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准确把握“四下基层”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VIP专免
2024-01-12
999+
17.9KB
2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准确把握“四下基层”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
法
同志们: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
中国共产党人从指导思想上对党的历史的总结,也包括习
近平总书记对他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以来思想发展
过程的总结。其中,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的两年是习近
平同志思想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节点。正是在这个节点上
习近平同志形成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
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的“四下
基层”的优良作风,并在工作中大力倡导、身体力行,形成
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四下基层”体现了“两个结合”的基本
要素。借此机会,由我为大家作一堂党课报告,围绕“准确
把握‘四下基层’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这一主题,
与同志们共同交流。
一、“四下基层”从密切联系群众上体现了历史唯物论与
民本观的结合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
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首先体现
在
对人民的认识和态度上,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本观
的结合上。
“四下基层”,是要让地处闽东的宁德摆脱贫困,让宁德
人民过上好日子,贯穿其中的一个根本要求是干部要练好
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功。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
层,习近平同志指出:“党的领导是通过具体的路线、方针、
政策来体现的,而我们的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
具体执行者,干部只有到人民群众中去,并且同人民群众
保持血肉相联的关系,才能使党的方针、政策得到更好的
贯彻。”对于调查研究下基层,习近平同志指出:“规律性的
东西,正是蕴藏在广大群众的实践中。因此,要提高领导
水平,就要眼睛向下,善于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获
得真知。”对于信访接待下基层,要求变被动为主动,“各级
领导必须放下架子,打掉官气,主动上门,把信访工作做
到基层,把党的关怀和政府的济助送进普通群众的家庭”。
对于现场办公下基层,要求干部到基层现场着力解决群众
反映的突出问题,“我们不能还是习惯于过去‘台上讲,台下
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而应当是深入家家户户,把思想
工作做到每一个农民的心坎上”。“四下基层”,强调“干部苦
练密切联系群众这个基本功”,以解决宁德摆脱贫困的组织
领导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增强为人民服务的党性观念,
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延安,毛泽东
和黄
炎培有一个关于历史周期率的对话,毛泽东认为以民主、
走群众路线的新路能跳出这个周期率。习近平同志引用他
们的对话后指出:“毛泽东同志高度概括总结了中国共产党
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一庄严而伟
大的号召,并把它作为我党的唯一宗旨写进党章之中。可
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是由我们党的性质和使命所决定的,
也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并坚持的党的优良传统
作风。”周恩来在《目前抗战危机与坚持华北抗战的任务》
中阐明抗日战争依靠的是民众。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
“周恩来同志早在50 年前就告诫过全党:不怕战争失利,
最怕战争失了人心!失掉民众,这是万劫不复的。”习近平
同志根据马克思、毛泽东、周恩来的人民性理论,阐明密
切联系群众是解决宁德贫困问题的根本力量和有效办法,
也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
“四下基层”,密切联系群众,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于闽东文化建设,习
近平同志指出,有一个重要的着眼点就是要弘扬地方的传
统文化。从整个国家来说,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民族的
延续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闽东的文化建设也具有
同样的意义。我们有一个明确目标:通过文化建设,弘扬
民族文化传统,不仅增强我们的自信心,而且提高外界对
闽东的信心。”习近平同志谈密切联系群众时,总要结合以
民为本的
传统观念进行阐述。在《干部的基本功——密切联系人
民群众》中,习近平同志就结合《老子》中的“以百姓心为
心”,《管子》中的“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
心”,苏辙《上皇帝书》中的“去民之患,如除腹心之疾”等,
来阐述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问题。孟子是中国古代民本观
念的突出代表。习近平同志对《孟子离娄上》中的“得民心•
者得天下”尤为重视,在《廉政建设是共产党人的历史使
命》中指出:“中国有句古训:‘得民心者得天下。’那么我们
中国共产党人靠什么来得民心呢?靠的就是廉洁奉公,全
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离开宁德时的临别赠言中,习近平
同志引用了这样一句话:“善为国者,爱民如父母之爱子、
兄之爱弟,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25 年后,
习近平总书记说,“至今,这句话依然在我心中”,要求“这
句话,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在心”。
“四下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所体现的“两个结合”,对党
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的立场、“天下为
公”的胸怀的思考和实施治国理政,从历史唯物主义根基上
产生着重要影响。2012 年11 月15 日,刚刚当选总书记
的习近平同志庄严宣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
们的奋斗目标。”在回答俄罗斯记者布里廖夫关于怎样领导
中国这么大的国家的提问时,习近平总书记说:“作为国家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准确把握“四下基层”中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同志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指导思想上对党的历史的总结,也包括习近平总书记对他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以来思想发展过程的总结。其中,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的两年是习近平同志思想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节点。正是在这个节点上习近平同志形成了“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下基层,调查研究下基层,信访接待下基层,现场办公下基层”的“四下基层”的优良作风,并在工作中大力倡导、身体力行,形成工作方法和工作制度。“四下基层”体现了“两个结合”的基本要素。借此机会,由我为大...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