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牢记为民宗旨 矢志为民造福
2025-01-04
999+
20.06KB
1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党课:牢记为民宗旨矢志为民造福
同志们,根据培训计划,就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
全会精神,今天我以“牢记为民宗旨,矢志为民造福”为
题跟大家一起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自觉做矢志
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提高
做群众工作的本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一重
要指示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彰显了中国共产
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突出了“坚持人民至
上”这一条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红
线,既是对年轻干部提出的希望,也是对全党提出的要求
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
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做好群众工作,为党和人民
履好职、尽好责。
一、厚植为民情怀,矢志为民造福。带着对人民的深
厚感情从事极其伟大的事业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崇高理
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坚定信念。马克思提出,青年在
选择职业时“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如
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
能把我们压倒”。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
提出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为无产阶级、为绝大多数劳动人民
谋利益。正是饱含对劳动人民的炽热情怀,马克思和恩格
斯在年轻时就把为人类解放作为一生的崇高目标,并且为
了这个目标奉献了他们毕生的心血。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会
议上的讲话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
史的动力”,“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
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
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
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毛泽东的这段讲话深刻体现了人
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了我们
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群众观。邓小
平曾经写道,“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
祖国和人民”,字里行间表达的情感是一片深深的赤子之
心,体现的是对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热爱人民,成
为邓小平一生最深厚的情感寄托。习近平总书记说:“我
在黄土地上生根、发芽,在红土地上成长、发展,是党和
人民将我培养成人,我愿意在任何地方为党和人民的事业
贡献自己的一切。”他指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
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
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不论过去、
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
觉行动,把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从
小村庄到党中央,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
习近平始终胸怀家国、心系人民。他对人民朴实的情怀是
内心真情的流露,正是“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
实现了与“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双向奔赴。“民之所
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党章明确规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
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
在任何时候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同群众同甘共苦,
保持最密切的联系。践行党的宗旨必须厚植为民情怀,矢
志为民造福。一要心中始终装着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践行宗旨,就是对人民饱含深情,心中装着人民,工作
为了人民”。为民情怀是我们党最真挚的情感表征和最鲜
明的政治本色,也是践行宗旨为民造福的基本前提。党员
干部要从情感上和行动上厚植为民情怀,强化公仆意识,
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
一起、干在一起,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二要坚
持人民至上。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进现代化最坚实
的根基和最深厚的力量。人民至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
性的根本性质,是我们党作出正确抉择的基本前提。党的
二十大报告把“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确立为习近平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一,并将其置
于“六个必须坚持”之首,充分体现了党把坚持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思想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
渝的奋斗目标。三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为官
一任,造福一方。自古以来,那种“只当官不干事”“只
揽权不担责”“只出彩不出力”的行为为人们所不齿,正
所谓“为官避事平生耻”。中国共产党人把为民办事、为
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为老百姓办了多少好事实事
作为检验政绩的重要标准。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树立正确的
政绩观,特别要解决好“政绩为谁而树、树什么样的政绩
靠什么树政绩”的问题,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坚决
摈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不搞脱离实际的盲目攀比,不
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
民负责。
二、站稳人民立场,树牢群众观点。所谓立场,是指
人们在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过程中的基本立足
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
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
动”。这明确地表明了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人民立
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也是马克思
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相信谁、依靠谁、
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
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经
验交流。一百多年来,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始
终站稳人民立场,践行初心使命,贯彻群众路线,保持党
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1944 年秋,时任绥德地委书记的
习仲勋在当年司法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地委干部不要当
“官”和做“老爷”,要“把屁股端端地坐在老百姓的这
一面”。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绥德地委旧址展厅里看到这
行字时,深情地说:“端端地,这是关中话,稳稳正正
地。”这朴素的话语直白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
的人民立场,那就是一切为了人民,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
无上的地位,设身处地站在人民的一面思考问题、开展工
作。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余年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
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历史充分证明,人心向背
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如果站稳人民立场,党就能够赢得人
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
往而不胜。反之,将一事无成甚至走向衰败。《中共中央
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
“党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
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
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的人民立场的最直接表达,是党
的性质宗旨和初心使命的集中体现。站稳人民立场核心是
要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以百姓心为心。只
有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倾听人民呼声,把人民拥护不
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
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我们党就一定能够行稳致远,就
一定能够始终立于不败之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
山。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
复兴确立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站稳人民立场的基础是要
树牢群众观点。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
克思主义政党对待人民群众的看法和态度。坚定不移地树
牢群众观点,毫不动摇地牢记性质宗旨、强化使命担当是
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毛泽东指出,“共产党就是要奋斗,
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
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
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树牢群众
观点,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团结带领全国人民
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前进
道路上,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树
牢群众观点,贯彻群众路线”。树牢群众观点是践行党的
根本宗旨的基本前提,只有首先在思想上对群众地位有着
正确的认识并形成重视的态度,才能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
务的宗旨付诸现实的行动之中,这就是群众观点的逻辑理
路。树牢群众观点要求真心实意地相信群众、尊重群众,
把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深深植根于观念中、落实到行动上
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
苦。不论过去、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断筑牢党长
期执政的群众基础,真正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
行动。
三、提高工作本领,办好民生实事。1934 年1月,毛
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所作
《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党
要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就得关心群众的痛痒,就得真
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
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
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正是秉持“一切群众的
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的理念,才真
正让群众认识到共产党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
呼吸相通的”,才能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得到群众的衷心
拥护,“让群众拿出他们的全力支持革命”。1977 年8月
邓小平在党的十一大上致闭幕词时强调,“我们一定要恢
复和发扬毛主席为我们党树立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作
风,真正相信和依靠群众,细心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
疾苦,一刻也不脱离群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
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
发展思想,厚植为民情怀,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
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好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教育、
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社会稳定等民生问题,真正
把民生实事办在群众的心坎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
时代,面对不断发展的形势和任务,党员干部队伍中一定
程度还存在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等问题,如果不增强
本领就难以胜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繁重任
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要胜任领导工作,需
要掌握的本领是很多的”,并强调“业绩都是干出来的,
真干才能真出业绩、出真业绩”。广大党员干部要不断提
高自身综合素质和驾驭复杂形势的本领,以应对各种困难
和挑战,干出人民群众认可的业绩。首先,提高理论素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
养”。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看家本领,中国
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基础之
上的。党员干部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用马克思主
义理论武装头脑,夯实理论基础,提升思想境界,不断提
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掌握马克思主
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自觉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观察
新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其次,提高做群众工
作本领。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是我们
党永葆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家宝。要牢固树立和践
行正确的政绩观,走好新时代的群众路线,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一切从实际出发,真正做
到“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要不断在干中学、
在学中干,“在真心实意向人民学习中拓展工作视野、丰
富工作经验、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水平”,不断增强服务
群众的本领。再次,提高斗争本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
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党员干部要在纷繁
复杂的环境中经受住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
炼,就必须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发扬斗争精神
需要树立坚定不移的斗争意志、需要练就不屈不挠的坚强
品行、需要锚定一往无前的决心勇气、需要锻造愈挫愈勇
的强大心理。同时,发扬斗争精神还要讲究策略,不但要
敢于斗争,而且要善于斗争,不断在斗争中历练和提高自
我。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践行宗
旨、为民造福不是停留在空洞的口号上,也不是体现在泛
泛的文本中,而是具体落实在老百姓的每一件急难愁盼的
民生实事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
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
到了改善,人民权益是否真正得到了保障”。中国共产党
之所以获得亿万人民群众的拥护,根本原因就在于真心实
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重视群众身边的民生实事,作为党
员,我们要始终牢记为民宗旨,矢志为民造福,把“群众
利益无小事”贯彻于实际工作中、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让
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摘要:
展开>>
收起<<
党课:牢记为民宗旨矢志为民造福 同志们,根据培训计划,就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今天我以“牢记为民宗旨,矢志为民造福”为题跟大家一起交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自觉做矢志为民造福的无私奉献者,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一重要指示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人民观,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突出了“坚持人民至上”这一条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红线,既是对年轻干部提出的希望,也是对全党提出的要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认真...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