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区村级后备力量培养情况汇报
2025-01-03
999+
17.52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关于全区村级后备力量培养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乡村治,则天下安;乡村兴,则百业旺。**区位于**市东北部,
总面积 1021 平方公里,下辖 19 个镇、426 个行政村,乡村人口 40.2
万、占全区常住人口的 30.3%,农村体量位居全市第 4。全面加强乡
村治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区率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平原
新城的重要基础,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入手,** 区做深做细
“人”的工作,狠抓农村党组织建设,持续建强基层干部队伍,聚
焦发现、选拔、培育、使用四个关键环节,细化相关举措,推动农
村干部队伍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确保乡村发展活力奔涌、持续兴
旺。
二、主要做法
“五种方式”选人,深挖广聚拓源头。针对农村人难选、选人
难现象,统筹用好“挖、引、调、派、聘”五种方式,拓宽人才发
现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在村内“挖”,通过四必谈、
两必访,挖潜本地人才。到村外“引”,吸引在外能人向基层回流。
在镇内“调”,对于村内没有合适人选的,通过异村任职、跨村兼
职,加强村级人才统筹调配。从机关“派”,注重从镇机关、镇办
企业中遴选优秀人才,加强培养、派驻回村。向全市“聘”,实施
“国门青锐”工程,持续加强村务工作者队伍建设。目前,已招聘
419 名35 周岁以下大学生村务工作者。
“五个步骤”察人,环环紧扣严把关。坚持届期内日常选拔和
换届后集中选拔相结合,通过资格审查、实地考察、集体研究、建
档入库、选拔使用五个步骤,压实属地党委主体责任,落实党委组
织部门直接责任,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库。对于拟纳入后备干部库的
意向人员,进行“十不能”资格审查,将不符合条件人员挡在门外。
通过实地考察、集体研究,加强研判优选,确定入库人选,一人一
档,逐人确定培育方向、培育期限和培育计划,每年形成成长分析
报告,适时推荐进入“两委”班子。
“五定机制”育人,精打细磨提素质。坚持区镇村三级联动培
育,开展定期分析、定向培训、定人帮带、定岗锻炼、定责跟踪,
提升村级后备干部的整体素质。建立村级班子年度履职分析工作机
制,结合村“两委”干部、村级后备干部日常表现,划分好、一般、
差三档,加强分类管理,对不合格的进行调整撤换。打好科班培养、
集中轮训等组合拳,提升后备干部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建立
“4+1”结对帮带机制、一师一徒制,加强“手把手”教、“全方
位”带,并及时放到吃劲岗位上经受考验、加强历练,督促后备干
部加速成长。
“五项措施”用人,严管厚爱激活力。坚持备用结合、人岗相
宜,明确提级管理、固化机制、明晰权责、动态考核、激励保障5
项措施,引导村级后备干部明责担责、知重负重。在全市试点开发*
*区村社区信息管理平台,完善相关功能模块,强化村级后备干部提
级管理。搭建优化乡村振兴典型平台和后进村转化实践平台,选派
优秀村级后备干部交流挂职、试岗拉练。建立村级后备干部考核和
退出机制,推动能者上、庸者让,促使优者进、劣者退,进一步实
现动态优化。探索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待遇保障机制,加大关心关爱
力度,不断激发村级后备干部的干事热情、担当劲头。
三、改革成效
(一)基层堡垒进一步建强。通过建立农村党支部班子届中分
析机制,及时调整状态不佳、履职不力、年龄老化的支部班子,农
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显著增强。结合村级组织分类提升计划,
一方面加强优秀标杆的示范作用,南彩镇河北村等3个村获评**市
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龙湾屯镇焦庄户村被评为全国红色试点
村,通过“擂台赛”的模式带动24 个村登台展示,比阵地、比队伍、
比制度、比活动、比服务。另一方面加快推动软弱涣散村转化提升,
创新“六联”工作法(书记联抓、包村联户、挂账联动、“多病”
联治、支部联建、多级联评),持续开展集中攻坚,实现软弱涣散
党组织全部摘帽。
(二)“头雁”队伍进一步提升。通过农村党组织书记信息管
理平台,全面实现跟踪分析、动态管理,及时优化调整。2023 年以
来,累计调整村书记 30 名,其中涌现了数位村党组织优秀青年带头
人。南法信镇三家店村90 后党支部书记顾宇航,带领村民拆违建、
建停车场、修订村规民约,还设立了“小顾调解室”解决矛盾纠纷。
木林镇大韩庄村退伍军人张大维成为党支部书记后,带领村民打造
了“韩晓农”农产品品牌,发展红薯等特色农业,仅两年时间,村
集体不仅还清了 700 余万元欠债,还实现了稳定可观的收益。通过
“总量控制、划分档次、拉开梯度”的绩效考核,推动实现“干多
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以鲜明的“风向标”提振干事创
业的“精气神”,打造了一支“规模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
的“头雁”队伍,为持续深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支
撑。
(三)“雁阵”培育进一步优化。目前,全区储备了村级后备
干部 955 人,其中正职后备 267 人、35 周岁以下后备 655 人,实现
了每村至少储备2人、每村至少 1名35 周岁以下年轻后备、村书记
55 周岁以上村正职后备全覆盖 3项目标,已有 15 人走上村党组织书
记岗位,成为乡村治理“带头人”。利用首都人才资源优势,2023
年在全市率先为每个村配备至少 1名大学生村务工作者,此外,还
着重在科技、教育、医疗等领域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扶持培育互联
网营销、数字消费、文旅产业等新业态领域人才,为农村储备了一
批有知识、有情怀、有活力的青年力量。
(四)党员队伍进一步壮大。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
发展党员工作的意见》,细化“区-镇-村”三级26 项责任清单,拓
宽组织视野,挖掘优质人选,完善培养台账,提升农村党员队伍质
量,为乡村振兴事业锻造强有力的先锋队伍。2023 年农村新发展党
员中,35 岁以下的占 51.6%,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 74.0%,均显著优
于农村党员队伍整体结构,首次实现连续3年及以上未发展党员村
动态清零。党员队伍不断壮大,乡村治理的骨干力量进一步扩充。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全区村级后备力量培养情况汇报 一、基本情况 乡村治,则天下安;乡村兴,则百业旺。**区位于**市东北部,总面积1021平方公里,下辖19个镇、426个行政村,乡村人口40.2万、占全区常住人口的30.3%,农村体量位居全市第4。全面加强乡村治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区率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平原新城的重要基础,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入手,**区做深做细“人”的工作,狠抓农村党组织建设,持续建强基层干部队伍,聚焦发现、选拔、培育、使用四个关键环节,细化相关举措,推动农村干部队伍青蓝相继、薪火相传,确保乡村发展活力奔涌、持续兴旺。 二、主要做法 “五种方式”选人,深挖广聚拓源头。针对农...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