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学习中心组发言(工业经济方面)
2024-12-19
999+
16.31KB
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理论学习中心组发言(工业经济方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健
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这为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根本遵循。
下面,简要谈四方面体会。
一是聚焦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深化改革。全会提
出,“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产业链供应
链安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实体经济稳
定运行的重要支撑,必须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布局产业链,保
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第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把优
势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创新
产业集群体系培育机制,多维度多层面开展产业链内在结构分析,
持续推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持续提升新材料、钢铁、汽车、电
子信息及数字产业等优势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前瞻布局新型储能、
人工智能等未来产业。第二,发展壮大产业链条。以更大力度推进
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关,
持续锻长板、补短板、塑新板,加快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及上中下游
配套协作关系。第三,探索建立产业创新综合体。探索推进以企业
为主体的产业创新综合体建设。以需求为导向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
用,创新产业、科技、教育、人才、金融、数据等要素市场化高效
协同配置机制,健全投早、投小、投硬科技、投长期工作机制,围
绕产业共性基础技术和重点产业链条薄弱环节开展集中攻关,增强
产业创新发展的技术支撑能力,着力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体制机制。
二是聚焦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深化改革。全会
提出,“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企业是社会
财富的创造者,是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源泉,也是生成和发展新质
生产力最活跃的因素,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归根到底要靠企业。因此,
要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培育,
夯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第一,创新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
聚焦“选种、育苗、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
企业、上市企业”等关键环节,整合建立集创新、数字、财务、融
资、专利、上市等服务于一体的中小企业服务资源池,为中小企业
全成长周期提供精准服务,形成从初创期、成长期、发展期到跨越
期的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第二,加大优质企业支持力度。培育
一批具有产业带动力和生态主导力的专精特新“小巨人”“领跑
者”企业,支持企业强创新、创品牌、拓市场、提能级,发挥大企
业在技术、标准、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以优质企业带动整个
行业健康发展。第三,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千方百计扩大投
资特别是技改投资,抢抓国家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的重要政策窗口
期,大力实施新一轮工业企业技改工程,深入发挥中小企业在产业
创新、强链稳链中的支撑作用,支持中小企业深度融入大企业和链
主企业供应链,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专精特
新企业群星闪烁的生动局面。
三是聚焦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深化改革。全会提出,
“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产业数字化是传
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也是产业发展壮大的大势所趋。我们
必须深入推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以“共享工厂”推动
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第一,加强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共享智造需要
逐步实现制造能力共享、服务能力共享、创新能力共享,实现制造
能力共享,首先需要强大的通信基础设施支持,我们将持续加强通
信基础设施建设,在关键指标上进一步提升,推动实现工业园区
“5G”信号全覆盖并平稳运行,为“共享智造”提供强大技术支撑。
第二,加速产业数字化转型。深化数字产业与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智能装备与智能制造等产业融合,以数字化手段赋能实施“三品”
战略,“点—线—面”迭代完善“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
厂”梯度培育体系,全面促进制造业“智改数转网联绿提”,推动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四是聚焦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深化改革。全会提出,“促进
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大幅提升全要素生产
率。”当前,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需要
通过要素保障、助企纾困等方式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第一,
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建立健全资源要素优化配置与亩均效益挂钩的
激励倒逼机制,鼓励探索“工业上楼”,优化土地利用效率,实现
工业用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第二,健全精准帮扶机制。完善常态
长效助企工作机制,特别是紧盯年产值超 5亿元、超15 亿元的重点
企业以及停减产企业,主动协调保障企业用能、用工、运输等生产
要素,着力提升服务企业意识和本领。第三,发挥政府基金作用。
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帮助重点企业度过难关;进一步发展
耐心资本,培育壮大成长性较好的企业,持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标签: #理论学习
摘要:
展开>>
收起<<
理论学习中心组发言(工业经济方面)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这为我们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根本遵循。下面,简要谈四方面体会。 一是聚焦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深化改革。全会提出,“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保障实体经济稳定运行的重要支撑,必须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优化布局产业链,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第一,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把优势产业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创新产业集群体系培育...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