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相关理论文章汇编8篇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1-14
999+
34.5KB
4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相关理论文章
汇编(8篇)
目录
1.
让脱贫攻坚经得起历史检验 2
2.推动乡村脱贫振兴,要有“三进 xx”的韧劲.......................3
3.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5
4.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9
5.做好做实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融合...............................11
6.推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16
7.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和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有效衔接.........19
8.加强实现乡村振兴的系统性政策设计............................21
让脱贫攻坚经得起历史检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创造了减贫史上最好成绩。剩下的
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以攻坚之
勇和“绣花”之功,咬定目标加油干,我们一定能完成脱贫攻坚
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脱贫攻坚
“正是最吃劲的时候”“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确保目标不变、靶
心不散”“不能虚假脱贫、降低标准、影响成色”。今年全国两会
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为未来两年的脱
贫工作标注了重点,引起代表委员热烈共鸣……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创造了减贫史上最好成绩。剩下的
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过去一
年,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 1
386 万人;同时,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约 400 个贫困县,
近 3 万个贫困村,农村贫困人口数量仍然不少,所剩深度贫困
地区都是难啃的“硬骨头”,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在甘肃代
表团参加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
头,越要坚定必胜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
迎难而上,真抓实干、精准施策,确保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
成。”
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必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正
如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负责人指出的,当前脱贫攻坚战中
还有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深度贫困地区脱贫难度大,实
现“两不愁三保障”存在薄弱环节,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有待健全,
帮扶工作方式方法不够精准……可以说,要全面打赢脱贫攻坚
战,仍需付出艰辛努力。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越是吃劲的时候
越要跟突出问题较劲。“整治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形式主义、
官僚主义现象”“清除‘留影式’入户、‘卷宗式’总结等现象,想办
法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具体工作上来”。代表委员们
的呼吁提醒我们,脱贫攻坚必须真抓实干、精准施策。开对
“药方子”,才能拔除“病根子”。脱真贫、真脱贫,才能确保脱
贫成效获得群众认可,才能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检验。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 70周年,正处于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
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阶段。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强脱
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统筹衔接,以攻坚之勇和“绣花”之功,咬定
目标加油干,我们就一定能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完成
这项对中华民族、对整个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推动乡村脱贫振兴,要有“三进 xx”的韧劲
习近平总书记 x 月 x 日给 xx 省 xx 县xx 乡的乡亲们回信,
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鼓励他们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走好乡村
振兴之路。回信中,总书记还深情回忆起自己在xx 工作时“三
进xx”的情景。
心中有乡亲,笔下见真情。在脱贫攻坚“交卷倒计时”之际、
在乡村振兴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习总书记这封回信,不仅激
励 x 东人民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努力走出具有当地特色的乡村
振兴之路,更指引我国脱贫攻坚战和乡村振兴战略朝着既定目
标浩荡前行。
乡亲好,全面小康才更好;乡村振兴,中华民族才能更好
复兴。从农耕社会走来的中国,深谙“无农不稳”的亘古之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扶
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九大之后,党中央又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坚持
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脱贫攻坚是一场必
须打赢打好的硬仗,乡村振兴是一条必须走实走好的发展要道。
什么样的精神,就有什么样的动力;什么样的劲头,就有
什么样的愿景。推动贫困地区脱贫、实现乡村振兴,不仅需要
滴水穿石的精神,更需要“三进 xx”的韧劲。
“车岭车上天,九岭爬九年”。xx 乡位于x 东 xx 的大山深处,
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全乡没有一条公路,交通闭塞、行路
艰难。习总书记在 xx 工作期间,曾三进 xx,调研指导扶贫工
作。乘车近x个小时、步行 x 个多小时,是习近平当年前往 xx
路上花费的时间,但“异常艰苦”的环境和条件阻挡不了他为民
排忧解难谋发展的铿锵脚步。炎炎酷暑,他一身汗、两脚泥,
披荆斩棘、几番涉险,只为了 xx 乡亲能早日摆脱贫困、过上好
日子。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现实写照,
这是党的领导干部爱民如父母、亲人的赤诚情怀。
唯有了解这个背景,方能读懂那片初心。一则,“三进 xx”
是滴水穿石精神的生动体现。世界观决定方法论。转变干部作
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凝聚合力推动发展,就需要
领导干部多下基层,扑下身子、沉下心思,一次不行两次、两
次不行三次,功夫深入下去,成绩实干出来。二则,“三进 xx”
是以“无我”境界担为民初心的深情诠释。徒步调研、躬身实践,
翻山越岭、爬坡过坎,若没有“爱民如父母之爱子、兄之爱弟”
的那份真情,没有“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那份担当,
是难以吃得这份苦、守住这片心的。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当前,脱贫攻坚进入关键阶段,乡
村振兴任重道远。面对一块块“硬骨头”、一个个“腊子口”,党
员干部更须以滴水穿石的精神和“三进 xx”的韧劲,解决好脱贫
攻坚和乡村振兴中遇到的问题,处理好关系群众安危冷暖的难
题。如此,中国农村必将如xx 乡一样,旧貌换新颜;人民群众
的日子也将像 xx 乡亲的日子那样,越过越红火。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
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增加了困难。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
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对凝心聚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全面部
署,强调“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金融机构
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努力克服疫情给脱贫攻坚带来的
负面影响,在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积极发
挥作用。
支持支柱产业发展。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在
扶贫实践中,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发放贷款支持产业发展,带动
贫困人口增收,实现“造血式扶贫”。当前,应从信贷规模、利
率定价、风险容忍度等方面支持贫困地区支柱产业链上的龙头
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大户尽快恢复正常生产,对受
疫情影响的企业不抽贷、不断贷,最大程度降低疫情影响。支
持骨干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在产业发展中发挥带头作用,运
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公司+农户”等模式,建立有效利益联结
机制,提升农户收入水平。支持贫困地区建设扶贫车间等,将
生鲜农产品就地初加工或精深加工发展成为新的支柱产业、富
民产业。应着眼于推动农村绿色发展,用好专项信贷政策,助
推绿色有机农业示范基地、“三品一标”农产品品牌建设,让农
村水更绿山更青。
激活农村生产要素。激活农村各种生产要素,是促进农业
增效、农民增收的关键,是金融扶贫的责任所在。金融机构应
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帮助贫困地区招商引资,推动扶贫项
目尽快开工、扶贫产业加快复苏,消除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
围绕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创新金融服务,开展农村土地经营权、
农房使用权、集体土地使用权、林权抵押贷款,为脱贫攻坚注
入金融活水。积极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和产品,丰富抵押担保方
式,解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融资难问题,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
展。鼓励受到疫情影响的农民以土地、农房、劳动力等资源入
股,持续稳定增收。加大信贷投入及普惠金融服务力度,为建
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服务。
促进现代物流建设。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农业生产资料
流通体系、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的高效运转对于克服疫情影响、
打赢脱贫攻坚战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作
用。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农贸市场关闭导致农产品销售难,影
响了一些贫困群众的收入。金融机构应支持物流企业发展,提
升农村物流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畅通城乡流通渠
道。加大力度支持贫困地区建设区域性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
为贫困地区农产品卖得快、卖得远提供全程化服务与管理,打
通贫困地区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最后一公里”。
加强农村民生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密切跟踪受疫情
影响的贫困人口情况,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
他们的基本生活不受影响。金融机构应充分发挥渠道优势、资
源优势、信息优势,助力解决好农村民生保障问题,防止脱贫
人口因病、因学、因住房问题而返贫。引导和鼓励信贷支持企
业用工优先使用贫困户,扩大对因疫情影响不能外出务工的农
民工的招用。进一步做大扶贫小额信贷,支持贫困人口持续增
收,巩固脱贫成果,防止因疫返贫。同时,积极服务农村环境
治理,支持农村集中式污水处理、垃圾无公害处理等公共卫生
建设,支持村卫生室等农村基础医疗供给改善,提升农村医疗
水平,加快补齐农村公共卫生短板。加大“农民安家贷”“乡村民
宿贷”等产品投放,支持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和升级。
乡村振兴,用好脱贫经验。
更加注重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机制整合,确保两项工作
有效衔接,不断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随着脱贫攻坚顺
利推进,已经出列摘帽的县区乡村,还要齐心接续为乡村振兴
的事业而奋斗。
农村地区脱贫攻坚成绩有目共睹,基层干事创业环境的改
变更值得称道:干部群众“抱得紧”,数百万工作队员奋战脱贫
一线,和贫困户、乡亲们结成了亲戚;上下级、各部门“抱得
紧”,五级书记抓实脱贫;东西部协作对口帮扶“抱得紧”,形成
全社会帮扶大格局。三个“抱得紧”,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
了重要机制保障、组织保障、作风保障。这场前所未有的人类
减贫实践,本身就在为乡村振兴“补短板”。五级书记抓脱贫的
责任体系,贫困地区统揽全局的动员体系,第三方评估严格抽
查的评价体系……这些做法,都值得乡村振兴借鉴参考。
乡村振兴,同样需要发扬斗争精神。已脱贫地区实施乡村
振兴战略,需要保持责任不变、力度不变、队伍不变,巩固好
脱贫成果,也需要在措施上逐步实现从精准到共享、从特惠到
普惠、从管理到服务的转变。基层脱贫攻坚中一些临时性、地
域性、超常规的举措,不宜照抄照搬到乡村振兴中来。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对乡村振兴而言,适合的才是最好
的。不少地方的探索,已经显现成效。以云南省临沧市为例,
省市县挂钩包点确立指导和责任机制,出台文件明确乡村振兴
的内容标准,让相关工作变得更加精细、更易操作。同时,理
出农村人力、物力、存在问题和所需项目 4 个清单,摸准乡村
振兴的基层实际。临沧市下面的双江县,在“脱贫攻坚指挥部
办公室”加挂“乡村振兴办公室”牌子,集中办公、整合机制,确
保两项工作精准理念延续、政策措施延续、帮扶力度延续、成
效检验延续。
由此来看,实现乡村振兴,精准同样是必不可少的方法论
比如,建立相对明晰的指标和责任体系,不宜大而化之;摸清
乡村困难问题和资源条件,规划先行、步步为营;打开大门、
敞开市场,把更多的资源、人才引入乡村共襄盛举;把“指导
振兴”和“我要振兴”结合起来,更加注重理事会等的内生动力培
养;注重“典型引路”和“提携后进”,有重点“抓两头”来促进全体
振兴……更加注重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机制整合,确保两项
工作有效衔接,才能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不断实现农业强、
农村美、农民富。
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在实施中必
须贯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
裕”的总要求。我国脱贫攻坚已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最好成
绩,秉承新发展理念,借鉴脱贫经验,用脱贫经验“金钥匙”打
开乡村振兴之门,广袤乡村必将呈现更新更美的图景。
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辩证唯物主义
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
导如何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贯穿了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
法,为我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
“钥匙”。我们务必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之路。
一、深度融合是必由之路
摘要:
展开>>
收起<<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相关理论文章汇编(8篇)目录1.让脱贫攻坚经得起历史检验22.推动乡村脱贫振兴,要有“三进xx”的韧劲.......................33.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注入金融活水.................................54.坚持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95.做好做实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融合...............................116.推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有机融合...............................167.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