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
VIP专免
2024-01-12
999+
18.46KB
1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市2023 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
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
某市有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镇办 6个和省老区建设重点
镇办 4个,贫困村 51 个,其中深度贫困村 6个。全市建档
立卡贫困人口 71629 人,动态调整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71009 人。自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
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六个精
准”工作要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大力推行“帮
扶干部‘派’到位,让群众安心;贫困对象‘访’到位,让群众顺
心;脱贫政策‘落’到位,让群众放心;产业发展‘帮’到位,让
群众舒心;党建带动‘领’到位,让群众齐心。”“五心”工作法,
有力推动了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责任落实,脱贫攻坚工
作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效。我市连续两次以优异成绩通过
“国检”,在 2022 年度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位居县市区
第五名,处在第一方阵。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提高政治站位,压实责任促脱贫。坚持把脱贫
攻坚作为第一位政治、最头等大事来抓,作为“一号工程”
“一把手工程”来抓,不断压紧压实脱贫责任,促进脱贫工作
落到实处。一是压实主体责任。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
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指示和批示精神,按照“五级书记
抓扶
贫”要求,制定全市脱贫攻坚工作方案,由市委书记任扶贫
攻坚领导小组第一组长、市长任组长,相关市领导任副组
长,充实脱贫攻坚领导力量。比照中央与各省党政主要领
导签“军令状”的作法,”与各镇办(工业基地管委会)党政
“一把手”签订“军令状”,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建立市委常委
会定期研究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定期不定期召开脱贫攻坚
专题会,听取脱贫工作情况,研究解决重点难点问题。二
是压实专班责任。成立市扶贫攻坚指挥部,组建以市级领
导任组长的驻村帮扶、产业扶贫、易地搬迁等“十大工作专
班”,专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今年以来,采取现场会、推
进会、点名道姓发通报等形式,统筹推进了产业扶贫、中
央巡视整改、遍访贫困户等工作。三是压实帮扶责任。严
格落实市“四大家”领导“一驻六挂”制度,所有贫困村、软弱
涣散村都明确一名市级领导驻点包保,每名领导干部至少
包保一个贫困户,落实一个产业项目,解决脱贫攻坚工作
中的突出问题。按照结对帮扶全覆盖要求,从市直单位抽
调2000 多名干部充实 353 个扶贫工作队,将全市财政编制
人员全部推向扶贫一线,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强化考核
结果运用,提高脱贫攻坚年度考核权重,考核结果与文明
单位创建挂钩,与评先表模挂钩,与测评评议挂钩,与干
部选拔任用挂钩,出台《驻村帮扶贫困村和结对帮扶考核
办法》,定期考核兑现经费保障。近年来,全市先后取消4
名同志年度评先表优资格,召回驻村第一书记 2人,通报批
评2人,党内警告 1人,涌现了荣获某省脱贫攻坚创新奖的
第一书记某某委,带病坚持扶贫的干部某某等优秀代表。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抓住村“两委”换届机遇,
运用选、引、派、聘四种模式,选派、聘请党组织书记 67
人,调整 60 岁以上党组织书记 109 人,农村基层党组织带
领群众脱贫攻坚的战斗力、凝聚力、带动力显著增强。大
力推进社会帮扶,健全完善“七联”帮扶机制,积极开展“三
乡工程”“人大代表聚力脱贫攻坚”“百企帮百村”等活动,广泛
调动社会帮扶力量和资源投入脱贫攻坚,逐渐形成了“政府
主导、社会参与”的大扶贫格局。近年来,全市组织122 家
民营企业签约帮扶 99 个村,累计投入帮扶资金 3800 多万元。
(二)突出精细精准,夯实基础促脱贫。突出精准精
细,下足“绣花”功夫,切实让脱贫攻坚经得起时间和历史检
验。一是人员识别到位。注重精准识别、应纳尽纳、应退
尽退,除严格按照“八步工作法”“七步三公示一比对一公告”、
统筹衡量“一有、两不愁、三保障”等程序外,创新采用“一
评、二查、三比对”的工作方法,坚决把好贫困人口识别、
退出关。二是数据比对到位。搭建扶贫数据共享平台,建
立部门之间数据比对机制。根据大数据比对、各级考核检
查、专项巡视(巡察)、审计比对和群众举报的问题线索
及时调查核实,动态调整数据库,坚决做到国网“库内无假
贫,
库外无真贫。”今年,按照省大数据核查比对工作要求,我
市率先保质保量完成了线索交办及核查工作任务,共查实
207 条,查实率7%,目前,正在就查实的问题积极整改。
三是业务培训到位。把扶贫干部熟练掌握国家政策、识别
方法、帮扶能力作为打牢精准扶贫基础的关键,定期不定
期举办市、镇、村多个层面的业务培训班,不断提高扶贫
干部扶贫工作能力。截至目前,全市共组织400 人以上的集
中培训达5次。今年,根据省际交叉检查考核情况,我市选
送了一批扶贫干部到省扶贫办顶岗学习,将进一步提升我
市扶贫干部工作能力。
(三)狠抓开发扶贫,发展产业促脱贫。积极创新产
业扶贫模式,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以产业扶贫构筑脱贫长
效机制,激活脱贫攻坚新动能。一是发展特色种养促脱贫
制定产业扶贫工作《实施方案》,筛选确定28 类本土成熟
产业,综合发挥产业扶贫资金的支持作用、小额扶贫贷的
撬动作用、驻村单位的帮扶作用、招引企业(合作社)的
市场作用,重点支持发展油茶、蔬菜、水产、茶叶、林果
多肉植物、畜禽、食用菌等特色产业,贫困户发展产业积
极性不断增强。采取“支持促动、帮扶促动、市场促动、企
业促动”四种模式,健全完善“政府+合作社(企业)+基地
+贫困户+金融单位”等形式多样的利益连接机制,让贫困
户流转土地得租金、基地务工得薪金、入股公司得股金。
摘要:
展开>>
收起<<
市2023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汇报 某市有省扶贫开发工作重点镇办6个和省老区建设重点镇办4个,贫困村51个,其中深度贫困村6个。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1629人,动态调整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1009人。自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六个精准”工作要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大力推行“帮扶干部‘派’到位,让群众安心;贫困对象‘访’到位,让群众顺心;脱贫政策‘落’到位,让群众放心;产业发展‘帮’到位,让群众舒心;党建带动‘领’到位,让群众齐心。”“五心”工作法,有力推动了政策落实、工作落实、责任落实,脱贫...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