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年全省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行动推进会上的典型发言
2024-12-25
999+
19.67KB
7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在2024 年全省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行动推进会上的典型
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
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近年来,**市坚持以习近平新
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
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推进更
高水平的法治**建设,全力为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
坚之年攻坚之战,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亮剑出力、保驾
护航。
一、加强党的领导,坚决扛起法治建设政治责任
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市委高度重视法
治建设工作,持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大局、协调各方,不断
推动法治**建设纵深发展。一是突出思想引领。在学习贯彻习近平
法治思想方面做到“五个纳入”。即纳入市委重点工作,市委常委
会定期听取工作汇报、部署调度工作任务,推动党员、干部学习系
统化、常态化;纳入干部教育体系及全市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计
划,作为全市各级党校(行政学院)重点课程,举办培训班,组织
开展专题宣讲和课题研究等活动;纳入市县领导干部任前考试重要
内容,增强领导干部法治意识;纳入全市政法干警政治轮训,提升
干警职业能力素养;纳入本地区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及法律职业
入职培训,把好法律执业人员“第一道关口”。二是注重顶层设计。
经市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制发了法治**建设、法治政府建设和法治
社会建设等 3个任务与责任分工方案,划定“十四五”时期全市法
治建设总体目标,明确“施工表”和“路线图”,阶段式、项目化
推进实施。其间,加大法治建设工作在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中的
权重,将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标
尺”,强力推动法治建设各项任务落细落实;成立市委党内法规执
行责任制工作领导小组,务实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确保全市党
内规范性文件“应审尽审、应备尽备”;市司法局全程参与市政府
常务会议各项议题讨论决策,有效提升了政府依法决策、依法行政
水平。三是加强制度建设。研究制定了《**市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
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清单》,压紧压实责任,实现党政主
要负责人每人一单、单单不重,并将履职情况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
系,作为考察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创新实行市委组织部与市委法
治建设议事协调机构沟通联络机制,配套建立了述法评议反馈、考
核反馈、民主评议、干部沟通交流、法治工作通报、干部使用情况
报告等一系列制度,将法治建设与干部考核使用相结合,为推进全
市法治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二、践行良法善治,服务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经济从高速增长
转向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以法治为引领。”**市深入贯彻落实法
治政府建设要求,始终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
解矛盾、维护稳定,助力护航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振兴发展。一是
大力推动高质量立法。定期召开基层立法听证会,真正做到开门立
法,听民声、聚民意,启动《**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市
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市乡村清洁条例》《**市城市供水用水管
理条例》立法项目和《**市城市供热条例》《**市矿山生态环境恢
复治理条例》修订工作。其中《**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和《**市
乡村清洁条例》已通过审查正式施行。二是严格执行重大行政决策
法定程序。制发《**市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办法》和重大行政决
策事项目录,将中心城区供暖体制改革、中心城区老旧燃气管网改
造工程、**市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等 3项内容纳入目录。目前,
中心城区供暖体制改革工作按照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已顺利完成,这
也是**市推动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管理以来首个成功案例。三是深入
推进政务服务改革。逐项梳理确认政务服务事项实施层级,精准维
护政务指南,推进政务服务规范化。推进政务服务向基层延伸,全
市建设并投入使用便民服务中心153 个、便民服务站804 个,切实
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便利。同时,常态化开展“访民情、解民
忧”行动,组织全市 3.55 万名干部走访居民 104 万余户,面对面征
集群众诉求,并依托12345 平台转办、交办、督办、反馈,累计征
集民意诉求 43036 条,解决38860 条,解决率90.3%。四是着力推进
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创新开展“走进商会·守望相助”活动,采取
倾听、普法、监督、明理的“4+N”工作模式,累计走访异地驻朝商
会、各行业协会、各类企业家协会 93 家,举办普法大讲堂4次,协
调解决问题45 个,为商会和企业提供定制化法治服务;深入开展涉
企业、涉信访、涉超期案件专项监督行动,抽调16 名干警集中办公,
成立6个工作组,同步推进自清自查、线索管理、案件评查、宣传
报告、追责问责等工作。建立“三类案件”自清自查台账,启动50 人
的执法监督人才库,深入推进重点案件评查工作,扎实推进打击拒
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等犯罪行为专项行动,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
显著提高。五是组织开展民营企业法治体检。组建 34 个公益律师服
务团队,依托“万所联万会”活动,与市企业联合会等 13 家商
(协)会对接,举办法治讲座、法律咨询等活动 70 余次,为企业做
“法治体检”,帮助企业分析研判管理漏洞和经营风险,提高经营
者法治意识,推动企业守法合规经营。
三、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更加公平正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
障人民权益。”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回应群众对法治工作
的新期待和新要求,努力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
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一是实现“四个全覆盖”。即调解组织
全覆盖:健全完善四级矛盾调解中心,推动诉前调解委等行业性调
解组织应建尽建,足额保障调解经费,实现调解组织全覆盖,进一
步夯实基层治理基础;法律服务站点全覆盖:在全市 165 个乡镇
(街道)全部建立了法律顾问站,在全市 1536 个社区(村)建立法
律服务室,实现法学会法律服务站点全覆盖,法律顾问站进驻乡镇(街
道)综治中心或调解中心,按照融合化、信息化、实体化、实战化等
“四化”要求,提供一站式法律服务;村警务助理全覆盖:新聘任
村级专职警务助理 1377 名,实现 1343 个行政村“一村一警务助
理”全覆盖,进一步强化基层调解力量;“村(居)民评理说事
点”全覆盖:组建市县两级人民调解工作指导委员会,聘请村级专
兼职调解员1367 名,实现 1590 个“村(居)民评理说事点”全覆
盖,进一步提升基层矛盾纠纷化解能力。二是推行“一个联动机
制”。在全省率先实施“四所一庭”工作机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
会商制度、风险评估机制、信息互通共享机制,并选树 13 个示范基
地,制定细化考核办法,量化26 项具体工作指标,纳入全市法治建
设考评体系,深入推进“四所一庭”,即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
务所、法律工作者服务所和基层法庭,联动示范基地建设,强力推
动基层矛盾纠纷源头化解。2023 年,全年化解矛盾纠纷 30484 件,
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分别下降 35.9%和15.5%,民商事案件受案
数同比三年均值下降 5.9%,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三是积
极推行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市、县(市)区法学会按照要求全
部建立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组建了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团队。
全市现有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组11 个,从高校、律师协会、法律实务
部门选聘首席法律咨询专家60 名。2023 年以来,共参与解决“四个
重大”问题84 件,其中党委和政府重大决策论证4件,重大风险防
控9件,重大矛盾纠纷调处28 件,重大信访积案化解43 件。四是
持续开展法治为民办实事活动。研究制定《2022 年**市法治为民办
实事十项任务》和《2023 年度**市法治为民办实事重点项目清单》,
由市直13 个部门及7个县市区负责共同推进 20 个法治为民办实事
重点项目,努力解决一批人民群众急愁难盼的问题;持续开展“法
援惠民生”活动,年均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000 余件;畅通“12348”
法律服务热线渠道,年均接听热线8000 余次,现场答询500 余人次,
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治的力量与温度。
四、推进普法宣传,全力营造地区良好法治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内心尊崇法治,才能行为遵守法
律。”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全民普法工作,积极引导全市人
民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一是
科学谋划制定“八五”普法规划。研究制发《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
设责任分工方案》和普法责任清单,对300 余部法律法规的普法任
务进行分解,深入推进民主法治示范创建,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融入
执法、司法和法律服务的各方面、全过程。目前,全市获国家、省
命名的“民主法治示范县、乡、村”达到27 个。二是打造“传统+
新媒体”的普法宣传阵地。在**电视台开设《三燕普法》栏目,借
助群众身边真实案例,通过法治新闻、以案说法、典型案例等特色
方式宣传法律法规;在广播电台开设《法治人生》栏目,为百姓解
读宣传劳动保障、债权债务、婚姻家庭等生活常用法律法规;录制
《民法典与您同行》普法栏目267 期,在电视台连续播出,由律师
全面解读,有效提高民法典的普及受众面。同时,大力开拓微视频、
融媒体、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普法阵地,积极打造“互联网+法治宣
传”普法新模式。全市创办新媒体普法微信公众号8个、普法微博 8
个、普法抖音号 8个,受访量合计达到75 万余人次,新媒体普法阵
地已初具规模。三是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全市建成法治文化基
地8处,村(社区)法治微广场 190 处,法治文化阵地的引领示范
作用初步显现。同时,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普法活动,联合律协、
作协、书协、女子学校等社会组织,组建 13 支“法治文化轻骑兵”
队伍,创作接地气、有特色的普法作品,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开
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举办法治书法展,广邀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创
作,展出作品200 余幅,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和法治文化,
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汇报完毕,不妥之处,请各位领导和同志们批评指正,谢谢!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2024年全省法治政府建设提质增效行动推进会上的典型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在法治轨道上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近年来,**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学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加快推进更高水平的法治**建设,全力为打好打赢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攻坚之战,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亮剑出力、保驾护航。 一、加强党的领导,坚决扛起法治建设政治责任 党的领导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市委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工作,持续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大局、协调...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