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VIP专免
2024-01-14
999+
35.28KB
1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学习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学习乡村振兴心得体会「篇一」
一、乡村振兴量化指标需加强,对考核驻村干部缺少抓手。
脱贫攻坚阶段,很多硬指标是可以量化的。比如两不愁三保障,吃饱穿暖、住
得安全、上得了学、看得了病等。这些都是可以用硬性指标来量化 考核的。但是
乡 村振兴阶段,较难用一些量化指标来界定工作的好坏。部分地方延续了脱贫攻
坚阶 段的一些政策,对知晓度、满意度这些内容继续加以考核。相对于乡村振兴
工作来 说,其必要性有待探究。建议多方调研,收集基层一线的反馈,形成具有
操作性的 考核监督方案。而且,对乡村振兴的考核应有别于脱贫攻坚阶段的大范
围跨省市的 评比,对相关评价指标和要求,应充分参考省内或同水平区域内的总
体发展水平分 别制定。
二、 乡村振兴见效较慢,对长期驻村要做具体要求。
乡村振兴需要更长期的谋划和更切合当地的因地制宜和因势利导。驻村干部一
是需要较长时间的下沉进村,二是需切实做好摸底调查工作。乡村振兴承接脱贫攻
坚,但是建议对脱贫攻坚的一些成果的运用,应当通过切实的调研并结合当前市场
和技术的发展变化,做出合适的调整。这就更需要驻村干部的长期坚持。乡村振兴
是一次长考,对基层和驻村干部的能力、韧性、耐心也是一次更长的考验。建议对
于本批次驻村干部的乱换年限要求,轮换方式方法,做进一步的规定,应该要有打
持久战的准备。
三、 乡村振兴所需专业性较强,短时间内缺乏专业性人才。
乡村振兴急需大量专业性较强的人才,但是目前来看,基层确实缺少相关人
才。大力建设各类人才队伍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但是就目前的需求情况来看,可
尝试由上级部门建立一支或者多支区域内流动的专业技术工作队伍。这批人不驻在
某一个村,而是相对集中地在某一个或多个县区内各村流动,成为一支救急队伍。
这个队伍中可选派一批技术精熟、素质过硬的同志和一批年轻、学习、动手能力
强 的同志。 一方面用于解决乡村振兴初期出现的各种新的突发的重难点问题, 一
方面 通过在基层一线的传帮带,培养出一批能及时下沉到基层的实用型人才。
学习乡村振兴心得体会「篇二」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五大振兴”中的根本,也是体现国家对“三农"工作的
重大支持。直接牵涉着农民的经济增收。通过“金秋五课”之产业为先谋振兴的集
中学习,省内各地先进案例的分享,让我开拓了眼界,同时也启迪了思路、鼓舞
了 信心。
下一步佑里村将按照上级的部署要求,立足佑里村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以
国 际慢城为中心的旅游业,通过招揽村里致富能人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特
色种 养业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学习乡村振兴心得体会「篇三」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只有产业振兴,才
能 增强乡村吸引力,促进各类生产要素向乡村聚集。推进乡村振兴,要打牢夯实
产业 振兴这个基础。
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
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比如,大力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延长产
业 链、提升价值链、完善利益链,通过保底分红、股份合作、利润返还等多种形
式, 让农民合理分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鼓励企业
兼并重 组,淘汰落后产能,支持主产区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实施休闲农业
和乡村旅 游精品工程,建设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休闲观光园区、森林人
家、康养基
地、乡村民宿、特色小镇。
构建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实现产业兴旺,要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
主 线,其中坚持质量兴农是重要要求。比如,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
色
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推进
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实施产业兴村强县行
动,推行标准化生产,培育农产品品牌,保护地理标志农产品,打造一村一品、
一 县一业发展新格局。
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在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发展规模经营、培育
新 型农业经营主体是重要环节。比如,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程,培育发
展家 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多
种形式 适度规模经营;切实发挥全国农业信贷担保体系作用,通过财政担保费率
补助和以 奖代补等,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支持力度;统筹兼顾培育新型农业
经营主体和 扶持小农户,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把小农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
道。
产业兴才能乡村兴,经济强才能人气旺。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
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由增产导向转
向 提质导向,必将不断提高农业创新力、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
业大 国向农业强国转变。
学习乡村振兴心得体会「篇四」
当我再一次打开三下乡的照片和视频,我不知道是怎么样的一种情绪涌上心
头,是笑意里泛着泪光,还是踟蹰中带着坚定。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三下乡活动,在此之前,当然也听到过"三下乡就是去好
玩 的”类似的说法,我以为它当真会像说中的那样,少不了形式主义的作秀。然
而事 实的发展打断了我的惯常思维,并且以理想主义的趋势向前发展,从“教室
打地
铺”开始。
作为梦想花开留守儿童服务团队的通讯员,我与杉木村孩子们的交流比较少,
但这为我在某种程度上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记录事件常态提供了机会,可渐渐
的,我无法继续扮演旁观者,每记录一个故事,我都无法抑制自己心里的情绪,我
被包裹在一个具有感染力的世界里难以自拔。我惊讶于在学校里面过惯了较为舒坦
日子的一群人,在僵硬的水泥地板上打起地铺;在面对小虫袭击,楼顶漏水时的那
份淡定,我欣喜于孩子们在学习英文时的愉快神情,我感叹原来我们也还可以回到
玩“丢手绢”游戏的年代,我感动于志愿者们帮孩子们圆梦的奔波,感动于某天
早 上一名小孩不知从哪里摘来毛桃子,悄悄地递给每一位老师,我看着他有些害
羞腼 腆充满着希望的眼神,我突然想到了一部关于支教的名叫《希望树》的电影,
也是 一名孩子送给老师三个被称为希望果的青色枣子。虽是在云南的一座大山里,
身着 黑色棉衣的支教老师身后跟着一群孩子爬上小山坡,阳光下的剪影便是永恒
的希
望。杉木村那条有着乡村青草味道的蜿蜒公路, 一到孩子们放学时, 一群身着红
色 短袖的老师与背着书包的孩子们手牵着手,唱着“有一个梦,由我启动”,这
样的 意境我无比熟悉。老是感觉这条路通往的方向,就叫做未来。
一、分享喜悦与感动,见证我们共同的成长
“姐姐,你好好照顾自己。”留守儿童望欣在接通视频时对姐姐说的这样一
句 话既温暖,又心酸,我们知道孩子们学会了提前懂事、提前承担。可是望欣也
希望 在自己口渴的那一刻也会有亲人像志愿者哥哥一样给她买瓶饮料,自己在通
往山上 那条小路的时候,牵着她的手送她回家。或许许多孩子都有一个和她一样
的愿望, 甚至更多的愿望,有孩子想当音乐家、画家、想上舞台,现实是他们几
乎没有开设 音乐课,我们在支教结束的那天,特意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场文艺会演,
在孩子们眼 里,这是一场浓重的演出,他们表演得很到位,无论是唱歌还是跳舞,
尤其是临时 准备的 t 台秀,孩子们一遍又一遍改正自己的走路姿势,老师说再来,
他们就重走 一遍。他们在从未接触过t 台秀、没有漂亮衣服的前提下将我们教给
他们的动作表 现得淋漓尽致。其实他们也想要一个舞台,想要展现最自信的自己。
九天时间里, 一起喝白米粥, 一起打地铺, 一起唱“我是明星”,一起在经
历 “路灯会议”,最重要的是一起感受孩子们的变化和成长, 一起在帮孩子们圆
梦的 过程中又笑又哭。这些行为与动作,没有任何东西在唆使。由此,我看到了
这群志 愿者的身上有不可否认的敢于吃苦与奉献的精神,散发出出青春的倔强气
息。这样 的九天不经意间倒是成了难以忘掉的回忆了。
二、气血方刚的年华,我们应当担起责任
从农村到城市,这次三下乡再一次返回农村,味道有了些许儿不同,我感觉自
己曾经背负着一个逃离农村的使命。此次经历,让我曾经一些聒噪浮夸的想法轰然
崩溃,尤其是在孩子们的文艺汇演上听到那首“少年中国说”的朗诵, 一群年轻的
热血青年紧紧牵着孩子们的手,两个不同年代的群体因为这种机缘巧合联系到了一
起,互相传递着正能量,大海般的雄壮气势,气血方刚得以纵横的年华,也许会在
向阳小学的土地上盛开出花来。在亟需教育投资的农村土地上,应当有我们踏过的
足迹。庙堂之上的铿锵之声仅仅是作为某一方面的宣言,最终的执行者是能够担起
责任的人,而在如此的年华里,藏在心里的知识结构和人文素养更不应当成为逃避
的借口。
此时,我思考到一个问题,我希望我们这一代走出的人,会成为改变农村尴尬
局面的中坚力量。
三、 伸出我们的双手,未来就有希望
泰歌为留守儿童创作的歌曲《伸出你的手》中写道“我想和小鸟一样飞翔在天
空,我想和鱼儿一样畅游在水中。"天空和海洋就是他们梦想中的那一个广阔的幸
福天地,就像留守儿童彭娜说的,她仅仅是希望有一个可以表演舞蹈的舞台,有一
天当她站上这个舞台,这个舞台就成了自由自在的天空,或是海洋。舞台的提供者
可以是来自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结合杉木村的现实情况来看,舞台提供者的数量是
远远不够的。
力量终是有限,我们也只能停留短短九天。留守儿童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相
比较城市,尤其是在教育这一块,他们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师资力量匮乏,硬件
设施也无
学习乡村振兴心得体会「篇五」
为期7天的培训,主要学习了农村基层工作实务知识、浅析中国新型城镇化
(特色小镇)模式探究、美丽乡村与农村经济发展、特色小镇 xx 经验等,参观了
梦 想小镇、桐庐、现代农业创新园等地。
学习培训期间,本人结合自己乡镇的美丽乡村建设,带着疑惑学,带着问题
学,切实开阔了眼界,拓展了思维。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深刻理解内涵,提高了认识。在平时工作当中,我们经常听到美丽乡村、
特色小镇、乡村振兴战略等一些词语表述,但对美丽乡村到底是什么样子、特色小
镇特在哪里、包含哪些要素、乡村振兴战略具体有几种模式等等,认识上不清,概
念上模糊,似懂非懂,通过本次系统的学习培训,让我们对特色小镇的基本定义、
乡村振兴的工作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
标签: #乡村振兴
摘要:
展开>>
收起<<
学习乡村振兴心得体会学习乡村振兴心得体会「篇一」一、乡村振兴量化指标需加强,对考核驻村干部缺少抓手。脱贫攻坚阶段,很多硬指标是可以量化的。比如两不愁三保障,吃饱穿暖、住得安全、上得了学、看得了病等。这些都是可以用硬性指标来量化考核的。但是乡村振兴阶段,较难用一些量化指标来界定工作的好坏。部分地方延续了脱贫攻坚阶段的一些政策,对知晓度、满意度这些内容继续加以考核。相对于乡村振兴工作来说,其必要性有待探究。建议多方调研,收集基层一线的反馈,形成具有操作性的考核监督方案。而且,对乡村振兴的考核应有别于脱贫攻坚阶段的大范围跨省市的评比,对相关评价指标和要求,应充分参考省内或同水平区域内的总体发展水平分...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