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与时俱进 守正创新 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
VIP专免
2024-01-12
999+
21.18KB
2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做好新时代思想
政治工作
同志们: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心任务
的开启,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提出了时代要求
守正创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
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也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思想政
治教育创新发展提出了基本要求和重要遵循。守正创新包
括“守正”与“创新”两个方面,“正”即正道,体现的是事物的
原则、本质和规律;守正,就是坚守正道,坚持按规律办
事,体现为坚守方向的根本性问题。创新意味着因时而进
在内容、形式、方法等多层次、多维度实现新突破和新超
越。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即是在坚持正确的方向、立场
和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揭示的是“变”与“不
变”的关系,二者统一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
代进程之中。这里,我讲几点意见,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之必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呼唤思想政治教育的新
发展。“我们从事的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守正才能不迷
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
代。”坚持守正创新是思想政治教育立足国情、根植历史、
坚守正
道的必然要求,是统筹“两个大局”的必然选择,是培育时代
新人的应然之举。
1.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
我们党历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
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激发人民群众不断奋斗、激发
全社会创造活力的强大动力。回顾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研究和实践探索史,可以看出守正创新是贯穿党百年思想
政治教育的一条主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围绕争取
实现革命胜利的主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在逐步克服教条主义、经验主义、本本主义中加强对工人
农民、学生群体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革命理论宣传教育。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围绕着大规模进行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要求、实践任务,在教育系统设置多门
社会主义教育课程,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马克思主
义教育,凝聚起在党的领导下建设新中国的统一意志。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教育
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展开,推进党的思想政治
教育向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为国家发展
贡献精神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
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想政治
教育,在承继党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更进一
步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目标和要求,丰富了思想
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
的方法路径,使其日益科学化、体系化。总的来说,党在
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中,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用社会主义、共产
主义理想信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同时用党的纲领、路线
方针、政策教育广大干部和群众,为实现党在各个不同历
史时期的中心任务而奋斗。这一基本经验体现了党思想政
治教育中的“守正”和“创新”,守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之正,
结合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新时代的具体任务进行政治
理论教育和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党
的思想政治教育逐渐确立起一整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领
导机制、思想教育机制、工作管理机制等,不断在坚持“守
正”中“创新”发展。
2.统筹“两个大局”的时代之需
在新时代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是统筹“两个大局”
的时代之需。当今时代,最为鲜明的时代特色,就是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交
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是国内大局,即要实现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是国际大
局,即国际秩序与全球治理体系处于深刻变革中。百年未
有之大变局影响着世界未来的走向,与中国伟大复兴的战
略全局息息相关,“两个大局”的共同特点是“变”,深刻影响
着思想
政治教育的内外环境。一方面,国际上“西强东弱”的传统格
局正在被改变,以中国为主要代表的发展中国家综合力量
逐渐增强,但西方敌对势力妄图“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不
会改变,对中国的意识形态渗透也不会停止,甚至会以更
加隐蔽的方式加大渗透,将加剧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长期
性、艰巨性、复杂性。这要求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保
持战略定力,守社会主义之正、守马克思主义之正、守立
德树人之正,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另一方面,以电子化、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数字化
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正在孕育兴起,世界政治格
局、经济格局、军事格局、全球治理体系等领域正在发生
深刻调整,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层出不穷的新情况新问题令人应接不暇。在这样的背景下
按部就班、因循守旧就会捉襟见肘或被淘汰出局,突出创
新成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在
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场域和空
间,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吸引力方面保有高度的自觉
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紧
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在“两个大局”相互交织下的背景下,坚
守思想政治教育“不变”阵地,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导权,
同时不断实现创新发展,以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凝聚精神力量。
3.培育时代新人的应然之举
党中央曾明确提出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党从理
想信念、道德素养、文化水平和行为规范四个方面提出的
育人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考察清华大学时又提出
了培养时代新人的“四大”标准:“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
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
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从“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到“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
意味着育人目标随着时代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从“有理
想”到“立大志”,强调的是从“小我”之志向“大我”之志的转变。
“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青年人就是要立志做大事。马
克思在中学时代就表示要选择最能为人类幸福而工作的志
向,周恩来在少年时期就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鸿鹄
之志。青年人只有树立了远大的社会理想,才能自觉将追
求小我价值融入实现大我梦想之中,自觉为祖国、为人民
而矢志奋斗。从“有道德”到“明大德”,强调的是从注重个体
的道德素养转变为国家层面的“明大德”、社会层面的“守公
德”与个体层面的“严私德”的协调统一。从“有文化”到“成大
才”,强调了民族复兴需要的青年人才素质从基本的“有文
化”提升为更高层次的综合要求“成大才”,把个人命运与国
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担大任”则是对青年人
“守纪律”的突破性成长要求,表明了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 同志们: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心任务的开启,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提出了时代要求守正创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重要内容,也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提出了基本要求和重要遵循。守正创新包括“守正”与“创新”两个方面,“正”即正道,体现的是事物的原则、本质和规律;守正,就是坚守正道,坚持按规律办事,体现为坚守方向的根本性问题。创新意味着因时而进在内容、形式、方法等多层次、多维度实现新突破和新超越。思想政治教育守正创新即是在坚持正确的方向、立场和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应变、主动求变,揭...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