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美好家园
VIP专免
2024-01-12
999+
25.67KB
3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的幸福美好家园
同志们:
按照此次主题教育安排,我对近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的所学所思所想进行
了梳理,结合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实际,围绕“深入学习践行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美好
家园”为主题,就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
神,持续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主题教育,以更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全面转型高
质量发展,与大家共同交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
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
富、意义深远。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
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
党中央召开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政
治意义、历史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习近平总书记
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
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深入分析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面
临的形势,深刻阐述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处理
好的重大关系,系统部署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
务和重大举措,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
明建设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
本遵循。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
调,今后 5年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时期。我们要深入贯
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建设美丽
中国摆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突出位置,推动城乡人居
环境明显改善、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以高品质生
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
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诠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为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价值遵循和实践指引。
一、深刻把握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在深学
细悟笃行中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一)坚持和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全面领导。习近平
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
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
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为新征程上全
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
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已进入加快绿色化、低碳化的高质量发展阶段,生态
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生态环境
治理呈现问题点多面广、矛盾新旧交织、压力累积叠加的
特点,生态环境保护任务依然艰巨。生态环境系统要立足
全面建设美丽中国新阶段,深刻把握生态环境保护的形势
任务,始终保持战略清醒、战略自信、战略主动,迎难而
上,久久为功,将美丽中国蓝
图一步一步变为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保护眼
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人
民群众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习近平总书记指
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
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
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
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充分发
挥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
治优势,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
(二)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根基,生态环境变化直接影响文明兴衰演替。习近平总书
记强调,“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
则文明衰”。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古代中国
四大文明古国均发源于森林茂密、水量丰沛、田野肥沃的
地区。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哺育了
灿烂的中华文明。而古代一度辉煌的楼兰文明已被埋葬在
万顷流沙之下,那里当年曾经是一块水草丰美之地。历史
上,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都曾经水丰草茂,由于毁林开荒
乱砍滥伐,致使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加剧了经济衰落
以史为鉴,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
大计。
(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
发展的根基,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
要
内容。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类社会的最基本关系,人永
远无法独立于自然界而实现发展。立足新时代我国生态环
境新变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自然是人类赖
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这是对人类
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的理性分析,也是对人类文明进步方
式的深层次更迭。
(四)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
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两山论”揭示了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极大丰富和拓
展了人们对生态价值的认知,为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
保护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保
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深刻
揭示了生态环境的本质属性。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
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新时代,要牢固树立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
色发展之路。
(五)坚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良好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深刻地阐述了生态文明建
设的价值旨归和本质属性。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
高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
目标,更加优美的环境是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
“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实现人与
自然和谐发展的新要求”,生态文明建设“关乎民族未来的千
年大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任务”。将生
态文明建设作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不仅是贯彻以人民
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而且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
现代化强国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的本质就是以人民为中
心、以永续发展为目标的文明,坚持和发展好生态文明就
是解决中华民族发展问题的根本之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我们要积极回应
人民群众所想、所盼、所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
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
环境需要”。
(六)坚持绿色发展是发展观的深刻革命。绿色是大自
然的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
节”。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山
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是坚持系统观念的生动体现。习近
平总书记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
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一论述说明
了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生命体。生
态保护和修复是一项系统工程,要从系统工程和全局角度
寻求新
的治理之道,不能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各管一摊、
相互掣肘,而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施策、多措并举,全方
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文明建设。
(七)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建
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
护生态环境。“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大多同
体制不健全、制度不严格、法治不严密、执行不到位、惩
处不得力有关”,因此,要“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
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
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
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在党的领
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上,切实落实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
责任制,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及考核结果作为领导
干部提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指标。
(八)坚持把建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
广泛动员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是人民群众共
同参与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事业”。坚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
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
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新理
念,提出全人类共建、共享、共赢的全球治理新体系,多
次站在推动人类永续发展的高度,向世界发出“构建人与自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美好家园同志们:按照此次主题教育安排,我对近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的所学所思所想进行了梳理,结合全市生态环境保护实际,围绕“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幸福美好家园”为主题,就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持续深化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以更高水平的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全面转型高质量发展,与大家共同交流。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意义深远。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