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五普法工作分析报告
2024-12-26
999+
18.02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八五普法工作分析报告
一、引言
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市的号召,
将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本报告以某县
(市)为例,系统分析“八五”普法工作的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效、
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旨在为进一步推进普法工作提供参考和
借鉴。
二、总体概况
2.1 组织领导与制度建设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将法治宣传教育列入政府年度工
作目标,并纳入对各乡镇、县直单位的绩效考评范围。成立了由主
要领导任组长的“八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细化了《县委
宣传部、县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
—2025 年)》及相关配套文件。同时,成立了“普法讲师团”及普
法志愿者队伍,确保普法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
2.2 经费保障与资源配置
为确保“八五”普法工作的高质量开展,县财政将普法工作经费纳
入年度预算,2021 年以来已落实县级普法经费 70 万元。各乡镇、县
直部门也相应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构建了党委、政府总揽全
局,部门、乡镇协调联动,各方齐抓共管,群众广泛参与的普法依
法治理工作新格局。
三、主要做法与成效
3.1 突出“关键少数”,组织学习教育
3.1.1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县委常委会始终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集中统一领导,抓住领导
干部这一“关键少数”,集中学习宪法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县委组
织部、党校等干部培训机构将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建设的论述纳入各级干部培训的主要课程,
增强了领导干部的法治观念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
3.1.2 强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
县委、县政府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等方式,选择《中华人民
共和国宪法》《民法典》等作为领导干部学法的主要内容,定期开
展学法活动。处级干部根据要求参加市委组织部、市司法局组织开
展的学法考试活动,领导干部的法治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同时,县
委组织部将新任副科级领导干部列入培训计划中,加强廉政、依法
行政方面的法律法规学习。
3.2 以“宪法”为核心,开展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宣传
3.2.1 宪法宣传周活动
以“12.4”宪法宣传周为载体,举办各项宣传活动,如宪法宣誓、宪
法进万家、宪法主题公益广告“万屏展播”等,增强了公民的宪法
意识。同时,结合党代表、人大代表选举活动,通过培训、宣讲、
考试、宣传材料等形式开展宪法、选举法等法律法规宣传。
3.2.2 法治文化阵地建设
在村级治理中,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村级治理体
系,建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截至目前,该县已创建完
成“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1个,法
治宣传一条街 1个,结合村级党员活动室、联络站等建成村级法治
宣传阵地21 个。
3.3 突出重点人群,提升普法宣传精准度
3.3.1 青少年法治教育
积极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推动将《民法典》纳入国民教育体
系。邀请学校法治副校长开展《民法典》《未成人保护法》《预防
青少年违法犯罪法》等法律知识讲座,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同时,
优化“法治副校长”选聘机制,落实“每月一主题”制度,丰富青
少年法治活动载体。
3.3.2 乡村法治教育
开展“法润乡村社区”行动,组织普法志愿者走村入户、深入田间
地头开展普法活动,把群众关心的法律知识及惠农政策送到群众手
中。设立“法治护航中心”,开展“法律服务进万企”“惠企暖企
普法先行”等活动,促进企业合规经营。
3.4 创新普法方式,提升宣传实效
3.4.1 新媒体普法
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开发一系列有针对性的
普法产品,如动漫、音乐、漫画、短视频等,实现群众线上学法。
县融媒体中心推出“每日一法”“民法典·微讲坛”等节目,各部门
通过门户网站、普法公众号等推送相关法律知识,让普法工作更加
贴近群众生活。
3.4.2 以案释法
积极开展庭审释法、案件发布释法、网络宣传释法等以案释法活动,
推动干部群众警示学法,促进廉洁法治建设。通过具体案例的剖析,
使群众更加直观地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治观念。
3.5 强化示范引导,打造普法宣传新品牌
3.5.1 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
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建设为载体,深化法治乡村建设。
全县已成功申报命名多个国家级、省级、市级“民主法治示范村
(社区)”,并对已命名的示范村进行动态管理,确保基层依法治
理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
3.5.2 法治文化品牌建设
创办“歙法讲堂”学法平台,建成法治文化公园和文化广场等设施,
为群众提供学法优质场所。创新实施“法润新安”项目,并成功纳
入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项目库,为法治文化集群打造奠定基础。
四、存在的问题
4.1 普法工作意识有待提高
部分部门和乡镇社区对普法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普法工作的
长期性、基础性认识不够。少数领导干部在履行普法主体责任上没
有做到位,对开展普法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
4.2 普法宣传手段有待创新
虽然新媒体普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整体而言,普法宣传手段仍需
进一步创新。部分普法活动形式单一,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难以
吸引群众参与。
4.3 普法队伍建设力量薄弱
普法队伍中的干部大多数非法学专业出身,缺乏专业法律知识培训。
基层普法需要广大社会组织和相关人员的积极参与,但在组织、引
导、服务社会力量参与普法方面存在不足。
4.4 普法经费阵地保障不足
个别单位在法治实践教育基本经费保障上没有做到充分保障,导致
普法工作开展较少。一些乡镇社区的法治文化广场被另做他用,影
响普法宣传效果。
五、改进建议
5.1 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普法责任意识
强化政治引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认识普法工作
在推进依法治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将普法工作纳入全面依法治县
工作体系,持续巩固完善党委领导下的大普法工作格局。
5.2 创新多元方式,提升普法宣传实效
强化数字赋能,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发更多形式的普法产品。
同时,发挥各类基层普法阵地作用,坚持全民普法、全民守法,持
续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5.3 强化队伍建设,聚集普法工作合力
加强法治宣传队伍建设,引进具有法学专业背景的优秀人才。加大
普法工作培训力度,提高专业化水平。同时,鼓励和引导各类法律
服务人员和法律专业人士加入普法队伍,提高普法志愿者队伍的法
治宣传水平。
5.4 加大经费保障,完善普法阵地建设
确保普法工作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投入。加强法治
文化阵地建设,完善和提升现有法治文化广场、文化墙等设施,为
群众提供学法优质场所。
“八五”普法工作以来,该县在普法宣传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通过提高政治站位、创新普法方式、强
化队伍建设、加大经费保障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推动普法工作深入
开展,为全面依法治国贡献力量。
摘要:
展开>>
收起<<
八五普法工作分析报告一、引言自“八五”普法规划实施以来,各地积极响应国家和省市的号召,将法治宣传教育作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任务。本报告以某县(市)为例,系统分析“八五”普法工作的实施情况、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建议,旨在为进一步推进普法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二、总体概况2.1组织领导与制度建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普法工作,将法治宣传教育列入政府年度工作目标,并纳入对各乡镇、县直单位的绩效考评范围。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八五”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细化了《县委宣传部、县司法局关于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年)》及相关配套文件。同时,成立了“普法讲师团”及...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