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思想政治工作半年总结
2024-12-26
999+
65.07KB
5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4 年思想政治工作半年总结
2024 年以来,党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
真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激发干部想干事、善
谋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热情,队伍总体稳定向好,
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有较强的大局观念、敬业精神和荣誉
意识,队伍整体精神面貌较好,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
明显提升。
一、上半年思想政治工作实践
(一)党建引领强凝聚力。深入实施“党建铸魂”工
程,在入党、入职等时间节点建立“忠诚教育第一课”,
建立理论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充分发挥党
建引领作用,实行党校实体化运行,在大项任务中,组建
党员突击队,通过“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在一线、党员
冲在一线”,动员参战党员干部亮明身份、主动请战、冲
锋在前,充分激发队伍潜能。
(二)多元培训强战斗力。立足实战实用实效,全面
强化业务技能培训,大力推动分级分类“精准练”、送教
基层“上门练”、技能比拼“赛中练”模式,全面提升一
线干部和机关的战斗力。干部参加“全省调研文秘大比
武”斩获团体、个人两个“一等奖”。
(三)严管厚爱强免疫力。全面树立“严管才是厚爱”的
工作理念,建立队伍安全风险隐患排查预警派单机制,指
导督促基层规范开展谈心谈话、家访走访,及时掌握干部
思想状况,推动形成访、管、查、控工作闭环。紧盯重点
环节和敏感岗位,夯实监督基础、延伸监督触角、完善监
督体系,做细做实日常监督,特别是干部 8小时以外的监
督管理,确保队伍安全稳定。
(四)荣誉宣传强影响力。全面精塑表彰奖励体系,组织
“先进个人”等各类评选表彰,配套举行集中授奖、送奖
上门等活动,不断增强干部的职业荣誉感。依托微信公众
号等新媒体矩阵,挖掘选树“先进工作者”、“优秀党员
干部”等一批先进典型,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职工向先进看
齐、向榜样学习。
二、存在的问题
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同时,也发现了在队伍中存在
制约影响队伍健康、活力发展的共性和个性问题。
(一)当前影响队伍活力的共性问题。一是年龄断层
“青黄不接”。50 岁以上老干部占比达40%,他们基层工
作经验丰富,但由于基层工作的多年积淀,大部分老干部
精神状态、身体健康状况不佳,工作积极性难以持续,
“传帮带”作用发挥不佳。另一方面,35 岁以下年轻干部
较少,仅占 20%左右,存在严重的“青黄不接”现象,特
别是一些专业岗位、技术岗位和重要岗位,板凳深度不足
二是多方压力“日益剧增”。由于各项任务频繁等诸多因
素,干部长期处于超负荷的紧张状态,部分干部身体长年
处于亚健康状态;“文山会海”及一些不科学的考核,给
基层造成一定负担;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压力,使部
分干部焦虑不安,无法释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干部的归
宿感。三是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少数领导干部不懂政
工、不会做干部思想工作;少数干部学习缺乏主动,不注
重个人学习和个人素养提升,导致知识能力恐慌;计算机
文秘等方面人才紧缺;现有的培训模式,工学矛盾突出,
培训效果有限,再加上个别部门培训形式单一空洞,培训
教育效果不佳。
(二)当前影响队伍活力的个性问题。一是迷茫问题。
部分干部方向感不强,目标不明确,存在理想信念淡化,
少部分干部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出现偏差,缺乏主
人翁意识,职业荣誉感、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不强。
二是疲惫问题。长期以来,广大党员干部坚持“五加二”
“白加黑”的工作,疲劳度普遍很高。同时,当前工作环
境越来越紧,群众期望值越来越高,干部稍有不慎、处理
不当,就会引发信访投诉,群众的不理解、不支持、不配
合,以及纪检监察的各种问责,导致干部身心俱疲。三是
躺平问题。个别干部“佛系”“躺平”现象凸显,对待工
作“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出工不出力,在位不在岗
人在心不在”“笑贪不笑懒”,存在以“我不管”“别找
我”推责、推工作的现象。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从干部主观角度审视。一是规矩意识、法纪意
识不强。个别干部平时不注重学习,或者学习走程序、走
过场,对《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等基本的纪律、基
本的规矩,没有足够的重视、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把握,
规矩意识、法纪意识不强,导致违纪违规偶有发生。二是
宗旨意识、服务意识不牢。个别干部把行政权当作个人特
权,认为自己是管理者,找其办事就得服从管理,在服务
工作中,简单、粗暴、生硬,造成了与群众的隔阂,得不
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三是敬业精神、职业素养不高。个
别干部缺乏对职业的尊重,敬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不高,只
想得到舒适的工作环境、轻松的工作任务和较高的薪资待
遇,而不愿意多写一个字、多说一句话、多做一点工作,
不同程度存在遇事不担当,工作推诿,任务拖拉,工作质
效偏低的现象。
(二)从支部日常监督管理角度审视。一是责任不到
位。支部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责任落实不到
位,疏于对队伍的日常教育、监督和管理,对需要重点帮
助干部的“一对一”帮助、针对性教育乏力,对队伍管理
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二是教育不到位。支部日常学习制
度坚持不够,学习方式方法枯燥、单一、落后,基本采取
读文件、读制度、读讲话方式,警示教育一般都是照本宣
科,参与人员抱着旁观心态、猎奇心理,效果不好。三是
管理不到位。极个别干部首先自己自由主义严重,不能做
到“以身作则”,少数部门搞“一团和气”,特别是对干
部八小时外的情况掌握不够,对干部的社会交往缺乏必要
的了解,导致管理存在失查、失控现象。
四、下步举措
(一)强化理论武装,让干部有“旗帜”。始终牢记
“两个永远在路上”,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始终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贯穿全部工作和队伍
建设的主线,持续做好学习教育、宣讲宣传。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
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工作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分析研判队伍意识形
态领域风险情况,严防出现“低级红”“高级黑”。
(二)狠抓从严管党,让干部有“敬畏”。严格执行
各项管理措施,建立队伍安全风险隐患排查预警派单机制
加强全方位监督、常态化监督、联动式监督,推动队伍管
理由“事后救治”向“事前预防”转变。建立完善“驻局
纪检监察组+机关纪委+支部”全面覆盖的监督体系,形成
“监督→反馈→决策→再监督→再反馈→再决策”的监督
管理工作常态,狠抓支部日常监督责任的履行,形成责任
互联互通、压力传导畅通、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在全局
持续开展“抓规范树形象”整改工作,以一流形象带动一
流队伍,干出一流业绩。
(三)坚持人才引领,让干部有“奔头”。健全“一
线考察、一线识别”干部任用机制,大力实施优秀年轻干
部补短板“强基计划”和人才“板凳工程”,深入推进专
业领域人才培养,持续开展干部交流任职,进一步优化干
部队伍结构。做实跟班学习制度,分批组织基层干部到高
校学府跟班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和整体素质,为充分发挥
干部作用和进一步培养、使用奠定坚实基础。
(四)建立目标引擎,让干部有“干头”。围绕“做
什么、谁来做、何时做、在哪做、怎么做、做的怎么样”
分别制定目标考核标准和全程化责任倒查机制,分级分类
细化考核指标,以考核分值量化工作,以考核结果评论英
雄。坚持把绩效考评结果与用人机制、奖惩机制、评先机
制、问责机制等有机结合,建立干部绩效档案,推行荣誉
积分管理,做到绩誉挂钩、绩酬挂钩、绩职挂钩、绩责挂
钩,营造凭实干、靠实绩提高待遇、赢得荣誉、发展事业
的浓厚氛围,最大限度地激发干部内在潜力、调动干部工
作热情。
(五)落实关爱关怀,让干部有“甜头”。要关心关
爱干部生活、家庭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以组织名义看望慰
问因工作不能顾家的干部家属,处处体现组织温暖;要科
学合理安排干部补休轮休,让干部身心得到休整;要持续
推动干部夫妻“团圆”计划、职级晋升、心理健康服务保
护、干部维权等更多措施落地,让“有困难找组织”真正
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第一选择。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4年思想政治工作半年总结2024年以来,党委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激发干部想干事、善谋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热情,队伍总体稳定向好,有较高的政治素质,有较强的大局观念、敬业精神和荣誉意识,队伍整体精神面貌较好,凝聚力、战斗力和创新力明显提升。一、上半年思想政治工作实践(一)党建引领强凝聚力。深入实施“党建铸魂”工程,在入党、入职等时间节点建立“忠诚教育第一课”,建立理论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实行党校实体化运行,在大项任务中,组建党员突击队,通过“党旗飘在一线、堡垒筑...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