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2024年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报告
2024-12-17
999+
18.52KB
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某市 2024 年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报告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一是全面落实“两个
一以贯之”。市委印发《关于在全市各级国有企业深入开展党的建
设工作的意见》,把落实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推动国有企
业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制定印发《国有企业党委研究
讨论企业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和《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
事项清单》,明确党委会的研究讨论范围和前置研究讨论程序。二
是深入推进公司制改革。目前,全市国有企业已全部改制为有限责
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其中,集团公司层面
已完成公司制改革,XX 家市属一级企业集团均已改制为有限责任公
司,实现“党建进章程”、“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党委前置研
究讨论事项清单等规定动作全面落实。所属企业中,已完成公司制
改制的二级及以下企业占比达 XX%,取得了良好成效。三是推动党
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印发《关于在全市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进一
步贯彻落实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若干措施的通知》,目前 85%以
上企业在集团公司层面建立了对未改制国有企业的授权管理机制;
90%以上的二级及以下企业成立了党组织前置研究讨论机构。四是
健全制度保障。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全市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实
施意见》《关于推进全市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
等规范性文件,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修订考核评价办法,进一步发
挥好考核“指挥棒”作用。组织开展“两优一先”评选表彰、“学
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主题宣教月活动、“不忘初
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
部坚定理想信念、提高党性觉悟、强化宗旨意识。
(二)着力提高国有企业活力和效率。一是大力推进“一企一策”
改革计划。加快推进公司制改革,具备条件的 117 户企业已完成公
司制改革,占总数的 XX%。全面推行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
理,签订契约率达到 XX%。加快推进职业经理人制度试点,共遴选
公布职业经理人人选 XX 名。二是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坚持因地施
策、因业施策、因企施策原则,不搞“拉郎配”,不设时间表,不
搞全覆盖,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
积极稳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无偿划转、有偿转让、增资扩
股等方式,共引入社会资本 习近平X 万元,新增混改企业 XX 户,同比
增长 XX%。积极推进“双百行动”,XX 户“双百企业”资产总额达
到XX 亿元,较年初增长 XX%。三是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
调整。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发展重点产业集群,深入实
施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国有资本向关键领域和
优势产业集聚。目前,我市共有XX 户工业企业纳入地方经济发展重
要支柱产业目录或产业链供应链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通过重组整
合和资源整合,新组建 XX 户一级企业(集团),其中:涉及传统制
造业的 XX 户、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 XX 户、涉及现代服务业的 X
户;通过新建、并购、联合共建等方式,新组建 XX 户二级企业;通
过划转、接收等方式,新接收 习近平 户企业;通过退城入园、退城搬
迁等方式,退出非主业领域企业 XX 户。
(三)积极推动国有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一是依法依规按时集
中披露重大信息。严格执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制度规定,定期
通过上市公司网站和其他媒体向社会公众披露国有资本整体运营或
持股比例较大的企业的基本信息、财务状况、经营业绩、重整方案
以及年度报告等有关信息,保证各类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披露。
同时加强与投资者沟通交流,在定期报告集中披露期限截止日的前
一个工作日开设供投资者咨询答问专区,积极回应市场关切,做好
舆论引导工作。2024 年以来,累计组织召开业绩说明会 6场次、业
绩说明会/投资者见面会 4场次、路演 1场次、新闻发布会12 场次。
二是主动融入国家战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部
署,充分发挥国资国企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支撑作用。
推动武汉城市圈同城化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加速中部地区
战略支点建设;重点发展光电子、新能源汽车、生命健康等新兴产
业;对接全省发展和投资项目;利用长江大保护项目进行市场化融
资;设立 20 亿元市情研学基金;在宜昌、襄阳、荆州等地举办科创
中心和经贸合作推介会;加强与省内高校科研合作,转化科技成果;
实施央地合作项目。三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2023 年市级国资委监
管企业全年上交税费 习近平 亿元,同比增长 XX%;为 159 家企业办理
增值税留抵退税 习近平 万元;发行绿色债券 3只共计6.1 亿元;筹措资
金习近平 亿元用于纾困帮扶 34 户市域内民营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
2023 年市级国资委监管企业民营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 7.7%。
(四)不断强化国资国企监管效能。一是修订出资人监管权责清单。
进一步厘清出资人与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之间权责边界关系,形成
“两张清单+N个配套文件”(两张清单指:国资监管权责清单和
政府出资人责任清单;N个配套文件指:市属企业董事会履职评价
管理办法、市属企业外部董事管理暂行办法、市属企业市监委派驻
监察员管理办法等 10 余项制度)。二是建立协同高效的监督机制。
修订出台《市国资委出资人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市国资委委托
监管企业股东会会议议事规则》《市国资委委托监管企业董事会运
行规则》《市国资委委托监管企业监事会履职指引》等制度文件 22
项,以党内监督为主导促进各项监督贯通融合。三是扎实开展整治
财务违规行为专项行动。制定印发《市国资委关于开展财务违规行
为专项整治工作的方案》、《关于做好市属企业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工作的通知》,选取发债融资、金融衍生产品交易等高风险领域以
及垫付账款较多的业务板块为重点内容开展专项整治工作;聘请第
三方中介机构对部分重点企业和重点问题开展审慎性核查,对发现
的违纪违法问题严肃追责问责形成震慑效应。
二、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我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总体进展顺利,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部分重点难点改革问题有待进一步突破。部分国企还存在法人
治理结构不健全的问题;部分国企还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包袱重、
情况复杂等难题;部分国企还存在一些体制性机制性的深层次矛盾
问题;部分国企还存在一些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影响企业发展质量
效益提升;部分国企还存在一些转型升级任务艰巨繁重问题等等。
二是部分国企还存在经营管理不善、盈利能力下降等问题。个别国
企领导班子思想观念不先进、能力素质偏低的问题依然存在;个别
国企生产经营不善甚至出现亏损的问题依然存在;个别国企债务负
担过重甚至债务违约的风险依然存在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采
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国资国企下一步重点工作安排
(一)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是通过完善公司治理激
发企业活力。推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确保市场化运营;完善董事
会授权和权责体系,增强企业在决策和用人上的自主权;明确党委
会与其他治理主体的权责界限,形成有效制衡的治理结构。二是在
市场化经营机制中提升效率。坚持分类改革,平衡国企的经济和社
会责任;转变国资监管职能,以资本管理为主;基于产权加快经营
机制转变;以价值创造为导向,激发企业发展动力;结合党管干部
原则和董事会用人权,优化董事会和管理层结构,建设高素质人才
队伍;完善绩效考核,激发员工积极性。
(二)巩固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成果。推动国企专注于核心业务,
优化重组和资源整合,分类改革,提升资本效率,培育行业冠军,
实现高质量发展。稳妥推进国企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高标准
严要求,有序完成任务,编制高质量报告。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市
场化经营机制,建立有效公司治理结构,厘清权责边界,激发发展
活力,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三)切实维护国有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持续提升国有资本
投资运营公司功能,利用其平台优势,积极发展基础设施等领域的
优质上市平台,推动创新,增强价值创造,提高资本回报,维护国
家利益和产业控制权,强化企业主动权。对标提升国有企业价值,
夯实管理基础,规范财务管理,提高管理水平,盘活存量资产,有
效利用闲置资产,降低成本,提升经营效益,遏制亏损,实现国有
资产保值增值。清理规范国有企业欠薪问题,落实责任,严格程序,
强化预防和监督,加大曝光和联合惩戒力度,确保农民工按时足额
领到工资。
摘要:
展开>>
收起<<
某市2024年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报告一、工作完成情况(一)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一是全面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市委印发《关于在全市各级国有企业深入开展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把落实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推动国有企业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制定印发《国有企业党委研究讨论企业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和《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明确党委会的研究讨论范围和前置研究讨论程序。二是深入推进公司制改革。目前,全市国有企业已全部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其中,集团公司层面已完成公司制改革,XX家市属一级企业集团均已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实现“党建进章...
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声明:文档来自于公开资料整理和用户上传
请登录,再发表你的看法
登录/注册