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市深化企业增值服务暨科技人才大会上的交流发言.docx

在 2024 年全市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暨移风
易 俗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
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旗帜鲜明反对天价彩礼,旗帜鲜
明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作为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
风。”由于受封建残余思想影响,**农村不同程度还存在丧事
大办显“孝顺”、婚事大过图“热闹”、余事泛滥讲“排
场”、 举债建房撑“面子”等陈规陋习,与乡风文明格格
不入。近 年来,**县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改革创新,把厚
葬薄养、天 价彩礼、随礼泛滥、建房攀比“四种陋习”治
理作为推进文 明乡风建设的有力抓手,聚焦重点、健全机
制、创新方式, 探索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新路径。工作经验
先后在《中国经济 周刊》《**日报》《文明**》等媒体刊
发。
健全四项机制,确保陋习治理“有章法”。一是健全组织
机制。将陋习治理列为全县“一号工程”,坚持“三级书记”
抓落实,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第一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实行
34 名县级领导分片包抓机制,印发工作方案,明确治理重
点、 治理标准、治理方法、治理步骤、治理时限,通过召
开动员 会、推进会、现场会、交流会等多种方式,上下联
动、城乡 一体推进陋习治理。二是建立“144”治理机制。
按照“先行 试点、逐步推进”原则,逐步在全县 247 个
村(社区)全域
推进。各村(社区) 在深入调研基础上,制定契合实际的 1
个村规民约、4 种陋习治理标准、4 种陋习管理办法,划定
“人情上限”,规定“操办红线”,落实“责任底线”,召开群
众大会表决通过,确保陋习治理有章可依。三是建立宣传引
导机制。采取群众会、院落会等方式,广泛宣传陋习治理标
准,开设《陋习治理》专栏,全县各级开展“陋习治理大家
谈”100 余期,拍摄《一分都不能少》微电影 4 部,在 30 个
村(社区)建立移风易俗文化长廊、“孝德文化一条街”,走
村入户为群众发放口袋书、宣传画、倡议书等 25 万余份,让
群众心中装下标准,共同遵守执行。各镇村通过大屏、彩页、
“村村响”广播、公众号等“线上+线下”方式,集中“点
赞” 移风易俗,“吐槽”大操大办,形成褒扬新风良俗、反
对陈规 陋习浓厚氛围。四是建立督查指导机制。将陋习治
理工作纳 入各镇办、各部门意识形态、文明创建、文明实践
考核之中, 列入全县重点督查范围,坚持“月督查、季通
报、年考评”, 通过听取专题汇报、组织现场观摩等多种方
式,稳步推进陈 规陋习治理。
突出四个引领,推动陋习治理“全方位”。一是突出价值
引领,让“新思想”改变“旧观念”。依托“理论讲
堂”“院 落会”等阵地,组建“移风易俗宣讲团”“百姓
宣讲队”430 支,发挥 292 名文明实践宣讲师的作用,利用
群众农闲时机, 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开展陋习治
理、移风易俗、先进 典型宣讲 2000 余场次,用身边事教
育身边人,持续引领乡风 文明。二是突出服务引领,让“新
风尚”取代“老传统”。发
挥红白理事会作用,实行事前提醒、事中服务、事后评议。
事前,摸排群众婚嫁、建房情况,当面提醒操办规格;事中,
由红白理事会成员担任“大总管”,主持婚礼、丧葬等事宜,
推行“文明礼堂集中操办”“一家办事全村帮忙”模式,推
广 “公益喇叭”服务,为群众免费提供送电影、送节目等服
务;
事后,坚持每季度开展一次集中评议,对评定为“好”等次
通报表彰、上红榜,对评定为“差”等次进行通报批评、上
门提醒。目前,全县建成文明大礼堂 6
所,免费为群众主持
婚礼、丧葬事宜 600 余场次,开展道德评议 741 次,集中评
议群众 8000 余人次。三是突出文化引领,让“新文化”助推
“新风尚”。坚持以文化人,注重打好“文化优势牌”。深入
挖掘富有**地域特色、民间艺术、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
产,结合群众喜好, 围绕“治理陈规陋习 · 推进移风易
俗” 主题,编撰排演具有“泥土味”的静板书、小品、快
板、戏 曲及各类文艺作品 25 件,走村串巷为群众送戏曲、
送文化、
送电影 1320 余场次,用健康向上、情趣高尚的文化引领群众
自觉参与移风易俗。四是突出示范引领,让“好典型”引领
“新乡风”。以党员干部、村组干部、公职人员“关键少
数” 带动“绝大多数”,争当陋习治理的先行者、推动者、示
范者。 坚持每半年开展一次“好媳妇好公婆”“移风易俗示
范户”等 典型评选表彰活动。今年以来,全县共评选出“好
媳妇”358 名、“好公婆”421
名、“移风易俗示范户”678
户,并进行了 集中表彰,引导群众向上向善向好。
聚焦四个目标,促进陋习治理“显成效”。一是有效减轻
群众负担。随着陋习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群众丧事简办、
婚事新办、余事不办、合理建房观念已基本形成。今年以来,
全县 16 个镇(办)247
个村(社区),群众举办婚嫁、丧葬、
建房事宜 850 余起,节约资金 680 余万元。二是有效提升
党 风政风。通过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了“不敢、不
想、
不愿”观念,积极争做除陋习树新风的坚定拥护者、扎实践
行者、有力推动者,示范带动党风政风持续好转、服务效能
显著增强。三是有效提高文明程度。通过陋习治理,群众思
想观念得到转变,使厚养薄葬、公交婚礼、节俭治丧、合理
建房成为“主旋律”,在全社会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新风正
气, 市民文明素质、城市文明程度、城市文化品位持续提
升。四 是有效推进乡村振兴。坚持自治、德治、法治“三
治”联动,
以文明乡风“软实力”构筑乡村振兴“硬支撑”,先后劝导治
理不文明行为 550 余起,化解社会矛盾 300 余个,群众满
意 率持续攀升,城乡处处呈现产业兴旺、民风淳朴、人心
思进 的美好景象。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谢谢!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2024年全市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暨移风易俗专项整治工作推进会上的交流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旗帜鲜明反对天价彩礼,旗帜鲜明把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婚丧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作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由于受封建残余思想影响,**农村不同程度还存在丧事大办显“孝顺”、婚事大过图“热闹”、余事泛滥讲“排场”、举债建房撑“面子”等陈规陋习,与乡风文明格格不入。近年来,**县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改革创新,把厚葬薄养、天价彩礼、随礼泛滥、建房攀比“四种陋习”治理作为推进文明乡风建设的有力抓手,聚焦重点、健全机制、创新方式,探索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新路径。...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