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素材】供职报告的写作教程
![](/assets/c1cb3888/images/icon/s-docx.png)
VIP专免
2024-01-13
999+
29.83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由于供职报告是拟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地方国家机
关工作人员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作供职报告。表明供职者
对所拟任的职务的
岗位责任的基本认识、基本工作思路和接受人大监督
的打算等,因此,供职者必须使用第一人称,以自己准备
要做工作的口吻,接受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查。
2.对象的确定性
供职报告是供职者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向人大常委
会发表自己的“施政演说”,是被审查者接受审查、被监督者
接受监督的过程,不同于在本单位搞的竞争演讲。
3.内容的确定性
供职报告是拟任职者对拟任职务的职责、任务、目的
等的认识,对所要达到的工作目标、任务的打算,因此要
紧紧围绕上述内容做文章,与此无关的内容则不属于供职
报告的范畴。
4.形式的严肃性
供职报告是拟任职者在人大常委会上发表施政演说,
因此必须按照人大常委会提出的要求来完成。因此,供职
报告必须严肃认真、
实事求是,切忌说假话、大话、空话。制定目标,切
实可行,用词准确,文字简练,留有余地,语言朴实。
5.时间的限制性
由于供职报告要在审议前一周发给与会的人大常委会
组成人员,因此,应当提前一周写完并报人大常委会有关
办事机构。
6.目标的承诺性
供职者在充分地表明自己对工作的认识后,主要向选
举和任命他的国家权力机关表明自己如果能够就职之后的
行为,回答“若在其位,如何谋其政”的问题。因此,应阐述
自己应该做什么,所以供职报告具有承诺性。
(三)供职报告的意义
人事任免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一项
重要职权。如何行使好这一权力,必须辅之以必要的形式
而让拟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作供职报告,是加强人大常委
会人事任免权的创新之举,具有重要的意义。
1.任免形式的创新,充实和提升了人大常委会任命干
部的新内涵,进一步摆正了国家权力机关监督国家行政机
关的法定关系,革新了以往任命政府组成人员的传统模式
打破了过去任免过程中存在的候选人的神秘感,提高了人
大常委会任命工作和被任命人员承诺的公开程度,增加了
政治生活的透明度。
2
,供职报告使被任命人员对权力及其来源有了新的认
识,增强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宪法意识和“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特别是在庄严、隆重的人大常委会
会议上,通过作供职报告,当众承诺,接受人大常委会和
组成人员代表人民的审查、评判、挑选,有利于进一步增
强被任命人员的国家意识、法律意识、公仆意识和宗旨意
识,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四)供职报告的作用
1
.有利于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是加强对干部进行监
督的具体体现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对党组织推荐选为国
家机关领导人进行监督的内容对人大常委会正确行使人事
任免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此,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形势下,必然要求地方
人大常委会切实加强对被任命干部的监督,特别要按照报
告所强调的,“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
监督,加强对人财物管理和使用的监督”,努力为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政府组成人员都是政府职
能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执掌着一个部门或一个方面的权力
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交给什么样的人,能否掌管得好,行使
是否妥当,势必对本行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直接的
和深远影响。因此,让拟任命人员在人大常委会上作供职
报告,既是国家权力机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加强
对领导于部监督的重要体现.也是保证国家行政机关“为民
执政、科学理政、依法行政、从严治政”,保证把人民赋予
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的具体措施。
2
.有利于改革和完善于部管理供职报告在增强被任命
人员自觉接受人大这一代表人民进行的事前监督的同时,
也为人大常委会强化对被任命人员的任后监督,提供了可
资检验的依据。因为,这是拟任职者在公众面前的第一次
亮相,其供职报告成功与否,对于树立任职者的形象,对
于今后工作的开展有着直接的重要意义。因此,供职报告
无疑会对建立和完善健全的权力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加
强千部队伍建设,提高干部素质和工作水平,将起到积极
的促进作用。
二、供职报告的基本结构和写法
供职报告的文体结构一般由标题、签注、称谓、正文、
结尾等部分组成。
(一)供职报告的标题
供职报告的标题可以有两种写法。一是公文标题法。
事由加文种构成,如《关于担任省财政厅厅长的供职报
告》。
标签: #写作素材
摘要:
展开>>
收起<<
由于供职报告是拟提请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作供职报告。表明供职者对所拟任的职务的岗位责任的基本认识、基本工作思路和接受人大监督的打算等,因此,供职者必须使用第一人称,以自己准备要做工作的口吻,接受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审查。2.对象的确定性供职报告是供职者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向人大常委会发表自己的“施政演说”,是被审查者接受审查、被监督者接受监督的过程,不同于在本单位搞的竞争演讲。3.内容的确定性供职报告是拟任职者对拟任职务的职责、任务、目的等的认识,对所要达到的工作目标、任务的打算,因此要紧紧围绕上述内容做文章,与此无关的内容则不属于供职报告的范畴。4.形式的严...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