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发改局1-8月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2024-12-26
999+
19.29KB
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市发改局 1-8月经济运行分析报告
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
(一)三次产业协同发力。上半年,全市一产增加值 14.2亿元,
增长 3.9%;二产增加值 305.7亿元,增长 6.3%;三产增加值
250.7亿元,增长 4.7%。三次产业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
业向好。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4.1%,比一季度提高 0.3
个百分点,七大主要工业行业全部实现增长。其中,电气机械和器
材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分别增长 17.3%、26.4%,汽车制造业下
降2.7%,医药制造业下降 3.4%。消费品市场平稳。上半年,限
上消费品零售额 75.5亿元,增长 9.4%。批零住餐业销售额(营
业额)同比分别增长 13.8%、19.7%、9.3%、13.5%,比一
季度分别提高 1.1、1.4、0.5、2.2个百分点。服务业稳步发展。
上半年,限上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8.2%,其中,住宿和餐
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分别增长 48.1%、24.3%,文化、体育
和娱乐业等其他服务业均保持较快增长。
(二)项目投资支撑有力。坚持“项目为王”,深化“六百”行动、
“千企升级”行动,扎实开展“三个一批”活动,全市固定资产投
资持续稳定增长。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8.1%,比一季
度提高 1.7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3个百分点,居七个
设区市第 2位。省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杭州西站枢纽基础设施及湖
杭铁路、黄池水库、324 省道等重大项目加快实施;华创铜箔、晶
科太阳能、嘉善盛泰钴新材料、德沃康健康医疗等一大批新建项目
开工建设,带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提升 1个百分点左右。民间
投资活力增强。上半年,民间项目投资同比增长 25%,高于民间项
目投资增速 18.9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 64.7%,比去年同期提
高3.4个百分点。
(三)消费品市场平稳运行。面对消费需求不旺的严峻形势,全市
发改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及省委省政府促进消费政策,创新实施
扩大居民消费六大行动,消费市场呈现稳步恢复态势。但受国内国
际环境复杂严峻、汽车销售下行等因素影响,消费市场仍显疲弱。
上半年,限上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9.4%。分业态看:住宿和餐
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 19.7%,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 4.5%。从商
品类别来看,粮油食品类、饮料类、日用品类、中西药品类销售同
比分别增长 12.8%、10.1%、9.5%、6.8%;通讯器材类、服
装 鞋 帽 类 、 文 化 办 公 用 品 类 由 负 转 正 , 分 别 增 长
3.1%、3.4%、2.7%。全市限额以上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
26.6%,比一季度提高 5个百分点。
(四)城乡融合有序推进。认真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土地出让
收入优先支持乡村振兴政策,扎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项目建设。
上半年,农业投入稳步增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质推进,农村电
商蓬勃发展。预计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 3.9%;完成新建高标准农
田0.7万亩以上,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 0.5万亩以上;新增省级
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乡镇 2个、特色精品村3个、星级农村公厕 20
座;农村电商网络零售额达12 亿元,同比增长 21%。城乡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 入 差 距 持 续 缩 小 。城 乡 居 民 人均可支配收 入 之比 为
2.06 1∶,同比缩小 0.0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35567 元,同比增长 6.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19269
元,同比增长 7.7%。
(五)保障措施落实有力。深入开展保供稳价专项行动,全力做好
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上半年,全市纳入监测的75 家商贸企
业大米零售价格 6个月累计平均涨价 0.86 元/公斤,涨幅低于全
省平均水平;食用油累计平均降价0.71 元/公斤,跌幅低于全省
平均水平;猪肉价格累计平均涨价 5.04 元/公斤,涨幅低于全省
平均水平。认真落实国家降低用电成本政策,有效降低企业用电成
本。上半年,全市共减免企业电费 6047 万元,惠及企业 2571 户。
认真落实国家降准政策,下达市级财政贴息资金3097 万元,积极支
持小微企业融资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强化对重点领
域、薄弱环节和受疫情影响行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不断完善社会信
用体系构建和服务机制常态化运行机制,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
贷款余额为 3008 亿元,同比增长 11.6%。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发展空间制约凸显,粮食稳产增产任务艰巨。一是耕地
稀缺。据初步统计,全市现有耕地面积约为87 万亩左右,与省内其
他地市相比较少且分布零散,加之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约 26 万亩,
粮食生产空间受到严重制约。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高标准农田
建设方面还存在短板不足,农田水利设施老旧且损毁较多,防洪排
涝能力较弱,农业抵御自然灾害风险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农
业科技力量薄弱。农技推广人员工作精力不集中,队伍素质参差不
齐;种养加销各产业链条科技含量低,农业资源利用率和综合生产
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二)工业转型压力较大,高质量发展任重道远。一是工业产值占
比偏低。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为
20%,较全省平均水平低近 4个百分点。二是企业亏损面较大。全
市规上工业企业中亏损企业数达 31 家,亏损面达21%,其中法人企
业亏损面达42%。部分传统行业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下滑,新产品新
业态尚未形成有效支撑。三是新兴产业尚未形成有效支撑。虽然数
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已达到 5.6%,但在新
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兴产业发展方面还
没有形成有效支撑。
(三)服务业整体景气度不高,短板仍较突出。受多重因素叠加影
响,全市服务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批零住餐等行业营
收增速回落明显。上半年,限上批零住餐企业完成营业收入比一季
度分别下降 9%、19%和 4%。二是港航、电力、物流等运营质效较
低。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较一季度下降 7个百分点;全市货运总量
和货运周转量均比去年同期下降约16%;全市规模以上港口企业完
成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同比分别下降 39%和 54%。三是休闲旅游产
业发展不足。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人次同比下降 73%,旅游总收
入同比下降 78%。
(四)重大项目储备不足,发展后劲乏力。从项目谋划看,一批打
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储备不足;从项目建设看,一些重大项目
未达序时进度要求;从要素保障看,新项目落地、建设以及投产过
程中存在土地、能耗双控、环境容量等要素制约。今年以来审批的
省市重点项目仅有14 个,远低于往年水平;今年计划新开工的省市
重点项目只有9个,后劲不足。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
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抓好抓实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
(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加强
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确保政策稳定和及时响应。推动乡村特色产
业发展,重点发展乡村旅游,培育产业带头人,扩大合作社和家庭
农场规模,发展新型业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美丽乡村建设,
推进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改善。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包括土地和集
体产权制度改革,以及林业经营体制改革。
(二)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扩大有效投资规模。重点推进
项目规划和争取资金,包括精准策划重大项目,紧跟政策导向,利
用中央和地方资金,优化项目库。加速项目建设,提高质量和效率,
通过深化清单工作,加强专班作用,优化领导联系和办公机制,解
决建设难题,确保完成年度目标。加强平台载体建设,提升平台整
合,布局高端制造和新兴产业,增加省级以上开发区,提升亩均效
益,推进特色小镇创建,规范开发区发展。
(三)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强化
主导产业,包括发展石油化工、新材料、新能源、建筑建材、先进
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同时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支
持企业成长,实施骨干企业培育计划,完善企业服务机制,建立中
小企业培育体系,推动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鼓励并购重组和上市,
增强龙头企业影响力。加强平台载体基础,提升平台整合,布局高
端制造和新兴产业,增加省级以上高新区或经开区,提升开发区效
益,推进特色小镇创建,深化开发区规范发展。
(四)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激发释放内需潜力活力。推动现代商
贸流通业发展,包括批发市场和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利用数字技
术提升商贸流通质量,举办促销活动以增强消费信心,挖掘乡村消
费潜力,强化消费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引导金融行业创新和规范发
展,建立政银企对接平台,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强融资担保体
系建设,打击非法金融活动,改善金融环境。提升文旅体育服务水
平,标准化和国际化文旅市场,发展特色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
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多元化需求,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
发展。
(五)持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外资集聚人才技术要
素。加速关键领域的改革,利用“最多跑一次”改革的优势,推动
更深层次的市场和社会改革;打造最佳营商环境,形成高效市场秩
序;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提升国有资本效率;通过科技创新推动产
业链和价值链升级;对接国家区域战略,实施关键工程项目。提高
招商引资质量,将其作为核心任务,强化领导,提升投资规模和经
济质量,促进供需平衡。持续改善营商环境,打造开放高地,力争
在全省营商环境评价中名列前茅,吸引投资和人才,办好浙商大会,
推动内陆开放,开启改革开放新篇章。
标签: #经济运行分析
摘要:
展开>>
收起<<
市发改局1-8月经济运行分析报告一、经济运行基本情况(一)三次产业协同发力。上半年,全市一产增加值14.2亿元,增长3.9%;二产增加值305.7亿元,增长6.3%;三产增加值250.7亿元,增长4.7%。三次产业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工业向好。上半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1%,比一季度提高0.3个百分点,七大主要工业行业全部实现增长。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食品制造业分别增长17.3%、26.4%,汽车制造业下降2.7%,医药制造业下降3.4%。消费品市场平稳。上半年,限上消费品零售额75.5亿元,增长9.4%。批零住餐业销售额(营业额)同比分别增长13.8%、19.7%、9.3%、...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