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2023年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VIP专免
2024-01-12
999+
24.86KB
3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学习贯彻 2023 年主题教育专题党课
同志们:
按照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有关要求和我局主题教育
总体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一次专题党课。主要目的是
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
XX 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 习近平X 重要讲
话精神,进一步动员广大党员干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
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努力形成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
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的生动局面。下面,结合我自己
的学习体会,从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深刻领会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的宝贵结
晶,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开展主题教育
的首要任务,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凝心铸魂,教育引导广大党员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
元,以理论上的清醒确保政治上的坚定。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内涵丰富、系统完备、逻辑严密的
思想体系,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系统深邃。真学真懂、学
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从充分认
识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入手,领会好、把握好这一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运用好、坚持好根本政治立场、科学的思想方法。党的 XX
大报告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
方法论概括为“六个必须坚持”,即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必须
坚持自信自立,必须坚持守正创新,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必须坚持胸怀天下。“六个必须坚持”具
有全方位、开创性、根本性特点,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代化的最新最好诠释,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
供了重要思路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刻领会“六个坚持”的丰
富内涵,切切实实将思想的伟力转化为实践的磅礴力量,
以更宽的视野、更多的思路、更实的成绩,奋进新征程,
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篇章。
(一)坚持人民至上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
标志。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植根
人民之中,指明了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的人间正道。自
诞生之日起,我们党就把“人民”二字写在旗帜上、融入血脉
里。1944 年9月8
日,毛泽东同志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发表了著名的
《为人民服务》的讲演,开宗明义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
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我
们党领导人民打土豪、分田地,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
领导人民开展抗日战争、赶走日本侵略者,是为人民根本
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推翻蒋家王朝、建立新中国,是为
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改变一穷二白的国家面貌,是为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领
导人民实行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同样是为了
人民根本利益而斗争。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点、价值支点、实践原点。
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宣示,
到“为了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我们什么都可以豁得出来”的勇
毅,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到“为民造福是最大
政绩”……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深厚的为民情
怀和强烈的使命担当,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开创新时代
历史伟业。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必须牢记总书记谆谆嘱托,
必须牢记民生是最大的政治,必须继续坚持群众观点、践
行群众路线,必须始终与人民群众血肉相连、唇齿相依,
筑牢党长期执政最可靠的阶级基础和群众根基。
(二)坚持自信自立是新时代共产党人应有的精神风
貌。马克思在创立、发展、传播和实践真理的过程中展现
出强烈的理论自信,坚信他毕生所从事事业的正义性、思
想的科学性、目标的伟大性。唯有自信、方能自主,唯有
自立、才能自强。我党拥有最强大的领导力量、最优越的
制度力量、最磅礴的人民力量和最主动的精神力量,在习
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也彰显着自信自立的
鲜明特质,彰显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的坚定信念,
充满着豪迈的历史担当和创造精神。这种自信自立的
鲜明特质,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斗志昂扬地为全面建
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
结奋斗。新时代新征程,共产党人必须始终保持自信自立
的精神风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伟大旗帜,坚定“四个自信”,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
争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
(三)坚持守正创新是中国共产党理论与实践的源头
活水。守正与创新相辅相成,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和基础,
创新是守正的目的和路径,这深刻彰显了“变”与“不变”、继
承与发展、原则性与灵活性的辩证统一。守正不渝,创新
不止,才能行稳致远。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将马克思
主义“活”的灵魂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真”的实践相结合,提
出了一系列原创性的战略思想,为理论和实践创新注入了
源源不断的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
的党中央在立场、方向、原则、道路等根本性问题上旗帜
鲜明、毫不含糊,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
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确
保了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同时,面对快速变化的
世界和中国,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坚持立破并举,持续
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之新,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之新,以原创性理论贡献标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
新高度,实现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新征程上,守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之正,创理论探索与实践发展之新,
必须确保我们党的方向不偏不倚、底色不改不换、基因不
变不腐、根本不松不放,必须确保党在推陈出新中固本强
基、为全世界发展中国家贡献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
国力量。
(四)坚持问题导向是中国共产党发扬历史主动的起
始点。马克思指出:“问题就是公开的、无畏的、左右一切
个人的时代声音。问题就是时代的口号,是它表现自己精
神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鲜明特点是自
始至终贯穿着强烈的问题意识,致力于提出新问题并寻求
科学的答案。问题是矛盾的集中反映,问题中饱含了时代
的呼声。自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直面革命、建设和改革
过程中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革命锻造中,成为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实现了中华民族从
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
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
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不断提出真正解
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
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始终
坚持问题导向,充分发挥历史主动精神,既要善于发现问
题、形成问题思维,又要敢于正视问题、重视问题。既要
全面联系发展地看问题、透过现象看
本质,又要找准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坚持把问题导
向贯穿发展始终。
(五)坚持系统观念是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客观辩
证法。系统观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
内部各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整个世界是相互联
系的统一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坚持系统观念不仅
是唯物辩证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重要方法。新时代的十年,我们党立足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人口规模巨大的实际,进行一系列战略部
署。坚持统筹规划,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发展欣
欣向荣的经济、广泛真实的民主、生机盎然的文化、安全
稳定的社会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环境。习近平总
书记指出:“要善于通过历史看现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把
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
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
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
思维能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前瞻性
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为完
成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提供了根本遵循和
科学路径。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系统观念,
标签: #主题教育
摘要:
展开>>
收起<<
学习贯彻2023年主题教育专题党课同志们:按照市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有关要求和我局主题教育总体安排,今天由我给大家上一次专题党课。主要目的是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XX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习近平X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动员广大党员干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努力形成思想大解放、能力大提升、作风大转变、工作大落实的生动局面。下面,结合我自己的学习体会,从三个方面与大家进行交流。一、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