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1-14
999+
29.56KB
1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县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
2021 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设立五年过渡期的
第一年。主要工作任务是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集中资
源开展脱贫攻坚,转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据中央、
省、州有关决策部署和各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制
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1.健全防止返贫常态化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完善稳定脱贫“331”工作体系,
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
严重困难户,开展动态监测帮扶。结合农户主动申报情况,“尖刀班”每季度
开展一次全覆盖入户走访排查,乡镇及时进行集中研判,行业部门同步开展信
息比对,及时对监测发现的致贫返贫户建档立卡,由“尖刀班”对其按照脱贫
攻坚期内建档立卡贫困户帮扶政策制定“一户一策”精准帮扶措施,确定“尖
刀班”结对帮扶责任人,实行精准帮扶脱贫。(牵头单位:县乡村振兴局;责
任单位:县直相关部门,各乡镇党委政府)
2.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将集中安置点纳入基层农村(社区)网格化管
理,推动全县 25 个200 人以上的安置点设置管理中心或服务站,做到“五有”,
即有专班专人、有管理制度、有运行机制、有办公场所、有经费来源。集中安
置点道路、供电、自来水、垃圾污水处理、消防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根据需
要建设卫生室、红白喜事专用场地、公墓等公共服务场所。实现 XX 个XX 户
以上安置点扶贫车间(扶贫工厂)建设全覆盖。利用扶贫车间、产业基地、旅游
景区、公益性岗位、点对点服务等方式,加大小型安置点及分散安置户发展种
养业和组织务工的力度。对有劳动能力的搬迁群众开展有针对性的产业、就业、
创业技术技能培训,提高稳定脱贫能力。(牵头单位:县发改局;责任单位:
县委政法委、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县民政局,各乡镇党委政
府)
3.完善兜底保障政策。
农村低保向以农业生产或务工收入为主的家庭中丧失生活自理能力或劳动
能力的重病、重残和高龄老人等重点对象倾斜,向主要由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组
成的家庭、一个劳动力养活多个家庭成员的家庭倾斜。调整全县最低生活保障
标准,加强对农村低保、特困人员等救助对象的动态管理,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的农村低保家庭应及时退出,处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以下的家庭应及时纳入,
加大对享受低保后生活仍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重病
患者等对象临时救助力度。(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妇联、县残
联,各乡镇党委政府)
4.强化扶贫产业基地后续管护。完善产业后续管护机制,引导市场主体、
群众及时开展产业基地管护。开展乡镇领导到田块、农业技术人员到田块、
“尖刀班”到田块、市场主体到田块、产业后续管护大比武活动的后续管护。
对品种不适合的小水果、土壤偏碱不适宜种植茶叶的地块,及时改种、补种。
新发展产业要引进良种,外引的品种要先试验再推广,不得盲目大面积发展。
加强农业农村统计工作,配齐配强农业农村统计调查工作人员并保持人员相对
稳定。(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县统计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5.落实村级公益设施管护机制。加强农村道路、饮水、小型水利、消防、
公厕、环卫、文体等公益设施管护,全面建立“谁受益、谁管护”的村民自主
管护机制。设置一批基础设施管护公益岗位,细化管护责任,实行绩效考核和
动态管理,优先安排本村返贫致贫或有返贫致贫风险的低收入家庭劳动力就业。
(牵头单位:县交通运输局;责任单位: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县文化和旅游
局、县城管执法局,各乡镇党委政府)
6.强化驻村帮扶。按照“大稳定、小调整”原则,将精准扶贫“尖刀班”
转化为乡村振兴“尖刀班”,实现驻村帮扶全覆盖。乡村振兴重点村,巩固拓
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的脱贫村,不属于脱贫攻坚期内的贫困村,但基础设施
薄弱、工作基础较差的村由省、州、县直单位驻村帮扶,派驻不少于 3人的工
作队;帮扶两个村以上的县直单位,对其中帮扶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任务
轻的脱贫村,至少选派 1名驻村第一书记;只负责帮扶一个巩固拓展脱贫攻坚
成果任务轻的县直单位,派驻不少于 2人的工作队;其余村由乡镇根据实际情
况在至少保证每个村有 1名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的基础上派驻工作队。县直
单位驻村个数由县指挥部办公室合理确定。县直单位派驻的工作队由乡科级干
部或后备干部任工作队长兼任驻村第一书记、“尖刀班”班长,队员实行新老
搭配、逐步轮换,每名队员驻村年限不低于 2年。各单位新招录人员必须驻村,
幼儿园、小学、初中和乡镇卫生院不再安排驻村帮扶。驻村工作队继续实行
“岗位在村、工作在村、吃住在村”,按照脱贫攻坚期驻村工作队员保障政策
落实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员各项待遇。“尖刀班”要继续通过入户走访、组织
群众座谈、召开群众会等方式,宣传党的政策,听取群众意见,掌握社情民意,
化解各类矛盾纠纷,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深入细致地做好群众工作。(牵头单
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直相关单位,各乡镇党委政府)
二、推进乡村振兴重点村建设
7.高标准建设乡村振兴重点村。统筹于县域经济全局,依靠城镇化,按照
“以点带面、连线成片”的思路,走“片区发展”推动乡村振兴之路,持续抓
好牛洞坪州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高标准建设江家村、朱砂土(茶庵寺)片
区州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强力推进 36 个县级乡村振兴重点村建设。合理制定年
度实施计划,力争用五年时间,把州级示范村、县级重点村建设成为“一村一
品+专业村、美丽乡村示范村、乡风文明引领村、基层治理样板村、富裕富足幸
福村”。要按照“XX 标准、恩施特色、多规合一”要求,围绕“一年启动、
两年见效、五年建成、辐射周边”目标,编制州级示范村和县级重点村乡村振
兴规划。规划要立足重点村,辐射带动周边村;要对宅基地、强弱电线路、公
墓、交通干线等设施用地进行合理布局,明确村庄产业发展、环境治理、生态
修复、建筑风貌管控、乡土文化传承、人才培养等任务。规划要反复听取群众
意见、踏勘现场、开展讨论,谋准建实项目库。(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
县乡村振兴局;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县直单位,各乡镇党委政
府)
三、升级乡村产业
8.全面提升主导产业产业化水平。着力打造长江清江柑橘示范绿色岸线、
巴野线和巫峡口茶叶示范绿色廊道、高山道地药材药业绿色山顶的“一岸线一
廊道一山顶”产业格局。大力推进郡贡茶、特色柑橘、中药材和畜牧产业现代
化产业园建设。建立茶叶、柑橘、药材、畜牧四条主导产业全产业链,逐步形
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供销、内外贸、农工商一体化的
格局。加大茶叶、柑橘、药材、蔬菜等农产品基地标准化管理力度,提升产品
品质。持续提升“三品一标”建设水平,培育和引进特色产业优良品种,打造
XX 郡贡茶、XX 椪柑、XX 玄参等知名品牌。提升“茶叶、柑橘、药材、畜牧、
蔬菜、烟叶、粮食、中蜂”产业化水平。继续执行产业以奖代补政策,扶持壮
大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县供销社,各乡镇党委政
府)
9.继续实施“一村一品+”行动。立足茶叶、柑橘、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础,
发挥政策、项目、科技、文化等优势,紧盯市场,优化布局,着力培育和扶持
农业企业流转土地带动发展,推动形成村级高质量主导产业,建成一批特色鲜
明、竞争力强的“一村一品+”专业村。大力发展生猪、家禽等家庭养殖业,实
现“养满养足”,全力增加农民收入。(牵头单位:县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
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科学技术和经济信息化局、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各乡
镇党委政府)
摘要:
展开>>
收起<<
县乡村振兴工作实施方案2021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设立五年过渡期的第一年。主要工作任务是从解决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集中资源开展脱贫攻坚,转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据中央、省、州有关决策部署和各级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1.健全防止返贫常态化动态监测帮扶机制。完善稳定脱贫“331”工作体系,紧盯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开展动态监测帮扶。结合农户主动申报情况,“尖刀班”每季度开展一次全覆盖入户走访排查,乡镇及时进行集中研判,行业部...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