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政治机关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2024-12-25
999+
21KB
8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参加政治机关干部培训心得体会
20 日至 26 日,在总队、支队党委的关心下,我有幸参加了总队在
xx 大学举办的支队级干部及政治机关干部培训班。xx 大学作为我国
著名的高等学府,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学子心中的珠穆朗玛峰,只敢
远远眺望,却没有机会能够真正走近他、登上他。能在这所百年名
校近距离聆听众多名师学者的讲课,目睹他们的风采,让我倍感珍
惜。此次培训,时间虽短,但印象深刻,课程虽紧凑,但内容却丰
富。下面我将从培训安排的感受、学习之后的体会、今后工作的启
发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一、博学笃行,引人入胜的教与学
我们就收到了 xx 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发来的培训手册,内容涵盖应急
管理、政治工作、国际形势、信息化建设等方方面面,授课老师也
都是各业务领域的翘楚专家、大腕大咖,像 xx 教授、xxx 副主任,
在网络学院上就已经听过他们的课程;xxx 教授在《百家讲坛》中解
析的《资治通鉴》目前已是一书难求;疏学明副教授与薛澜教授同
属一个教研开发团队,曾就公共安全问题三次为中央政治局集体授
课。强大的授课团队与紧凑的课程安排让我们一开始就感受到了 xx
人满满的诚意。
(一)沉浸式教学,严肃认真,点滴开始。在 xx 校园内,听一堂讲
座,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以前也只敢在心里想一想。然而真正
几堂课下来,才真正感觉到有点“吃不消”。首先是独立的思辨精
神。开班仪式上,商小华主任就给我们提出“为什么学、怎么学、
学什么”三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回答的问题。尤其是对于培训班
老师们的观点他要求大家要结合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大胆质疑,批判
性的学习自己需要的内容,要有自己的观点,不能不假思索地一味
接受,学习中要始终秉持批判和质疑精神,并把这一方法贯穿到自
己的工作生活当中,打了一贯习惯服从和放弃思考的我们一个措手
不及。其次是满满的学习仪式感。以前我们的培训总是在动员会上
反复强调脱产学习中的“三个转变”,但效果可想而知。而此次,
大家从佩戴校徽集体宣誓开始,从与周围的同事以“同学”相称开
始,从准时准点的晨读与课间操开始,从课后随机的教学分享开始,
通过无处不在的仪式感强化了我们对于 xx 大学的品牌认同感和学习
紧迫感,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完成了学习培训的“三个转变”。第
三是老师强大的气场和课堂掌控力。半天 3个多小时的课程说长不
长,说短不短,对每一个授课老师都是一个考验,但在这里,大家
都自觉的把手机调成静音和振动,有些索性直接关机,课堂上没有
一点杂音异响,特别是丁万明、疏学明、吕有生等教授的的讲课,
老师绝对驾驭全场,甚至可以操控每个学生的心神,让你不自觉的
跟随他的讲课节奏起舞,神游在课程意境当中,舍不得走一丝神,
咳一身嗽,深怕引来众怒。每一个课间休息,大家都会自觉的报以
热烈的掌声表示敬意和感谢,融洽热烈的课堂氛围已经多少年未曾
看到。
(二)拓展式培训,扩大视野,创新思路。如果说培训地点的选择
是形式的的话,课程内容的安排和授课质量才是真正的核心。在这
里,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知识,却在用不同的角度进行着理解和分
析。xxx 中教授巧妙运用板块逻辑理论详细解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时间轴、座标系、代际划分、理论版本等方式
深入浅出的讲授了我们党各个时期理论思想的起源、发展和成型,
尤其是采用渐进对比方式分析了党的十八大以来部分专有名词的沿
革和变迁,让人耳目一新。xxx 教授从风险模型的搭建和智能算法的
引入着手,详细论述了城市风险的感知、研判、管控和治理体系,
其提出的“火灾风险分析必须基于实验和严格的数据统计分析,必
须基于科学严谨的分析精神,坚决不能出现拍脑袋凭经验推导的错
误做法”让人振聋发聩,其推崇的“保险兜底+托管服务”的消防
管理方式也让人充满了期望。xx 大学 xxx 老师从 xx 校园的风物出发、
细数百年发展历程、详述 xx 与云南的8年渊源,在一个个真实的故
事中,梁思成、林徽因、钱钟书、杨绛、钱伟长、华罗庚等一个个
学术泰斗依次向我们走来,历久弥坚的xx 精神跃然纸上。同样令人
难忘的还有张亚、颜峻、佟瑞鹏等教授的课程,各种新观点、新视
角、新思路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可以说,10 位专家教授,从
国际关系到政治文明,从安全治理到应急体系建设,从当前形势分
析到未来前景的展望,理论沿革和知识创新都在课堂上娓娓道来,
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一次知识的洗礼和视听盛宴。
(三)实践化学习,身临其境,融入其中。在开训典礼上,商小华
主任说:“xx 的学习不仅在课堂上,更在实践中,不仅在书本上,
更在xx 大学每一个风物、建筑、雕塑的体验和感知中”。因此,在
xx 二校门,我真实感受到了这所百年学府的历史变迁。在 xx 学堂和
大礼堂,我找到了这所学校最初的源头、历史的记录人和承载者,
他就像“活化石”一样,安静的躺在那里,记录着过往的屈辱和现
在的辉煌。在 xx 大学西操场,“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标语鲜艳
而醒目,xx 大学特有的体育精神喷薄而出,让人依稀看到了 100 年
前马约翰先生带着学生们清晨出操、日落长跑的身影。在“荷塘月
色”旁走过,朱自清先生的那篇散文一字一句在脑海中闪过,画面
瞬间像是回到了 96 年前,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的风骨清晰的出现在
眼前。还有工字厅、古月堂、水木 xx、晗亭等,无不向我们平静的
述说着往昔的历史和时代变迁。正如xxx 主任所说的那样“当有一
天你离开 xx,忘记了在课堂上所学过的具体知识,这时学校留在你
身上的,才是学校给你的东西”。我想这应该就是 xx 大学给他的每
一名学生所特有的东西-精神、文化和传承。
(四)全方位保障,用心用情,注重细节。此次培训,xx 大学继续
教育学院热情周到、专业细致的安排和准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大到吃、住、行的安排衔接,小到书包、校徽、座次卡的摆放,都
能感受到他们的专业精神和充分准备。尤其是《学员课程讲义》的
编排,从学员守则、晨读资料、日程安排到课程讲义,完全实现了
培训“一本通”,甚至对应课程还预留了记录笔记的空间,足见其
用心之细。尤其是培训课程结束的当天下午,学院迅速的组织了一
个高质量的结业典礼,以视频的形式播放了培训中记录的点点滴滴,
让人不禁泪目并感慨学时苦短。同时为每一名学员依次颁发结业证
书并拍照留念,为整个培训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xx 大学“行胜
于言”的校风也在此时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二、知行合一,耐人寻味的思与量
(一)自强不息,让我真正体会了什么是“终身学习”。这次培训
中,有一个细节让人印象深刻,首先是教室门口的班级管理电子屏
上,除了我们这个 70 人的培训班,还有等 5个进修班共计260 余人
同时开课学习,每到中午食堂就餐时,餐厅里往往是高朋满座,一
派热闹景象。
(二)厚德载物,让我真正知道了什么是“包容万物”。xx 虽经百
年历程,至今仍能屹立于国内学术教育界之巅,与其心胸宽广、包
容万物、和而不同的特殊教学理念不无关系,与北大的激昂、奋进、
时刻立于潮头的风格不同,xx 始终秉持和谐为美、宽厚为德的品质,
既有风骨与志气,更有风度与雅量,这既是一种豁达与包容,更是
一种文化自强和自信。大学如此,为人也该如此,人立于世,首先
要学会尊重人,包容人,善以待人,宽以待人,只有凝聚众人的智
慧和力量才能让我们的路越走越宽。同样在一个单位,我们也要学
会相互包容,相互理解,既要有自己的思考和想法,更要允许和而
不同,只有这样一个单位才健康、和谐发展。
三、学以致用,发人深省的学与做
(一)作为管理者,要有“着眼全局”的视野格局。古语说得好: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党的 XX 大报告提出了“推动公共安全治
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和“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我们消防工
作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在工作思考上,必须要“跳出消防看消
防”,要敢于从更高的层次去把握去思考,面对当前制约消防工作
发展的诸多问题,不管是我们的综合监管,还是重点单位的标准化
管理体系,不管是信息化建设、还是消防安全文化宣传,只有主动
靠上去、融进去,放到国家公共安全体系的建设发展中去把握,才
会有生命力和号召力,否则闭门造车只会导致固步自封和抱残守缺。
而要打开视野格局首先就是必须要学习和掌握充分的信息,否则一
切都是空谈和纸上谈兵。
(二)作为实践者,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理念。我们要仰望星
空,更要脚踏实地,5天的学习时间不短,但我们终究只是 xx 校园
的一群过客,始终还是要回到自己的岗位,回到现实工作当中,不
可能永远生活在xx 的幻境里。回到石林,要做的事情很多,首先我
想跟广大指战员作一次学习分享,把自己在 xx 学习的所思所想与大
家做一个交流,让大家也能一起感受 xx 的精神和品格。其次我想和
班子成员做一次座谈,把此次学习到的防火、政工、队伍管理、信
息化建设、智慧消防等课程的创新理论和大家做一个交流汇报,共
同结合石林县辖区实际,寻找能够指导大队工作创新发展的突破点。
第三是抽时间把5天来学过的课件讲义再学一遍,尝试从中借鉴确
定一个课题方向,按照xx 大学的研学思路完成一篇论文的撰写,真
正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第四是把5天来在 xx 拍摄的各类照片制作
成一个展示课件,抽时间跟自己的孩子讲一讲 xx 的故事和文化,让
他们也能了解 xx,走近 xx,也希望在他们心中播下一颗小小种子,
今后能够有机会走进xx、真正感受 xx。
(三)作为教育者,要有“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xx 大学作为一
所学校,教书育人自不必多说,但如果我们把社会看成一所大学的
话,我们作为一支纪律队伍就应该成为其中的一个学院。改革转制
后,大家都在抱怨队伍的自豪感、归属感、荣誉感不比从前,感觉
好像“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我想还是我们的定位出了问题,
以前我们说部队是一个大熔炉,是一所大学校,能够塑造人、改变
人,难道我们现在就不是了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作为一个行政
单位、政府的职能部门,当然有我们的工作职能,但作为一支纪律
部队,我们依然还要担负起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
人才的教育使命,我们只有把这些工作做好了做实了,我们这支队
伍才会有希望,我们的血性和战斗精神才不会丢失,作为教育者我
们的路还很长,要做的事还很多。
(四)作为服务者,要有“植根为民”的工作情怀。xx 大学一名及
具个性的毕业生陈行甲在自己的书中写到“社会并不完美,看清依
然热爱,知难仍然行动”。这位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在巴江上任伊
始,遇到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甚至被人打击报复直至抑郁,但
他始终秉持一颗为民的公心,一件一件的解决老百姓的难事,最终
在任期届满时交上了一份优秀答卷。但他却在即将提拔至更为重要
的岗位时毅然辞去公职选择从事公益事业,因为在他心中有更多更
重要的事要做,有更多的群众要帮。“根植为民情怀”这句话看起
来很大,但做起来却并不空,我们基层干部作为基层服务者,与群
众走得最近,贴得最紧,任何一项工作都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如
果不保持一份“群众之事无小事,民生小事就是天大的事”的为民
情怀,工作就会跑偏走远。尤其是当下,各类急、难、险、重的任
务日益增多,没有一点真心为民的工作情怀,就会失去工作的动力
和信心,毕竟做好我们的工作还是要有一点情怀和理想主义来支撑
的。
摘要:
展开>>
收起<<
参加政治机关干部培训心得体会20日至26日,在总队、支队党委的关心下,我有幸参加了总队在xx大学举办的支队级干部及政治机关干部培训班。xx大学作为我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一直以来都是众多学子心中的珠穆朗玛峰,只敢远远眺望,却没有机会能够真正走近他、登上他。能在这所百年名校近距离聆听众多名师学者的讲课,目睹他们的风采,让我倍感珍惜。此次培训,时间虽短,但印象深刻,课程虽紧凑,但内容却丰富。下面我将从培训安排的感受、学习之后的体会、今后工作的启发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学习心得。一、博学笃行,引人入胜的教与学我们就收到了xx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发来的培训手册,内容涵盖应急管理、政治工作、国际形势、信息化建设等...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