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动我区工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振兴情况的报告(2021年0926)
VIP专免
2024-01-14
999+
38.79KB
4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我区工业高质量
发展促进产业振兴情况的报告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受蓝天立主席委托,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自治区
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报告推
动我区工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振兴情况,请审议。
一、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振兴取得的成效
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 习近平 总书记对广西工
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实施工业强桂战略作为事关
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把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高
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于 2018 年5月召开全区工业高质量
发展大会,2021 年2月召开全区推进工业振兴大会,以前
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工业振兴,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
显著成效。
(一)工业经济实现稳步增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稳定增长,2018—2020 年分别增长
4.7% 、4.5% 、1.2% ,2020 年工业增加值 5221 亿元,是
2017 年的 1.2 倍。工业投资增速保持高于全国,2018—2020
年分别增长 12.2% 、11.1% 、7.7% ,比全国分别高出
5.7、6.8、7.6 个百分点,成为稳投资的重要支撑力量。工业
质量效益明显提高,2018—2020 年,工业企业利润年均增
长7%,高于同期 GDP 平均增速;工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收入
35%
左右,工业成为税收的重要来源。今年以来工业经济
稳中向好,1—8 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3.8%,比全国和西部平均水平分别高 0.7、2.3 个百分点,
增速排全国第 12 位、西部第 3位,增速在全国排名比去年
同期提升 14 位。
(二)产业集群产业链发展呈现新优势。坚持强龙头、
补链条、聚集群,以龙头企业为引领,实施补链强链延链
项目 500 多个,带动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了 10 个千亿元产
业,其中食品、冶金、汽车三个产业产值超 2000 亿元。
汽车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应对汽车市场波动和芯片短
缺影响,制定汽车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加大结构调整
力度,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积极推进构建全产业链,形
成了包括载货汽车、客车、乘用车、车用内燃机、汽车零
部件等较为完整的产品体系。上汽通用五菱“跨十工程”取得
新突破,柳州上汽无级变速箱(CVT)生产线项目填补了
宝骏汽车无自动档的空白,东风柳汽重型卡车积极拓展北
方市场。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上汽通用五菱等企业积极
开展新车型研发,国轩高科新能源电池项目建成投产,柳
州与联合汽车电子公司签订电动车桥、电机、电控系统项
目建设协议,2020 年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18.9 万辆,同比
增长 191.7%,高于全国 184.2 个百分点,其中上汽通用五菱
宏光 MINIEV 成为全国新能源车型销量冠军。
机械产业。实施推进机械产业转型升级发展三年行动
计划,持续推动技术创新,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柳工、玉
柴等重点骨干企业实现智能制造转型,广西智能制造城
(柳州)、广西先进装备制造城(玉林)、南宁高端装备
制造城“两企三城”机械产业集群初步形成。柳工集团成功生
产全球首台电动装载机,轮式装载机被工业和信息化部认
定为单项冠军产品。玉柴国六发动机在国内率先突破,重
型农机动力(YCK13)自走式高端采棉机打破了进口动力
长期占据我国采棉机行业的格局。
高端金属新材料产业。防城港钢铁基地 1、2号高炉系
统及配套炼钢轧钢系统建成投产,实现了高端板材的重大
突破。创新“铝—电—网”发展模式,氧化铝、电解铝、铝精
深加工产业链取得新进展,南南铝高端航空航天用铝、电
子电器用铝、交通运输用铝、高端器材用铝等加工规模持
续扩大。广西金川铜业技改工程、南国铜业一期建成投产
金升铜业正常运行,鑫科铜业等一批铜深加工企业建成投
产,精铜产量跃居全国第 4位。华友钴业、湘潭电化等新能
源电池材料企业落地我区,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逐步发展
壮大。
绿色化工新材料产业。钦州市发挥临港优势和产业基
础条件,构建“油、煤、气、盐”多元化石化化工产业体系,
华谊钦州化工新材料一体化基地一期工业气体岛项目建成
投产,二期 75 万吨丙烯及深加工项目开工建设。钦州恒逸
年产 120 万吨己内酰胺-聚酰胺一体化项目建设持续推进。
林产化工、钛白新材料等特色化工产业初具规模。
电子信息产业。南宁、北海、桂林电子信息产业集聚
发展,已成为重要的制造基地。瑞声科技在南宁布局的光
学产业基地,推动晶圆级玻
塑混合镜头技术的发展与规模化运用,将填补相关产
业空白。北海惠科加快发展智能电视机显示模组、精密结
构件等相关配套产业,2021 年智能电视机产能将超过1000
万台,在建项目全面投产后将形成年产能 3000 万台智能电
视机生产基地。桂林以深科技为龙头,目前已形成月产能
450 万台智能终端(手机)的规模,2022 年产能将超1亿台,
成为重要的智能终端生产基地。
高端绿色家居产业。充分发挥我区林木资源优势,打
造原材料基地—人造板材基地—高端绿色家居全产业链。
近三年林木加工产值增速保持两位数增长,2020 年达到
1300 亿元,人造板产量达到 6344 万立方米,居全国第三位
广西山圩产业园、广西桂中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贵港市
产业园区(江南园)现代林产业轻工园等一批特色园区加
快建设,初步形成了崇左、贵港、柳州产业聚集区。欧卡
罗定制家居工业 4.0 智能生产线、汉邦木业年产 1000 万平
方米高端多层复合实木地板及高端木质家具等下游全屋定
制家具项目建成投产,油漆、贴面及五金配件等产业链配
套逐步完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初步显现。
生物医药产业。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化集群化发展。桂
林、南宁、梧州、玉林产值规模在全区占比超过80%。新
增广西巨星医疗、桂林南药、桂林优利特等一批产值超 10
亿元的企业。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起步推进,一批
生物医药项目开工建设。2019 年桂林南药阿莫西林胶囊通
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实现我区零突破。广西五和博澳
药业公司桑枝总生物碱原料药和桑枝总生物碱片获得
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为近十年来全国首次获批的糖尿病
中药新药。全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疫医疗物资实现从
无到有、从小到大的转变,防疫物资企业从20 家发展到
200 余家,形成口罩、消杀用品、医疗器械、医疗药品等 40
多种防疫物资生产体系。
轻工纺织产业。糖产业链加快延伸,蔗糖深加工产品
超过20 个,综合利用产品 30 余种。柳州以工业化思维打造
螺蛳粉产业,销量大幅提升,形成“小米粉、大产业”。柳州
建设粤桂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区,实现了冰箱、空调等智能
家电“广西制造”零的突破。河池宜州、梧州蒙山、来宾忻城
等地积极发展茧丝绸加工,蚕茧和桑蚕丝产量保持全国第
一,深加工短板加快补齐。玉林、贵港积极推进纺织服装
产业基地建设,玉林福绵节能环保产业园成为全国乃至全
球牛仔裤浆染、水洗第一园。“2021 中国纺织服装百强企业
八桂行”活动促成 60 个、总投资超 300 亿元项目签约,涵盖
织布、印染、服装、真丝面料等纺织服装全产业链领域。
精品碳酸钙产业。优化产业布局,初步形成以贺州、
来宾为重点的精品碳酸钙产业集群。贺州打造“原料开采—
加工—销售—应用”一体化碳酸钙产业集群,成为全国最大
的人造岗石生产基地和重钙粉体生产基地。龙头企业实力
不断增强,广西华纳新材料科技公司、广西桂林金山化工
公司、广西贺州科隆粉体公司已分别成长为全国纳米碳酸
钙、轻质碳酸钙、重质碳酸钙龙头企业。研制出国际首台
大型人造岗石微波固化装置,将岗石固化时间由 15 天缩短
至1个小时,该项技术世界领先。
(三)结构优化取得新突破。主要表现在企业结构、
产业结构、产业布局得到优化。
企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实施龙头企业培育计划,龙头
企业数量增长、规模扩大,带动作用凸显。全区百亿元产
值企业达到 16 家,比 2017 年翻一番,中国制造业 500 强企
业11 家。积极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
企业创新成长链,推动科技企业群体快速壮大。通过实施
“三百二千”科技创新工程和高新技术企业再倍增计划,高新
技术企业增长到2806 家。瞪羚企业实现从无到有,总数达
107 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从2019 年的空白增长到81
家,单项冠军企业 2家。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取得实效,
重点推进汽车、机械、石化、冶金、有色金属、食品六大
传统产业智能化装备升级,2018—2020 年共认定智能工厂
示范企业 88 家、数字化车间17 家。玉柴、中铝广西国盛稀
土、福达重工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柳工、
广西汽车集团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与新模式应
用项目。大力推进糖、铝、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节能技
改,组织实施绿色制造体系,创建国家级绿色园区6个,国
家级绿色工厂45 个,国家级绿色产品 30 种,自治区级分别
为10 个、81 个、17 种。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长足发展,大
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
源汽车、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0 年末,全区拥有工业战略性新兴企业 986 家,较 2017
年增加 441
家,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14.5%,战略性新兴
产业增加值为 730.4 亿元,占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由
“十二五”末的5.4%提高到15.5%。轻工业振兴发展扬帆起航
自治区认定了 23 个特色轻工产业园区,电器、家电、机电
设备、黄金珠宝等轻工产业快速发展;螺蛳粉成为网红产
品,实现预包装110 亿元、拉动配套及衍生品130 亿元、实
体门店 118 亿元的“三个百亿”销售收入;北海市引进了玖龙
纸业、太阳纸业等纸业龙头企业。轻工业“断层缺位”状况得
到初步改善。
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系统梳理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和
产业链结构,找准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的方向及切入点和
突破口,逐群逐链精准绘制了“1+18+14+14”的广西工业树
产业林全景图,即:1张广西“两区两带”产业布局全景图、
18 张重点产业空间布局图、14 张各市主导产业布局图、14
张各市工业园区分布示意图,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产业
现状、布局、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指导、支持每个市发
展3—4 个主导产业,工业重点县发展 1—2 个特色优势产业。
积极推进强首府、北钦防一体化产业布局,南宁市工业基
础明显增强,北钦防临港大工业布局快速成长,柳州、桂
林、玉林等工业发展质量水平加快提升。中国(广西)自
由贸易试验区发挥政策优势,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截止
2021 年7月,南宁、钦州、崇左三个片区累计签约项目 237
个,签约金额2442 亿元。
(四)重大项目建设取得新突破。“双百双新”产业项目
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开工建设“双百”项目 74 个,累计完
成投资 2065 亿元,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项目 16 个,累计新
增产值 720 亿元。开工建设“双新”项目 312 个,累计完成投
资810 亿元,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 109 个,累计新增产值
852 亿元。桂林光隆光电激光器芯片生产与封装项目构建光
芯片全道工艺制程的制造平台,成为我区光芯片生产骨干
企业;南南铝加工高端高精铝材首台重大短板装备及配套
建设项目部分建成投产,实现我国高性能高精铝合金材料
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千企技改”项目力促产业转型提质。围
绕补链延链、扩大先进产能、提升工艺装备、推进智能制
造、加快绿色改造五大重点,累计推进 2196 家企业实施技
术改造项目 2869 个,累计完成投资 1026 亿元,建成投产
865 个,累计新增产值 1108 亿元。通过技术改造,新增增
材制造设备、口腔超声手术刀、大型超细粉体装备、高倍
率高容量锂离子动力电池、信息感知器、车桥齿轮等一批
新产品,填补了我区产业链缺失环节后续环节,带动上下
游集聚发展。突破轻量化专用汽车关键技术、铝合金整体
挤压壁板展平关键技术、多金属固废综合利用技术、液晶
触显技术等一批新技术,提升了产业核心竞争力。建成桂
林福达、华磊新材料、澳加粮油、六和方盛等一批数字化
工厂,玉柴智慧工厂国内领先,提高了产业智能化水平。
摘要:
展开>>
收起<<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我区工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振兴情况的报告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受蓝天立主席委托,我代表自治区人民政府向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报告推动我区工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振兴情况,请审议。一、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产业振兴取得的成效自治区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实施工业强桂战略作为事关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把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于2018年5月召开全区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2021年2月召开全区推进工业振兴大会,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推进工业振兴,工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一)工业...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