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浙江学习乡村振兴心得体会感悟发言
VIP专免
2024-01-14
999+
26.05KB
1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赴浙江学习乡村振兴心得体会感
悟发言【六篇】
第 1 篇 : 赴 浙 江 学 习 乡 村 振 兴 心 得 体 会 感 悟 发 言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做好“三农”
工作的重要遵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要坚持农业
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对照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新农村的
20 字概括,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
管理民主”。这次,有四句话不一样。新的乡村振兴总要求,
是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设定的新目标,提出的新的更高
的要求,这是新的历史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
然要求,
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
幸福感是最终目标。始终关注农村人居环境,关注农民生活
环境。以人民为中心,让农民生活在美丽乡村,有更多获得
感、幸福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理念。十九大报告提出
"乡村振兴战略"中"生态宜居"这一项,坚持遵循乡村发
展规律,扎实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这一重要内容。从关心
厕所卫生,通过“厕所革命”,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
这样的“小事”可以看出,随着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新农
村建设也要不断推进,人居环境的改变还有农民的幸福感越
来越被重视。
第 2 篇:赴浙江学习乡村振兴心得体会感悟发言
为学习先进地区发展经验,根据上级统一筹划、机关周
密安排,我们赴浙江进行了考察学习,分别去了安吉的横山
坞村目莲坞自然村、刘家塘村、余村,莫干山民宿等地。
2005 年时,习近平总书记任浙江省委书记,提出“绿
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十多年来,浙江在美丽
乡村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的脚步从未停止过。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收获了
理念,对我就基层工作、美丽乡村建设的认识,有极大的帮
助。
一是注重前期规划。在刘家塘村的参观中,村主任对刘
家塘村的发展历程的讲解让我感触颇深,总结起来,就是要
在结合各村实际的基础上,委托专业的设计团队对村庄建设
进行前期规划,使后续发展有章可循。
二是重视群众意愿。美丽乡村建设关键在人,这里的人
不仅指的是专业人才,更指的是当地群众。在建设过程中一
方面要充分考虑群众的利益,让群众能够真正享受到实际的
收益;另一方面要赢得群众的支持,不怕辛苦,重复沟通,
做
通群众工作,使全村上下一心,发展集体经济;再一方面就是
要充分调动起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使其多提出宝贵意见,并
且参与到乡村建设全过程。
三是合作促进发展。要敢于在不改变土地所有权的基础
上,与先进企业联合经营。比如分块出租,由企业对集体土
地统一规划,村集体收取一定的费用,充实集体经济。承包
企业负责承包区域范围内的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工作。这
样不仅能够物尽其用,同时以企业竞争带动发展,让企业成
为乡村建设的一支主力军。
美丽乡村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要不断学习
浙江等地的先进经验,对于好的做法拿来就用,以敢想、敢
干、重干、实干、真干的精神,敢于创新,善抓发展机遇,
切实打造生态优美、产业突出、民风和谐的新农村。
第 3 篇:赴浙江学习乡村振兴心得体会感悟发言
“x”城市总体规划明确,要把 x 建设成为卓越的全球城
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
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当前, x 城乡之间仍
然有着不小的差距,乡村普遍存在产业支撑不强、发展活力
不足、布局风貌凌乱、基础设施薄弱、文化内涵缺失、农民
增收缓慢等现象,是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不可忽略的问题,
是实现目标愿景必须加快弥补的短板。
为此,“十四五”期间要强化“四大关键力”,坚持推进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导向,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理念,谋划好乡村振兴,咬定目标,久久为功,把美好蓝图
变为生动现实。
其一 ,强化规划引领力。规划是振兴之"纲",必须高
水平编制好“十四五”乡村振兴规划。 一要明确功能定位,
彰显地域特色,把乡村作为提升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的战
略空间,建设成为x 国际大都市的生态功能承载区、精品农
业示范区、绿色休闲度假区、江南水乡展示区;
把郊区新城建设作为重大发展机遇,更好发挥其引领和
推动作用。
二要坚持多规合一,助推可持续发展,重点解决现有各
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综合策划一
批重大工程、重点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动力。
三要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二元结构,以加强城乡规划一
体化为前提,以实施“三园”工程、推进示范村建设为突破
口,以补齐农田水利等公共基础设施短板、推进智慧农业“新
基建”为着力点,释放乡村发展潜力。
其二,强化要素集聚力。要素是振兴之“基”,应大胆
推动优质资源要素向乡村自由流动,充分释放“地钱人”三
要素活力。 一要筹足“ 一桶金”,持续加大公共财政对郊
区 农村的投入,并向纯农地区倾斜,推动国企支持示范村
建设 和开发利用,打好土地、金融、税收等方面的政策“组合
拳”,
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
二要盘活"三块地",为乡村建设预留充足的发展空间,
有序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加大宅基地依法自愿有偿
退出的力度,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适当延长
农用地流转期限。
三要养好“千里马”,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梯队建设
和人才储备,稳定基层一线主要干部队伍,加大城乡区级层
面领导干部交流力度,引进培养更多新型职业农民、职业经
理人、实用技术专家、电商骨干等人才群体。
其三,强化产业竞争力。产业是振兴之“要”,只有依
托"原生态",开发“新业态”,才能促进产业升级,带动农
民增收。
一要提升产业能级,释放科技力量,打响有地域特色的农
产品品牌,打造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农业科技示范园,打通有
“双循环”效应的名特优农产品销售平台,打磨有更高经济
效益的深加工农产品,突出高科技、高品质、高附加值。
二要大胆先行先试,探索区域农业产业融合发展新路,
与长三角兄弟省市在生产功能和空间布局上开展战略性合
作,集聚农业科技人才,共同打造长三角农业科技孵化器,
弥补“大城市、小郊区”空间潜力的不足。
三要延伸产业链条,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制定“农业+”
发展实施方案,创新产业融合模式,用好背靠超大城市的优
势,加快推动农业与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电子商务、教育
标签: #乡村振兴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赴浙江学习乡村振兴心得体会感悟发言【六篇】第1篇:赴浙江学习乡村振兴心得体会感悟发言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重要遵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努力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对照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建设新农村的20字概括,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这次,有四句话不一样。新的乡村振兴总要求,是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设定的新目标,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这是新的历史背景下,农业农村发展到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是最终目标。始终关注农村人居...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