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大学XX学院XX党支部工作报告
2024-12-26
999+
16.75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XX 大学 XX 学院 XX 党支部工作报告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我是 xx 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三党支部书记 xx。下面,由我
向大家介绍我们支部的党建融入教育工作经验做法。
xx 年,在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下,xx 大学承载着 xx 人民的热切期望
成立了,信工学院也随之孕育而生,成为十大院系之一。5年来,
信工学院第三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三大认同”,攻坚
克难、破冰前行,迈出了从无到有的坚实第一步。
价值认同聚人心
人心稳才能事业兴。办学之初,信工学院有 xx 名教师,其中 xx 名为
xx 大学新招录的,xx 名东华理工协助过渡办学的。人心浮躁是当时
最鲜明的写照。新招录教师对学校发展前景迷茫,对租用校区办学
现状感到失望,难以全身心投入工作。派驻教师,一方面担心工作
不被原单位认可,回去后岗位不确定,另一方面担心自身发展受到
限制、待遇不如 xx,打心眼里不愿调过来。如何稳定老师们的心,
实现学校管理的平稳过渡,保障教育教学质量成为当时急需解决的
问题。
党支部深入调研,确立了以价值认同为主线,推动形成愿景认同和
家的认同。一方面,召开多层面不同形式的恳谈会,征求意见,制
定了系“十四五”发展规划,每名老师都纳入了整体规划,明确了
责任分工,将“建设区域一流专业”的发展目标渗透到每位教师心
中,形成了愿景认同。另一方面,建立“五联系”制度,1名党员
教师联系 xx 名非党员教师,主动了解他们的思想和需求,帮助解决
急难愁盼问题,先后为 xx 名教师解决了保障性用房、xx 名教师子女
读书、xx 名教师配偶就业等问题。贴心的服务,实现了老师们从
“你和我”到“我们”的转变,形成了对信工大家庭的认同。
统一的价值认同增强了教师的荣誉感和归属感。xx 年来,全系新进
教师中无一人流失,派驻教师中有 xx 人主动申请调入。
情感认同强师资
强教必先强师。然而“白手起家”的 xx 大学,如幼儿学步、步履蹒
跚,面临着没有独立校区、发展前景不明、缺乏干事平台等困难。
在这种大背景下,信工学院招引人才效果不好,师资力量薄弱,办
学初期,经过两次公开招聘,仅引进教师 xx 人,均为青年“小白”。
如何把高层次人才“引进来”成为“头等大事”,我们通过打好
“乡情”“感情”两张牌,吸引一批“乡贤”回归。
党支部经过调研发现,引进的教师中 xx 籍教师占比高达xx%,近两
年有意来信工学院就职的xx 人中,xx 人为 xx 籍,为此我们率先行动,
成立了“引才专班”,把招xx 籍人才作为重点,列出“乡贤”清单,
乘着市委“才乡号”专列,开展“广招乡贤”行动,带头对接xx 籍
高层次人才 xx 余次。
去年年初,经校党委牵线搭桥,引才专班多次登门拜访在xx 工作 30
多年的原 xx 大学教授、学科带头人xx 博士,用真诚和执着打动 xx
放弃 xx 待遇,加入我们学院。xx 的加入,更加坚定了“引才专班”
的信心和决心。今年xx 月,专班经过一次次的铩羽而归,又一次次
地重新出发,成功引进xx 博士。
截至目前,“引才专班”引进的10 名高层次人才,全部为 xx“乡
贤”。党支部还依托“乡贤”情感,创新建立了“党员导师制”,
通过“一带一”模式,把支部的组织力、战斗力融入到建强师资队
伍的全过程,真正把家乡情怀、情感认同转化为强化师资力量的强
大动力。
使命认同促发展
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使命,xx 大学的使命就是“服务 xx 经济社会发
展”。信工学院作为学校的一份子,理应在担当践行这一使命中打
头阵、当先锋。虽然,我们建系不久,还没有为 xx 的发展输送人才,
但是,我们立足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目标,服务数字经济发展,
做了一些努力,并崭露头角。
在数字经济领域,支部鼓励党员先行,主动进企业、进车间、进实
验室,成立了技术应用党小组,让党旗飘扬在科研攻关一线。先后
与xx 电信共建“赣东数字经济研究院”,与xx 联通共建5G 通信实
验室;支部组织全院教工带领学生一同为 xx 家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xx
个,助力他们数字化转型发展。
在助力企业发展的同时,注重学生应用能力培养。党员王芳老师牵
头与苏州实验舱共建虚拟教研室,探索校企双师培养学生模式,带
领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国奖 xx 铜、省奖
xx 金xx 银xx 铜的成绩。
明德致知,笃行惟新。在新的赶考路上,我们将以党的 XX 大精神为
指引,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为办好 xx 人民自
己的本科院校贡献信工力量。
标签: #工作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XX大学XX学院XX党支部工作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大家好!我是xx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第三党支部书记xx。下面,由我向大家介绍我们支部的党建融入教育工作经验做法。xx年,在省委省政府高位推动下,xx大学承载着xx人民的热切期望成立了,信工学院也随之孕育而生,成为十大院系之一。5年来,信工学院第三党支部坚持以党建为引领,聚焦“三大认同”,攻坚克难、破冰前行,迈出了从无到有的坚实第一步。价值认同聚人心人心稳才能事业兴。办学之初,信工学院有xx名教师,其中xx名为xx大学新招录的,xx名东华理工协助过渡办学的。人心浮躁是当时最鲜明的写照。新招录教师对学校发展前景迷茫,对租用校区办学现状感到失望,难以全身心...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