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级市打造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
VIP专免
2024-01-14
999+
34.94KB
21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地级市打造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并在
党的二十大进行了重点强调。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
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和重要指示
批示,推动乡村振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近年来, xx 市
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聚焦重点、
聚集资源、聚合力量,以实打造沿黄沿海盐碱地特色的乡村
振兴齐鲁样板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探索
了一条具有 xx 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推进措施
(一)坚持全体系攻坚作战,高效率落地落实。
xx 市坚决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市县都成
立由书记任主任的党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市委农业农村委员
会每年召开两次全体会议,研究重大政策,审议重大工程,
确定重大计划,推进重大行动。建立市县领导联系乡村振兴
重点项目制度,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调研乡村振兴工
作,推动工作落实。对市委一号文件、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确
定对重点任务及时分解到各责任部门单位,实行一月一调度、
一季度一通报。每半年召开一次全市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现场
推进会议,督促各级各部门交流经验,查找问题,加压奋进。
把乡村振兴纳入全市高质量发展绩效考核,形成抓好乡村振
兴的鲜明工作导向。
(二)坚持高端规划引领,聚焦重点攻坚突破。
xx 市制定出台全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五个振兴工作
方案,出台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政策措施,构建起
“1+5+N” 乡村振兴政策体系。 xx 年以来,连续五年聚焦
乡 村振兴,出台市委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
具体 部署,明确重点,逐年推进、逐项落实。 xx 年以来,
启动实 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制定了行动方案,进一
步细化目 标任务、思路举措,对乡村振兴的重点任务进行
攻坚突破。 三年来,共实施"五大振兴"大项目超 240 个,
带动各类投 资投入乡村振兴领域超 500 亿元,引领带动全
市乡村振兴全
面起势。
(三)坚持全要素支持保障,有效集成高含金量政策。
xx 市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工作导向,把“四
个 优先"要求落到实处,优化"人、地、钱"配置,推动
更多 资源要素投向农业农村领域。加大改革和政策供给力
度,制 定出台大豆扩种、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
村宅基地 “三权分置”试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一
批含金量高 的政策措施。在全省率先开展职业农民职称评
定工作,在全 国率先开展农民技能认定试点,培育了一批
“土专家”“田 秀才”,成为带领农民增收致富的“领头
雁”。创新土地流 转模式,截至目前,全市家庭承包地流
转137.6 万亩,占比
达 62.7%,居全省首位。十九大以来,市县两级把农业农村
作为财政优先保障领域,统筹安排各级各类资金,集中财力
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xx 年以来共筹集涉农资金 218.52
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农投入 151.58亿元,债券资金
投入 42.66 亿元,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支出 24.28
亿
元。
(四)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xx 市圆满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稳妥开展农村集
体资产股权质押贷款试点。积极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
地入市试点, xx 区省级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有序实施,
河口区作为全省首批 10 个县区之一,获批乡村振兴政策集
成改革试点。深化农技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健全完善“定向
评价、定向使用"基层职称制度,落实乡镇专业技术人才职
称“直评”制度。全域推进党建引领农村“三变”改革,在
广饶县试点开展沉睡资源唤醒行动,探索土地托管、租赁入
股等 7 种增收模式。截至目前,全市村集体经济收入 10 万
元以上村达到88%,50 万元以上村达到 22%,村级集体经
济
发展水平位居全省前列。
(五)坚持典型示范带动,形成“带-片-点”三维布局。
xx 市把培植典型、打造样板作为推进工作的有效手段
通过典型示范,实现学有目标,干有方向,带动面上工作
整 体提升。立足xx 市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深刻把握 xx
区位
特点和资源优势,规划建设沿黄、沿海、盐碱地三大乡村振
兴示范带,实施总投资过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 30 个,目
前已完成投资 32 亿元;高标准建设12 个市级乡村振兴示
范 片区,有效提升片区整体风貌和创新引领能力,大王片
区、
陈庄临河片区成功创建为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
区,分别获奖励资金 1000 万元;建成 219个省市级美丽
乡 村示范村,20 个乡村振兴典范村,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形
成“带 -片-点"三维布局、梯次推进的良好态势,引领带
动全市乡
村振兴全面起势。
二、 工作成效
(一)现代农业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坚持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推动产业规模持续壮
大、产业层次持续提升、产业效益持续增加。 一是农业发展
质量持续提升。粮食生产保持稳中有进,单产、面积多次刷
新纪录。聚力探索盐碱地大豆产业发展新路径, xx 年首次实
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完成面积 33.99 万亩,农业农村
部唐仁健部长对 xx 市大豆种植工作作出专门批示: “xx 在
发展盐碱地大豆产业,推广带状复合种植方面工作热情高、
政策力度大,要积极研究支持他们做大做强相关产业,为全
国推进盐碱地综合利用提供借鉴”。二是农业产业发展平台
不断完善。积极开展示范创建,广饶县被评为首批省级现代
农业强县,获扶持资金 1 亿元;河口区创建为省级畜牧业
高
质量发展先行县,获奖励资金 500 万元; xx 区入选xx 年
国
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3 家省级、18 家市级现代农
业 产业园,3个省级农产品加工示范县、4 个国家级和 9
个省 级农业产业强镇、10 个国家级和 13个省级“ 一村
一 品”示 范村镇、3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以及
81 个省级乡土 产业名品村。三是农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全市现有耕地330 万亩,其中 215 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
广饶县获评全省高标 准农田整县推进示范县。主要农作物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 95.72%,获批全国农机化示范市,
五个县区全部创建为全省 “两全两高”农机化示范县。四
是盐碱地综合开发利用加快 推进。加强盐碱地种业创新,
五年来 8个农作物品种通过国 家或省级审定,实现自主知
识产权耐盐碱作物品种从无到有
的重大突破。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培育的耐盐大豆品种在 xx
盐碱地试种成功,亩产达 264.8 公斤,创造了耐盐碱大豆
新 品种的亩产纪录。黄河三角洲耐盐碱作物种质资源库入
选第 一批省级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五是科技支撑能
力大幅 提高。与中科院、中国农科院等 48个涉农大院大
所建立全 面合作关系,共建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
中心、黄河 三角洲现代农业工程实验室、黄河三角洲研究
院等一批重大 创新平台。在黄三角农高区开展盐碱地“科
技会战”,突破
7项技术难题、16项关键核心技术。
(二)农村环境面貌持续改善。
健全农村环卫保洁体系,深化脏乱差治理,加快补齐农
村基础设施短板,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群众获得感、
幸福感持续增强,涌现出一批宜居宜业美丽乡村。 一是深入
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持续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健全农村
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
100%。 加大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力度,52%的村庄污水实现有
效治理。 深入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建立健全改厕后续
管护机制, 无害化卫生厕所覆盖率达 94.6%,300 户以上的
自然村实现 公厕全覆盖, xx 区农村厕所粪污处理及资源
化利用典型模式 获评全国改厕示范案例。二是提升农村基础
设施和公共服务 水平。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基本实现
农村硬化道路“户 户通”。加快实施燃气村村通工程,22.8
万户农村群众接通 天然气。加强建设数字乡村,农村家庭
宽带接入端口总量达 95.64万个,行政村光纤改造覆盖率
达 99.4%。按照“六有” 标准建设益农信息社 1787 个,行
政村覆盖率达到 100%,有
力推动了“互联网+农业”产业发展。在全省率先开展“快
递进村”提质增效行动,实现村级寄递物流服务站全覆盖。
三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坚持“四水四定”,因水适种、量
水生产,科学压减高耗水作物, xx 年,水稻、莲藕面积分别
调减6.2万亩、1.6 万亩,实施高效节水灌溉区项目 3.06
万 亩,年节水率达20%以上。实施农业绿色发展专项行动,
推
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启动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废旧
农膜综合回收率达 92%;抓好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建和运
行 监管,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 95.3%;加快秸秆肥料化、
基
料化、饲料化,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 95.4%。
(三)乡村人才支撑和保障更加有力。
近年来, xx 市积极探索乡村人才培养、评价、激励和使
用机制,建立乡村人才分类评价使用体系,选拔培养了一批
善钻研、敢开拓、懂市场、会经营的“土专家” “田秀
才” “种植能手”“致富标兵”和“乡村领头雁”,有效带
动乡 村产业发展。 一是建立多元培养模式。实施“集中研
修”式
培育,结合地方产业发展实际,综合采取进高校“研修学”、
到先进农业经营主体“观摩学”、与技能大师"探讨学”等
方式,分批分类组织职称农民、技能农民集中研修,提升专
业素质、创业能力,共培训2523 人次。二是创新人才评价
方式。围绕特色农业,首创农民职称评审机制,重点对作物
蔬菜、经济林果、畜禽养殖等一产“田秀才” “土专家”进
行职称评定,有效打通新时期农民职业发展的“晋升通道”。
三是强化政策倾斜。对获评初、中、高级职称的优秀乡土人
才分别给予3000 元、5000 元和 8000 元的补助,截至目前,
共为 479 名优秀乡土人才发放各类补贴资金 209 万元。支
持 乡村“头雁”创新创业,被评为“高级农艺师”的利津
县临 河瓜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社长王燕燕,顺利通过银行
“信用背
书”,获得 45 万元全额贴息的小额贷款,合作社种植规模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地级市打造乡村振兴的调研报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部署,并在党的二十大进行了重点强调。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和重要指示批示,推动乡村振兴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近年来,xx市紧紧围绕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聚焦重点、聚集资源、聚合力量,以实打造沿黄沿海盐碱地特色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为抓手,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探索了一条具有xx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一、推进措施(一)坚持全体系攻坚作战,高效率落地落实。xx市坚决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要求,市县都成立由书记任主任的党委农业农村委员会,市委农业农村委员会每年召开两次...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