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党课:杜绝“微腐败”,筑牢“廉洁关”
2025-01-03
999+
26.93KB
1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廉政党课:杜绝“微腐败”,筑牢“廉洁关”
同志们: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些脍
炙人口的古训,相信大家都明白讲的是什么一个道理,那
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从近年来中央
纪委通报的案例来看,落马干部腐化堕落,往往都有一个
量变到质变、小节到大错的过程。有的党员干部把一包烟
一瓶酒、一张卡、一顿饭看做“小意思”,有的认为吃点
喝点、拿点收点“无所谓”,正是这种心态使他们变成政
治上的“糊涂人”,一步步从破纪到破法,直到彻底沉沦
滑向腐败深渊。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
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
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随着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
个别行为逐步转入地下,甚至隐形变异,隐藏在群众身边
蚕食着党的健康肌体,破坏着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党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强调,要把严的主基调长期
坚持下去,把解决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摆在更加突出
位置。党的二十大明确指出,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
壤和条件,反腐败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也强调,要健全不正
之风和腐败问题同查同治机制,深化整治权力集中、资金
密集、资源富集领域腐败。
因此我们必须对身边的“微腐败”保持清醒认识,从我
做起,自觉抵制、主动拒绝,坚决斗争,确保取得反腐败
斗争的决定性胜利。
一、“微腐败”的主要特点
“微腐败”,简言之就是隐藏在我们身边,不容易被察
觉的“小腐败”。具体指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群众自治
组织中从事管理的人员)利用手中的公权力及影响力在
“小”事上谋取私人利益或给公共利益造成了损失,通常
是涉案金额在3万元以下的违纪违法行为。
“微腐败”实质是一种公权乱用的行为。主要有三个特
点:
一是“小”。指乱用公权的行为很小,一点点、一滴滴,
打个“擦边球”,玩个“障眼法”,顺手捞点小好处,如
在下基层时会接受一点一包烟、一瓶酒,甚至一只鸡或者
一只鸭,或把单位电脑拿回家私用,或用公务卡为私家车
加油等等,小到人们容易忽视它的存在。
二是“多”。这种乱用公权行为比较普遍,数量多、次
数多、领域多、形式多。如本应正常办理事项从中捞点好
处才能办,或挖空心思虚领冒领,或在帮人办事时接受不
贵重物品,或接受服务单位宴请,或欺瞒组织,不如是上
报个人事项,或私报差旅费。
三是“近”。“微腐败”行为多半发生在大家身边,大
家司空见惯、习以为常,认为这些行为很小,经常接触,
低头不见抬头见,处理起来未免上纲上线,不近人情,对
这种行为放之任之,他人也会效仿这种行为“方便”行事。
四是“惑”。自家产的、朋友送的,反正又不是钱“不
用怕”;我用自己工资买的又没有用公款“不怕查”;成
长进步上没少帮忙,这是人之常情,应该的。这些和风细
雨,听起来温馨的话语,慢慢就迷惑了我们双眼,蒙蔽了
我们的判断,常在河边走,鞋慢慢就湿了。“微腐败”的
惑,是因为他的迷惑性强。“微腐败”有时候是“人情往
来”,有时候是“交流感情”,有时候是“关系协调”。
如果我们以陈旧思维去看,就会根本分辨不清,只有用正
风反腐的“照妖镜”去分辨,才能辨明“真身”。
二、“微腐败”的表现形式
“微腐败”的表现形式有哪些呢?主要有以下七种类型:
一是脱离群众,高高在上。集中反映在特权思想作怪,
大小事务一个人说了算,重要事项不经集体决策或者大搞
一言堂等等。
二是吃拿卡要,雁过拔毛。比如在执法过程中或服务群
众过程中,趁机索要或收受感谢费、辛苦费、礼品等;或
者通过截留、挪用、侵占等手段巧取豪夺,损害国家集体
和群众利益等;或者群众办事时,虽然门好进脸好看了,
但依然事难办,甚至还存有推诿扯皮、雁过拔毛、收受克
扣、收取好处、索要钱物等现象。
三是以权谋私,优亲厚友。比如在工程项目、扶贫项目
等方面,由于信息不对等、公开不透明或选择性公开等情
况,利用手中的一点权力,想方设法插手,违规为亲朋好
友谋取私利。
四是欺上瞒下,虚报冒领。采取对上虚报冒领、对下隐
瞒实情等手段,直接或变相骗取各项补助资金和套取物质
有的截留专项补偿款,奖励款,将专项资金挪用作其他用
途;也有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虚报经费、收受红包
等现象。
五是拉帮结派,拉票贿选。有的干部派性斗争问题突出,
想方设法发展自己人入党,选举时搞派性争斗,通过现金
或微信红包等方式拉票。
六是执法不公,瞒上压下。主要表现为有些基层执法人
员暴力执法、选择性执法、随意性执法,办关系案、人情
案、金钱案,以权谋私,以案谋私,有些干部甚至成为家
族势力、黑恶势力的代言人,欺压百姓,横行乡里。
七是目无法纪,胡作乱为。有些干部缺乏纪律约束和法
律意识,在思想领域、党纪修养、言行举止上要求不高,
突出表现在酒驾、赌博、打架、变相旅游、出入娱乐会所
等。
除了以上七种常见的“微腐败”,在我们身边还有不少
其他形式的“微腐败”,需要我们从群众利益的视角、从
法纪法规的要求、从修身立德的角度,去发现它们、鉴别
它们。
三、“微腐败”的主要危害
“微腐败”看似是顺手人情的小事,工作、作风上的小
毛病,或许微不足道,也常不被人注意和重视,其实折射
的是不正之风。事物往往就是从初始的微小,发展到后来
的巨大。长期以来,社会对这种现象也给予了相当程度的
容忍,因此,一些人心生侥幸,踩上“微腐败”这条底线
打着合情合理的幌子,损公肥私。殊不知,相比远在天边
的大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的小苍蝇更加深恶痛绝,其恶
劣影响和危害程度绝不亚于一些大案要案。“微腐败”,
看似“微”,不值得一提,实则“危”,影响党群政群关
系,危害不小。
首先,“微腐败”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微腐败”看
似“微小”,但这种小贪小腐却关系到最基层干部群众的
切身利益。有些“微腐败”行为虽然涉案金额不大,比不
上那些“大老虎”来到轰轰烈烈,其表面虽“微”,但实
质却是“腐”。它损害的确是职工群众最切身的利益,且
涉及面广,影响恶劣。对职工群众来说,一个“大老虎”
的倒台,或许觉得离自己比较远,但身边的“微腐败”却
让群众产生最直观的反感。
其次,“微腐败”将诱导更大的腐败行为发生。“微腐
败”既是“大贪巨腐”的开端,更是基层党员干部腐蚀堕
落的温床。对“小腐败”纵容姑息,就会产生“一窗不补
百窗必破”的“破窗效应”。对“小腐败”出招遏制,则
是预防腐败、反腐倡廉取得实际成效的关键。今天参加公
款吃喝,明天就敢以权谋私,甚至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再次,“微腐败”严重破坏社会风气。“微腐败”虽然
是小官小贪,但很容易上行下效,潜规则、不正之风将扩
大蔓延,社会秩序就会破坏,社会风气就会每况愈下,严
重损害党在基层的执政根基,影响基层治理绩效。同时,
“微腐败”的一步步传播,严重腐蚀了社会公认的价值和
道德标准,扭曲了是非观念。
最后,“微腐败”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俗语说得好,
“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微腐败”的对象是普通
职工群众,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蝇贪”式“微腐败”,
群众更有切肤之痛。近年来,虽然“打虎”“拍蝇”的反
腐举措成效显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得以
巩固发展。但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微腐败”行为严重影响
了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降低了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失去了群众对党的信任,其带来的恶劣影响和危害程度,
从长远来讲,不可估量。
除了以上四个方面危害,大家结合自己思考,还有什么
需要补充的?
四、“微腐败”的产生根源
如前面所讲,“微腐败”虽小,啃食的却是我们人民群
众最切身的利益,挥霍的是对党的信任,是社会公平正义
公正法制,必须铲除“微腐败”滋生土壤。那是什么原因
导致了“微腐败”?
我认为可以从个人思想、认知,以及组织的监督、整治
四个方面汇总一下:
(一)欲望在作祟。廉者常乐无求,贪者常忧不足。意
思是说,清廉的人因为没有什么贪欲的奢求而日日快乐贪
婪的人总是为物欲不能满足而常常忧伤。所以我觉得深究
“微腐败”产生的根源,欲望则是动力。从吃穿用度到日
常消费,从财富积累到学历经历,从职级职位到收入待遇
生活中,一些人总是喜欢比较,而一旦走入盲目攀比的怪
圈,则容易内心失衡、陷入迷茫。这山望到那山高的攀比
歪风是滋生腐败的根源。现实中往往有些人不顾自己的具
体情况和条件,盲目与高标准相比,尤其是我们一些干部
在基层工作时兢兢业业、克勤克俭,恪守在其位谋其政,
有自己的责任与抱负,有追求的动力与前进的方向,一开
始尚能做到清正自守。但是,一旦权力地位发生变化,内
心的私欲膨胀,贪心变成了贪婪,从工作上攀比政绩工程
面子工程、材料政绩,为岗位升迁而苦心钻营,为快速升
迁而急功近利;在个人生活上由简入奢,热衷于比排场、
比豪车、比豪宅、比美女,拉起权利的小圈子,从一开始
的礼尚往来到后来的照单全收,从小贪小占到肆意敛财,
用及时行乐的思想和无所不能的态度待人接物,置法理于
不顾,最终不仅断送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也对党的政治生
态造成严重的污染。
(二)认识有误区。有的干部认为自己掌点小权,平时
行个职务之便,收点吃点捞点,既上不了纲,又触不了法
有的看到身边的人常搞点小腐败,生活滋润,便心理失衡
按捺不住;有的认为为他人办了事,有送有收才显得随和
自然;有的认为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与其保持操守
不如随波逐流;有的认为偷拿一点、贪占一点不是什么大
不了的事,只要手段高明,便能无影无踪。殊不知这些都
是认识的误区,古语讲莫看江面平如镜,要看水底万丈深
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是由小变大,由量变到质变的。巴豆虽
小坏肠胃,酒杯虽小也能淹死人。很多贪官正是在推杯换
盏中放松了要求,在小利小惠前丢掉了原则,在灯红酒绿
中丧失了人格,久而久之,无数之小的积累,便会逐渐地
使一个人由高尚变为低贱,由公正变成邪恶,由廉洁变得
贪婪,最后往往是小节不保,大节丧失,最终落了个因小
失大的下场。因而,对于我们这些普通干部而言,更应当
小事当慎,小节当拘。
(三)监督不到位。部分基层党组织管党治党不力、责
任传导不够,权力配置不合理,管理不规范不严谨,部门
监督力量未有效整合,这些都使得“微腐败”有机可乘。
有些单位的一把手,党性原则淡化,不履行党风廉政建设
第一责任人职责,还自诩深谙各种官场潜规则,对下属失
格行为不管不问,对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制度形
同虚设成为稻草人,监督更无从谈起。
(四)整治不彻底。面对不起眼的“微腐败”,有些人
执纪不严,小错不究,态度暧昧,以为批评教育就可以,
不必大动干戈,这无疑给正风肃纪埋下隐患,让心存侥幸
者无所顾忌。部分基层党组织警示教育只限于案件通报曝
光、发放警示读本、参观教育基地这老三样上,模式套路
化、内容更新不及时,仅把“微腐败”案例当故事听、当
电影看,没有结合案例对照自查、举一反三,没有深入剖
析身边同类岗位、同级职务是否存在类似违纪者,没有真
正触及灵魂,存在浮于表面走过场现象,致使教育难以起
到震慑作用。
五、“微腐败”的防范措施
了解了“微腐败”的特点与形式、危害和成因,我们又
该如何来防范呢?常言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
不为。对待“微腐败”不能有“微态度”,治理“微腐
败”必须坚持“小题大做”、无“微”不治。
(一)强化思想教育。教育是行动的先导。各级党组织、
纪检部门应根据新形势、新问题在教育形式、内容上求创
新,在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上求突破,抓常、抓深、抓新
增强教育震慑力。要分层分级抓好信念教育、法纪教育、
道德教育、警示教育四位一体的党员干部教育,牢固树立
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金钱观,从源头
上打消“微腐败”思想。不仅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勤俭节
约,不比排场、不攀比,弘扬廉洁文明家风,还要教育广
大干部在大事大非面前把握住自己,在日常小事上坚守心
灵的防护堤,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
以善小而不为典故:这是刘备去世前给其子刘禅的遗诏中
的话,原句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
惟德,能服于人。目的是劝勉他要进德修业,有所作为。
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坏事小而去做。小善
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
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
只要是恶,即使是小恶也不能做。同样这句话也值得我们
铭记在心。同时,要坚持典型案例通报曝光,增强党纪法
规意识,坚持一案一剖析一案一预防,做好源头预防后半
篇文章,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
(二)强化队伍建设。治本在得人,得人在审举,审举
在核真。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始终将严把政治关廉洁关
选对人用好人作为加强班子配备和干部队伍建设的头等大
事。因此,要注重党员干部的选配,坚持德才兼备、以德
为先选人标准,树立忠诚、干净、担当的用人导向,切实
从组织上净化“微腐败”队伍。在班子配备上要审慎举人
要把那些理想信念坚定、对党忠诚老实,自觉遵守四个意
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明白人委以重任、大胆使
用。对那些与党离心离德、在党不言党、无视组织纪律的
两面人,一票否决、坚决不用。要刚性执行选任程序,坚
持公平公正,把那些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真抓实干
勇于创新的干部用起来,真正把那些以人民为中心、对群
众有真感情、为老百姓办实事、口碑好威信高的干部选出
来,选优配强班子队伍。同时,要坚持严管厚爱,充分运
用谈心谈话、调研问诊等手段,对推举干部进行核真,透
过现象看本质,既要听其言、观其行,更要察其表、析其
里,对不良行为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真正做到防微
杜渐,强化队伍建设。
(三)强化压力传导。要坚持主责在上级、关键在压力
传导、落实在基层一线思维,全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
底的责任落实体系,探索实施清单+提示+督导+问责的
工作推进机制,综合运用约谈、诫勉、述职述廉等多种形
式,督促各级部门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把压力传导到每个
神经末梢。要从法规依据、管理权限、运行流程、执行标
准全方位健全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流程,从制度上织密
“微腐败”笼子。要全面推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通
过全面梳理、归纳和总结,将重大决策、集体资源处置、
工程项目建设等事关基层群众利益的事项列入清单目录,
实现权力清单化,确保权力法定、分事行权,让“微权
力”在阳光下运行,严防“微腐败”滋生。
(四)强化监督执纪。挺纪在前,抓早抓小、防微杜渐,
是对干部最大的爱护;即查即纠、动辄则咎,是对干部最
大的保护。要加大监督执纪力度,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
实践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格执行九个严禁、九个
一律等纪律,坚决从行动上打击“微腐败”行为。充分运
用批评教育、警示教育、约谈函询、诫勉谈话等多种方式
开展监督执纪,把纪检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有效贯
通,畅通信访举报渠道,健全各职能部门联动监督机制,
紧紧扭住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线索不放,对“微腐
败”抓早抓小快查快结,形成不敢腐的震慑。
总而言之,要从源头上打消“微腐败”思想,组织上净
化“微腐败”队伍,从制度上织密“微腐败”笼子,从行
动上打击“微腐败”行为,让“微腐败”永无藏身之地,
曝光裸晒在阳光下。只有对“微腐败”实行零容忍,无
“微”不治,形成震慑,才能形成不能腐、不敢腐、不想
腐的机制,才能真正唱响反腐倡廉的最强音。
六、将杜绝“微腐败”落到实处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把拒绝“微腐败”的思想落实到具
体行动中,我们自身应该该如何做,才能守得住防腐拒变
的防线?
(一)坚守思想“警戒线”。《醒世恒言》中有这样一
个故事:有个叫薛录事的官员,高烧昏迷化为鲤鱼,恰遇
渔夫垂钓,明知饵在钩上,吞之必惹祸上身,但因耐不住
饵香扑鼻,张口一咬,终被钓去。在现实生活中,各种诱
惑随处可见,各种利益纠葛在所难免。如果我们不注重加
强思想道德修养,严格自律,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文化
和生活方式,就很容易在思想上出轨,在道德上滑坡,在
行为上失范,最终会受到党纪法规的严肃惩处。从近年来
上级通报的违法违纪案件的分析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守
不住思想这条“警戒线”,是当前党员违法违纪的突出问
题。因此,每名党员都要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严守党的思
想道德纪律,自觉按照“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要
求,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在权力、金钱、美色
的考验面前,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始终保持共产党
人的高尚品格和革命气节。
(二)筑牢法纪“基准线”。实践证明,党的纪律是抵
御思想侵蚀的“防火墙”。纵观上级查处的各类违法腐败
案件,从根本上上讲,咱们的党员同志放松了自我纪律约
束,走上了腐败堕落的道路。可以说,党的纪律是底线,
底线是做人立身的根本,也是处世做事的根本原则,更是
我们对党的事业负责,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法宝。《中国共
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明确规定,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
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规则,党组织必须严格执行和维
护党的纪律,共产党员必须自觉接受党的纪律约束。作为
共产党员,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经停,自觉用党的纪律
约束自己,自觉纯洁交友圈、净化生活圈、规范工作圈、
管住活动圈,常修为官之德,常弃非分之想,常惧法纪之
威,守住做人底线,自觉做到廉洁自律。要练就透过现象
看本质的火眼金睛,学会从“微腐败”现象推导结果危害
性。要善于拒绝非正常的礼尚往来。比如,逢年过节是腐
败现象的易发、高发和频发期。一些人往往会利用节日往
来、慰问恩人、给亲属过生日、贺喜钱、乔迁礼等五花八
门的所谓机会拉拢感情,寻求“方便”之门,这些都是违
反相关规定或法律的非礼尚往来,我们要懂得拒绝,不能
在糖衣炮弹面前败下阵来,断送前程。要敢于坚守法纪底
线,不管是对待上级,还是对待下级的有求之事,都要时
刻规范自己的言行,坚守做人和为官底线,行得正、坐得
稳。
(三)涵养清廉“自律线”。在现代社会里,人际交往
很频繁,党员干部不是生活在真空中,也需要讲感情、讲
亲情,有时也会有心理的纠结,但如何正确看待社会交往
正需对待家属子女和亲戚朋友,则需要认真把握。习近平
总书记曾说:”干部必须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
经常对照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对照党章党规党纪、
对照初心使命,看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时刻
自重自省,严守纪法规矩。”这一重要论述既寄托着对干
部的殷切期望,又蕴含着对革命事业后继有人的深远考量
为新时代干部健康成长指明了方向。高度的纪律性作为党
员的一种素质,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形成的,而是持之以
恒防微杜渐,坚持不懈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
结果。同样严重违纪违规问题也是从平时不拘小节,不重
养成开始的。所以,培养严守党的纪律的良好习惯,一定
要从细微处抓起,靠平时点滴养成。具体来讲,就是要做
到慎初、慎独、慎微。慎初就是在面对权、钱、色等因素
的第一次侵扰时,思想上铸起坚固的防线,不心存侥幸,
不打纪律法规的“擦边球”,不越雷池半步,把好第一关
守住第一道防线,凡党纪条规禁止的就要自觉“画地为
牢”,守住纪律的最初防线。慎独就是越远离集体、远离
领导、远离同志,越要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绷紧纪律这个
弦;越是手中有权、没人监督、个人春风得意的时候,越
要十分谨慎,高度警惕,处处用纪律规范自己的言行,努
力做到“四个一样”,就是没监督与有监督一个样、平时
与关键时刻一个样、手中权力大与权力小一个样、身处顺
境与逆境时一个样。慎微就是不能以“不是我一个”来原
谅自己,不能以“一次不要紧”来开脱自己,不能以“一
点小事无所谓”来放纵自己,时时处处警醒自己,点点滴
滴要求自己,做严守党的纪律的模范。总之,在工作与生
活中,要始终做到洁身自好,一廉如水。宁可清贫自乐,
不可浊富多忧。我们必须常弃非分之想,坚守共产党人的
浩然正气,而不能让自己的欲望信马由缰,更不能追求心
想事成。因此,我们的广大党员一定要慎独、慎初、慎微
慎欲,从小事、小节上严格自律,从思想上拒绝、从行为
上杜绝任何“微腐败”行为,坚决不踩底线、不越红线。
同志们,只要存在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反腐败
斗争就一刻不能停,必须永远吹冲锋号。当你面对“歪风
邪气”的困扰时,当你面对思想上的“灰色地带”时,当
你面对行为上的“模棱两可”时,切记不要“随波逐流”
要始终坚守精神高地,恪守行为准则,抵制各种歪风邪气
始终向“微腐败”和不正之风说不,持续推动正风肃纪反
腐向一线延伸拓展,把全面从严治党覆盖到“最后一公
里”。
就讲这么多,谢谢大家!
摘要:
展开>>
收起<<
廉政党课:杜绝“微腐败”,筑牢“廉洁关”同志们: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些脍炙人口的古训,相信大家都明白讲的是什么一个道理,那就是量变引起质变,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从近年来中央纪委通报的案例来看,落马干部腐化堕落,往往都有一个量变到质变、小节到大错的过程。有的党员干部把一包烟一瓶酒、一张卡、一顿饭看做“小意思”,有的认为吃点喝点、拿点收点“无所谓”,正是这种心态使他们变成政治上的“糊涂人”,一步步从破纪到破法,直到彻底沉沦滑向腐败深渊。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微腐败”也可能成为大祸害,它损害的是老百姓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挥霍的是基层群众对党的信任。随着反腐败斗争...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