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关于旅游的调研报告
VIP专免
2024-01-11
999+
52.72KB
9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旅游的调研报告
(10 篇)
报告【一】
旅游业作为当今发展最快、前景最广的新兴产业,集
经济、社会、生态功能于一身,不仅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和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硬实力的支柱产业,也是推动社会
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增强软实力的重要力量,对于经济
欠发达地区来说,发展旅游业,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此,县政协于 20xx 年11 月下旬,在冯兴钱副主席的率领
下,就如何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
我县城乡统筹发展,开展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
下:
一、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自然资源特色鲜明。XX 县旅游资源独特,境内
有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滨海-玉苍山”景区,同时还有石聚
堂、燕窠硐、鲸头等多个县级风景区。金色沙滩、彩色岛
礁、山巅石海、古老村寨,构成了苍南独有的自然旅游景
观。
(二)文化资源丰富多彩。文化资源是乡村休闲旅游
的发展灵魂。XX 县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如金乡卫城
和蒲壮所城的抗倭文化,五凤、腾垟的茶文化,矾山的矿
石冶炼文化,玉苍山法云寺的宗教文化,岱岭、凤阳、莒
溪等地的
畲乡文化,朱程烈土故里、粟裕、刘英等抗日名将活动遗
址的红色文化,还有唐桥宋塔、矴步、牌坊、状元坟、生
态染坊、文物古迹等历史人文文化。此外民间民俗文化独
特、农耕文明体验丰富多彩,如有太平龙、灵溪宫庙会、
冥斋会、唱茶戏、拔五更、抬阁、马灯舞等民间民俗及捉
小海鲜、踏水车、织布、做豆腐、捣年糕、采摘蔬果等农
耕文明体验。
(三)生态农村建设成效明显。目前,我县已建成
(或已通过生态镇现场核查)国家级生态乡镇4个,国家级
生态村 2个,省级生态乡镇5个,市级生态乡镇1个以及县
级以上生态村 324 个。特色农业发展讯速,如灵溪观美桃湖
的农业观光园、马站农业园区等农业基地和观光园区建设
初具规模;马站四季柚、炎亭梭子蟹、苍南翠龙茶等特色
知名农产品声名远播;拥有中国四季柚之乡、中国蘑菇之
乡等多张涉农“国字号”金名片。优美的环境和特色农业基地,
为乡村休闲生态游、农业观光游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活动
载体。
(四)乡村农家乐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县农家乐呈
现良好发展势头。截至到 2012 年底,农家乐累计总投资规
模达4280 万元,接待餐位数 7840 个,床位数 258 个。全县
已发展农家乐旅游特色村 5个,农家乐旅游特色点 72 个,
2012 年全县共接待游客50 万人次,直接营业收入 4856 万
元,游客购物收入 108 万元,直接从业人员745 人。乡村旅
游业的发展,有效的推进了我县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
创业增收。
虽然我县乡村旅游发展势头良好,但还存在对开展乡
村旅游重视不够,缺少科学的发展规划,农家乐布局不合
理,功能单一;对民间民俗、农耕文明、抗倭文化、畲乡
文化等旅游产品的挖掘和开发不深;对外宣传推介力度不
够;乡村景点档次不高、分布较散、旅游服务能力不足、
经营管理欠规范、发展机制不灵活等问题,发展乡村旅游
工作还需强力推进。
二、大力发展我县乡村旅游的几点建议
发展乡村旅游业,有利于促进地方传统文化发展,保
护古民居、古村落等;有利于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保
护良好生态环境;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剩余劳
动力就业,增加山区群众收入,统筹城乡发展,全面推进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目前,我县的乡村旅游还处于发展初期,应按照科学
发展理念,将政府扶持、政策引导、培训教育和市场运作
等各项举措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推动乡村旅游上档次、高
效益。
(一)加强部门协作,支持乡村旅游发展。
各级乡镇政府应加大力度,将发展乡村旅游业作为推
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统筹兼顾,合理开发
加快发展。要发挥乡镇政府属地管理的主导作用,加强与
交通、建设、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工商、宣传、广
电、教育、文化等部门之间的合作关系,建立乡镇、部门
协作联动的管
理机制。
(二)科学编制规划,合理开发资源。
要根据现有乡村旅游资源,制订出我县乡村旅游的中
长期和近期发展计划,合理布局乡村旅游景点和线路,明
确全县乡村旅游的板块特色、项目重点和发展目标。要引
入先进的乡村旅游文化理念和创意,结合美丽乡村打造、
农业产业化建设、农房集聚改造、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做
好我县“国字号”涉农品牌资源文章,稳步发展农业观光型、
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肴型农(渔)业旅游产
品,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户一特”的发展格局。要选择一
些条件好,有潜力的乡镇和村庄,策划好之后率先发展,
以点带面,全面突破。同时要鼓励支持本地企业、农户加
强对乡村旅游商品特别是特色农产品如金乡同春酒、本地
笋干、席草制品、海鲜产品等开发经营,不断延伸乡村旅
游产业链,增加乡村旅游附加值,为农民带来实惠。
(三)完善投入机制,拓展融资渠道。
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完善农村配套基础设施。要创新
投融资体制,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融资环境,
尤其是要争取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支持。应研究出台对乡
村旅游提供信贷支持和资金支持的机构和个人的优惠政策
鼓励社会资本和金融资本为乡村旅游提供资金支持与信贷
服务,以解决乡村旅游在发展初期和发展壮大的关键时期
普遍存在
的资金支持不足的难题,最大限度地支持乡村旅游业的发
展和升级。例如,提供税收优惠,鼓励社会资本投资乡村
旅游;通过财政贴息,鼓励金融机构为乡村旅游和“农家乐”
提供小额贷款或低息贷款;通过再保险、风险贴息等方式
鼓励政策性和商业性保险机构积极开展乡村旅游业保险业
务,帮助农户和相关组织化解经营风险等等。
(四)加强综合管理,提升整体环境。
一要依据乡村旅游特点制定标准,规范管理。要把苍
南实际与市场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制定一套便于操作的“乡
村旅游管理办法”,用来指导、规范和帮助农家乐经营者。
按照现有的“示范”标准和“星级”标准加快经营户的提档升级,
加强对游客权益保护,规范农家乐文明友好待客行为,以
确保乡村旅游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二要加强培训,提升综合服务素质。要加强乡村旅游
从业者的'业务知识、旅游知识和法律知识培训,提高从业
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接待服务水平。特别是要有计划地组织
培训一批乡村特色景点导游员,提升游客对景点的内容感
知度,促进对景点的宣传和推介。
三要加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良好的生态
环境是乡村旅游能够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也是可持续
发展的根本保证。要加快推进农村环境的综合治理,建设
整洁、卫生、和谐、优美的旅游环境;要做好乡村景点间
的绿道、
慢行道的规划和建设,拓宽游玩项目,增加游客的游玩兴
趣和滞留时间;要加强环境法制建设,把乡村旅游的发展
与生态环境的保护统一起来,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
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五)加大宣传力度,拓展乡村旅游市场。
一要多渠道推介旅游资源。要综合利用电视、网络及
平面媒体等各种渠道,全方位的开展宣传。要创办乡村旅
游节目,定期宣传苍南乡村美景,积极开展“苍南人游苍南”、
“外地人游苍南”活动,进一步拓宽旅游市场,提高苍南在外
的知名度。
二要以举办节庆活动为抓手,加大乡村旅游营销力度
要组织有关单位积极参加各种旅游交易展览会,举办富有
地方特色的渔寮端午观海节和沙滩音乐会、玉苍山重阳登
高节和炎亭海鲜美食节,四季柚、蕃茄、柑橘、五凤茶叶
等农产品采摘节,做到以节兴旅,以旅促商,以商富民。
三要利用区位优势,开展精品联合,努力拓展乡村旅
游市场。要围绕”浙闽边界山海生态游“的主题,加强区域联
合,营造精品线路,继续主动与瓯南闽东二省六县(市)
合作,做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客源互送,共创精品旅
游线。
关于旅游的调研报告【二】
一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近年来,对澳门地区的旅游业来说,中国内地旅客是
旅
游收入的主要来源。目前旅游业已成为澳门地区经济发展
特别是第二产业发展的支柱。建立科学的可操作的旅游预
测模型是实现澳门地区旅游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理论基
石和前提。由于影响某地旅游人数的因素各异,还不存在
普遍适用的神经网络模型。
基于此,本文拟用3层bp 神经网络模型来仿真模拟分
析和预测澳门地区旅游需求,以此为旅游需求预测提供一
种新的方法。
二模型的假设与符号说明
1.基本假设
1)交通在旅游中通常不是重要的,为了研究的方便
(主要是无法获得交通数据),把交通这个影响忽略。
2)假设澳门的接待能力都满足需求。
3)在本例旅游需求预测模型中,我们考虑的主要因素
有:客源地的人口,客源地的总收入,客源地的消费水平
旅游目的地的生活水平。
4)为了研究的方便,假定以上四因子之间相互独立,
本例旅 游 需求 即 为上述四因子的函数,即
y=f(gdi,pop,gde,m-gp)。就用这四个因素作为人工神
经网络模型输入层的神经元。
2.符号说明
t澳门内地游客量
gdi 中国内地国民总收入
pop 中国内地人口总数
gde 中国内地国民消费水平
m-gp 澳门生产总值
三.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1.人工神经网络模型理论原理
人工神经网络(arcialneuralnetwork)是由大量的、
简单元件(神经元)广泛相互联结而成的非线性的、动态
的复杂网络信息处理系统,它是在现代神经学研究成果基
础上提出的,能模拟人脑的若干基本功能[1]。它具有并行
分布的信息处理结构,可以通过“自学习”或“训练”的方式完
成某一特定的工作。它可以从积累的工作案例中学习知识
尽可能多地把各种定性或定量的因素作为变量加以输入,
从而建立各种影响因素与结论之间的高度非线性映射,采
用自适应模式识别方法来完成预测工作[2]。人工神经网络
模型尤其是对处理内部规律不甚了解、不能用一组规则或
方程进行描述的复杂的、开放的非线性系统显得较为优越。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一般由处理单元、激活状态、单元
输出、连接模式、激活规则、学习规则等6个部分组成。一
个多层神经网络中包含有很多个信息处理单元,分布于不
同的层次中。根据每项输入和相应的权重获取一个综合信
号,当信号超过阈值则激活神经元而产生输出。各类影响
因素和最
终输出结果之间可以假定存在一种映射,即输出结果=f(影
响因素)。为了寻求最佳的映射关系f,将训练样本集合和
输入、输出转化为一种非线性关系,通过对简单非线性函
数的复合,从而建立一个高度的非线性映射关系f,最终实
现输出值的最优逼近[3]。在人工神经网络的实际应用中,
80%~90%的人工神经网络是采用前馈反向传播网络(back-
propagaon-network,简称 bp 网络)或它的变化形式。bp
神经网络(如图一)是一种单项传播的多层前向神经网络
分为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层与层之间采用全连接方
式,同一层单元之间不存在相互连接。它是前向网络的核
心部分,体现了人工神经网络最精华的部分[4]。标准的bp
网络是根据 w-h 学习规则,采用梯度下降算法,对非线性可
微函数进行权值训练的多层网络。
bp 神经网络的每一层的权值通过学习来调节,其基本
处理单元为非线性输入-输出关系,选用 s型作用函数:
其中:xj 为该神经元第i个输入;wij 为前一层第 i个神
经元至该神经元 j的连接权值,i=0 时的权值为阈值。其计
算步骤如下:
(1)给定一组随机的权值和阈值初始值及步长系数 η
与势态因子α;
(2)取学习样本数据,根据学习样本、权值及阀值计
算输出,并与学习期望输出比较,当误差满足要求时结束
训
练,否则将误差向后逐层传播,并修正各层连接权值,
5)澳门内地旅客人数神经网络模型的建立
(一)bp 网络设计
网络设计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它应满足多种不同要求
例如,希望所涉及的网络有较好的推理能力,易于硬件实
现,训练速度快等,其中有较好的推理能力是最主要的。
一般来说,推广能力决定于3个主要因素,即问题本身的复
杂程度、网络结构以及样本量大小。在一般情况下,旅游
需求预测研究中样本的数量是一定的,因此可归结为在样
本量一定的情况下,如何选择网络规模的问题。
在进行bp 网络预测模型设计中,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因
素:网络的层数、每层中的神经元个数、初始值的选择、
学习速率和期望误差。
i)网络的层数已证明:具有偏差和至少一个 s型隐含
层加上一个线性输出层的网络,能够逼近任何有理函数。
所以,本文选择一个 3层的bp 网络。
ii)每层中神经元的个数输入层和输出层神经元的个数
根据解决具体问题的复杂程度而定。为了提高网络训练的
精度,可以通过采用一个隐含层,再加上 1到2个神经元以
加快误差的下降速度即可。因此,本文输入层神经元个数
选择为4个,隐含层神经元个数分别选择了9、12、15 个,
输出层神经元个数选择为1个。
iii)初始值的选择由于人工神经网络是一个非线性系统,
初始值的选择对于网络学习是否达到局部最小、是否能够
收敛以及训练时间的长短都有较大影响。在初始值的选择
上一般是使经过初始值加权后的每个神经元的输出值都接
近零,这样可以保证每一个神经元的连接权值都能够在它
们的s型激活函数变化最大处进行调解。所以,初始值一般
选择在(-1,1)之间的随机数。本文的初始值为默认值。
iv)学习速率
对于任何一个网络都对应一个合适的学习速率。学习
速率决定每一次循环训练中所产生的权值的变化量。大的
学习速率可以导致网络的不稳定,但是小的学习速率又会
导致训练时间延长,收敛速度较慢,不能保证网络的误差
能最终趋于最小。综合上述考虑,在学习速率的选择上倾
向于选择较小的学习速率以保证网络的稳定性,本文选择
的学习速率为 0.01。
v)期望误差值
期望误差值的确定也是通过网络对不同误差值分别进
行训练比较后确定的最适合值。所谓的最适合值是相对于
所需要的隐含层的节点数来确定的,一个较小的误差值的
获得需要增加隐含层的节点以及训练时间。本文经过不断
测试,选择 0.0001 为期望误差值。
(二)1.网络训练模式的选择
训练网络有两类模式:逐变模式和批变模式。在逐变
模式中,每一个输入被作用于网络后,权重和偏置量被更
新一次。在批变模式中,所有的输入被应用于网络后,权
重和偏置量才被更新一次。使用批变模式不需要为每一层
的权重和偏置量设定训练函数,而只需为整个网络制定一
个训练函数,使用起来相对方便,因此,本文在进行网络
训练时采用批变模式。
2.数据和模型的建立
神经网络模型要求数据具有:a、易获得性 b、可靠性
c、可测度性。本项研究采用很可靠的官方发表的数据作为
分析的数据源(见表 1),主要来自于中国统计局网。
用3层bp 网络模型对本例旅游需求进行模拟,根据 bp
网络的映射原理,对于样本集合x和输出y,可以假设存在
一映射 f。为了寻求 f的最佳映射值,bp 网络模型将样本集
合的输入、输出转化为非线性优化,通过对简单的非线性
函数的复合,建立一个高度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实现 f值
的最优逼近。对于本例旅游需求模型的模拟:其输入层结
点数(4个神经元):中国内地国民总收入(gdi)、中国内
地人口总数(pop)、中国内地国民消费水平(gde)、澳
门生产总值(m-gp)。把澳门内地游客量(t)作为输出结
点。从而得出3层前馈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
四.模型结果及分析
1网络训练性能的检查。
不同个数的隐层单元组成的 bp 网络训练曲线如图
1,2,3所示。通过比较发现,中间层神经元个数为9和12
时,网络的收敛速度比较快。
2网络预测性能的考查。
在数据列表中选取1996 年到20xx 年的数据作为网络的
测试数据。20xx、20xx 年的游客量检验误差曲线如图4。
其仿真结果令人满意,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模型的应用与评价(优缺点与改进).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3层bp 神经网络模型的仿真
模拟效果是邻人满意的。可以看出,人工神经网络的拟合
精度比较高,主要是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抗干扰能力强,稳
定性好,能自动准确地找出各种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线性或
非线性关系,具有较强的模拟适应能力等特点。在本例对
于澳门的内地游客量的旅游预测中bp 神经网络模型是一种
有效的预测方法。
这一研究方法为旅游学的定量预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
的思路,也为工程实践问题中的一些研究工作提供了一种
非常好的指导方法。
虽然bp 网络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自身也存在一些缺
陷和不足,主要包括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由于学习速率是固定的,因此,网络的收敛速
度
慢,需要较强的训练时间。
再次,网络隐含层的层数和单元数的选择尚无理论上
的指导,一般是根据应验或者通过反复试验确定的。因此
网络往往存在很大的冗余性,在一定上也增加了网络学习
的负担。
原题附带问题简析
通过对本例旅游需求模型的分析,我们认为在利用数
学建模的方法对旅游需求进行预测预报时,对于数据的采
集和整理工作需要认真做好。对于数据的分析有助于我们
寻求变量间的关系,以形成初步的想法。如何获得数据以
及如何获得准确的数据对于我们研究实际问题具有相当重
大的意义。收集数据并非多多益善,而是要弄清究竟需要
哪些数据,剔除不必要的数据,从而减少冗余的工作。同
时,需要什么形式的数据也是我们应该思考的一个问题,
这与建立模型的目的和所选择的模型的特点有关。
关于旅游的调研报告【三】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化,创新发展成为新阶段扶贫
开发的必然要求,而乡村旅游扶贫就是扶贫开发形式和内
容上的创新。2015 年8月26 日至27 日,xxxx 县政协第十三
界委员会农经界别组赴兴隆考察调研 xxxx 县乡村旅游扶贫
通过对三桥滨州移民新村、兴隆玫瑰农庄和卡麂坪传统古
村落民居保护的考察调研,对我县乡村旅游扶贫现状和问
题的分析,
旨在探讨乡村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目前,扶
贫已进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阶段,理清扶贫攻坚思路,
增添扶贫攻坚措施,实施新一轮精准扶贫,已成为各级政
府使命崇高的艰巨任务。
贫困地区是乡村旅游资源富集区域,更是扶贫重点投
入的地区。乡村旅游扶贫丰富了扶贫开发的形式内容,提
升了农村经济的“造血功能”。乡村旅游贴近农村、贴近农民,
是调整农村经济、农业产业、农民收入结构的重要手段,
自然成为扶贫开发的重要载体。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的有
机结合是资源优势的融合,是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
其本质都是为了提升贫困地区“造血功能”,是促进贫困地区
繁荣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助力。
一、xxxx 县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现状
“十二五期间”,xxxx 县通过实施特色产业融合,打造乡
村旅游服务平台,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创建乡村旅游品牌
大力培育乡村旅游扶贫支柱产业。一是打造乡村旅游景区
景点。目前新建龙桥、长安、太和、云雾民族风情街,板
壁房,保存浓郁川东特色民居和人文景观,提升旅游接待
服务基地的形象和档次。新建三桥、龙桥、蜀鄂、杉木等
扶贫移民旅游新村,与绿树花草相映衬,与景区景观相辉
映。农户依托景区发展农家乐、提供特色旅游产品商贸和
后勤服务,实现安居乐业、经济增收。二是建设乡村旅游
配套设施。大力培
育餐馆、宾馆、农家乐等乡村旅游服务业。制定出台《xxxx
县乡村旅游农家乐补助标准及验收办法》,搭建贫困地区
创业协会和小额信贷金融服务平台,采取政策扶持、信贷
借款贴息等方式,解决资金困难,鼓励引导发展。已发展
乡 村 旅 游 扶贫农家 乐 1000 家,总 床 位 12000 个 , 餐 位
15680 个,接从业人员1万余人,其中贫困群众 2000 余人。
致力乡村旅游扶贫人才培养。开展乡村旅游景区知识、乡
村旅游扶贫营销、农家乐服务规范、农家乐基本厨艺等专
项培训 30 余期,培训从业人员1.2 万人次,大大提高了乡
村旅游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搭建电子商务平台。发展电
子商务企业,建设电子商务村,增强景区服务功能,提升
服务水平,拓展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促进产业发展。三
是壮大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围绕“示范带全域、旅游促产业、
产业辅旅游”的思路,以乡村旅游产业为龙头,发展“养生休
闲”农业特色产业、观光休闲农业园、规模化生态养殖。培
育现代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培育本土企业,围
绕乡村旅游要素,扶持、引导农业产业企业发展。鑫桥特
色种植、云龙牧业生态养殖等龙头企业逐步成长,与之相
应的就业群体、服务团体正在形成,走上致富之路。发展
特色效益农业。立足资源、市场和乡村旅游发展,谋划特
色效益农业产业布局,支持、引导实施特色效益农业产业
项目。建设红豆杉生态原料林基地和种苗繁育基地4.1 万亩,
繁育红豆杉种苗7000 多万株。
带动5000 余户农户种植红豆杉,近200 农户实现年收入超
万元;发展脐橙 30 万亩,油橄榄 6万亩,实现产值15 亿元;
大力发展四季特色小水果 15 万亩,满饱游客眼福和口福,
带动成片农户致富。建设现代农业观光园。建成兴隆扶贫
观光园、鹤峰油桃基地、江南脐橙观光园,吸纳农村富余
劳动力 3000 余人,新增产值1亿元,户平增收2万元。四
是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深度发掘乡村生活、乡村文化内涵
开发乡村旅游产品。凸显三国文化、诗城文化、移民文化
等文化底蕴和地方特色,积极培育壮大巩义美术产业群,
开发名优特产品、绿色食品、传统工艺品,以及民风民俗
手工制品和民族饰品等旅游产品。五是创建乡村旅游品牌
打造了聚龙观光园等2个3a 景区、铭阳等 3个2a 景区、回
龙和杉木市级乡村旅游示范村。
二、乡村旅游扶贫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产业发展缺乏共识联动
乡村旅游扶贫是旅游产业与扶贫产业相融合形成的新
兴产业形态,两种完全不同的产业的结合,有一个探索完
善和发展的过程。就目前而言,还没有完全形成产业发展
共识,主要表现为各级党委、政府对乡村旅游与农村产业
发展的关系、乡村旅游与扶贫开发的作用、乡村旅游与巩
固农村经济地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对乡村旅游扶贫
思路不明确,理念不清楚,引导不给力;乡村旅游扶贫很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旅游的调研报告(10篇)报告【一】 旅游业作为当今发展最快、前景最广的新兴产业,集经济、社会、生态功能于一身,不仅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增强硬实力的支柱产业,也是推动社会进步,促进社会和谐,增强软实力的重要力量,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来说,发展旅游业,具有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县政协于20xx年11月下旬,在冯兴钱副主席的率领下,就如何发挥农村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进我县城乡统筹发展,开展专题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一)自然资源特色鲜明。XX县旅游资源独特,境内有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滨海-玉苍山”景区,同时还有石聚堂、燕窠硐、鲸头等...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