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
2024-12-27
999+
19.94KB
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4 年上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坚持稳中求进,经济大盘持续稳固。助企措施有效落实。全
面落实国家、省、市稳经济增长一揽子政策,出台配套实施细则和
接续政策,持续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政策落实攻坚”
“市场主体培育壮大”等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
工程和重点项目,有效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上半年全市新增减
税降费 18 .6亿元,市场主体总量达 73 .8万户,同比增长
15.3%。工业经济平稳发。着力构建“633”工业产业体系,出台高
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十大优势产业链集群建设若
干政策措施,重点打造了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
药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4.8%,居
六个设区市第 1位,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10.4%,汽车制造业
增加值增长 29.2%,对全市工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建筑业稳
步提升。完善工程建设组织模式和政策支持体系,创新开展“红黑
榜”评价,强化资质资格管理和保障房建设全过程管理,优化建筑
市场营商环境。上半年建筑业总产值 5165.6亿元,增长 10.2%;
房屋建筑施工面积 8247.8万平方米,增长 7.8%。服务业承压前
行。坚决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扎
实做好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暂未发生较大规模疫情。鼓励引导商贸
流通行业促进消费,全市批零住餐业销售额同比增长 9.6%左右。
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增长 11.4%,贷款余额增长
15.9%。
(二)坚持产业为基,实体经济更加厚实。全力支持企业上市。制
定实施推动企业上市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做好企业股改培育工作,
梯次推进企业股份制改造,中原内配、科创瑞光成功上市,全市上
市公司达到10 家,占全省比重超过40%。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成效明
显。启动实施智能制造三年行动计划,聚焦工业高质量发展重大需
求,突出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和重点产品,全面提升数字化研发设
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设备运维等数字化应用水平。加快推进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新培育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65 家,
上云企业突破 2万家。上半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工业企业中智能化转
型升级企业占比7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25 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
发展扩量提质。研究制定推动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意见,大力培育
个人独资民营医疗机构,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5.7%。积
极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成功创建周口国家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
发展示范区。上半年全市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5.7%,高出全
省平均水平0.6个百分点。
(三)坚持项目为王,发展动能加速集聚。重大项目加快推进。牢
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严格落实“六必访、六必谈、六必报”
制度,扎实做好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管理,持续推进“三个一批”、
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和灾后重建项目开工投产,争取中央预算内投资、
地方政府专项债等资金 29 亿元,发行专项债券 103 亿元。上半年纳
入全生命周期项目管理项目 976 个,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167 亿元;
省市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 190 亿元,占全年目标任务的
74.6%,居六个设区市第 1位;灾后重建项目开工率、投产率均居
全省前列。招商引资高位推进。深入实施产业链招商、专业招商、
以商招商,积极参加国内外展会线上展和线下展,努力拓展招商引
资渠道。探索建立招商引资成果共享机制和督查奖励机制,坚持结
果导向,强化招商项目全流程服务和管理。上半年新签约亿元以上
项目 200 个,总投资1386.5亿元;其中:千亿级项目 2个、500 亿
级项目 2个、百亿级项目 29 个。实际利用省外资金 76 亿元,居全
省第 3位;到位市外境内资金 509 亿元,居全省第 5位。要素保障
持续加力。强化土地供应能力,实施土地储备项目 47 个,累计筹集
各类土地 52 万亩;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创新实施“周口人才汇”品
牌计划,举办“人人持证、技能河南”系列招聘会,引进高层次人
才233 人、急需紧缺人才4583 人;切实强化融资保障,健全政银企
常 态 化对接机制,上半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增长
15.9%。
(四)坚持城乡统筹,城市面貌不断出新。城市更新有序推进。积
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打通断头路 7条,改造老旧
小区28 个、背街小巷 38 条;完成45 个棚改安置项目住房建设任务,
新建改建公厕 243 所、停车场 5座。持续完善水电路气暖等设施建
设,加快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体系建设。上半年集中开
工城市更新项目 25 个,总投资153 亿元。乡村振兴特色彰显。深入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创建行动,高标准打造“四美乡村”13 个;
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整合各类资金 23.4亿
元全面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先后两次召开农村人居环境集中
整治攻坚行动暨村庄清洁行动会议安排部署整治工作,整治成效显
著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狠抓环保督察反馈
问题整改销号,大力开展散煤燃烧、建筑工地、道路扬尘污染防治
专项整治和油气回收综合治理等工作。上半年 PM2.5、PM10 浓度
分别为45 微克/立方米和 70 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达167 天;
全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稳定在100%,地表水国控断
面水质优良比例达87.8%。
(五)坚持人民至上,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民生保障坚实有力。认
真落实国家就业创业政策和积极的就业政策,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
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服务工作。扎实推进“人人
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新增技能人才95439 人。持续提高城乡低
保标准和社会救助标准,全市城镇新增就业8.9万人、城镇失业人
员再就业3.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0.8万人,发放低保金
1.5亿元、特困供养金0.4亿元、临时救助金 4849 万元;全市养
老保险参保人数达856 万人,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477 万人。
公共服务扩容提质。办好重点民生实事,建成投用市第四人民医院
一期工程、传染病医院改扩建等项目;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
区建设、职业教育双元育人试点等工作;常态化开展文明创建活动,
全面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稳步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广泛开
展全民健身活动。上半年全市省级卫生应急规范化建设达标县(市、
区)比例达100%。
二、问题反思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
足:经济增长压力加大,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增多;产
业结构不优,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任务依然繁重;科技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人才短缺;民生领域短板较为明显,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优
质公共服务供给与群众期盼还有差距;一些干部思想还不够解放、
作风还不够过硬等。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勇于面对,采取有力措
施加以解决。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坚定不移转型升级,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强化经济稳定
增长。将稳增长作为重点,确保“两个确保”和实施“十大战略”,
利用所有有利条件,挖掘积极因素,抓住发展机遇,准备好政策工
具箱,及时推出有效措施以稳定预期、增强信心和动力;大力帮助
市场主体解决困难,支持其发展,满足企业资金需求;激活消费潜
力,扩大消费场景;防范化解经济金融和社会风险,确保不发生系
统性风险。扩大有效投资,深入实施项目建设年活动和“七大工
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项目前期工作,推行领导分包等机
制,提高项目转化率;创新投融资模式,完善投资机制;推进房地
产行业转型和监管体制改革;积极争取中央投资和债券项目。
(二)全面推进科技创新赋能,着力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区
域创新,融入郑洛新自创区,加强与郑州高新区合作,建设产业研
究院和中试基地,促进周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发展,推动郑州超
级计算中心产业化。培育创新主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
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建设智慧岛双创载体和科技企业孵化器,
推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制造业头雁企业发展,实现工业企
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推行科研经费管理新制度,建立风险补偿和产
品推广机制,加强与高校院所合作。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完善科研
项目评审和人才激励机制,推进科技成果产权激励制度改革,修订
科技创新扶持政策,试点新型科研项目管理方式,发展风投基金和
知识产权市场,推进科研院所市场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扩大国际
科技合作。
(三)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制造业振兴
和技改项目,建设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地,加快智能制造产业园建
设,发展数字经济,实施质量提升计划,促进企业规模增长和管理
优化。加强数字基础设施,推动制造业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数字
化车间和智能工厂。深化产业链管理,定期召开产业链会议,强化
产业链条,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四)增强城市发展软实力,构建双向开放格局。
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释放更多红利。推进行政
许可事项清单管理,行政审批职权下放,实现业务剥离。实施涉企
经营许可告知承诺制审批方式,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
利化。深化“放管服”改革,实现“一件事”一次办,有诉即办,
交房即交证,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审批事项免证可办。加快构建基
于信用的新型监管机制,落实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措施。开展国家信
用示范区、无证明城市创建工作。推动民营企业发展,落实“两个
毫不动摇”,保障民营企业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建立企业家参与政
策制定机制,畅通意见渠道。设立“周口市企业家日”,组织主题
活动,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提升企业家素质和服务能力,弘扬企业
家精神,激发创新活力。
(五)统筹城乡一体化建设,丰富魅力城市内涵。提升城市功能品
质,实施城市更新和城建重点项目,包括 433 个城市更新项目,年
度投资193 亿元。计划包括道路畅通、管网改造、园林绿化、住房
保障、交通枢纽、文化旅游、社会事业、棚户区改造、城区道路和
雨污分流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项目。目标是打造宜居、宜业、宜
游的城市,增强城市承载力和文化品位,建设特色人文景观和旅游
线路。推进口袋公园、街头绿地、慢行系统建设,增设休闲设施,
改善户外生活环境。完善基础设施,实现道路通阔、市政管网科学、
绿化水平提升、地下管网安全高效。
标签: #工作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4年上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一、上半年工作情况(一)坚持稳中求进,经济大盘持续稳固。助企措施有效落实。全面落实国家、省、市稳经济增长一揽子政策,出台配套实施细则和接续政策,持续深化“万人助万企”活动,开展“政策落实攻坚”“市场主体培育壮大”等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有效解决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上半年全市新增减税降费18.6亿元,市场主体总量达73.8万户,同比增长15.3%。工业经济平稳发。着力构建“633”工业产业体系,出台高端装备制造、汽车零部件、生物医药等十大优势产业链集群建设若干政策措施,重点打造了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