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三季度市府工作报告
2024-12-27
999+
19.17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4 年第三季度市府工作报告
一、第三季度工作情况
(一)经济运行持续企稳回升。一是主要经济指标稳健向好。
前 三 季 度 , 全 市 实 现 地 区 生 产 总 值 5815 .4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4.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83.7亿元,同比增长 9.7%;固
定资产投资 2801.0亿元,同比增长 1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726.7亿元,同比增长 2.1%。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为
11786.0亿元和 12724.8亿元,分别增长 6.4%和 14.0%。城乡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 41935 元和 20054 元,同比分别增长
4.5%和 6.0%。二是产业发展面不断扩大。12 个产业集群带动作
用持续凸显,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
总产值比重分别达到 39.8%和 55.4%,同比分别提升 0.9和
1.6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造船等产业增加
值增速均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达
62.0%,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 73.8%。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332 家、总数达 2738 家,制造业百亿企业达 43 家,数量均居全省前
列。
(二)发展动能更加强劲充沛。一是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坚持
“项目为王”,深入推进“招商引资突破年”活动,举办集中签约
开工开业仪式 16 场,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 350 个,总投资超 1万亿
元。重点围绕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开展
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和境外招商。二是项目建设加速
推进。落实重点项目领导包保和“三张清单一张表”制度,健全重
大项目评估论证和要素保障机制,推动华友锂电、蜂巢能源、大众
汽车(中国)等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江淮汽车二期、晶澳科技
30GW 光伏、蔚来汽车零部件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中航锂电
等一批重大项目竣工投产。
(三)改革开放纵深推进。一是“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高
质量完成国务院 39 项和省政府126 项改革举措年度任务。推出“一
业一证”改革行业案例,“一码集成”改革试点经验在全国推广。
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 60 个工作
日内。推行以电子保函代替现金缴纳涉企保证金,累计为企业释放
资金近70 亿元。二是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明显。全面完成全国农村集
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工作,创成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
扎实推进国资国企改革重组,国有资本布局持续优化。深化与江浙
沪高校院所战略合作,新引进各类人才5.2万人。三是对外开放有
序拓展。深度参与构建亚太区域完整供应链体系,全市进口总额增
长5.9%,跨境电商交易额增长 283.6%。支持企业开拓RCEP 及
“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达 15.9亿美
元、同比增长 59.1%。
(四)城乡品质稳步提升。城市面貌不断出新。聚焦打造“水
韵江淮、活力新城”,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累计改造老旧小区
853 个,惠及居民 6万余户。新建街头游园 3个、口袋公园37 个,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 41.7%。新建燃气管道162 公里,维修改造雨
污管网509 公里。长江大道北延、裕溪闸扩容等工程顺利推进,芜
马高铁实现联动通车。完成 G347、G342、H331 等16 条市政道路大
中修及升级改造,新建改建城市公厕47 座。乡村振兴特色彰显。全
市“三农”工作成效显著,预计全年粮食产量达 169.2万吨,同比
增长 7.3%;全市林长制改革经验在全国推广,获批创建国家级现
代农业产业园,柘皋镇、南陵县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新创建长
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12 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
年行动有力实施,创成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 42 个;农民收入较快增
长,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达 166 万元的行政村比例达60%。
(五)民生福祉持续增进。一是就业形势保持稳定。落实稳岗
返还等政策红利近 7亿元,惠及职工28 万余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3万余人次,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7431 人。教育事业扎实推进。
出台“双减”政策实施方案,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建设扎实推
进,全市高考一本达线率80.1%,600 分以上达线率50%。二是医
疗基础不断夯实。健康芜湖行动深入实施,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实
现全覆盖。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诊疗量占全市总诊疗量的 60%以上。三是文化事业蓬勃发展。全市
新时代文艺精品创作工程持续推进,第四轮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表性项目公布,4项考古研究成果入选“百年百大考古发现”、居
全国第 7位。
(六)生态环境持续优化。一是污染防治攻坚成效显著。中央
及省生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生态环境警示片披露问题有效整改。
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 82.9%,PM2.5平均浓度下降 10%,国
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100%,无重度污染天气。长江流域国考断
面水质优良比例为94.9%,为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二是节
能减排扎实推进。统筹能源发展和节能减排,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
值能耗下降 3%。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首批择优确定两高
项目 47 个、总投资 222.1亿元。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
暂停新增煤电装机计划98 万千瓦。加强节能监察执法力度,完成节
能目标年度考核任务。
二、存在的问题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经济恢复向好的基础尚不牢固,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较多;产业规模尚未实现质的提升和量的突破,总部经济、头部企
业等高端产业链环节尚未形成实质性进展;科技创新能力偏弱;城
市功能品质、生态品质、服务品质、文化品质仍需进一步提升;基
本公共服务供给还不平衡不充分,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
艰巨。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坚定不移转型升级,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确保经济
稳定增长。将稳增长作为首要任务,确保经济指标达到预期,力争
全年 GDP 增速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加强经济监测和分析,关注并改
善欠发达地区、传统产业升级和基础设施投资等领域的不足。确保
项目建设、消费恢复和市场主体培育等工作的实施,以实现经济高
质量发展。利用国家鼓励超前投资的机遇,发挥重大项目和政府投
资的带动作用,推进“十四五”规划和“一圈一带一群”行动计划
中的重大项目。完善重大项目服务机制,优化审批流程和服务体系,
提高项目建设的速度、效率和质量。
(二)全力以赴项目攻坚,培育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推进重点
项目建设,确保投资稳定增长,新开工重点项目不少于200 个,其
中100 亿以上项目至少3个。提升产业集群能级,强化实体经济,
实施产业链行动计划,提升产业链韧性。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集
成电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完善规划,培育龙头企业。加强高
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产业集群,推进数字经济产业
集群建设。
(三)多措并举强化保障,全力稳定社会发展大局。实施就业
优先政策,确保城镇新增就业5.3 万人以上,开展技能培训 6000 人
次以上,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根治欠薪,优化就业结构和
环境,提高就业质量。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加快学校建设,提升教
育经费保障,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多样化发展
高中教育,提升职业教育质量,加强特殊教育,强化师德建设,推
进教育评价改革,建设综合改革实验区,集团化办学,依法治教,
巩固“双减”成果,维护校园安全稳定。深化健康芜湖建设,提升
医疗资源,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共建健康科学院,推进学科专科建
设,复审国家卫生城市,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加强人口战略研
究,实施中医药发展工程,发展康养产业,调整生育政策,开展爱
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
(四)坚持不懈深化改革,大力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进政务
服务便民化,建设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开发“一件事一次办”套餐,
深化“跨省通办”和“一网通办”,加快数字政务建设,实现数据
共享和应用协同。持续优化“最多跑一次”和“不见面审批”,提
升实体办事大厅功能,实行行政许可事项清单管理,打造极简审批
品牌,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水电气热报装服务效率,开展“互联网
+营商环境”提升行动,优化营商环境。提高监管效能,推进“双
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完善跨部门监管制度,优化“互联网+
监管”平台,推进跨部门监管执法协作,强化信用监管,开展行业
协会商会改革试点,打击假冒伪劣,维护市场秩序和社会公平正义。
标签: #工作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4年第三季度市府工作报告 一、第三季度工作情况 (一)经济运行持续企稳回升。一是主要经济指标稳健向好。前三季度,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815.4亿元,同比增长4.1%;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83.7亿元,同比增长9.7%;固定资产投资2801.0亿元,同比增长13.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26.7亿元,同比增长2.1%。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为11786.0亿元和12724.8亿元,分别增长6.4%和14.0%。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41935元和20054元,同比分别增长4.5%和6.0%。二是产业发展面不断扩大。12个产业集群带动作用持续凸显,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