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浙江乡村振兴经验培训班心得体会5篇
VIP专免
2024-01-14
999+
43.78KB
2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学习浙江乡村振兴经验培训班心得体会 5 篇
学习浙江乡村振兴经验培训班心得体会(一)
近日,县委组织部组织全县各单位代表赴浙江考察学习乡村振兴
战略规划和实施情况。通过现场参观、交流座谈等方式,学习考察
浙
江的先进思路、运行模式和创新方法。以下是我的学习收获:
一、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情况
浙江是美丽乡村的首创地。2003 年总书记亲自调研、亲自部署、
亲自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浙江美丽乡村建
设 的新篇章。通过系统规划设计、持续建设和整治,浙江全省农村
生态 环境大大提升,带动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走出了一条"绿水
青山就
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
第一阶段:从 2003 年至 2007 年,以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为重点,
实施村庄整治建设。重点整治村庄"脏、乱、差",切实改善农村
生 产生活条件。示范村达到"布局优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路
灯亮 化、卫生洁化、河道净化"的目标;整治村达到“环境整洁、
设施配 套、布局合理"的目标。全省大部分村庄得到了基本整治,
农村局部
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第二阶段:从 2008 年至 2010 年,以提升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内
容 为重点,实施村庄整治建设。不断扩大整治范围,按照城乡基本
公共
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以生活垃圾收集、生活污水治理为重点,从源头
上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省绝大多数村庄得到有效整治,农村面
貌发生了整体性的变化。
第三阶段:从 2011 年至今,以"四美三宜两园"为核心内容,实
施美丽乡村建设。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
的升级版,按照生态文明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明确从内涵上
推进“四美”(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 、
乡风文明身心美)、 "三宜" (宜居、宜业、宜游)和“两园”
(农 民幸福生活的家园、城市居民休闲旅游的乐园),整个浙江农村
面貌 逐步发生了质的变化。通过聚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出了浙
江美丽
乡村的“全景画卷”。
二、 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经验
浙江以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为目标,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
断完善农民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规划引领的建设
机制,在宜居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乐活乡村、善治乡村为内
涵特色的美丽乡村升级版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
的
美丽乡村发展模式。
(一)完善环境整治。 注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建立完善环境
治理体系。村湾的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处理全覆盖,软硬件全面配套。
对农村生活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分类处理,村里大街小巷分类设置
垃 圾桶,将生活垃圾按可堆肥垃圾(剩菜剩饭、农作物秸杆等)和
不可
堆肥垃圾(塑料、玻璃、泡沫等)分类存放,每家每户也统一配发了
有编号的垃圾袋(便于倒查监督),引导农户分类倾倒,分类处理。
其中可堆肥垃圾送至资源化利用站制成有机肥料,不可堆肥垃圾收集
后运至垃圾处理场,实现了垃圾的“户集、村收、镇中转”。
(二)加强产业培育。 注重产业培育,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牢固树立建设和经营并重的理念,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农业、农产品深
加工、规模种养、农家乐和休闲乡村旅游,推动农业生产经营形态多
样化,将美丽乡村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村美与民富相结合。货
中心等多渠道共生共赢的新农村生态。
三、 启示与思考
(一)要注重搞好科学规划。 要对全市农村进行深入调查,在摸
清家底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近期需要搬迁进入社区安置的村庄和长
期保留的历史文化村、特色村,坚持保护、治理和建设"三位一体",
对村庄规划布局进行系统深入研究,完善总体和专项规划,实行分类
指导,不搞大拆大建,不能千村一面,体现农村特色。
(二)要注重坚持示范带动。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不能“撒胡椒
面”,一哄而上。要制订美丽乡村建设长期规划,每年选定一批条件
较好的村开展规划建设管理的试验示范,不追求固定模式,注重从细
节入手,因村制宜,突出特色,追求个性,彰显魅力,打造以生态文
化为主题的多元化乡村,体现一村一品、 一村一韵,建设一批山水
人
文特色的精品村, 一片一片的推进,形成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片区。
(三)要注重突出生态治理。 要把农村垃圾、污水、绿化作为美
丽乡村建设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农村垃圾处理要围绕推行垃圾分类
和建设垃圾终端处理设施开展工作。农村污水能接入城市污水处理管
网的,要接入污水处理管网进行处理;不能接入污水处理管网的,要
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村庄绿化不但要搞森林围村,还要
注意房前屋后、大街小巷、庭院内外的绿化美化。
(四)要注重加强产业支撑。 要把产业培育当做美丽乡村发展的
动力源。要利用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机遇,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
乡村旅游、休闲养老、文化创意、文明公益等新型业态,不断增加群
众收入。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发展美丽经济,有效解决村美和民
富的关系,逐渐引导美丽村庄变“输血”为“造血”,促进美丽乡村
的可持续发展。
(五)要注重挖掘文化元素。 要把文化建设充实到美丽乡村建设
之中,深层次挖掘村庄文化元素,提升村庄的文化内涵。充分利用
旧 建筑、古民居、老祠堂等,搞好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注意挖
掘文 化资源,利用好村里现有的文化阵地,传承文化,宣传文化,
传播正
能量,提升乡风文明程度。
学习浙江乡村振兴经验培训班心得体会(二)
X日 至 X 日我有幸参加 X 县乡村振兴专题班到浙大学习,其
中有 课教学、现场教学,现场教学一是 X 村美丽乡村建设;二是 X
村、 X 村传统村落保护和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三是 X 美丽乡村绿色
发展和美 丽乡村建设的 X 经验感受颇深,对推进乡村振兴有了进步
的认识和思
考。
一、浙江乡村振兴的经验。
(一)理念先进, “两山理论”引领乡村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
山银山, X 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同志亲自部署,推进"千村示范万
村 整治"等重要工程,拉开"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建设序幕, X
年 来,几届浙江省委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民
心工 程来抓,通过理论、实践、制度等创新,形成美丽乡村建设的
方案、 制度体系,完善以民为主体、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
作、规划 引领的建设机制以宜居、共富、人文、乐活、善治等乡村
为内涵特色
的先进理念,为浙江乡村振兴奠定了基础,赢得了先机。
(二)善于抓重点,乡村治理能力别具一格。环境差是农村“顽
疾",浙江从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入手,实施生活污水处理、
生态等多个项目,村庄的生活环境从脏乱差变成洁净美,突出洁净
乡 村、人文乡村、幸福乡村、赴美乡村做文章,实行全面规划、提
升、 建设、管理,重点建设中心村,科学保护特色村。始终持续推
进历史 文化村落保护,因地制宜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养
生农业等
新型农业业态,互联网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村庄保持了田园风光,
体现了地域特色,弘扬了时代印记,壮大了集体经济,建设了精神家
园。
(三)党建引领有力,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别开生面。坚持以“两
山"理论为指引,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衡量、检验党组织建设和 战
斗 力的标准,选优配强村级带头人,提升为民干事能力,充分发挥
基层 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好为集体和
村民服
务,实现党建工作与村集体经济共同发展。
(四)敢闯敢拼,美丽乡村建设硕果累累。 “浙江精神”是干
在 实处,走在前列,在政府通过高端规划,基础配套,发挥引导,
支持 管理,服务功能。在政府主导、村为主体、多方参与模式下,
一座座 “洋家乐”、 "农家乐”拔地而起,通过挖掘本地特色,既
保护生态 资源,又彰显发展优势,推动了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
展,把村庄
建成了城市的花园,市民的乐园,农民的家园。
二、 以浙江精神为引领,提升 X 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水平。
目前我县也按照中央和自治区的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我们要
学习浙江精神,不能复制浙江的模式,要坚持“两山”理论结合我
县
实际,我个人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1、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开展美
丽乡村环境整治行动,推进"厕所"革命,完善生活设施,培养一支
政治过硬、懂农业、爱农村的工作队伍。
2、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突出抓好产业和长安家园易地搬迁贫困
户的就业,抓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保障等政策落实,着力破解村集
体经济发展难题,努力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时,加强贫困对象动
态管理,确保群众脱贫,不返贫与全国全区同步奔小康。
3、把“两山”理论宣传到家喻户晓,让群众懂得绿水青山就是
金山银山。同时,也是提高我县乡村防灾抗灾的能力。
4、一张蓝图绘到底,乡村振兴是个长远工程、系统工程,要高
标准规划,持之以恒, 一任接着一任干,重点打造一个到两个观光
农
业,创意农业的示范点,并以点带面。
5、加强党建引领,坚持以“两山”理论为指导,把美丽乡村建
设作为检验党组织建设的标准,选优配强村级党组织带头人,提升
为 民干事的能力,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
锋模
范作用,更好为村集体和村民服务。
学习浙江乡村振兴经验培训班心得体会(三)
肩负着县委县政府的期待,带着寻找老师,推进乡村建设的强烈
愿望,我从 x 日到 x 日在浙江大学参加了x 县乡村振兴专题研讨会
仅仅几天的学习时间,我就和来自全县各单位的 x 名科级领导干部
一 起,在百年名校浙江大学的要求创新课上向名人询问,在x 个示
范村 寻求教育,在热烈的小组研究中交流思想,分析问题,探讨推
进x 乡
村振兴的想法。
一、主要的收获和感觉。 一是深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 想的理解和认识。无论是在课堂上专家课堂上反复强调的浙江乡
村建 设的今天是中国其他地区乡村建设的明天,还是特色乡村建设
现场教
育的实践案例,都实现了视觉冲击和思想冲突。
作为美丽乡村的第一个地方,总书记在浙江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
间推进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
章。通过系统规划设计、持续建设整备,浙江省全省农村生态环境大
幅提高,传统产业变革升级,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走出了绿水青山是
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通过训练,我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的理论本质有更直观、更深刻、更真实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四
种意识,坚定四种自信,实现两种维护的自觉主导性。
二是深化对乡村振兴建设的理解和认识。浙江短短几天,我们听
到的,看到的所有特色村镇,其产业都表现出特别强,乡村垃圾实现
分类处理,村前后不是山青水绿,村干部能力强,大众热情诚实,乡
风文明, x 年浙江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x 多元,基本上达到了十九
大
提出的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村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
我深刻意识到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国家战略,中央和自治区、市、县委
的高度视,能有幸从事这项工作,是我们每一名直接参与这项工作的
县、乡干部的幸运。 "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相较于浙江乡村
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素有X 之称的X 同样独具特色,
同样充满魅力,完全具备加快推进实施乡村振兴的条件。通过此次
学 习,我们要扑下身子学习浙江精神,借鉴浙江经验,切实发挥自
身优
势,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的 X 样板。
二、 四点启示。 一要高度重视生态提升。农村美不美,关键看
治
水;
发展快不快,关键看生态。结合实际,在工作中,我们要牢固树
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统筹环保、经济、社会三者关
系,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生态环境保障。下老乡有丰富的龙滩库区水
面、独特的花衣壮文化及两省三市交界的区位优势等资源,在下步的
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将以浙江经验指导实践,把农村的垃圾、污水、
粪便集中高效处理、绿化作为乡村振兴的重点环节抓实抓好。
农村污水能接入污水处理管网的,尽可能接入污水处理管网进行
处理;
不能接入的,通过建设小型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对刚刚清理
完毕的龙滩库区水面,严格按照规划并以集体经济投入为主发展养殖
业。村庄绿化的目标是村在林中,同时还要注意小巷、庭院内外的绿
化美化。起步阶段,可以通过美丽庭院、美丽街巷建设,从细节入手,
标签: #乡村振兴
摘要:
展开>>
收起<<
学习浙江乡村振兴经验培训班心得体会5篇学习浙江乡村振兴经验培训班心得体会(一)近日,县委组织部组织全县各单位代表赴浙江考察学习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实施情况。通过现场参观、交流座谈等方式,学习考察浙江的先进思路、运行模式和创新方法。以下是我的学习收获:一、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情况浙江是美丽乡村的首创地。2003年总书记亲自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开启了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新篇章。通过系统规划设计、持续建设和整治,浙江全省农村生态环境大大提升,带动了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走出了一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之路。第一阶段:从2003年至2007年,以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