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的报告
2024-12-20
999+
17.9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某县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的报告
近年来,我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
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
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党的创新
理论铸魂育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
一体化建设,以强化学生“忠心、诚心、信心、匠心、爱
心”教育为载体,分学段设置螺旋式上升的成长路径,坚
持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同向发力,推动社会资源转化为教
育资源,构建起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格局,区域思
政课育人质量显著提升。“五心共育”大思政课案例,成
功入选首批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重点建设共同体,
多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宣传报道。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师资结构更加优化。建立思政教师队伍培训机制,
健全教学科研、全员培训、表彰激励等制度,全县 282 名
专职思政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 180 人,高级教师职称以
上占比 33.33%,90 余人获县级以上表扬表彰,思政专任
教师队伍配齐建强。实行大思政课特聘教师、兼职教师制
度,聘请党员干部、优秀人才、“五老”、先进典型等担
任大思政课兼职教师,增强思政教育的社会力量。
(二)课程体系更加立体。围绕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丰
富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各学段各学
科,实现各类课程与大思政课同向同行。坚持开展中小学
思政优质课比赛,打造精品课程 120 门、“魅力思政课
100 例”,上传到县级资源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互通共
享。提炼“比赛-研究-培训”新研训范式,被《中国教
育报》宣传推广。
(三)品牌建设成效初显。成功创建国家级、市级德育
优秀案例、典型经验 20 余个。推动“五心共育”与智育、
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紧密结合,成功创建市级劳动教育
实验区,主办全市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研讨会,开学劳动教
育第一课被《新闻联播》报道。《创新“四维一体”,打
造劳动教育新样态》《以“三个坚持”推动美育评价改革
走深走实》在市级作经验交流。师生爱国主义教育场景获
《求是》采用。
二、主要做法
(一)建强班子,强化党建统领。把党的全面领导贯穿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着力打造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队伍,推动“五心共育”高站位高标准开展。县委、县政
府高位推动。“五心共育”写入县委全委会工作报告,县
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专题研究,县委教育工作领导小
组召开我县“五心共育”大思政建设推进会等重要会议,
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把握形势、分析问题、谋划工作,系
统谋划全县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全县大中小学思
想政治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行稳致远。县教育工委、
县教委高效推行。成立以县委教育工委书记为组长的领导
小组,组建“五心共育”工作专班,纳入党建德育工作考
核重要内容,清单化、项目化推进。召开4次大思政课建
设研讨会,举办德育干部成长课堂 9期,先后组织开展团
委书记、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技能大赛等培训竞赛活动,有
效增强思政教师追求政治进步内生动力。各级学校高频推
进。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成立以党组织书记、校长为第一责
任人的工作专班,制定“一校一案”工作方案,将“五心
共育”纳入“亮成绩、晒问题、定目标”赛马比拼内容,
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带头讲大思政课 2100 余场。
(二)走活路径,创新育人模式。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
大课堂结合起来,让师生在生活场景中接受体验式、沉浸
式的教育,在实践中做到学、思、悟、行。课程“走活”
坚持纵向衔接、横向融通,充分利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
资源,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
大精神、“四史”、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地方党史等
有机融入学科教学中,打造精品课程 120 门。成立“五心
共育”大思政中心教研组,每月编发《五心共育大思政学
生读本》(小学、初中、高中版),用党的创新理论开展
形式多样的专题学习,思政课亲和力、针对性进一步加强
师生“走活”。整合思政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
教育资源,打造市县研学实践教学基地 31 个,建设学校党
团队活动室、校史陈列馆(室)等活动阵地 500 余个,构
建“走下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走向未来”行走的
思政教育模式,6万余名师生走出校园,在更加广阔的天地,
以更加鲜活的形式,开展体验式、感悟式思政教育,在行
走中上好实践育人“大思政课”。
(三)创新举措,巩固提升行动。聚焦锻长板、强弱项,
不断在深化拓展中下功夫、在巩固提升上添动力,“五心
共育”成色更足、成效更好。实施“3311”课程育人行动。
全县中小学坚持每天收看 30 分钟央视《新闻联播》,每节
思政课前3分钟时事热点分享,每周 1次新闻评述或演讲,
每周 1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
本》专题学习。实施每日巡课行动。每日开展以思政为主
的巡课至少一次,充分发挥课程思政育人功能。校领导亲
自上示范课,深入教学一线推门听课。教务处、教研组负
责人深入思政课堂,对思政课教学情况进行随堂检查。实
施每月社会实践行动。研制“让世界知道我县让我县知道
世界”全域思政研学地图,各学校每月组织 1次社会实践
活动(含校外志愿服务、劳动教育和艺体展演等活动),
引导学生和家长利用周末常态化走进图书馆、文化馆、少
年宫、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参观学习。实施大师资提升行
动。建立市县级“思政、德育、班主任、团队名师工作
室”20 个,强化专业引领。每年举办思政教师基本功大赛,
以赛促练提升整体育人水平。邀请县、乡镇(街道)党政
及其部门领导到校讲大思政课 430 余场次,聘请党员干部、
奥运冠军、各行业杰出人才、先进典型等担任大思政课兼
职教师 1605 人。
(四)健全机制,构建工作闭环。牢固树立全员、全程、
全方位育人理念,实现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日
常思政工作与思政课程同频共振。构建教研新范式。严格
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大思政课。全县学校每
周利用升旗、集会、团队活动课等思政活动1次,定期开
展“思政优质课大赛”,打造“魅力思政课 100 例”,提
炼“比赛-研究-培训”新研训范式 1个,构建起“深抓
好德育、深研好课程、深耕好课堂、深化好研训、深探好
评价”分则板块独立、合则“五位一体”的闭环教研新范
式。健全评价新体系。将思政教育融入德育常规,完善德
育评价内容体系,构建内容多维、方法多样、主体多元的
绿色质量评价体系,形成“评价—分析—反馈—应用—发
展”的评价工作闭环。将思政课学习实践情况等作为重要
内容纳入教师、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评优选好的重要
参考条件。形成具有我县特色的“五心共育”立体评价体
系。
标签: #教育工作
摘要:
展开>>
收起<<
某县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情况的报告近年来,我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以强化学生“忠心、诚心、信心、匠心、爱心”教育为载体,分学段设置螺旋式上升的成长路径,坚持课堂内外、校园内外同向发力,推动社会资源转化为教育资源,构建起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育人格局,区域思政课育人质量显著提升。“五心共育”大思政课案例,成功入选首批全市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重点建设共同体,多次被《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宣传报道。一、主要工作成效(一...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