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省诉前调解工作专题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2025-01-03
999+
19.93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2024 年全省诉前调解工作专题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近年来,市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
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论述,创新发
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力打造“一站式”社会矛盾纠
纷调处模式,抓基础、建机制、强队伍,最大限度把矛盾
吸附在当地、纠纷化解在萌芽、问题解决在基层。2021 年
以来,**市18 件人民调解案件被司法部案例库录用,13
个集体、36 名个人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其中全国模范人
民调解员 5名),**市“以外调外”涉外解纷工作法被评
为全国“枫桥式工作法”。2023 年,**省诉前调解改革试
点现场会在**市召开,推广其经验做法。2024 年,**市诉
前纠纷调解成功率达 50%以上。
一、紧扣三“链”,夯实纠纷调处基层基础
聚焦矛盾纠纷化解前端治“未病”中端治“微病”、末
端治“已病”三个端口,不断夯实矛盾纠纷化解基层基础。
一是建强组织链。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
调解体系的实施意见》文件,推动建立以人民调解为基础
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有效衔接,专业调解、行
业调解、商事调解等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高效协同的多
元调解体系。健全完善调解组织,目前**市共建立调解组
织3918 个,实现市、县、街镇、村社四个层面调解组织全
覆盖。同时,依托社会治理中心,推动劳动、医疗、交通
物业等行业专业调解委员会入驻中心,实现矛盾纠纷化解
“最多跑一地”。永康市建立“一窗一室”行政争议化解
路径,设立“1+N”行政争议调解窗口,进一步前移矛盾化
解端口,推动行政争议快、实、好调处,2024 年以来,分
流行政争议 42 件,成功化解 35 件。
二是拧紧责任链。建立工作机制,明确工作原则,厘清
责任分工,全面压实市县乡村四级矛盾纠纷化解属地责任
及行业主管部门责任,构建“排查汇集见底、共治联调清
底、源头预防固底”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三底”工作体
系,形成“常态+专项”、“属地+行业”、“专业+社
会”、“普遍+重点”、“线上+线下”的五“+”排查机
制。2024 年以来,**市已开展矛盾纠纷排查 22712 次,
调解成功 40864 件,调解成功率达 99.13%,其中疑难复
杂纠纷 776 件。
三是完善保障链。制定调解员管理办法,明确专职调解
员工资待遇、考核机制、等级评定、分类案件补贴等,建
立等级评定与补贴标准挂钩机制,**市每年投入调解经费
2000 余万元。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建立调解员激励机
制,每年选树一批优秀调委会和调解员,目前**市共培育
19 个省级金牌调解室、一级调解员 39 人、二级调解员
154 人。
二、立足三“全”,实现多元解纷提质提效
强化数字赋能,组建专家团队,统筹社会力量参与,全
力构建定分止争高效流转化解“闭环”。
一是全方位打造专业智库。吸纳法律专家、心理咨询师、
部门业务骨干、退休政法干警等各领域优秀人才组成调解
专家库,建立“1名调解员+N 名专家”的多元解纷机制,
实现了“行业纠纷行业解,专业团队专业办”。充分发挥
县区级法学会作用,组织实习律师、法学院学生等到社会
治理中心驻点,联合**市高校建立教学实践基地建设、专
家智库建设、调解资源共享的合作机制,形成科研课题、
理论研究、学术论坛、业务培训强强联合。
二是全链条推进解纷“闭环”。扎实推进“人民调解+
司法调解+行政调解”联动互动衔接模式,综合运用坐班接
访、带案下访、分块引调、联动联调等方式,充分借助
“两代表一委员”、“五老人员”、“三官一师”、乡贤
等多元矛调合力、各界调解力量,统筹发挥“警务室”、
“共享法庭”等下沉窗口辐射作用,实现“小事不出村、
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强化调处闭环,联合法院、
公安、信访等相关职能部门,建立法庭司法所联动指导机
制,对多次调解“未果、难果、无果”的基层陈年旧案和
信访积案进行跨领域、跨部门、跨层级协同调处,全面构
建定分止争高效流转化解“闭环”。
三是全时空延伸云端供给。以“数字赋能、整体智治”
为抓手,设立“数字调解室”,推广使用“浙里调解”、
ODR 等在线调解小程序,贯通“民呼我为”、**解纷码等
11 个解纷平台,创新研发“**商贸纠纷诉调对接云平台”,
借助“浙里调解”等线上调解平台,通过“微信调解室+共
享法庭”、“线上云调解+线下面对面”等远程调解模式实
现在线视频调解、在线签署调解协议、在线送达等功能,
当事人“一次不用跑”就可达成调解协议。2024 年以来,
通过远程调解共成功化解 86 件跨国、跨地区涉外纠纷,单
笔最大涉案金额达505 万元。
三、打造三“新”,推动特色调解出众出彩
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桥头堡”作用,不断延伸调解
服务触角,拓展调解服务领域,创新调解服务举措,切实
打通司法行政为民“最后一公里”。
一是构建诉前调解新格局。聚焦诉前纠纷“引得了、接
得住、调得成、解得好”总目标,在**省率先开展诉前调
解改革试点工作。通过重塑业务流程、重组人员配置、重
建制度体系、重构解纷路径等方式系统性打造诉前调解新
模式,探索形成20 项制度成果。2024 年1—8 月,**市
诉前纠纷分流到调解组织 83927 件,同比增长 23.63%;
调解成功 43055 件,同比增长 51.21%;诉前调解成功率
达51.23%,同比增 9.71%。
二是培育特色调解新“枫景”。充分发挥“后陈经验”、
“龙山经验”发源地优势,深挖本土调解文化特色,培育婺
城“峰回”,**“孝贤”,**“有民”,**“孙雄伟”、“蒋
高瞻”,**“桐音”等调解工作室,打造形成“以外调外”、
“一警情三推送”等一大批具有**特色的新时代“枫桥经
验”标志性成果。如**市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采用
“以外调外”的模式,让“国际老娘舅”参与“中国式”
矛盾纠纷解决,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多元纠纷调解新
模式。2023 年11 月,**市涉外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被中
央政法委评为全国“枫桥式工作法”单位。
三是拓展行业调解新领域。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主动
履行行业调解责任,指导成立**市知识产权人民调解委员
会,聘请 3名专职调解员提供知识产权纠纷调解和法律咨
询,实现**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新的突破。调解
委员会成立以来,累计收到案件 2130 件,调解成功案件
251 件。聚焦工程领域矛盾纠纷高发问题,积极探索工程
招投标与造价管理“红色调解”服务全新模式,挂牌成立*
*市首个“红色调解+共享法庭”服务站,累计调解项目
169 个,解决问题 285 个,调解争议金额近10 亿元。**
市司法局联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 6部门印发
《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细则》文件,确保
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就近及时得到“一站式”化解,2024
年以来,共化解新业态纠纷案件 402 件,涉及金额 944.5
万元。
四、聚焦三“化”,抓好试点工作落实落细
锚定改革任务,扎实做好调解工作“标准化、市场化、
国际化”三篇文章。
一是规范为要,做实标准化文章。严格落实**省司法厅
《关于建立调解组织名册管理制度的通知》要求,依托
“浙里调解”数字应用对现有 3918 个调解组织进行全面梳
理登记,确保依法设立、规范运行,对不能正常开展工作
或未落实名册管理制度的调解组织,及时予以清理、注销
2024 年以来,共清理调解组织 53 个。同时,参照《**省
人民调解工作规范》有关规定,推动落实调解工作“五落
实”、“六统一”标准。截至目前,**市乡镇(街道)调
委会规范化建设达标率为 100%,村(社区)调委会达标
率为 97.78%。
二是服务为基层,做活市场化文章。聚焦社会矛盾纠纷
呈现主体多元化、类型多样化、利益诉求复杂化的趋势,
探索推进公益性调解与市场化调解“双轮驱动”改革。**
市率先在东阳市挂牌成立住建纠纷律师调解中心(以下简
称“调解中心”),建立在线委派、调解、司法确认等诉
调对接机制,公布律师调解收费标准,将律师调解与司法
诉讼程序、成本进行直观对比,增强律师调解的说服力和
吸引力,初步形成律师调解雏形。2023 年以来,调解中心
成功调解诉前住建纠纷 1230 件,调解成功率为 35.6%,
涉案金额 13.45 亿元。建立“一楼盘一法官一律师”工作
机制,在风险楼盘设立共享法庭巡回服务站,1∶1∶1 配置指
导法官、律师调解员、庭务主任,集中化解逾期交房、逾
期办证等系列案件。截至目前,调解中心已有效化解楼盘
批量案件 246 件。
三是创新为本,做亮国际化文章。完善市域全覆盖、内
外联动的“1+X+Y”涉外调解网络,即1个涉外调解中心、
X个外国人调解工作室、Y个涉外调解室,目前共建立 1个
涉外纠纷调委会、5个外国人调解室和2个国际物流调解室。
组建涉外仲裁员、公证员队伍,为疑难复杂涉外商事纠纷
调解提供专业支撑,加强与北京融商一带一路法律与商事
服务中心、深圳前海国际商事调解中心的合作,推动本地
国际商事调解人才培养。同时,制定公证涉外法律服务指
南,完善远程视频公证流程,实现远程视频公证与涉外远
程调解的有效结合,增强远程视频调解公信力;设立涉外
仲裁服务点,推进调解结果与仲裁结果间的高效转化,充
分发挥诉讼与调解的无缝衔接优势,搭建**市首个县域级
“诉、仲、调”“一站式”涉外商事纠纷解决平台。
以上发言,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谢谢!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2024年全省诉前调解工作专题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近年来,市司法局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的重要论述,创新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力打造“一站式”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模式,抓基础、建机制、强队伍,最大限度把矛盾吸附在当地、纠纷化解在萌芽、问题解决在基层。2021年以来,**市18件人民调解案件被司法部案例库录用,13个集体、36名个人获得省部级以上荣誉(其中全国模范人民调解员5名),**市“以外调外”涉外解纷工作法被评为全国“枫桥式工作法”。2023年,**省诉前调解改革试点现场会在**市召开,推广其经验做法。2024年,**市诉前...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