题,有效防范返贫致贫,要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
“怎么扶”、 “如何退”3个问题。 一要强化精准识别。要坚
持两线合一、突出重点、城乡 一体,将徘徊在城乡低保对象标
准的低收入户,尤其是老弱病残孤寡灾等重点群体,精准识别
摘要:
展开>>
收起<<
第1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2021年是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胜利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起步之年,首要任务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切实做好有效衔接各项工作。现就今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明确镇党委书记是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镇村全体党员干部具体抓落实。通过层层传导压力,压实工作责任,锚紧责任链。压实村两委的主体责任,结合工作实际,谋划工作思路,制定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确保工作具体到点、落实到人;压实驻村工作队驻村帮扶工作责任,协助...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