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
2024-12-26
999+
19.8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2024 年全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上的汇报发
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今年来,**市大力实施以建强村级组织、深化党建引领
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为主线,以“抓两头带中
间”为主要方式的“一强三引领”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提
升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把每个村党组织锻造成有效实现党
的领导、团结动员群众、加强基层治理、推动改革发展的
坚强战斗堡垒,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治理效
能,为乡村全面振兴、建设“三城五地”提供强力支撑。
持之以恒建强村级组织。聚焦打造政治素质好、工作作
风好、制度执行好、作用发挥好、发展实绩好的“五好”
村级组织,从选、育、管、用全链条抓起严起,先进的创
建标准化示范党支部,后进的每年按 6%左右的比例集中整
顿。每年评选命名 100 个标准化示范村党支部,选树 100
名“担当作为”好支书。选优配强班子。坚持标准、拓宽
渠道、严把关口,努力把政治素质好、带富能力强、服务
意识强的优秀人员选拔到村级班子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岗
位上来。积极推进村干部学历提升计划,2024 年底全面实
现“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2025 年大专及以上学历村
干部占比达到 80%,2026 年持续巩固提升,稳步提升致
富带头人的占比。全面实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
备三年行动,把后备干部培养与发展年轻党员结合起来,
确保每村都有 1—2 名比较成熟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人选。
统筹用好村上的各类人才资源,动员各类社会组织、非公
企业、社会资源和广大群众积极投入到乡村建设,邀请村
上的乡贤能人、老干部、在外经商创业人士等反哺家乡。
提升能力素质。坚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想作为农村党员干部培训的必修课,紧贴村干部实际实用
扎实开展乡村振兴主题培训和练兵比武,市级每年对乡村
振兴重点村、软弱涣散村、专业化管理的村党组织书记等
进行示范培训;各县区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
集中培训 1次;乡镇每年对其他村班子成员集中培训 1次。
强化帮带指导,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分别与包抓村的村干部
结成帮带关系,帮助改进工作、提升能力,对廉政风险高
治理难度大、容易出问题的重点难点村,由县级联乡领导
乡镇党政正职直接包抓。加强管理监督。严格落实任职资
格联审、县级备案、绩效考评和坐班制度,发挥民事直说
监督作用,全面从严抓好村干部特别是“一肩挑”人员管
理,保证所有村干部经常在村工作,每天至少有1名村干
部在党群服务中心坐班,做到门常开、人常在、事常办。
乡镇不得调用借用村干部,不得给村干部安排应由乡镇承
担的工作。健全定期分析制度,县区每年、乡镇每半年对
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工作情况开展 1次分析研判,对不胜任
不称职的及时调整撤换。将村党组织工作纳入县级党委巡
察监督工作内容,全面开展村党组织书记任期和离任经济
责任审计,坚决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
题。强化基础保障。对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按照“示范、达
标、提升、重建”等类型分类管理,统筹用好财政项目资
金、基层党建基金和党费补助资金,对示范、达标的积极
完善体系功能建设,对危旧狭小、因灾受损的重点改造提
升,不断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和服务保障能力。强化基本
保障,严格按标准落实村组干部报酬和村级办公经费,严
禁克扣、挤占、挪用。关注村干部思想动态、工作状况和
身心健康,严格落实好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健
康体检和离任生活补贴等制度,激励村干部担当作为。
党建引领乡村发展提质增量。聚焦特色产业提质增效,
条件好的积极创建产业振兴示范村,基础薄弱的继续加大
项目资金扶持力度,不断巩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市
级特色山地农业引导发展资金每年专门支持一批有条件的
村培育发展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到 2026 年发展 500 个
市级特色产业振兴示范村。发展壮大特色产业。立足资源
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整合生产要素投入,培育新型经营
主体,推进产业绿色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推行“党
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真正把支部建在产
业链上、把党员凝聚在发展链上、把群众引领在致富链上
支持有条件的村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冷藏保鲜、电子
商务、乡村休闲旅游业等业态,发展相关配套产业,畅通
快递物流,激发村级经济发展活力。推行品种培优、品质
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支持经营主体申请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甘味”企业
商标品牌,提升产品竞争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持续开
展集体经济倍增计划和提升行动,强化政策、项目、资金
人才支持,因地制宜、多渠道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认真抓
好中央和省级扶持发展集体经济项目,每年乡镇自查自验
县区审计自查、市级抽查督查。鼓励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利
用以工代赈等方式实施农村小型基建项目,鼓励乡村利用
农机补贴、以奖代补政策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等生产性服
务业合作组织,结合撂荒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集
体经济组织土地托管代管试点,支持村级组织利用依法依
规处置后的闲置学校等资源发展产业、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2026 年全市集体经济村均收入、经营性收入持续提升,培
育一批年收入50 万元以上的示范村。带动群众不断增收。
多措并举促进群众增收,重点紧盯低收入群体和监测对象
不断加大产业就业帮扶,确保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与全国
和全省农民收入的比值同步“两提升”。支持新型农业经
营主体与农户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把产业链增值
收益更多留给农民。落实好岗位推送、劳务组织、创业服
务、就业援助等服务,鼓励引导农村劳动力能出就出、应
出尽出。强化政策激励企业吸纳就业、帮扶车间带动就业
以工代赈补充就业、乡村公益岗位兜底安置,促进就近就
地就业。完善培训和就业创业一体化机制,大力创建创业
就业孵化基地,引导党员、返乡青年、大中专毕业生等就
业创业。
党建引领乡村建设提档升级。大力开展“和美乡村”创
建行动,深入实施“百千万全”工程,力争每年申报省级
20 个、创建市级 30 个、县级100 个以上“和美乡村”。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村“九改”工程,全
力做好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到 2026 年自来水普及率达到
96%以上,到 2025 年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达到 80%以上,
村庄基本消除黑臭水体。鼓励有条件的村庄发展新能源和
充(换)电设施,推进电力、通信设施的换代升级,探索
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推进村、组、巷、户及产业路建
设,不断提高入户道路硬化率。积极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
农房抗震加固项目,确保村内无危房,不断改善群众住房
条件。扎实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围绕农村“厕所、垃圾、
风貌、污水、庭院”五大革命,完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
加强乡村垃圾收运设施建设运行维护和公共场所环境卫生
管理,推广节能灯具,强化群众的宣传教育、培训引导和
监督管理,实现村庄清洁整洁、亮化美化。加强村庄规划
和建设管理,通过保护传统建筑风格、引入地方文化元素
增加文化设施和公共空间、增加绿化和景观设计等方式,
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村庄。持续深化“拆危治乱”,大力
治理“空心村”“空心院落”,鼓励将治理腾出的建设用
地指标纳入“增减挂钩”跨省域调剂范围,收益可提取部
分用于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优化提升公共服务。盘清村
内学龄儿童,确保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不失学辍学
村内适龄儿童入园率达到 95%以上。常态化开展健康管理
和防止因病返贫动态监测帮扶,优化社会保障服务,建设
村级电商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点。村上每年组织群众开展 1-2
次地质灾害等突发事件应急演练,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
力。
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提效赋能。聚焦构建党群共建、乡风
文明、治理有效、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擦亮**民事直说
“1234”工作法品牌,每年创评一批文明村镇,创建 200
个平安乡村。持续深化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坚持常
态化、实效化、品牌化推进民事直说“1234”工作法,乡
镇领导对所包抓村群众每年遍访 1次,乡村干部对本村群
众每季度遍访 1次,对特困群体每月遍访 1次,对大病重
病患者、突发意外家庭和有投诉举报家庭及时走访。村级
组织每月至少组织群众开展 1次集中说事议事,广泛宣传
政策,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和困难诉求,排查化解矛盾纠纷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密切干群关系。加强农村精
神文明建设。完善村规民约,推广清单制、积分制等办法,
强化正向引导激励,推动高额彩礼、大操大办、厚葬薄养
等突出问题综合治理,促进形成勤俭节约新风尚。广泛开
展文明村镇、文明家庭、好婆媳等创评活动,推动形成向
上向善的社会风气。坚决抓好“结对帮扶·爱心**”工程,加
强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建立“村组干部+农
村党员+留守老人”和“妇联组织+爱心妈妈+留守困境儿
童”的结对帮扶关系,积极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和妇女儿童
的实际困难。加强平安乡村建设。落实《乡镇(街道)主
动创稳重点工作指南》,整合基层治理资源,推动民辅警
村“两委”、“双协”员、网格员等主动提供服务、回应
诉求、排查风险矛盾,加强对特殊困难群体和重点人员的
帮扶和引导。积极创建“八无”村(社区),力争“八
无”村(社区)达到 50%以上。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
着力防范青少年犯罪和涉黑涉恶、农村“村霸”等突出问
题。加强安全生产,强化道路交通安全、危化、矿山、建
筑施工、城镇燃气、自建房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做好林
区、景区防火等工作。
以上汇报,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
谢谢!
标签: #乡村振兴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2024年全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现场推进会上的汇报发言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今年来,**市大力实施以建强村级组织、深化党建引领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为主线,以“抓两头带中间”为主要方式的“一强三引领”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努力把每个村党组织锻造成有效实现党的领导、团结动员群众、加强基层治理、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把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和治理效能,为乡村全面振兴、建设“三城五地”提供强力支撑。持之以恒建强村级组织。聚焦打造政治素质好、工作作风好、制度执行好、作用发挥好、发展实绩好的“五好”村级组织,从选、育、管、用全链条抓起严起,先进的创建标准化示范党支部,后进...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