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汇编(13篇)
VIP专免
2023-12-02
999+
45.86KB
5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汇编(13
篇)
目录
1. 激活干部担当作为“动力源”
2. 党员教育关键在“实”
3. @青年干部 闪耀你的青春关键词
4. 用农业农村现代化筑牢百姓“幸福梦”
5. 细调“研色盘” 点“靓”调查研究“高研值”
6. 让“正青春”与“强农梦”撞个满怀
7. “差异化”赋分让干部出力又出彩
8. 答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卷”
9. 打造“全链条式”基层党建网格
10.提“党建引领”之纲 挈“基层治理”之领
11.推行村级“小微管理”为基层治理“延链补链”
12.“邂逅”新征程 “相拥”新风尚
13.“力挺”担当者 让担当者“挺立”
激活干部担当作为“动力源”
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
大报告中指出,要“激励干部敢于担当、积极作为”。把
党的二十大描绘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关键需要一支
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更需要我们进一步
激活干部担当作为“动力源”,充分调动干部干事创业积
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干事创业,关键在人。各级组织
部门要深入谋划、综合施策,打好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组
合拳”,着力汇聚担当作为的势能士气、提振干事创业精
气神。
树牢选人用人“风向标”,让干部愿担当。思想是行
动的先导,只有想干事才能干成事。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
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组织部门要用好用活选人用人“指
挥棒”,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做深做实干部政治素
质考察,切实把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
识强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有为才有位,有位更能为。要
坚持事业为上、以事择人,完善干部考察考核机制,真正
让工作成效与选拔任用、评先奖优、能上能下、问责追责
等挂起钩来,牢固树立“优秀优先、实绩优先”导向。江
山代有才人出。要敢于打破隐性台阶、破除条条框框,完
善破格选拔程序,对综合素质高、能挑重担的优秀年轻干
部搭梯子、压担子,让干部队伍有动力、有奔头。政声人
去
后,民意闲谈中。要突出群众口碑选任干部,通过深
入基层一线听民声、察实情,经常性、近距离、多侧面了
解干部真实情况,真正把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及时发现
出来。
夯实能力建设“压舱石”,让干部善担当。“绳短不
能汲深井,浅水难以负大舟。”理想信念是担当作为的动
力源泉。组织部门要以本次主题教育为契机,开展干部铸
魂赋能工程,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学深悟透、
融会贯通,不断增强干部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
执行力,真正达到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
促干的目的。专业素养是担当作为的底气所在。要推进干
部精准滴灌行动,充分发挥党校等阵地引领作用,强化专
业化能力建设,通过举办招商引资、社会治理、乡村振兴、
社会治理等专业化培训,不断增强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本
领、服务群众本领、防范化解风险本领。庭院里跑不出千
里马,温室里长不出万年松。要培养干部“自找苦吃”的
精气神,有计划地选派优秀干部到上级部门、北上广地区、
镇街一线跟班学习、挂职锻炼,帮助干部开阔专业视野、
提升担当能力。
注入正向激励“催化剂”,让干部敢担当。为敢于善
于斗争、敢于担当作为、敢抓善管不怕得罪人的干部撑腰
鼓
劲,是组织部门的职责所在。典型就是旗帜,榜样就
是力量。要注重示范带动,及时挖掘、宣传、表扬面对困
难不“撂挑子”、遇到矛盾不“捂盖子”、遭遇挑战不
“掉链子”的优秀党员、干部,激励干部见贤思齐。不让
老实人吃亏,不让钻营者得利。要把关心关爱干部落实落
细,针对基层干部工作任务重、责任大,经常处于“白加
黑”“五加二”加班加点状态,除了规定在法定工作日之
外加班的给予补休或者补助外,还要将教育资源、选拔任
用向基层倾斜,切实解决干部身心疲惫的问题。同时,要
以组织担当带动干部作为,准确把握“三个区分开来”深
刻内涵,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积极稳
妥做好澄清正名、关爱回访和容错纠错三项工作,激发广
大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的事业心和责任
感。
党员教育关键在“实”
今年是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
是《2019—2023 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总结评估
之年。党员教育要针对薄弱环节,坚持“政治统领、重心
下沉、全面创优”工作思路,以问题为导向,出实招、下
实功、求实效。
在建强培训阵地上出“实招”。党员教育要围绕中心
服务大局,聚焦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党建和组织工作重点,
依托县级党校分类改革,创新市县统筹办学新模式,市级
统一建立师资库、课程库、基地库、案例库,推动优质师
资市县统筹调配、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建强党校主阵地。
同时,积极探索在经济开发区、产业园区、乡村振兴示范
点位等项目一线、产业基地建立现场教学点,整合党史教
育、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农旅融合、基层治理等打造党员
教育培训基地,以点带线、以线成面,打造集培训、实践、
体验、展示等于一体的党员教育培训阵地。
在创新内容方式上下“实功”。党员教育要主动服务
发展,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原则,充分
用好调查研究这一“传家宝”,重点针对“两新”领域、
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流动党员、村级集体经济负责人等党
员群体,采取座谈交流、走访了解、问卷调查等方式,开
展党员教育培训需求调研,精准制定培训计划,精心设置
培训
课程,通过市级抓重点、县级抓普遍、乡级抓兜底,
创新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等培训模式,采取“大班+
小班”“课堂+现场”“集训+分训”“讲授+互动”等
方式,提升党员教育培训针对性。
在提升培训水平上见“实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
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党员教育要在提升实效性上
下功夫,结合党的二十大精神全覆盖培训,采取送课到基
层,打造党员教育培训“样板课”,推动乡镇党委兜底培
训规范化、标准化。探索建立全程跟踪问效机制,培训前,
有针对性地制定问效指标,培训中,派员跟班学习,了解
党员培训学习情况、成果转化思路,培训后,要求党员就
培训成果转化目标、措施、时限等形成报告,及时跟踪了
解,督促党员做到学有所获、学以致用。
@青年干部 闪耀你的青春关键词
在党的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发出伟大号召——
“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
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
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
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生逢盛世,
恰逢其时,广大青年干部当在为建设美好新中国的征程上
闪耀属于自己的青春关键词。
勇毅
“壮志凌云气食牛,少年何事苦淹留?”青春之力量可
以挑重担、克难关、斗风险,青春之关键词是“勇毅”。
勇毅之光从百年以前的前辈那亮起,是陈延年同志不畏酷
刑,宁死不屈,义无反顾投身于时代的伟大斗争之中,留
下了“乱刃加身而宁死不跪”的革命精神和29 年的壮丽青
春;是夏明翰同志忠贞不渝的爱国情怀、矢志不渝的共产
主义信念,留下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28 年的不
朽青春;是李硕勋同志临危受命,面对敌人酷刑的折磨,
坚贞不屈,不透露半点党的机密,只留下那“死后勿为我
过悲,惟望善育吾儿”28 年的坦荡青春。青春之勇毅可以
换祖国河山之安稳、换民族之盛世,青年干部当继续点亮
勇毅之光,主动肩负起新时代的重任,把人生理想融入到
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不断克服工作中的一个个“娄山
关”“腊子口”,以“遇水架桥、逢山开路”的精神,
争做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而不懈勇毅前进的
行动者。
奋进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青春之力量可以一路披
荆斩棘、一路凯歌前行,青春之关键词是“奋进”。青春
可以创造无限可能,可以如“90 后”农村孩子裴先锋,以
青春之朝气和锐气,在自己的岗位勤学苦练,练就国家建
设需要的过硬本领;可以如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邓小燕,
与稻共生、与田共乐,带动群众多种粮、种好粮,为端牢
中国人自己的饭碗出谋划策,将青春之光闪耀在乡村振兴
一线;也可以如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杨安仁,有所学有所
用,将青春奉献给开满油桐花的农村大地。作为开启第二
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建设者、见证者、奉献者,青年干部当
不给自己设限,可以做车间厂房的“螺丝钉”、林海田野
的“苍天树”,更可以做海岛边疆“冲天鹰”。无论身处
何种岗位,当始终对党和国家用心、用情、用力,争做
“为国尽忠、与国同梦”奋进者,用青春书写“强国有
我”的新荣光。
超越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青春之力
量可以超弯道、攀高峰、潜海底,青春之关键词是“超
越”,是不断超越自我、不断打破纪录。如在短道速滑 20
载春秋里不断超越的武大靖,从陪练到世界冠军,始
终将自己的青春奉献在体育强国梦中;如中国首位成功登
顶珠峰的在校女大学生陈晨,以青春为名,登顶世界高峰,
探秘神奇的大自然;如“蛟龙号”的青年设计师、潜航员,
以卓越创新的精神,开启“下五洋捉鳖”的青春深海之旅。
青春因超越创造辉煌,作为“中国梦”的筑梦者、逐梦者、
圆梦者,青年干部当始终涵养敢想敢试、敢闯敢干的精神
和魄力,不断超越自我,为“追梦中国”保驾护航。
青春之光可照黑暗、可照远方,青年干部当以勇毅、
奋进、超越之姿投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
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火热实践中!
用农业农村现代化筑牢百姓“幸福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乡村振兴作出重
要部署。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
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认真领会二十大精神,实现
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好乡村振兴这一必由之路,不断增强
农村发展活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
描深粮食生产“及格线”,夯实“农业农村现代化”
的“基本盘”。耕地对于粮食生产而言是载体和基础,是
农民的命根子,是我们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对于我
们这种人口大国来说,人多地少的资源也决定了我们必须
保护好十八亿亩耕地红线不能被突破,保证十四亿人口的
吃饭问题,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一定要“确保中国人
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全面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在
这过程中,需要大家一起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部分群众
缺乏对保护耕地的认知,不懂其中的含义,要综合运用政
策扶持、市场运营等方式,处理好耕地保护与农民致富增
收之间的关系。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大棚房”、弃耕撂荒等突出问题
进行整治,多措并举,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
深抓产业导向“改革点”,撑起“农业农村现代化”
的“新骨架”。中国第一产业迈向现代农业,已经是大势
所趋,随着全球粮食生产方式发生革命,居民膳食结构由
“数量温饱型”向“质量营养型”转变,即“大食物
观”。从之前水稻、小麦等传统粮食,变成肉蛋奶、海产
品、蔬菜、菌类等新型粮食,饮食观念从“吃得饱”变成
“吃得好”,粮食产品“多样化”“优质化”的要求越来
越高,坚持多措并举,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可以从不同方
面落实到位,包括加强耕地保护、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
培养农业新型人才、生产规模化、经营战略和产品战略多
元化、因地制宜优化农业设施等,打破传统观念,让中国
人的饭碗端得牢、成色足。
拓宽人才强村“活力面”,激活“农业农村现代化”
的“新源泉”。乡村要振兴,因地制宜是前提,产业是基
础,人才是关键。着力实施人才支持计划,培育高素质农
民队伍,培养科技型、管理型人才,挖掘能工巧匠、乡土
艺术家;号召有能力、影响力的乡贤和追梦人回乡回村创
业,让善经营的“农创客”、懂技术的“田秀才”引得回、
留得住、发展好。坚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做大做强
特色产业,通过开办村集体公司、招商引资、特色中草药
种植、生态大米种植、水稻制种、畜牧养殖等特色种养业,
加上自身特点、地方文化、地区气候等优势,形成“一乡
一特色,一县一亮点”,运用“四微一端”,线下+线上
双同步,使传统农业转型升级,搭乘现代农业的快车,驶
上了“互联网+”的高速公路。
摘要:
展开>>
收起<<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汇编(13篇)目录1.激活干部担当作为“动力源”2.党员教育关键在“实”3.@青年干部闪耀你的青春关键词4.用农业农村现代化筑牢百姓“幸福梦”5.细调“研色盘”点“靓”调查研究“高研值”6.让“正青春”与“强农梦”撞个满怀7.“差异化”赋分让干部出力又出彩8.答好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卷”9.打造“全链条式”基层党建网格10.提“党建引领”之纲挈“基层治理”之领11.推行村级“小微管理”为基层治理“延链补链”12.“邂逅”新征程“相拥”新风尚13.“力挺”担当者让担当者“挺立”激活干部担当作为“动力源”水不激不跃,人不激不奋。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激励干...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