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防洪抗旱应急预案
VIP专免
2023-11-28
999+
71.5KB
5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最新防汛抗旱应急预案
前言
本预案对我办防汛抗旱应急管理和处置程序进行规范,明
确防汛抗旱指挥体系、信息监测、预警预报、洪水干旱等级划
分,防汛抗旱应急措施、行政首长责任制,有关单位职责。本
预案包括总则、基本情况、组织体系、预防预测预警、应急响
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宣传培训、附则、附件等方面内容。
各村(社区)委会、有关单位要按照本预案的要求,认真开展
防汛抗旱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
1.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了有效有组织开展防汛抗旱救灾工作,确保公众的生命
财产安全,使各村(社区)和有关单位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组织
有序、措施得力,有效控制水旱灾害扩大,防止和减轻水旱灾
害损失,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办经济社会全面、
协调、可持续发展。
1.2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汛条例》、《XX 区自然灾害处置办
法》、《XX 区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等,制订本预案。
1.3 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1.3.1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树立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防汛抗旱并重,努力
实现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
不断提高防汛抗旱应急管理水平。
1.3.2
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部门负责,建立防汛抗
旱责任追究制。坚持依法防汛抗旱、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
结合、公众参与、专群结合的原则。
1.3.3 坚持以人为本、依靠科学、预防为主、防救结合、
全面部署、保证重点的原则。
1.3.4 坚持严格纪律、统一调度、服从大局、团结抗洪抗
旱的原则。
1.3.5 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地表、后地下、先节水、
后调水”的抗旱用水原则。科学调度、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
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需求。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办行政区域内水旱灾害预防和应急处置,
包括江河洪水、洪涝灾害、水利工程险情、旱灾和洪水危机的
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
1.5 预案依据
1.5.1 《XX 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是本预案编制的主要依
据。
1.5.2 本预案是《XX 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XX 区突发自然灾害专项应急预案》、《XX 区防汛抗旱预
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办防汛抗旱应急管理和处置的总体
预案。
1.5.3 村、居民委员会,重要防洪部位,各水库(电站)
工程,山洪灾害易发区划,抗旱水源工程按照“属地管理、条
块结合”的原则,参照本预案编制单项的防汛抗旱预案和应急
供水预案或方案。
2.基本情况
2.1.1 气象
我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具有如下特征:春早气温多
变,夏长干旱频繁,秋短多阴雨连绵,冬迟少霜雪,雨量充沛,
湿度大,云雾多,日照少。盛夏时间长,多连晴高温和伏旱,
又有大风、冰雹和暴雨洪涝产生。多年平均气温 18.1℃,山区
约低于平坝2—3℃。区内最高温度出现在 2006 年8月15 日,
气 温 42.7℃ ,1961 年 元 月 17 日 出 现 最 低 气 温 为零下
3.7℃。大气降水比较充沛,多年降水量为1124.74mm,最
多的1968 年为1519.8 mm,最少的1961 年为829mm。
2.1.2 河流分布情况、水文、地形地貌
XX 位于合扬城北部,水陆交通十分方便,国道212 线,太
大公路贯穿其中,拥有52 公里的嘉陵江干流贯穿于我办金钟村、
犁头村、黄坡村、牌湾村、龙骨村以及原利泽老场镇和内口老
场镇,区域内溪流交错,沿溪岸线有窄、长、陡的特性。
我办属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春
早、气温多变,夏长、干旱,秋短、多绵雨,冬迟少霜雪、云
雾多、日照少。境内多年平均降雨 1127.74 毫米,降雨时空上分
配极不均衡,多年平均径流深 386mm ,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40.58 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最大风速 12m/s,49 月降雨量占全年
降雨量的76.4%。103 月降雨量仅占 23.6%。洪水由暴雨形成,
大暴雨多集中在 78 月,大于 50 mm 的暴雨,每年约出现24 次,
多的达8次。山洪易发区地势多较为陡峭,水流汇流速度快,
暴雨强度大,历时一般为一天左右,洪水陡涨陡落,具有山溪
洪水的普遍特性。
辖区属浅丘切岩地形地貌,岩性为侏罗系上沙溪庙组 J2S2
的紫红色砂泥岩互层,岩性变化较大,受山溪洪水的影响,造
成了一定程度的水土流失,多集中在我办的大觉、百丈、盆古、
高坪、包塘、龙骨等村,此为重度侵蚀区,其他村为轻度侵蚀
村。
2.1.3 洪旱灾害的特点、成因
我办洪水灾害的特点类型主要是过境洪水、山溪洪水。由
于山地高斜,集水面积较大,坡陡、勾谷陕长,24 小时内降雨
过程的雨量大小而引发,水流汇流速度快,洪水陡涨陡落,具
有山溪洪水的普遍特性,但危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系数较
小,淹没沟谷农田较多,过境洪水威胁沿江农田安全和人民生
命财产安全。
2.1.4 行政区划
全办辖17 个村,1个居委会, 184 个村民小组。
2.1.5 人口数量
20xx 年底,全办总人口81995 人,总户数 29871 户,
其中农业人口64417 人,非农业人口17578 人,其中男性
42564 人,女性 39431 人。
2.1.6 耕地面积
全办 20xx 年底有耕地64699.4 亩,其中田42440 亩,
旱地 22259.4 亩。
2.1.7 国内生产总值
全办 20xx 年底国内生产总产值89405.6 万元,其中第一
产业20405 万元,第二产业15269 万元,第三产业53731.6
万元。
2.1.8 农民人均纯收入
全街道办事处 20xx 年农民人均纯收入 8449 元。
3.组织指挥体系
3.1 组织指挥机构及职责
根据《重庆市自然灾害处置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发
布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XX 区人民政府发布公共事件应
急预案》的规定,XX 街道防汛抗旱应急处置组织机构的设置及
职责依次为:
(一)XX 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二)XX 自然灾害应急领导小组。
(三)XX 防汛抗旱领导小组,并抽调相关部门和人员设立
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五个工作组。
3.1.1 XX 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行政主任)
副组长:(分管副主任)
成员:民政、党政办、卫生院)、派出所)、财政所、教
办、人武部、综治办、村(社区)委会。
3.1.自然灾害应急领导小组
组长:行政主任
副组长:分管副主任
成员:城建办、卫生院、派出所等。
3.1.防汛抗旱领导小组:
组长:行政主任
副组长:分管副主任
成员:城建办、卫生院、派出所等。。
3.1.4 办组织指挥机构
办成立防汛抗旱领导小组,相关部门责任人为成员。下设
监测、信息、转移、调度、保障 5个工作小组和 38 个应急抢
险队。
3.2 职责和分工
3.2.1 办事处职责
在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开展防汛抗旱工作,
具体负责辖区内防汛抗旱工作,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有关部门
汇报,并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明确责任人,危险区人员
转移安置计划、人员培训、转移路线等。
3.2.2 村、居委会职责
负责本行政村、居委会内降雨监测、预警、人员转移和抢
险工作。
3.2.3 各组工作职责
监测组:负责监测辖区雨量、气象站等的雨量、水利工程
危险区及江河、溪沟水位、泥石流、旱区、滑坡点的移位等信
息。
信息组:负责对气象、水文等部门各种信息的收集处理,
分析掌握暴雨洪水预报、泥石流、滑坡、水利工程、旱情等信
息,及时为领导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转移组:负责按照领导小组的命令及预警通知,做好受威
胁群众按预定的践线和地点转移的组织工作,负责转移任务的
责任人要一个不漏的动员到户到人,同时确保转移途中和安置
后的人员安全。
调度组:负责水利工程的调度运行、抢险人员的调配、调
度并管理抢险救灾物资车辆并负责善后补偿与处理等。
保障组: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的组织
工作,负责被安置户原房屋搬迁建设及新的房基本地用地审批
手续的联系工作。
应急抢险队:在紧急情况下听从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灾
工作。
信号放置员: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或接到紧急避灾转移命
令后,立即按预定信号发布报警信号。
3.2.4 各项工作的责任人员及工作职责
农服中心:负责水利工程管理和防汛抗旱工作,制定防洪
调度方案、抗旱救灾预案,组织协调防汛抢险和抗旱救灾工作,
编制和实施防洪规划。
党(政)办:负责防汛抗旱的协调工作。
卫生院:负责组织调配急救队伍、抢救负责负伤抢险人员
和灾民,建立疫情报告制度,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控制传染
病暴发性流行,及时检查、监测饮用水源、食品等。
民政办:负责调配救济物品,保障灾民的基本生活,做好
灾民的转移和安置工作,做好外援物资的接收及分发工作。
人武部:根据汛情需要,执行国家赋予的防汛抢险和抗旱
救灾工作,负责协调民兵预备役和应急抢险队人员抢修病险工
程,及时疏散营救受灾群众,撤离转移物资。执行重要防汛抢
险和抗旱救灾指令和完成突发性抢险救灾任务。
财政所:负责安排防汛抗旱经费,筹措防汛抢险资金,并
做好资金物资的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等。
国土所:负责辖区内地质灾害的排查治理,编制和实施险
工险段、危重地质灾害的整治规划。
派出所:负责维护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秩序,治安管理和安
全保卫工作,对特定的重点防洪区域实施交通管制。在紧急防
汛期间协助防汛部门组织撤离洪水淹没区群众。从快从重查处
偷盗或破坏防汛抗旱物资、水文测报设施设备的违法犯罪行为,
维护社会和谐。
中(小)学:负责辖区内中(小)学学校全体师生的安全。
3.2.5 工程管理单位的职责
各有防汛任务的水利工程单位及涉水建设的工程管理单位
要根据工程的实际,明确防汛安全责任人、防汛重点和防汛应
急措施,组建应急抢险队伍,储备防汛抢险物资,制订防汛应
急预案,报办事处审查,由水利局批准后,区防汛抗旱指挥部
办公室监督实施。
3.2.6 应急联动机制
预测将要发生或已经发生重大,特别重大水旱灾害时,根
据街道办事处的指示,防汛抗旱指挥小组统一协调,各专业抢
险救援队伍立即进行应急处置,分级启动预案,立即做出应急
联动响应。根据应急抢险需要,由办应急办申请区武装部协调
驻万部队以及其余驻合单位。同时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迅
速形成应急处置合力,办事处相关部门要为部队抢险救援工作
提供物资器材等保障。
其他有关部门及单位均应根据防汛抗旱抢险救灾的需要,
积极提供有利条件,配合完成抢险救灾任务。充分发挥全社会
力量在水旱灾害应急处置工作中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减少灾
害损失。
4.预防、预测、预案
4.1 预防
4.1.1 坚持预防为主。根据应急预案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
查和培训演练,汛期内定期或不定期组织人员对重点隐患区域
进行检查。在汛期和气候条件恶劣时段,按照应急预案有关规
定,加强洪旱灾害趋势会商,做好安全防御工作,强化排查巡
查和监督检查工作,建立和完善以预防为主的日常监督检查机
制,避免和减少洪旱灾害损失。
4.1.2 准备工作
(1)思想准备。加强宣传,增强干部群众预防水旱灾害和
自我保护的意识,做好“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
的思想准备。
(2)组织准备。建立健全防汛抗旱组织指挥机构,落实防
汛抗旱责任人,加强防汛抗旱队伍建设。
(3)工作准备。加强防汛保安和抗旱饮水工程的管理,对
存在病险水利工程的监督检查,落实防预措施和安全度汛方案。
(4)预案准备。修订完善防汛抗旱预案,使防汛抗旱预案
更具有可操作性。
(5)物资准备。在防汛重点部位储备一定数量的抢险物资,
做好应急抢险准备。
(6)通信准备。充分利用社会通讯网络,确保防汛抗旱通
讯畅通,确保雨情、水情、工情、灾情信息的指挥调度指令的
及时传递。
(7)防汛抗旱检查。加强对村居委会、有关单位、水利工
程和险工险段的检查,发现薄弱环节,要及时明确责任,限期
整改。
(8)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加强防汛抗旱的日常管理工作。
4.2 信息监测运行机制
4.2.1 当接到预报即将发生严重水旱灾害时,及时通知村
居委会和相关单位做好应急准备。重大雨情、水情应在 30 分
钟内报办事处防汛抗旱领导小组,为防汛抗旱领导小组指挥决
策提供依据。
4.2.2 堤防工程信息。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及时监测工程的
工情、险情,并分别向办事处和区防洪办及有关单位报告。
(1)汛期各水利工程单位应加强工程巡查,并将水情及工
程设施的运行情况及时上报办事处和区防洪办。
摘要:
展开>>
收起<<
最新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前言本预案对我办防汛抗旱应急管理和处置程序进行规范,明确防汛抗旱指挥体系、信息监测、预警预报、洪水干旱等级划分,防汛抗旱应急措施、行政首长责任制,有关单位职责。本预案包括总则、基本情况、组织体系、预防预测预警、应急响应、后期处置、保障措施、宣传培训、附则、附件等方面内容。各村(社区)委会、有关单位要按照本预案的要求,认真开展防汛抗旱应急管理和处置工作。1.总则1.1编制目的为了有效有组织开展防汛抗旱救灾工作,确保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使各村(社区)和有关单位在防汛抗旱工作中组织有序、措施得力,有效控制水旱灾害扩大,防止和减轻水旱灾害损失,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我办经济...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