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总结镇乡
VIP专免
2024-01-14
999+
26.87KB
2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总结(镇乡)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
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
和省市县工作安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
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创新举措、整合资源、聚合
项目,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一
体推进“五大振兴”,扎实开展示范村创建,努力为推动乡村全
面振兴立标杆、树样板,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
一、主要措施和做法
2020 年,x镇xx 村被确定为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党
委、政府坚持示范引领,突出抓点带面,围绕乡村产业、人才、
文化、生态、组织 5个方面振兴,高位推动、靠实责任、狠抓
落实,x个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落实乡村振兴的主体责任,确保示范村创建有力推
进。严格落实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三级书记抓乡村振兴
的工作要求,立足村情实际,紧盯短板弱项,全力推进乡村振
兴示范村创建。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研究制定了《x镇乡村振
兴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3
)》,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城关镇乡村
振兴三年行动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任务措施、细化了责任分
工,并围绕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深入 x
个村逐一“过筛子”“亮底子”,摸清了现状、找准了短板、提出
了措施,形成一村一工作方案,一村一工作示意图,为示范村
创建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二是落实推进机制。认真落实县级领
导包抓推进机制,x个村党组织积极主动联系包抓领导和市县
帮扶单位,充分发挥包抓领导的推动力、组织力、号召力和帮
扶单位的资源、资金、职能优势,有效解决了农村人居环境整
治、基础设施建设、村级阵地打造等方面的问题,有力推动了
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任务落实落细。三是强化督查指导。
镇人大、镇纪委立足 x个村目前现状,紧盯短板弱项,及时跟
进督查 x个村示范村创建工作开展情况,以督查倒逼创建工作
责任落实、任务落细、措施见效;同时,镇属各职能部门经常
性下沉指导、现场谋划,确保了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按照
既定措施和目标有序推进。
(二)做足产业振兴的基础文章,建立产业融合发展体系
结合“一村一品”和村情实际,依托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这一
“金子招牌”,x个村坚持“三链”(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聚在
产业链上、群众富在产业链上)发展模式,大力发展高原夏菜、
畜牧业等优势产业,x村依托城郊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露地蔬
菜种植业和畜牧养殖业,建成 x万立方米蓄水池x座,配套大
田滴灌 x余亩,流转土地x亩,种植娃娃菜、青笋等蔬菜 x亩,
带动周边群众户均增收 x余元;建成 xx
南山滩养殖小区x个,发展规模养殖户 x户,羊饲养量达
x万只、牛x头,小区养殖户年销售净收入达x万元;集中打
造富有地方特色的高标准农家乐 x家,配套建成地方民俗特色
主题包厢x个,民俗展馆x个,引入旅游企业x家,建成农业
采摘园 x处x亩、联栋大棚x座,种植火龙果、草莓、人参果
等苗木,人均年务工收入达x余元,有效激发了全村经济发展
活力,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x村依托“xx”胡萝卜“三品
一标”品牌效应,成立了以胡萝卜种植、加工、销售为主的专
业合作社 x家,稳步推进全村胡萝卜产业高质量发展,先后引
进新技术 x项、新品种 x个,建立试验示范点、标准化生产基
地共x处,种植面积达x亩以上,并引进胡萝卜绳带编制地膜
种植技术,进一步提升了品牌产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
种植马铃薯、西芹、娃娃菜、甘蓝等高原夏菜 x亩、大麦小麦
x亩,探索试种板蓝根等药材 xx 亩,初步形成了种植业多元化
发展的局面。xx 村依托 x自然人文探奇旅游线发展沿线乡村
旅游经济,引进 x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利用一社闲置农宅打造
特色主题农家院落xx 院,建成亲子游乐区、休闲区、采摘区
x个园区,完成旅游乡村道路铺装,修建栈桥 x座、野外露营
基地 x处、背包客徒步基地 x处、非遗文化体验园 x处、西北
师范大学写生基地 x处、采摘园蔬菜大棚x
座,形成了以休闲、观光、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乡
村旅游。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发挥本村优势种植胡
萝卜面积达x亩;大力发展以舍饲养殖为主的草食畜牧业,建
成养殖暖棚 x座,全村发展基础母羊 x只以上家庭养殖户达 x
户,羊存栏量达 x余只;针对国家退耕还林补贴政策到期问题,
村上积极探索发展特色林果业,种植大接杏亩,户均增收 x万
余元。同时,围绕 xxx 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业新型经
营主体,x个村累计培育发展家庭农场x家,建成高标准农家
乐x家,其中2020 年培育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 x家,新认定
县级家庭农场1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发展有力,增收作用明
显。
(三)发挥人才振兴的关键作用,激活人才“存量”扩大“增
量”。立足“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坚持激活“存量”,扩大“增
量”,充分激发农村现有人才活力,畅通各类人才、智力、技
术下乡通道,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一
方面,加大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加大乡村人才培育力度,在培
育科技致富人才、农业致富带头人、能人巧匠等本土人才上下
功夫,x个示范村挖掘乡村旅游、农技推广、乡村治理、传承
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各类人才 x人,先后多次与 x等职业
技术学校合作,组织本土人才和村民群众进行技能培训,先后
培训瓦工x人次,培训焊工x人次,培训家政、编织、餐饮等
x余人次,受益人群达 x余人,有效提高了村民群众自我发展
能力,扩大了乡村带动致富队伍。另一方面,加强优秀青年人
才储备。大力加强优秀青年人才储备,鼓励有文化的年轻人返
乡创业,积极吸纳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到村任
职,加强村级带头人和后备人才队伍建设,今年以来共引导
xx 名返乡创业人才,培训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xx 名,为实现
乡村振兴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增强了乡村振兴的信心和底
气。
(四)凝聚文化振兴的思想共识,推动乡村文化繁荣发展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产业发展、村
美民富的重要动力。一是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组织动
员村干部、党员、道德模范、农村致富带头人及心系乡土、热
心公益的新乡贤、身边好人等群体加入志愿服务队伍,先后招
募志愿者xxx 人,开展学习创新理论、宣传宣讲党的政策、丰
富文化生活等文明实践活动 xx 余场次,x村创新开展理论宣
传“三讲”模式,得到上级领导和村民群众一致好评。二是健全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标准
化、均等化建设,x个示范村全部按照“八个一”标准建成集村
内办公议事、教育培训、党员活动、便民服务、文化娱乐等五
大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配套建设文化活动广场
(均 达 到 xxxx 平 方 米以上) 、 乡 村 舞 台 (均符合
xxxxxx.xm 标准)、文化活动室(均达到 xx 平方米)、宣传
长廊(均达到 xx 米以上),配备文化器材 xx 套,成立民间自
办文化社团x个,定期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建成农家书
屋数字化平台“百草园”APP(均覆盖常住人口的xx%以上),
直播卫星村村通、户户通实现全覆盖,充分发挥微信、微博等
载体,有效促进优秀乡村传统文化、民俗文化、乡土文化多渠
道传输、多形式推送。三是深入推动移风易俗。充分发挥红白
理事会、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自治组织作用,明确彩礼
限高标准和婚丧嫁娶操办、随礼标准,红白理事会介入村民红
白事办理
摘要:
展开>>
收起<<
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总结(镇乡)近年来,镇党委、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关于乡村振兴战略重大决策部署和省市县工作安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创新举措、整合资源、聚合项目,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大力实施乡村振兴三年行动,一体推进“五大振兴”,扎实开展示范村创建,努力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立标杆、树样板,有效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一、主要措施和做法2020年,x镇xx村被确定为全市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党委、政府坚持示范引领,突出抓点带面,围绕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