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政府工作报告
2024-12-27
999+
19.97KB
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4 年上半年政府工作报告
一、2024 年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经济基本盘牢牢稳住。助企措施
有效落实。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持续深挖政策
“含金量”,细化“四保”企业“白名单”制度,出台配套实施细
则,确保政策精准直达、落地见效。开展“惠企行”“服务企业大
走访”“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带头下
沉企业 1871 次,解决问题 2839 个。为 268 家商贸流通企业发放一
次性留工培训补助 336.6万元。发放普惠小微贷款 32.8亿元,新
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53 家。工业经济平稳发。加快推进山东聊城石
化产业园建设,菏泽高新区化工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紧
盯“万项技改、万企转型”,实施技改项目 118 个,新增省级工业
互联网平台 4家。召开全市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专题会议,制定
《推动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启动“十四五”化工产业
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谋划一批化工产业链项目。预计一季度完成工
业总产值 215 亿元,同比增长 4.6%。建筑业稳步提升。举办建设
工程质量安全标准化提升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两年行动培
训班,提升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修订完善《菏泽市工程建
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办法》,保障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支付。
深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累计抽查项目 105 个、检测机构
10 家、监理企业 17 家,处罚金额 239.7万元。因未落实扬尘污染
防治措施,行政处罚山东佳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4家建设单位。
(二)着力扩大内需、加快建设,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加大。“十四
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深入实施。鲁西种苗谷等32 个重大项目集中
开工,总投资126 亿元。牡丹机场扩建工程顺利完工,昌润置业安
置区一期、中医院二期等40 个城市更新项目加快建设,维修养护计
划项目开工 37 个,道路联通工程开工 28 个,水利设施项目开工 18
个。全省首个水利行业数字化整体智治项目——“智慧梁山”运行
良好。新建改造城市道路 5.5公里,铺设雨污分流管网 28.9公里。
建成日处理污水 4万吨的污水处理厂2座。杜郎口煤矿有序推进,
龙山水库正式蓄水运行。鲁西第一个风电场竣工并网发电。总投资
72.7亿元的单县经济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牡丹区
李集镇北地村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一期)等 5个项目获得中央预
算内投资1219 万元。大唐贾鲁河综合治理工程、潘安水库正式开工,
单县黄河下游生态廊道、鄄城县凤凰湿地公园等项目加快建设。
(三)强化改革创新、优化环境,发展动力活力有效激发。全面落
实国家、省市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扎实
推进“六稳”“六保”,千方百计挖掘潜力、增添动力。开展新一
轮营商环境评价,组织全市范围内开发区、乡镇(街道)、市直部
门主要负责同志赴先进地区对标考察学习,找差补短,比学赶超。
出台《菏泽市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方案》,全力打造“政策最优、
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发展环境。制定出台稳经济增
长“1+7”系列政策措施,打出财政金融、稳定供应链、招商引资、
项目建设、科技创新、助企纾困、房地产调控、保交楼等9大政策
组合拳,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加快推进“智改数转”,
新认定市级数字化车间 3家、市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4家;新增上云
企业 508 家;新增国家级两化融合贯标认证企业 1家、省级智能工
厂1家。新增出口实绩企业 44 家,全市进出口总额达到40.5亿元。
(四)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城乡面貌不断改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编制工作有序推进。全面实行党政机关建设用地储备制度,组织开
展耕地保护系列专项行动,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
“非粮化”。出台《菏泽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实
施方案》,打通土地资源向发展要素转化通道。扎实开展农村人居
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
57 个。全市改厕完成 6.9万户,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成 42 处,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3.5%,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生活
垃圾分类覆盖率保持在100%。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86 公里,占比达
94%。牡丹区荣获首批全国农村公路建设管护机制示范县;巨野县
魏楼镇、曹庄镇分别荣获国家级和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乡镇。
(五)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深入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 4.8、优
良天数比例61%。建立完善土壤生态环境风险管控体系和机制,受
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制定《菏泽市重点行业用水定
额》,加强水资源刚性约束。严格落实排污许可制度,全市持证排
污单位达到3500 多家。牡丹区入选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
县(区)。全面推行林长制、河长制工作,37 名市级总林长、106
名 县 级 林长 全 部 上 任 到 位; 各 级河长常 态 化巡 河 履 职 率 达到
100%。
二、问题反思
总结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经济下
行压力日趋增大,实体经济困难依然较多;产业结构调整任务艰巨,
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较慢;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企业创新主体作
用发挥不够充分;民生领域短板亟待补齐,社会治理还有弱项;财
政收入增速放缓,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一些干部担当精神不够,狠
抓落实本领不强等等。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扛牢责任抓实整
改,决不辜负全市人民期望!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坚定不移转型升级,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强化科技支撑作用。围绕“退城入园”“两新一重”等领域,进一
步扩大“双招双引”成果。加快推进鲁西种苗谷等科创载体建设运
营,力争年内入驻企业 50 家以上。支持天鸿矿山装备等制造业企业
实施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项目。探索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
所合作模式,推动产业链中试基地、中试园区建设。鼓励民营企业
参与关键材料、设备、零部件研发制造及应用示范项目。力争全年
新增高新技术企业 40 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120 家以上;全
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 2.8%以上。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深入推
进工业互联网赋能增效工程,实施工业互联网平台培育工程,引导
企业加快设备换芯、生产换线、机器换人、产品换代智能化改造;
分行业推广工业机器人应用场景,积极发展垂直电商、网络货运等
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发挥东方电子五大产业园区集聚效应和龙头企
业带动作用;抓好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案例创建工作,努力打
造一批标杆性项目。支持广电云计算有限公司打造菏泽市大数据平
台和全国农业大数据分中心;深化“数源”“数治”“数用”行动,
全力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二)培育壮大新兴动能,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潜力
加力打造黄河下游生态廊道。认真实施《菏泽市黄河下游生态廊道
建设规划》,加快筹建山东省万亩以上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示范区,
确保东明县田横镇等5个片区顺利通过验收。扎实推进牡丹区沿黄
乡村振兴示范带、曹县故县林场至郑庙镇段等项目建设。实施古贤
寨水库上游水生态治理等水利工程 6项。加快豫鲁冀结盟农产品精
深加工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进度。
提速推动数据中心产业发展。制定出台《菏泽市综合算力中心发展
规划》,加快智慧计算中心项目建设;积极推进鲁西大数据中心二
期项目建设进度,确保年底前投入使用;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
与我市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运营,力争建成全国一体化算力网
络国家枢纽节点的菏泽分节点;研究整合现有资源,谋划共建长三
角人工智能数据标注中心菏泽分中心;加快推进绿盾大数据交易平
台建设运营进度;鼓励各县区依托已有资源优势培育大数据产业集
聚发展基地。
(三)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充分发挥投资关键作用
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抢抓国家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的有利机遇,聚焦“两新一重”、社会民生等领域,加快谋划一批
重大项目;建立重大项目联审联批机制,推动重大项目清单由政府
部门办理转化为享受优惠政策待遇,提高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审批服
务效率;督促各责任单位列出项目建设时间表、路线图、任务书,
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设、早达产;设置重点项目预审绿
色通道,对符合规划和政策规定的重点项目简化手续、优先布局、
集中审批;推行工业项目拿地即可办理相关手续的举措,切实提升
项目开工转化率;强化土地供应能力,盘活闲置土地资源、闲置厂
房低效用地及沉淀土地资产,加快推进土地征收成片开发,促进土
地连片收储整理开发利用,为重大项目落地提供要素保障;制定
《菏泽市重点项目督导工作办法》,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和督导通报
制度,推动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
聚焦交通、能源、水利等领域,谋划推出一批重大项目;建立重点
项目谋划储备库和动态更新机制,分级分领域持续储备一批既利当
前又利长远的重点项目;建立资金争取联动机制,加强财政金融支
持力度;积极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推动
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准备清单制度落地见效;探索推出 PPP 等
多种投融资模式规范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鼓励金融机构创新信
贷产品和服务模式,加大对重点项目建设和运营的支持力度;引导
商业银行运用信贷资金等多方资源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推动平台公
司市场化转型发展,实现平台公司和国有企业互促共进。
(四)多措并举稳投资促消费,切实提升市场主体活力
扩大有效投资和促进消费是应对经济下行压力的有力抓手。今年市
委市政府将继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以扶持刺激市场主体发展壮
大,从投资和消费两大方面发力提振市场信心预期具体是:在投资
方面: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带动全社会投资;不断完善重大项
目推进机制和保障机制;充分做好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继续实施新
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行动;扎实推进鲁西崛起人才集聚行动计划;
大力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持续强化经济运行调度;不断
激活民间投资活力。在消费方面:通过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做实居民
增收三管齐下全力释放消费潜力。
标签: #工作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4年上半年政府工作报告一、2024年上半年工作情况(一)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经济基本盘牢牢稳住。助企措施有效落实。认真落实国家和省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持续深挖政策“含金量”,细化“四保”企业“白名单”制度,出台配套实施细则,确保政策精准直达、落地见效。开展“惠企行”“服务企业大走访”“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省市县三级领导干部带头下沉企业1871次,解决问题2839个。为268家商贸流通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336.6万元。发放普惠小微贷款32.8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家。工业经济平稳发。加快推进山东聊城石化产业园建设,菏泽高新区化工产业园基础设施项目开工建设。紧盯“万项...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