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体局2022年上半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VIP专免
2024-01-14
999+
23.12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市教体局 2022 年上半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市教体局严格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按
照党中央战略部署和省、市工作安排,对脱贫攻坚成果进
行全方位的巩固,加快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
振兴的有效衔接,努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现将市教体局
2022 年上半年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市教育局根据中央及省委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农村教育发展重点
任务,继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巩固拓展义务教育
段学生控辍保学工作,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
提升工作,落实好国家学生资助各项政策、推进智慧学校
常态化应用,巩固拓展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果等方面开展
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现已基本完
成本年度目标任务。
(一)常态化开展政策学习。
以市委教育工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会等形式常态化学习习近
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党中央、国务院和省
委、市委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决策部署,为巩固拓展教育
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提供了工作方向,
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充分认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深刻理解
习近平总书记心系农村,心系人民的为民情怀。
(二)制定年度工作要点。
市教育局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在深入学习省、市关于全
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和《中共
安徽省委教育工委 安徽省教育厅关于印发 2022 年巩固拓
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的通
知》(皖教工委〔2022〕41 号)的基础上,认真研究制定
《中共六安市委教育工委 六安市教育局关于印发<2022 年
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要点>
的通知》(六教工委〔2022〕38 号),确保巩固拓展脱贫
攻坚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有章可循、扎实开展。
(三)强化任务落实。
1.开展常态化监管。用好用活学籍系统、学生资助系统、
智慧学校应用等各项系统平台,并与公安、民政等部门的
大数据进行比对,精准识别原建档立卡户、边缘户、城乡
低保、残疾、孤儿等学生情况,实行“一人一策”分类帮扶和
“一人一档”动态管理,对不能随班就读的重残疾儿童实施送
教上门服务,确保义务教育适龄儿童入学“一个都不少”。落
实全学段学生资助工作,确保原建档立卡户、边缘户、城
乡低保、残疾、孤儿、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
难而辍学。2.强化督导检查。一是开展专项检查。各科室根
据《2022 年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
接工作要点》,春学期已经开展控辍保学、学生资助、智
慧校园应用、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等专项督查检查,确保教
育脱贫攻坚成果得到有效巩固。二是开展控辍保学专项排
查。秋学期开学后,市教体局部署全市各义务段学校开展
控辍保学全面排查,通过学校自查、县级排查、市级督查
等方式全面排查学生返校情况、残疾儿童入学情况,确保
义务段适龄儿童少年辍学率为零。
二、取得成效
(一)完善巩固拓展义务教育有保障成果长效机制
1.健全完善控辍保学工作机制。
六安市教育局高度重视,积极行动,严肃纪律。健全和完
善“控辍保学”工作台账,及时更新和修订控辍保学系统信息,
确保学生信息准确无误,春学期、秋学期和暑假开展走访
排查工作,严格按照《安徽省义务教育控辍保学工作指
南》标准,对标对表,确保无一名适龄儿童少年无故失学
辍学。
2.持续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一是深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优质均衡发展。2022 年,城区
公办学校建设计划数23 所,已完工投入使用18 所,正在建
设4所,待选址 1所。截止 7月底,建设类项目开工 57 个
面积86428 ㎡,开工 面 积比例100% ;完工 55 个,面积
84228㎡,完工面积比例97.45%;设备购置完成 6758 台件
套,购置完成比例100%。2022 年,六安市中小学校舍维修
改造长效机制建设项目计272 个,建设面积201562㎡,总
投资13026 万元,截止 7月底,272 个项目已全部完工,完
工面积比例100%,投资完成比例100%。六安市教育强国
推进工程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 2022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
3个项目,总投资2100 万元,建设校舍面积7572㎡,其中:
舒城县柏林乡中心校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主体已封顶
正在进行填充墙砌筑;周公渡中学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工程
主体已完工,正进行内外装饰。霍邱县城关镇逸夫小学先
进工程项目正在进行主体施工。二是扎实推进“三通两平台”
建设。高质量完成“三通两平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
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工程建设任务,校园网络全覆盖
并实现 200M 提速升级。截止目前,我市中小学宽带接入比
例、校园网建有率100%,多媒体覆盖率 99.02%;师机比、
生机比分别为 0.836:1和3.147:1,网络学习空间师生注
册率均为100% 。 三 是全面完成智慧学校建设任务。
2021、2022 年按照省级规划,完成原非贫困县区(霍山
县)小规模学校(教学点)智慧学校建设 41 个,其中2021
年26 个,2022 年15 个,全面完成各级各类中小学智慧学
校建设任务,并常态化推进智慧校园运用,实现学科达标
率100%,课时达标率100%,学校达标率100%。
(二)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帮扶机制
1.精准落实义务教育资助政策。
充分运用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省建档立卡贫困户
家庭学生资助管理系统,比对出符合资助条件的家庭经济
困难学生,同时线下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政策宣传
工作,积极组织学生提出补助申请,严格按照《六安市家
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实施办法》的文件要求,指导学
生如实、规范填写申请表,并按要求进行认定、审核工作
以及公示、上报备案等。2022 年春学期全市资助家庭经济
困难义务段学生 56055 人(其中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
44427 人),发放资助资金2064.74 万元。共发放中职国家
助学金10678 人,1183.65 万元;其中原建档立卡学生 2762
人,414.3 万元;共补助中职国家免学费21889 人,3141.51
万元;其中原建档立卡学生 3979 人,567.96 万元。共发放
普高国家助学金21565 人,2446.85 万元;其中原建档立卡
学生 9095 人,1364.25 万元;共补助普高国家免学费10281
人,750.965 万元。
2.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摘要:
展开>>
收起<<
市教体局2022年上半年乡村振兴工作总结今年以来,市教体局严格落实行业主管部门工作责任,按照党中央战略部署和省、市工作安排,对脱贫攻坚成果进行全方位的巩固,加快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努力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现将市教体局2022年上半年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一、主要做法市教育局根据中央及省委市委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紧紧围绕农村教育发展重点任务,继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巩固拓展义务教育段学生控辍保学工作,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和能力提升工作,落实好国家学生资助各项政策、推进智慧学校常态化应用,巩固拓展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成果等方面开展教...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