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乡村振兴专题研讨交流座谈发言材料6篇
VIP专免
2024-07-08
999+
45.56KB
3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目 录
青年干部座谈交流发言: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彰显青春担当
在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乡村振兴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材
料
交流发言材料:以“党建十”模式引领乡村“五个”振兴
乡镇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发言稿
交流研讨发言:践行回信精神助力乡村振兴用青春书写新时代
华彩篇章
守“红线”保“粮安”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研讨发言
青年干部座谈交流发言: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彰显青春担
当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
回信中寄语广大青年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
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这是总书记的殷殷期盼,也是时
代的呼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年轻干部队伍选
拔任用标准常态化工作机制,是我们党后继有人的根本大计。
乡村振兴中亟需大量新鲜血液,不断扩展人才输入途径,是
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广大青年要自
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胸怀远大理想,主动到艰苦地区中、
到乡村基层一线中施展抱负、建功立业,以“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精神,点燃青春火把,践行初心使命,
勾勒出绚丽的人生底色。
一、弘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精神,奔赴服务群
众的最前沿。
青年是胸怀梦想、热情奔放、能力突出的一代,但青年
也有着经验不足、阅历不够、理论丰富而实践缺乏等不足,
因而青年一代服务乡村振兴时需要在实践中走群众路线。青
年干部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站稳人民立场、
走好群众路线、践行为民宗旨,向下扎根扎进基层沃土,奔
赴服务群众的最前沿,着力解决好群众困难,耐心收集每一
条意见、细心处理每一个难题,暖心服务每一位群众,以人
民群众为"标尺”,聚焦群众"急难盼愁”,书写“人民满
意"答卷。要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的各项急难愁盼,收集群众
的所需所想所盼。只有深入群众,与群众零距离接触,才能
确保收到的信息、掌握的情况真实可靠,从而使得工作方向
明确,重点突出,做到有的放矢,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
得到群众的支持与配合。要向群众学习,青年一代由于对乡
村情况了解不多,缺乏破解乡村问题的经验和方法,只有主
动向群众请教,拜群众为师,放下架子向群众多问几个“为
什么”“怎么办”,才能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走得稳、走得顺。
要重视调研,只有不断深入调研,才能不断突破对乡村基层
认识的盲区,不断深化对乡村基层方方面面的认识,要深入
矛盾纠纷多、群众意见大的地方和领域调研,要在不断“自
找苦吃"中锤炼自我,增长见识,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乡
村振兴的各种问题的“金钥匙”。
二、 厚植“一片丹心许家国”的家国情怀,开赴急难险
重的第一线。
青年一代大多接受过新式的教育,拥有知识,懂得科技,
擅长管理,综合能力较强,因而青年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要
发挥好、利用好自身的长处,在乡村展现自己的才华,实现
学有所用,理论与实践结合,做最好的自己。乡村振兴,必
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必须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
必须践行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广大青年要敢于用新理念、
新观点破除乡村中的旧有的、落后的观念,要带头反对和破
除乡村中的一些禁锢人们头脑、阻碍乡村发展的陈规陋习,
为乡村振兴夯实思想根基。要发挥"传帮带"作用,到田间
地头,手把手地耐心向农民传授农业生产技术和先进的管理
理念,要通过举办相关培训班的方式,推动农民群体实现由
只会拼劳力、耗时间的传统农民到掌握科技、善于经营的新
式农民的华丽转身,把科技兴农战略落到实处,不断推动农
业农村现代化。要从历史长河中汲取营养,坚定战略自信,
保持必胜信念,铆足"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拼劲,真
抓实干、务求实效,聚焦问题、知难而进,保持“等不起”
的紧迫感、 "慢不得"的危机感、 “坐不住”的责任感,遇
事不推脱、不扯皮、不回避,始终奋斗在急难险重的第一线,
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伟业添砖加瓦。
三、 提高“天工人巧日争新”的创新能力,赶赴改革发
展的主战场。
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进行了部署,作出了规划,
这就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政策保障。如今,我国乡村发展、乡
村建设、乡村治理任重而道远,青年干部要认识到自身的能
力和责任,不做过客、不当看客,拿出“初生牛犊不怕虎”
的锐气,踊跃投身全面深化改革大潮,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和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各尽所能、各展所长,在农村改革发展
主战场,展示青春风采,在搏击风浪中增长才干、成为栋梁。
要心系“三农”,要明白农村是个大有可为的广阔舞台,农
业是个大有前途的朝阳产业,农民是个受人敬重的体面职业。
要珍惜在乡村基层锻炼的机会,要真正用心用情用力地在乡
村基层积极作为,勇挑重担,不能有完成任务的心态,不能
有把乡村锻炼的机会当作“踏脚板”“垫脚石”的想法。青
年在乡村基层奋发作为, 一方面是对个人的历练和提升,可
以在这里经风雨、长见识、拓视野,为将来的人生奠基,另
一方面可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为“三农”发展输入
新鲜血液,引导农业农村朝着现代化、科技化、专业化的方
向发展。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广
大 青年以实干为帆,以担当为桨,在乡村振兴的赛道上奋
力奔
跑,美丽乡村建设未来可期。
在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乡村振兴专题研
讨交流会上的发言材料
同志们:
《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是开展学习贯彻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权威教材,为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提供了思想宝库和力量源泉。 《选
读》中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对于我国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
振兴有效衔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
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等进行了全
面系统的阐释,对于我国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农业
农村现代化目标,具有领航指向的重要意义。下面,结合分
管工作实际,我谈几点体会。
一、在乡村振兴的思想理念方法上把握“全面”。
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出坚持以人民为中
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发展为了人民,这是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
“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
共享”。在 2013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 中国要
富农民必须富。”“三个必须”强调了“三农”问题是关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是对“三农”工
作基础性地位的总把握。2015 年7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
林
调研时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
能淡漠农村。 “三个不能”明确了我们党在经济上要保障农
民物质利益,在政治上要尊重农民民主权利。2016 年4 月,
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召开的农村改革座谈会
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农村改革,坚定不移
加快农村发展,坚定不移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三个坚定不
移"发出强农重农的强烈信号,意义深远。这些重要思想既
有实践的总结又有理论的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党的
“三农”思想。凸显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理念,重塑新型城乡
关系。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出发,
作出“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
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重大判断,为从全局和战略高度
把握和处理工农关系、城乡关系提供了重要遵循。习近平总
书记在《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一文中指出:
“要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
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城乡融合
发展理念,为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举措提供了基
本依据。展现坚持系统观念方法论,构建乡村振兴战略“四
梁八柱”。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指出:
“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
重大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必然要求。”习
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指出:"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
要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
带来的新形势、提出的新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
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这些重要论述,凸显出全面推进乡
村振兴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补齐社会主义现代化短板的基
础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连续出台 11 个中央一号
文 件和一系列政策举措,构建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四
梁八
柱”。
二、 在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和路径举措上把握“全面”。
围绕重中之重,突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总一保障”
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在 2017 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推动农业全面
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
振兴新篇章。2018 年3 月,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
议 山东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从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人 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五个方面,系
统阐 述了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2018 年9 月,习近平总书
记在主 持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发表了重要
讲话,进 一步系统阐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总
方针、总要 求和制度保障。他深刻指出,农业农村现代化
是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的总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是
总方针,产业兴 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
活富裕是总要求, 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
体系是制度保障。这 些顶层设计和战略部署体现了我们党
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的规律认识和实践推动的深化。围绕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
村振兴道路,提出七条“之路”。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
村振兴道路》 一文高度概括了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七条
“之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必须
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必须深化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走质量兴农之路;必须坚持人与自
然和谐共生,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
文明,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必须创新乡村治理体系,走乡
村善治之路;必须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走中国特色减贫之
路。围绕贯彻落实目标要求,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和政 策体系。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紧扣乡村振兴这一重大战略,相继
出 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
《国家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关于建立
健全城乡 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 《中共
中央国务院关 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
意见》等文件, 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
和地方性法规,不 断完善乡村振兴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
为加快解决乡村振 兴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为
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
有效落实提供了坚强的制度保障。
三、 在加快推动乡村振兴实践和经验推广上把握“全
面”。
加快推动重点地区的乡村振兴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要把这盘大棋走好。”在“这盘大
棋"中,不同地区的乡村振兴实践分别扮演着先行者、主力
军、保障员等重要角色。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课
题,任何时候这根弦都不能松,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
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如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粮食主产区,
粮食产量占全国逾 1/5.东北地区坚持不懈抓好粮食生产,
始终强调保护好黑土地是东北地区粮食生产中的关键一环,
不断完善高标准基本农田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通过黑土地
耕地质量"天空地"立体监测和智能化农机设备开展保护性
耕作,实现粮食高产优产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再如,浙
江省以“两山”理念为指导,以“千万工程”为牵引,推动
高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推动部省共建数字乡村
引领区,助力共同富裕和省域现代化先行。加快推动重点领
域的乡村振兴实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加快推动“三农”
重点领域的实践探索。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
农业强国” "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构建多元化食物
供给体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
“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统筹乡村基础
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等,为我国分两个阶段统筹推进乡村
振兴,形成重点领域的新局面新气象创造了条件。加快推动
乡村振兴重点任务和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强调,把“三农”工
作摆在突出位置抓紧抓好,不断提高“三农”工作水平。要
求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 9个方面
33 个重点工作上提出具体指导,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开好局起好步画好"三农"任务图。坚持全国“一盘棋”,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必须在党的建
设和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方面积极探索,
摘要:
展开>>
收起<<
目录青年干部座谈交流发言: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彰显青春担当在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乡村振兴专题研讨交流会上的发言材料交流发言材料:以“党建十”模式引领乡村“五个”振兴乡镇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发言稿交流研讨发言:践行回信精神助力乡村振兴用青春书写新时代华彩篇章守“红线”保“粮安”推动乡村产业全面振兴研讨发言青年干部座谈交流发言:在乡村振兴“主战场”彰显青春担当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中寄语广大青年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这是总书记的殷殷期盼,也是时代的呼唤。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建立健全年轻干部队伍选拔任用标准常态化工作机制,是我们党...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