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员分类管理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2025-01-02
999+
15.65KB
3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党员分类管理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为持续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
平,按照市委关于党员分类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我区坚
持针对不同党员群体特点,探索构建党员分类管理体系,
持续激发党员队伍新活力。主要有三点做法:
一、“认岗式”管理,让无职党员“有位又有为”。针
对未就业学生党员、离退休党员等不同类型,根据实际设
置政策宣传类、党务村务监督类、公共事务类、产业发展
类、应急处理类等志愿服务岗位。打造“七彩连心卡”
“小板凳见面会”“廊亭漫谈”等党建品牌,创建“初
心”“桃小爱”等志愿服务队伍,完善党员先锋岗、责任
区、承诺践诺等机制,让无职党员有岗可上、有事可干、
有责可担。全面深化无职党员积分管理、星级评定,按照
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等程序,对认领岗位的党
员承诺践诺情况进行年度评议评星,根据星级给予不同表
彰和奖励,充分激发无职党员活力。近年来,已累计为
1200 余名无职党员设岗定责,评出“三星党员”100 余名。
二、“跟踪式”管理,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以
乡镇党委为主体、党支部为单位,对全区流动党员进行
“全覆盖”联访,按照基本情况、流动时间、联系方式、
流动去向、从事行业“五个清”要求,动态建立流动党员
流入、流出“两本台账”。建立流动党员云端学习机制,
各党组织实行“1+N”双向包联,由支部组织委员担任联络
员,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不定期推送有声书目“学习
包”、公布村级工作“记实录”,确保线上联系“不掉
线”。利用重要节假日流动党员返乡时机,召开“我为家
乡建言献策”等活动,鼓励引导其积极为家乡引项目、提
建议,结合乡村治理“积分制”,将流动党员与党组织联
络紧密度、学习活跃度、村级治理参与度等 5项内容纳入
积分加减分项,确保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
三、“服务式”管理,让三新党员“聚新更聚心”。成
立区新就业群体协会及协会党支部,整合阵地资源,建成
121 个“淮畔新港湾”服务驿站,实现车可充电、渴可饮
水、累可歇脚、伤可用药,并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
服务,提升新就业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开展“微心愿”
征集、夏送清凉等活动,主动解决新就业群体共性需求。
注重作用发挥,开发“先锋骑手”小程序,向新就业群体
广泛发布“招募令”,成立街道新就业群体兼职网格员队
伍,依托小程序“随手拍”功能发现上报社区治理问题,
建立积分兑换制度,给予“实物奖励+荣誉表彰+职业发
展”三类奖励,实现奉献、积分、回报良性循环。近年来
已累计为新就业群体提供服务 2万人次,评选出“优秀骑
手”5名,“骑手标兵”3名。
汇报完毕,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党员分类管理工作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各位领导、同志们:为持续提升党员教育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按照市委关于党员分类管理工作的部署要求,我区坚持针对不同党员群体特点,探索构建党员分类管理体系,持续激发党员队伍新活力。主要有三点做法:一、“认岗式”管理,让无职党员“有位又有为”。针对未就业学生党员、离退休党员等不同类型,根据实际设置政策宣传类、党务村务监督类、公共事务类、产业发展类、应急处理类等志愿服务岗位。打造“七彩连心卡”“小板凳见面会”“廊亭漫谈”等党建品牌,创建“初心”“桃小爱”等志愿服务队伍,完善党员先锋岗、责任区、承诺践诺等机制,让无职党员有岗可上、有事可干、有责可担。全面...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