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篇)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VIP专免
2024-01-14
999+
24.01KB
1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发言系列 590(4
篇)提高基层治理
社会化法治化智能
化专业化水平
2021 年 10 月
—1
—
目录
1.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市委党校分中心
孙婷:
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水平的三个维度………………………
………………1
2.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博导陆幸福: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3
3.重庆交通大学经管学院二级教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李
友根:
数字化技术让基层治理更智慧………………………………
………………5
4.重庆市委政法委刘明月、王卫波:
抓实“四个治理”提高基层治理专业化水平………………
………………7
—1
—
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2021 年9月30 日)
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水平的三个维度
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市委党校分中
心孙婷
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培育本土型、专业型、
服务型的社会组织及志愿者队伍,将基层治理民生服
务的“最后一公里”缩短至“最后一米”,切实提升基层治
理社会化效能。
基层治理社会化水平是检验乡镇(街道)、城乡社
区和谐有序的试金石。要着力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水平,
打造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
增强社会治理预见性、精准性、高效性,构建人民群众
积极参与、各类组织广泛协同追求高品质生活、共画
“同心圆”的善治图景,让基层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
序。
党建引领有组织,完善社会参与。基层是国家治理
的最末端,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基层治理社会化要
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把党
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为基层治理社会
化把脉定向,解答基层治理“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
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与组织
优势。要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把加强基
层党建贯穿于基层治理始终,扩大党建覆盖面。在新的
技术骨干、社区精英等社会力量中培养、吸收党员发展
对象,始终将政治标准放在首位,严格程序、严格把关,
激发基层党组织的动力与活力。二是坚持党建带团建,
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社会化整合功能。要充分发挥基层党
组织的群众优势,以党建带群建统筹基层党组织与群团
组织的社会化整合,
根据不同群团组织职能职责,培育一批具有公益性、
服务性、互助性的社会组织,尤其是在教育、就业、医
疗、养老等群众“急难愁盼”的领域,更好地履行组织、
宣传、凝聚、服务群众职责,解决源头性问题。三是拓
宽服务渠道,深化基层党组织的公共服务功能。要持续
拓展乡镇(街道)、城乡社区与驻社区单位区域化党建,
支持党组织健全、管理规范的社会组织优先承接政府转
移职能和服务项目,推动基层党组织党建力量下沉,更
好地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
治理主体有协同,提升治理效能。构建人人有责、人人尽
责、人人享有的
—1
—
基层治理共同体,要实现政府、市场、社会等基层治理
“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提升治理效能。一是基层政府要
坚持强化责任与适度放权相结合。各级政府要强化责任
落实与评估考核,尤其在保障群众自治、政府监管与公
共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坚持重心下移、力量下沉、保
障下倾,全力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要推动多元
主体之间协同合作,充分发挥积极作用,营造主动作为
与协同共治的善治空间。二是市场主体要坚持抢抓机遇
与防范风险相结合。市场主体要充分利用政策红利与产
业发展机遇,在大健康产业、互联网产业等重点领域积
极参与、良性竞争、严密布局,为实现基层治理现代化
构建稳定有序的市场格局。三是社会力量要坚持激发活
力与充分参与相结合。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自治愿望与
自治活力,不断健全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整合网格力
量资源,加强网格员队伍建设,引导网格内信息员、志
愿者、群众骨干、社会组织、商业组织等积极参与网格
服务,着力解决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积极推动“双网格化治理”,着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
难题。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积极培育本土型、专业型、
服务型的社会组织及志愿者队伍,将基层治理民生服务
的“最后一公里”缩短至“最后一米”,切实提升基层治理
社会化效能。
治理成果有温度,实现全民共享。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营造居民关系
友好、生态环境良好、人民生活美好的社会环境,是推
动基层治理社会化的应有之义。一是营造安全稳定的社
会环境。风险社会的治理效能集中体现在是否坚持人民
性。由于重大风险的突发性与复杂性,
使得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成为化解风险的重要模式。
需要依靠全体人民强化风险意识,将防范化解风险贯穿
于基层治理全过程,坚守风险底线。二是营造全龄友好
的人居环境。基层治理社会化需要从人民群众的城乡结
构、年龄结构、职业结构等方面入手,对城乡社区公共
服务的供给力与便捷性进行统筹设计,构建全龄友好的
包容性基层治理体系。三是营造成果共享的文化环境。
深入挖掘基层社会的文化特色与文化根源,以优秀文脉
延续基层治理的文化基因,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与文
化特色的文化环境,丰富“一市一制、一区一策、一社
一特色”等形式,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安全感。
—2—
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
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博导陆幸福
要切实增强做好新时代基层治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
命感,学会运用法治方式破解工作难题,不断提高防范
和抵御安全风险能力,有效防范化解社会矛盾,确保社
会既安定有序又充满生机活力。
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将基层治理纳入法治化轨道,把法
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融入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是实
现基层善治的必经之路。用法治化方式推进基层社会治
理,夯实国家治理基石,是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落到
实处、确保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运用法治精神审视基层社会治理。通过各层级党
政机关、社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长期努力,当前基层
社会治理已经取得了较大成就。在强调社会治理规范
化、精细化的当下,尤其需要运用法治精神审视基层
社会治理,进一步完善和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由于管
理事项不断向基层下沉,基层政府工作人员面对的任
务日益繁重复杂,有时会因为过分追求结果和完成期
限,做出一些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在社会组织管理
方面,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不良后果,基层政府会对
社会组织实行过多限制,导致社会组织束手束脚,无
法有效发挥作为社会治理中间力量的应有作用。审视
基层社会治理,要突出依法治理这个根本。要坚持以
P 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
合治理、源头治理有机结合,主动作为,综合施策,
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持续和谐稳定。要建立规范有序、
权责明晰的社会治理法治体系,完善清单式责任分解、
常态化责任落实、全过
摘要:
展开>>
收起<<
发言系列590(4篇)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2021年10月—1—目录1.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市委党校分中心孙婷:提升基层治理社会化水平的三个维度………………………………………12.西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教授、博导陆幸福: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33.重庆交通大学经管学院二级教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李友根:数字化技术让基层治理更智慧………………………………………………54.重庆市委政法委刘明月、王卫波:抓实“四个治理”提高基层治理专业化水平………………………………7—1—提高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202...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