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个人总结9篇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1-14
999+
62.23KB
4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乡村振兴个人总结篇 1
一、基本情况
布初村距苏甲乡人民政府 19 公里,全村国土面积 21 平方
公 里,辖 21 个村民小组,南至乐居新河村,东至本乡梨园村,
西至 鲁甸新街镇,北至本乡梨园村、现有耕地面积 5100 亩,林
地 22000 亩,主要以种植玉米、马铃薯,为主,全村有农户零
星种植核桃 板栗,但均没形成规模,养殖以牛、马、羊、猪为
主,人均有粮 510 公斤,全村人均纯收入 5500 元。居住有汉.
彝.两种民族、全 村共有住户 1159 户,户籍人口 4971 人,全
村建档立卡户 236 户 1089 人,2019 年实现全村人口脱贫;有
党员 47 名。布初村两委
专职人员 7 名,全村有 1 所完全小学,1 个村级卫生室。
二、 工作开展情况
一年来,我们驻村工作队根据镇党委、政府的统一安排,紧
紧围绕驻村帮扶职责,结合本村实际,其具体做法是:
( 一 ) 严 格 执 行 管 理 规 定 , 责 任、 政 策 、 工 作 落 实 到 位
( BIJiaOGA0.cOM)
1.工作队员严格执行驻村工作纪律,驻村队员严格按照区乡
村振兴局的要求,期间严格执行请销假制度;
2.察民情,压实责任抓乡村振兴。
责任是一种职责和任务。年初,我们驻村工作队根据上级要
求,结合本村实际,在体察民情的基础上,制定了工作方案,明
确了全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重点。 一是实行干部
分工负责制,做到千斤担子众人挑,人人头上有目标。工作队 3
名 成员进行了明确分工:蔡凤翔:履行驻村工作队员职责,联系第
1、 2、3、4、5、6、7 村民小组;陈紫良:履行驻村工作队队员职
责, 联系第 8、9、10、11、12、13、14 村民小组;李涛:履行
驻村第 一书记职责,负责 15、16、17、18、19、20、21 村民小
组。二是 实行统分结合工作方法,下去一把抓,回来再分家。
三是深入开 展“户户走到”、 “院坝会” "宣讲会"等活动,
做到真乡村振 兴、扶真贫。通过扎实开展“户户走到”和"敲
门行动”,拉近 了与群众的距离,得到了群众的信任。四是紧紧
依靠村党支部, 与“两委会”的工作形成合力。督促好干部每
月开展一次遍访工
作,及时了解低收入者家庭情况,防止规模性性返贫。
3.汇民智,落实政策抓乡村振兴。
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和任务而制定
的行动根据和准则。因此,政策是管总的。只有学习好政策、弄
懂好政策、依靠好政策、落实好政策,才能把精准乡村振兴工作
做实做细做出成效。 一是提高自我学习能力,广泛宣传党和国家
制定的乡村振兴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认真学习深入领
会广泛宣传,大力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及人民群众的政策水平、
法纪意识和思想觉悟。二是通过多方渠道大力宣讲党和国家政策,
不仅提高了群众对政策的知晓度,还提升驻村队员各方面的知识。
4.解民忧,疫情防控抓乡村振兴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
情突袭,驻村乡村振兴工作队就地转换为驻村疫情防控工作队。
一是广泛宣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防控知识和防控措施,使
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挂横幅标语5幅;二是上门摸排返人
员 及密接人员。全村汉返人员人、密接人员人。三是搞好全村
的疫 情管理。耐心做好广大群众思想情绪的疏导及稳控工作,
主动为
民服务。
(二)真抓实干,谱写新篇章
1、 对标创建,强化基层组织建设
驻村工作队积极协助村党支部抓好党建工作,带头落实五项
制度,抓好五个基本,积极开展“自强、诚信、感恩”、 “感
党 恩、听党话、跟党走”、 “党史的学习教育”等主题教育,
重温 党的历史,学习优良传统,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推进巩固拓
展脱贫 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的堡垒作用。严格按照
党支部规
范化建设标准,进一步对标对表规范了布初村党支部建设。协助
党支部寻找在发展集体经济上的突破口。
2.廉洁自律,筑牢拒腐防变思想
在工作及生活中,驻村工作队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云南
省“八必须、八严禁”、昭阳区“十要十不准”及工作队员管理
等各项规定,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常
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重、自警、自励,丰富精神生活,
洁身自好。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清正廉洁,
珍惜党和人民给予的荣誉和权力。
3.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
(1)驻村工作队同村“两委”走村入户为村民激活电子医保
卡、安装国家反诈骗 APP、 金钟罩、云南健康码、指导群众操作
政 府救助平台微信小程序、对村民宣传反诈骗、疫情防控等相
关知
识。
(2)到农户家中民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并亲自示范教会
村民操家理屋。典型事例:为本村 20 组郭光富家清理房前粪堆、
并帮助其整理屋内 物品 。定期同村"两委"共同整治村内人居坏
境,重点整治村内、公共场所乱堆放、乱张贴小广告、公共厕所
脏乱、沿道路边乱设广告招牌等影响村容村貌的现象。
(3)为村民调解村内邻里矛盾,定期查看本村道路塌方情况,
及时上报乡级相应部门,请求及时疏通道路确保群众安全出行。
(4)排查、统计督促、汇总上报外出务工返乡情况及疫苗接
种情况,并带领村民进行疫苗接种。
(5)入户开展本村户厕摸排并指导安装、开展“三类对象”
精准识别工作、农村低保识别等工作。
(6)开展养老保险认定工作,两险收缴工作,为本村 60
岁 以上老人进行养老保险认证,同时宣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
收缴
工作,并帮助农户在手机上缴纳两险。
(7)驻村工作队扎实开展走村入户工作,在村级人员的带领
下驻村工作队及时走村入户,入户走访了辖区内21 个村民小组
内 居家家群众,并实行每月一走访,深入农户家中,体民情,
察民
苦。
(8)按时参加区、乡两级组织的各项培训及会议安排,并及
时同村"两委"在村委会召开相关业务培训及工作部署会议,按
时展开相应工作、并按时按质完成上级要求的各类信息、表册等
各种资料的编制和报送,全力协助村"两委"开展各项工作,全
面完成上级临时安排的各项工作任务。
(9)配合村“两委”开展贫困劳动力务工证明的收集及统计
工作,进一步掌握贫困劳动力外出务工情况,及时开展研判并采
取相应政策帮扶。
(10)按照区乡两级的要求按时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再走访再
排查再化解工作,从十个方面深入了解农户住房、饮水、教育、
产业、务工等基本情况,并将各包保责任人反馈问题统一反馈给
村级,及时组织开展研判工作。
三、 存在的不足
1、 工作上不够主动、不够细致、不够全面缺乏争创一流的
思
想理念。
2、协调意识和能力不强。表现在主动争取领导重视的程度不
够,争取部门支持的力度不够,对上汇报工作的速度不够。
3 工作仍存在不平衡,离广大群众的所期所盼还有差距
四、 下步的打算
今后,我们高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
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聚焦工作重点,做到
“扶上马、送程”,把因病返贫、因自然灾害返贫、因产业不稳
定返贫和“弱势群体”作为关注重点,做到巩固乡村振兴成果与
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进一步提升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安全感,使广大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同时,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将与村“两委”班子共
同携手、并肩战斗,戮力同心、开拓创新,尽职尽责、尽心尽力、
尽善尽美把我村建设成为:万寿菊产业建设示范村,民风民俗淳
朴村,人文环境优美村,社会和谐稳定村,生活幸福宜居村。
乡村振兴个人总结篇 2
20
年以来,江南区教育局扎实推进教育系统巩固脱贫成
果
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
一是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稳步提高农村教育普及水
平,不断夯实农村教育高质量发展基础。
通过新建教学楼、综合楼、宿舍楼、运动场、围墙等途径,改
善联英小学、佳棉小学、三津小学、延安镇初级中学、延安镇中
心幼儿园、江西中学等学校办学条件。20
年共安排 1401 万元
用 于乡镇义务教育学校开展基建项目 27 个(其中农村幼儿园建
设项 目 8 个,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建设项目 19 个),其中中央资
金1212 万元,自治区 64 万元,城区配套 125 万元。安排
1257 万元用于 乡村寄宿制初中学校建设学生宿舍楼及校舍维修
等15 项目;安排 61 万元用于乡村寄宿制小学开展校舍维修项
目 4 个;安排 83 万 元用于乡村无寄宿制小学开展校舍维修项
目 8 个。目前,农村幼 儿园建设项目 8 个已经全部开工建设,
开工率100%;农村义务教育 学校建设项目 19 个,已开工建设有
17 个,开工率89.5%,争取到
20
年 12 月31 日前完成年度开工率90%的要求。
二是不断完善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教育帮扶机制。
学生资助精准施策,筛查比对建档立卡学生 7256 人次,
为
12438 人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资助款573.61 万元,受理大
学
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1990 笔,受理贷款金额约 1707.38 万元。
此外, "一人一案" 推 进残疾儿童少年送教上门工 作 , 开
展"义 务教育控辍保学攻坚行动"大家访行动1256 人次,全力巩
固控辍
保学动态“双清零”工作成果。
三是不断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缩小城乡教育差距,进一
步提升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
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乡村工作补贴,其中,乡村教师生
活补助按照延安镇 230 元/人/月、苏圩镇 210 元/人/月、江西
镇 190 元/人/月发放;乡村工作补贴,延安镇按照 450 元/人/月,
苏 圩镇、江西镇 400 元/人/月发放。不断加大农村教师招聘和
培训 力度,通过公开招聘、人才引进等渠道为农村学校招聘教师
30 人; 通过特岗招聘教师27 名、 “硕师计划”招聘教师3 名,
确保学校 开足开齐课程。岗位设置和职称评定向乡村教师倾斜,
20
年底 取得中级职称36 人和高级职称160 人全部聘到相关
岗位。组织辖 区 88 名乡村学校中层管理干部进行为期 4 天专题
培训,帮助乡村 学校中层管理干部进一步提升活动策划能力、
团队协作能力、干 部执行能力及个人综合素养,提高乡村学校
管理质量和水平,促
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助力乡村教育振兴。
乡村振兴个人总结篇 3
一、乡村振兴工作汇报
7 月 8 日 ,我校召开 20
年乡村振兴工作汇报会议,我校
驻 镇队员潘小强同志向全体教职工汇报了自20
年 7 月对口
帮扶大 玉口镇以来,组团帮扶单位及驻镇工作队开展驻镇帮镇
扶村的工
作情况。
二、 乡村振兴工作成效
在牵头单位肇庆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组织下,我校与肇庆市
第二人民医院、封开县交通运输局、封开县文广旅体局 5 个组
团 单位结对帮扶大玉口镇,协助镇委、镇政府做好乡村振兴
“五大 提升”工作,工作成效突出。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方面,
工作队 联同镇村干部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顺利通过 20
年度
省的第三方
测评和肇庆市关于防返贫监测的考核。
01、 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在提升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方面,协助镇推动了力塘新
桥、龙门街路灯安装、两条重要的两广省际公路硬底化工程等重
大民生工程,解决了群众的急难愁盼,进一步方便群众生活生产;
02、 提升乡村产业
在提升乡村产业方面,聚焦本地实际,全力谋划推动产业项
目,成功建设寨河村果蔬种植基地,实现了当地产业零的突破,
并积极谋划推动辣椒种植和鱼养殖项目、格叶种植项目、柠檬和
坚果种植项目等特色产业项目。
03、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
在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方面,各组团单位多次召开党组会议专
题研究大玉口镇乡村振兴工作,在牵头单位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的组织下,主要负责同志及分管领导到大玉口镇调研乡村振兴工
作共计17 次、召开座谈会共计8次,其中组团帮扶单位联席会
议
4次。
三、 继续做好乡村振兴扶持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我校将提高政治站位,主动扛
起帮扶责任,积极研究帮扶措施,并将发挥自身优势,利用数字
化学习资源,开办基层干部继续教育“乡村大课堂”,提升镇村
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促进组织、人才振兴!
乡村振兴个人总结篇 4
一、
乡脱贫户基本情况
截至 20 年
月,全乡脱贫户共 198 户,471 人,脱贫
不稳 定户 1 户,4 人,已消除风险边缘户 2 户,7 人,其中缺
技术脱贫 户 42 户,占22.1%;缺劳力脱贫户 46 户,占23.1%;
缺资金4 户, 占2%;因病致贫 69 户,占34.6%;因残致贫 32
户,占16%;因灾 3 户,占1.5%,因自身发展动力不足1 户,
占0.5%;其中低保户
120 户(享受低保人数183 人),占60.3%,特困供养脱贫户 3 户,
二、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情况
(一)基础设施建设。
20
年,我乡继续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落实财政衔
接 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 8 个,投入项目资金181 万元,
其中
产业发展配套设施项目 7 个、乡村建设行动项目 1 个。
(二)村庄整治建设。
20 年,我乡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点 3 个,投入项目资
金70
万元,其中省级村点 1 个、自建村点 2 个。
(三)产业帮扶情况。
我乡把发展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的重中之重,实
现了 8 个村产业发展全覆盖,村村都有村级自办公司。
一是产业发展情况。
形成了以蜂蜜、生态大米、水稻制种、食用菌、金秋砂糖桔等
优势产业为主导的产业带。20
年各项产业实现村集体经济收
入
120。746 万元,脱贫户分红138 户 17。93 万元。
二是产业直补情况。
20
年度,脱贫户黄金娥1 户享受产业直补,合计3000
元,
产业种类为白莲种植。
三是金融帮扶情况。
我乡截至 20
年
月,脱贫户享受产业扶贫信贷通共计
29
人,累计贷款总额204.61 万元。其中:新增(或续贷)10 人,贷
款金额33 万元。
四是光伏产业情况。
20
年
月至今,全乡共成立了 12 个光伏产业业专业合作
社。 至今我乡脱贫户共计发放光伏扶贫收益分红金额48.3 万元。
其中: 20
年发放光伏产业受益分红金额为 15.5 万元,共有
138 户 311
人享受该项政策。
五是产业保险情况。
20
年我乡脱贫户参加产业保险情况:蜜桔产业投保户数
104 户, 截止20
年
月,我乡脱贫户因蜜桔低温冻害理赔
104 户,
总金额8.3115 万元。
(四)就业帮扶情况。
一是 乡安置公益性岗位情况。
截止20
年
月,共安置公益性岗位就业54 人,其中,
就业 帮扶专岗21 人,护林员 8 名,村级光伏公益性岗位 9 名,
保洁员 13 名,农家书屋管理员 1 名。就业帮扶专岗工资由20
的 300 元
/月增加到 500 元/月。
二是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情况。
20
年,我乡脱贫户接受农村劳动力培训 55 人次。其中,
参
加农业技术培训 45 人次,电子商务培训 5 人次。
摘要:
展开>>
收起<<
乡村振兴个人总结篇1一、基本情况布初村距苏甲乡人民政府19公里,全村国土面积21平方公里,辖21个村民小组,南至乐居新河村,东至本乡梨园村,西至鲁甸新街镇,北至本乡梨园村、现有耕地面积5100亩,林地22000亩,主要以种植玉米、马铃薯,为主,全村有农户零星种植核桃板栗,但均没形成规模,养殖以牛、马、羊、猪为主,人均有粮510公斤,全村人均纯收入5500元。居住有汉.彝.两种民族、全村共有住户1159户,户籍人口4971人,全村建档立卡户236户1089人,2019年实现全村人口脱贫;有党员47名。布初村两委专职人员7名,全村有1所完全小学,1个村级卫生室。二、工作开展情况一年来,我们驻村工作...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