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市农业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2025-01-03
999+
19.35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X市农业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
中共 XX 省委、XX 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
产业体系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促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
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
营主体,推广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设规模、绿
色、优质的农业生产基地。结合 XX 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安
排,立足 XX 市实际,在依靠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积累的优势
逐渐被削弱的现实情况下,探索农业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
的路径,对助推 XX 市摆脱农业发展瓶颈具有重要意义。
一、XX 市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流转难,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难以规模化
第一,土地流转成本高。XX 市土地面积小,耕地面积仅有
19.99 万公顷,位于 XX 省第 11 位,土地需求与供给不平衡
导致土地流转价格上涨。目前,XX 市土地流转均价每亩超
过2000 元,加之缺乏相关土地流转惠农政策作支撑,土地
流转价格上涨使得农业产业基地的规模化难以实现。另外
土地的碎片化,导致农业产业基地在扩大规模时难以流转
到合适的连片土地。调研中发现,由于土地流转资金与农
民自主经营存在极高的收益不匹配,农民不愿意流转土地。
第二,土地流转受限。一是受“三湖”保护政策影响,
“三湖”周边土地流转受限。XX 市“三湖”流域的耕地面
积占全市耕地面积的 20%,在“三湖”保护政策的影响下,
临湖的农业产业基地面临关停、整顿的问题。目前,累计
已关停、搬迁畜禽养殖场 4615 户。二是留给农业产业基地
扩展的空间不足。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永久
基本农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高标准农田原则上全部用于
粮食生产”“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这就意味着,耕地将越来越多地用于保障粮食作物的种植
留给农业产业基地用于生产非粮产品的增量面积受限。
(二)资金投入大,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难以设施化
第一,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投入资金大,设施建设规模偏小
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不仅需要支付高额的土地流转费用,还
要承担农业产业基地水、电、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
而搭建灌溉管网、大棚等农业设施仍然需要大量的资金支
持,且后期农业产业基地要不断地投入资金来维持其正常
运营,成本巨大。目前,XX 市农业产业基地经营主体多为
种植大户,约占农业产业基地总量的 85%,资金投入能力
有限,难以大规模高标准建设农业设施,大部分农业产业
基地设施规模偏小且科技含量低。
第二,设施农业人才较少,服务高端设施农业的能力偏弱
农业行业利润较低,难以吸引从事高端设施农业生产的人
才。XX 市农村实用人才有4.8 万人,仅占农村人口的4%,
其中,高素质农民仅有 1.4 万人,占比不足 1.2%,服务高
端设施农业的专业人才缺乏。
(三)精深加工能力弱,农业产业基地农产品附加值不高
第一,XX 市农产品精深加工能力总体偏低。XX 市农产品加
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值呈逐年缓慢增长态势。2023
年,XX 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是农业总产值的1.2 倍,比XX
省平均水平低0.48 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 个百分
点。农产品加工能力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
第二,具备精深加工能力的农业产业基地培育不足。在 XX
市5310 个农业种植基地中,被评为国家、省、市级龙头企
业及家庭农场、合作社的有 58 个,但同时具备农产品种植
加工能力的农业产业基地缺乏,农业产业基地大多只出售
初级农产品,缺乏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产品。
(四)现有品牌叫不响,农业产业基地农产品竞争力不强
第一,地理标志产品少,区域性公共品牌难打造。农产品
公共品牌有利于带动整个区域的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的
市场竞争力。而公共品牌的打造要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为依
托,但从 XX 市农产品品牌塑造来看,获得“三品一标”农
产品的总数为 443 个,占 XX 省“三品一标”农产品总量的
5.3%,全省排名第11 位;农产品地理标志仅有 5个,占全
省地理标志农产品总量的 5.8%,全省排名第8位。地理标
志农产品少且未有效打造成叫得响的区域性公共品牌。
第二,生产主体小散弱,农业产业基地品牌难塑造。从农
业产业基地的生产主体看,生产主体多以种植大户为主,
依靠农户力量很难建立品牌,且建立的品牌层次不高、附
加值低,品牌稳定性差、持续建设能力弱,制约了农业产
业基地农产品的品牌化发展。
二、促进 XX 市农业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一)当好土地流转“引导员”,促进农业产业基地规模
化
第一,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管理机制和服务体系。一是完善
土地流转的价格形成机制。在充分考虑土地的平整度、进
地道路建设情况、承包主体的经济能力、流转后的产出效
益等因素的前提下,依据市场导向定价,并定期在固定平
台上进行公布。二是规范土地流转程序。政府要加强对土
地流转程序的监督,统一制定规范合同和程序,签订流转
合同,并制定承包登记制度。同时,要充分发挥村(社
区)、村民小组在土地流转中的纽带作用,规范本村土地
流转程序,确保村民土地流转利益。
第二,出台农村土地流转扶持政策,合理分配土地流转收
益。出台土地流转扶持政策,认真落实土地流转惠农补贴
政策,对达到额定目标面积且生产效益好的农业产业基地
实行阶梯式补助;对流转成效较好的乡(镇、街道)、村
集体、中介组织以及带动效果明显的承包主体给予一定奖
励。比如,政府对利用流转土地发展科技农业、规模农业
的,针对其设施设备的建设情况给予一定的政策性补贴;
金融部门对流转土地用于开发高端设施农业且效益较高的
农业产业基地给予贷款支持或低息贷款等。此外,农村教
育、医疗、养老保障等配套政策也要跟进,让农户土地能
流转、敢流转。
(二)当好科学技术“推广员”,提升农业产业基地的科
技化水平
第一,构建多元融资渠道,促进农业产业基地设施化。通
过构建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破解农业产业基地因资金不足
无法实现设施化的困境。制定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金融支
持政策,积极推进以土地经营权、机械设备、农业设施等
充当抵押物进行抵押贷款,同时,可采取减免税收、贷款
贴息等措施,支持企业加大对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投入力
度,并有序引导社会资金下沉农业领域。另外,还可参照
山东省潍坊市的做法,通过健全资源变资金的金融创新体
系,组建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出台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
农村住房、大棚质押贷款等政策措施,将沉睡的资产转化
为金融资本,开辟融资新途径。
第二,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加快农业科技落地生效。一是
加强与省、市农科院等农业科研单位及省内外高校的交流
合作。可通过互派人员、签订协议等方式,建立新型科技
农业推广模式。例如:与XX 农业职业学院、XX 师范学院、
XX 农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农业产业
基地,这样的农业产业基地,既可以作为教师研究、学生
培养的平台,又可以作为农民学习的试验田,以及农业技
术推广工作人员和新型农民长期交流学习的阵地。二是统
筹组建一支具备专业素养和水平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每
年对县(市、区)、乡(镇、街道)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人员进行技术考核。采取“送出去”的方式,让农业技术
推广工作人员到国家、省、市各大平台开展交流与培训。
在每一个农业新技术推广之前,先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人
员进行培训,确保新技术能掌握、会推广、见成效。
(三)当好经营主体“培育员”,推进农业产业基地产业
化
第一,加强龙头企业培育,推进头部企业产业链延伸。推
进股权多元化,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合作、资产转让等形
式,组建大型龙头企业集团。引导产业链中下游的小微企
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向高原特色农业重点产业链“链
主”集聚,形成集聚、集合优势。加快推进链主企业与二
三产业主体融合发展;鼓励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向加工产业
延伸,支持现有精深加工企业进行技改升级,提升精深加
工能力,增加农产品附加值。
第二,建立公平的利益分配和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主体
做两端,群众干中间”的产业发展分工机制,支持发展
“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佣+社会保障”
“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模式,形成
“龙头企业连接市场、合作社抓组织、农业产业基地和小
农户管生产”的专业化生产经营格局。
(四)当好农业品牌“塑造员”,推动农业产业基地市场
化
第一,塑造区域性公共品牌,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XX 市农业农村局、文化和旅游局要联合推进农文旅平台融
合,积极构建区域公共品牌基础设施平台或 App,为区域公
共品牌塑造和区域产业发展提供宣传渠道。成立区域公共
品牌企业联盟,加快推进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工作,
建立“公共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玉系”农产
品品牌营销体系,塑造一批叫得响、市场知名度高、发展
潜力大的国内外知名品牌。
第二,增强农业产业基地农产品稳定性,提高农产品品牌
知名度。一是以质量为核心,推进农业产业基地标准化生
产。从市级层面统筹推进大宗农产品优势生产基地的划分
与布局工作,根据产业优势、精深加工专供及贸易出口的
需求,加快推进特色品牌农产品的标准化和区域化布局工
作,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产出一批特色、优
质的农产品,以标准化和区域化确保品牌的稳定性和持续
性。按照“有标采标、无标创标、全程贯标”的要求,加
快推进农业产业基地生产环境、投入品管控、药残检测、
产品加工、仓储运输保鲜等生产加工运输环节标准的制定
完善相关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构建从田间地头到餐桌的
标准化生产加工体系。二是开展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收集
登记、录入工作,建立农业产业基地农产品品质基础数据
库和农产品可溯源系统,使农业产业基地农产品品质实现
数字化、标识化和优质化以及加工原料品种专一化。三是
以品牌宣传为引领,提升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创新
农产品品牌宣传模式,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互联网、微
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营销推广体系,搭建农产品推广平
台,整合信息资源,打造跨区域、跨平台、跨终端的立体
化营销体系,实现线上线下联动;与本土网红、网络大V
合作,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基地直播模式,唱响一批产品质
量过硬、品质稳定的农产品品牌;举办和参加各类农产品
展销会,依托地标农品中国行、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展示
体验馆等公益平台,扩大品牌影响力。抓住中老铁路开通
的机遇,做好特色农产品的“车厢营销”,加快“走出
去”的步伐,不断提升农业产业基地农产品的业界美誉度
和国际知名度。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X市农业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调研报告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促进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广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设规模、绿色、优质的农业生产基地。结合XX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安排,立足XX市实际,在依靠传统农业发展方式积累的优势逐渐被削弱的现实情况下,探索农业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对助推XX市摆脱农业发展瓶颈具有重要意义。一、XX市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土地流转难,农业产业基地建设难以规模化第一,土地流转成本高。XX市土地面积小,耕地面积仅有19.99万公顷,位...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